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世蓉华-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茵娘倒也不在意,又说了几回都不行,便不再提了。

    重点是在今日,春芽在中午的时候出去催了一会午膳,当时李茵娘也在,但春芽想着有其他宫女在,又是走开一小会,英爱没什么事情,所以便也放心地出去了。

    回来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春芽心血来潮,拐了弯从后头走回去,不经意地往从后窗往双胞胎住的房间看过去,几个宫女竟然都不在,而李茵娘正悄悄往二大王的水杯里放些什么,因为太过着急,春芽也没来得及细看,唰一下蹦起来跑了回去,趁李茵娘要给孩子喂水之前把水杯劫了过去,又一个“不小心”把水杯给弄倒了。这不过瞬间的事,却让春芽惊出了一身冷汗,等李茵娘走后,赶忙过来跟潘贵妃报告。

    潘贵妃闻言彻底怒了,但是春芽说的都是做不得数的,毕竟春芽明晃晃的一个陪嫁侍女,标签上贴了是贵妃党,要是真拿这事跟李茵娘算账,人李茵娘完全可以反告他们污蔑。

    尽管一时没想到整治她的手段,但好歹知道这对夫妻是真有篡位之心,倒也是一种收获。

    不过防贼下黑手的日子到真真是度日如年,赵构仍在延福宫养病,潘贵妃怕赵旉一个没看住也出事,索性让咳嗽一直没好的赵旉也搬进延福宫了,父子两也好有个照应,而且相比之下,李茵娘的手没法伸到的延福宫安全多了。

    双胞胎处潘贵妃也没有放松警惕,不仅加派了值班宫女防止李茵娘用各种有段把人支使出去,还偷偷把林氏帮她找来的擅长小儿科的林二姐弄进了宫里,表面伪装做投奔春芽来的妹妹。这个林二姐是林氏大哥也既是潘贵妃的大舅舅的二女儿,因林氏的哥哥没有男丁,几个女儿便继承了医学,她们倒也十分争气,各个各有所长,没有白白埋没了林氏祖传的医学。

    李清月和吕恪一行人紧赶慢赶,等到了他们赶到济南府的时候,已经过了立春,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官道时不时穿越而过的田野间,一块块黑色的垒成方块的农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又开始了一年的辛苦劳累。

    新知府还没到,军事行政两手抓的赵立还没有调离,济南府的春耕工作倒是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李清月一路看来,觉得赵立做得还是不错的。可越接近济南府,就发现流民越来越多,也许因为不擅长管理城务,整个济南府城除了城墙这些军事建筑,别的居民房什么的跟被金兵洗劫过后没啥两样,城里经济也萧条,路上的行人也不咋有精神。可能因为整个氛围的缘故,李清月觉得整个城市都灰扑扑的,跟汴京那种流光溢彩简直两个等级,就是跟陕州比也是一个天一个地。

    感情咱老爹也算是个治内高手了,李清月心里感叹着。

    吕恪和李清月进城前都没派人去跟赵立打招呼,他们都是不喜欢排场的人,没打算让赵立来个公款吃喝什么的。

    带着两大车的行李,吕恪和李清月倒也不怕找不到落脚之处,直接拿了官印敕牒前去报道,自然有驿馆的人安排住宿。

    吕恪和李清月商量过了,不打算搬进衙门后边的官署,免得等赵开来了还要在挪一次窝,那也太过麻烦了。因为尽管现在要在赵开到来前暂时代理城务,但吕恪他此行主要目的是来建设济南军区的,属于一个新构建的系统,跟济南府衙门没有关系。

    这次吕恪要在李彦仙实行的军改基础上来一次狠的利用被解散了的皇家左路军和右路军以及济南府本地驻军重新编制城一支义务兵制的军队。这将是大宋朝第一支自愿服兵役制度的军队,不过这个“自愿”有点不同罢了。

    曹成、曹亮、杨进、丁进四人都有比较严重的黑历史,这是让赵构一直耿耿于怀的,非常不喜欢这四人手握军权,这次抓住了机会把这四人坑了一把,他们的军队已经七零八落,再没什么威胁力,然后按着他们战况不利的情况安了罪名,直接撸掉了他们的差遣。

