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子安新传-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在下保证让两位先生满意,请!”

    陪同巡视整个厂区,看过隆隆作响、正在生产的全套美国进口120重迫击炮生产,转出去向水雷生产区走去,我恭敬道:“陈部长,在下的兵工厂水雷已经试生产了,除部长派遣的点检人员外,希望部长能尽快派一些懂水雷的干部,最好是部队来工厂直接接收并训练,既节省运费也便于双方协作解决具体部署等问题。”

    “好啊!”陈部长爽快地答应了。

    “希望陈部长能从海军陆战队抽调一个团来改编成水雷战队。”看到百里先生在看新产的重迫击炮,我压低声音。

    陈绍宽以更低的声音问:“为什么?”

    “官邸消息,听见有人对部长的陆战队有兴趣。海军总共才四团陆战队却分成两旅,在福建又没有什么大的任务,很容易被人找借口调走一旅,不如以三团组成一旅,余下一团为基干改编成水雷战队,呵呵!”

    (史实:抗战开始后中央以抗日为名抽调一旅陆战队去湖北,并在福建也成为抗日前线后依旧不归还,抗战结束时被陈诚编并。)

    陈部长和我一起大笑,弄的周围随员莫名其妙。

    在水雷生产区,大家一起看着一批圆桶形水雷装配完成,蒋百里问:“贤弟这里可以生产哪几种水雷?”

    “现阶段只准备生产两种,这种是中型触发水雷,高三尺半,径三尺,有6个触角,内装烈性炸药400磅,作为锚雷和飘雷皆可,一般水面舰船都能布设;除战列舰主装甲带可以防御外,其余都能击破。还有一种是小型水雷,专门由鱼**使用,主要用于潜艇布雷,还在试制阶段。”

    “产量如何?”陈绍宽问?

    “水雷生产能全部自给。但现在上饶炸药厂还未投产,现阶段只是试产,产量有限;战时全速生产的话月产可达200具以上。”

    “重迫击炮呢?”

    “上饶方面钢铁厂也未投产,现在用的是美国进口钢材,也等于是试产,月产20门。等钢铁和炸药生产正常,可月产60门以上。”

    “不错,贤弟辛苦了。接下来参观什么项目?”

    “重迫击炮试射,如果陈部长许可的话还可以进行水雷爆破试验。”

    “可以吗?我当然允许。”

    “请跟我来。”

    火炮试射场上摆放着三门新造的重迫击炮的大件,三个炮组成员列队整齐。

    “长官好!”

    “大家好。”

    “这三个炮组成员来源不同,第一组是兵工署验收派来的炮兵;第二组是炮兵监派来的炮兵;第三组,呵呵,第三组是炮厂的技术员和师傅们,业余炮术爱好者。”

    “今天测试顺序为,第一项迫击炮行军转发射状态。”

    “大家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准备,开始。计时。”

    三组人迅速将分解成三大件的重迫击炮组装起来,很快就分出高下。

    “1分半,1分半,2分半,快3分钟了。如大家见到的,熟练的炮组仅用1分半钟就完成组装,即使是缺乏实际锻炼的新手也在3分钟内完成。”

    “很好,部署迅速,我看理想状态下可以控制在1分钟以内?”

    “不错。接下来是射击了?目标是什么?”

    “射击有三项,单炮单发使用教练弹精确射击,单炮使用教练弹连续射击,双炮使用实弹三发速射;目标分别为前方黄旗、白旗、绿旗处。”

    “好,现在开始,各炮进行距离测定。”

    “二炮完成,550米、1020米、1270米。”

    “一炮完成,570米、1010米、1260米。”

    “三炮完成,590米、990米、1300米。”

    “第一项,开始射击,一炮,二炮,三炮。”

    三发炮弹相继出膛,在望远镜里划过。

    “第二项。。。”

    “第三项。。。”

    18秒钟内经历6发重迫击炮炮弹覆盖后,耳内嗡嗡直响,居然有很大的头晕感觉,我差点栽倒,失误失误,看看别人都很正常,我无语。

    “请。”

    “慢。”

    大家正要走向目标区,蒋百里却去看了看刚完成射击的迫击炮,还用手摸了几下;而后才随大家走入硝烟逐渐散去的射击目标区,仔细检查过目标区内的各弹着点和最后实弹造成的弹坑,看着兵工署和炮兵监的核查军官满意的签收,蒋百里笑了:“看来你的员工还要多练练,炮弹虽打在测定范围内,但离目标还远。”

    “哈哈哈哈。”

    “还有什么要看的?”

    “请看水面,2点方向,距离2200米,水雷上特地插有红旗。”

    大家刚找到红旗,一艘破旧的大帆船就从上风处漂了下来,随即“轰隆”一声大响,扬起大团的水花中飞出纷纷扬扬的木块,轻轻的烟雾散去后再看,木船已消失无踪,水面上只余破烂的风帆残骸。

    我笑笑,“没装甲舰做试验,呵呵,将来找日本海军试吧!”

    “哈哈哈。”

    看过又一批120迫击炮完成,我心情舒畅,陈、蒋两位都大为满意。

    “接下来一个项目,大家去餐厅,陪百里先生‘打秋风’。”
………………………………

第七章 夜谈

    酒足饭饱,送走来检验查收的官员。

    “出去走走吧。”

    “好的,请。”

    我跟着蒋百里及陈绍宽沿海湾边慢步而行,随从们被挥手远离。

    “贤弟把工厂设在这里很不错啊!只要海湾口子上布下水雷阵,日军的大舰就进不来,舰炮打不到;外海那边多是石山,难以登陆;俯冲轰炸受制于山地崎岖也不行;水平轰炸也受制于山地,只能是高平轰炸,可目标不大,又贴近山峦,依山掩护,轰炸效果也不会好。”

    “厚甫你不知道吧?这位贤弟能量大的很,明年你如再来看,这里多几十门高射炮也未定啊!”

    “贤弟有这么大本事吗?分润一些如何?哈哈哈哈!”

    望着逐渐暗淡下来的天空,晚风阵阵,蒋百里吟道:“和平之期不久也,战风渐起时。。。贤弟的重迫击炮将作为新制步兵师的主要火炮使用了,除这里外,明年汉厂仿造的设备将以两倍的规模开始生产。此外37高平两用炮项目也上马了,陆军和空军一起从德国购买了大批炮管。”

    “本来我还以为。。。”

    “德国人素来理智,法肯豪森将军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口舌之争纠缠的。”

    “那我就放心了。”

    “贤弟,我想听听你对时局的看法,如何?”望着大海,蒋百里悠闲的提问。

    “先生是军事大家,有先生在,岂有晚辈说话的地方?”

    “小兄弟不要这么自谦,就凭你在南京这些事,足够让老先生们自愧的!”

    “那只是我在美国学了一些军事技术,属兵器方面学问而已,时局是国事政事,在下不敢妄论。”

    “那就谈谈兵器吧!”蒋百里笑着说。

    “好吧,既然先生提问。”我组织了一下言词,“就兵器而言,相互克制及反克制是纵贯兵器研究和装备的基本法则。以现日本陆军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我军装备和编制部队的。”

    “针对?”陈绍宽插问。

    “是的。我军新编制把轻机枪普及到步兵班,形成步兵连拥有9挺仿捷克式轻机枪的列强军队水准,而日军步兵中队(连)在装备6-9挺轻机枪之外还装备3具掷弹筒(50口径简易迫击炮);我军步兵营则装备4-6挺重机枪和2门81/82迫击炮(有些部队集中到步兵团,每团装备6门),而日军步兵大队(营)装备6-8挺重机枪及2门步兵炮,步兵联队战时一般配备一个中队迫击炮(8门81口径)。掷弹筒打我轻重机枪,迫击炮和步兵炮在数量和射程上压制我迫击炮,如此在排连营各级都对我军形成曲射火力压制。两军一旦交火,我军作为火力骨干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都将很快就会被无法压制的曲射火力击毁。”

    “列强陆军是怎么编制的?”陈绍宽不解的询问。

    “列强在步兵连都装备50-60口径迫击炮;步兵团/旅一级装备100以上口径重迫击炮。”

    “德国顾问团难道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陈绍宽转过头去问蒋百里。

    “俞署长(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他们已经仿制成功日式50掷弹筒和法式60迫击炮,但委员长认为轻型曲射火炮不重要,顾问团和军政部都决定不把轻迫击炮列入二期装备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