    潘贵妃害怕他们又走造反的老路,跟四位议政大臣商量着,给了这四人爵位,好吃好喝供着,不用打仗还能领高工资。能做到都做了,最后反不反也是看他们造化了,要真是一心想在造反这条路上走到黑,潘贵妃也没有法子,最后也只能花点时间、人力金钱平了他们罢了。

    两路军队解散后,押送过来的任务被张浚交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对少年战将吕恪的英雄事迹颇有耳闻,对李彦仙父子联合吕恪上书的那份军队改革计划持观望态度。此时有了接近了解的机会,韩世忠似乎颇有兴致,特地多呆了几天,等待吕恪的到来。

    吕恪的秉性和军事天赋都没有让这位名将失望,两人都是豪爽的性格,又是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天下英雄,所谓是惺惺相惜,一见面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两人偕同一样骁勇善战的赵立,在济南府中寻了间破败的酒馆,喝着酒侃谈天下大事,计划着北伐复国,展望大宋未来,接连好几天,聊得不亦乐乎。

    幸好李清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否则每日见到吕恪喝的一身酒气地回来,难免会被生一肚子闷气。

    呆了几天,韩世忠回朝廷复命的期限就要到了,赵立也要先回去做做报告,等候朝廷给他的新任命。于是三人颇有些不舍地分别,吕恪这才开始了工作。

    宋朝自京都到各地州府,都设有楼店务,管理国有房产和邸店,负责出租和修造事宜,李清月和吕恪在济南府期间将要租赁的就是这种住房,在之后的章节会用官驿来代称。
………………………………

第六十三章 艰难的开局

    更新时间:20130323

    试点改革的开局不可谓不艰难,吕恪和李清月都有些头疼,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手下却没有足够多的人供他们使唤。

    要说没有足够多人也不对。天知道济南府城里城外挤得满满一堆的都是人,可这些人如今却是济南府一个大大的不稳定因素,并且暂时无法创造什么社会价值。

    潘贵妃很肉疼地给他们拨付了足够的资金,但是作坊工厂什么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成了,可这些人也不能每天无所事事得在城里头晃悠,等待朝廷开仓救济啊

    于是李清月建议吕恪,先把那群因为去年年末大宋跟宋金联军打仗而从北边逃亡过来的流民解决了再说别的。

    这其实也并不难办,大宋对付这种问题都是有例可循的,就是要花钱把这些流民招进军队,培养成军人了。

    不过吕恪这次施行的是在募兵制上加上李清月跟他们提过的义务兵制的融合版,其实也即是李清月生活的那个年代施行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的兵制志愿兵也是募兵制的一种。目前看来,这种兵制还是很适合在大宋发展的,既没有一下子把宋太祖引以为傲的募兵制推翻,又能适当减轻大宋国的军费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不过因为大宋朝廷的官员包括皇上都对改革链各个字太过敏感,若是没有如山的铁证说这个兵制没有问题,并且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前,朝廷不会有信心也不会有胆量把这个政策推行下去。

    所以,吕恪的任务非常艰巨,他成功了,也许整个大宋的军队都会为之改变,进而说不定大宋这个国势都会改变;而他若失败,也就没什么好说了

    济南府是京东东路首府,治下包括七个州城: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莱州,潍州;淄州以及淮阳军,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北部,山东省的大部等。其中登州是与高丽通航的一个重要港口,潘贵妃跟李清月交代过,以后京东东路会发展成一个以玻璃为主要产品的对外贸易大区,而玻璃厂的筹建工作,也已经在紧张开展中。

    把话扯远了,这一府七州都在济南府的辖区内,这意味着辖区内的壮丁都将要“享受”到最新的兵役制度。

    整改首先从内部开始,京东东路军已经被金兵打得七零八落,也没啥好弄的,直接跟皇家左路军、右路军一样打散了,接下来有俩个选择,一是乖乖主动报名进入将要组建的武卫第二名,一是被打乱编入韩世忠或者岳飞、张俊的部队插上那么一句,刘光世因为部下郦琼叛变,带走了他五万多军队几乎全部力量,现在只剩下王德一万左右的人马,成了光杆司令,潘贵妃看这个人不顺眼,也不顾赵鼎的劝说直接把他差遣撸掉了,只剩下个官阶摆在那里好看。刘光世倒是个识趣的,知道自己没了仪仗的底气,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