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浜乓丫淮莼僭谡渲楦郏淮耸泵谰笕菔橇锌诵嵌俸拧⑵笠岛拧⒒品浜牛┫饔涤6艘航空母舰的日本舰队,居然在第一波攻击中如历史上那样以3个鱼雷机中队的牺牲换到了3个俯冲轰炸机中队的最佳打击位置,十多枚炸弹准确击中满载正要起飞战机的赤城号和加贺号,造成连锁反应大爆炸,使这两艘日本最大的航空母舰先后翻沉,并重伤了苍龙号;但跟历史上中途岛之战3对4航母对战不同,剩下可用的3艘日本航空母舰起飞的机群立即反攻,依仗着高人一等的零战优势,击溃了美军的战机和高炮防御,很快也用鱼雷和炸弹摧毁了列克星顿号、击沉黄蜂号,只有一贯幸运的企业号带伤逃脱。此战过后美国虽然保住了夏威夷,但除正在修理的2艘航空母舰,美国海军只剩大西洋一艘设计很不成功的突击者号了,水面舰队彻底瘫痪!
本来还可以替美国海军挣一点颜面的潜艇部队则陷入鱼雷普遍失灵的困境(史实),即使日军的反潜水平比历史上高不了多少(由于之前被中国海军潜艇痛打而向德国购买技术和设备仿制),但使用直接命中数发才炸响一次的、甚至会回旋射向自己的鱼雷(史实),美国潜艇艇长们纵有奥托・克雷奇默尔(二战潜艇最高战绩保持者,27万吨,宝剑橡叶骑士)的本事也不行啊!于是不但战绩寥寥无几,还有不少潜艇官兵因此精神崩溃(史实)。
而中英双方还在‘坚持不懈’的谈判当中,急的美方直跳脚;无聊的我则抱着我的小宝宝,云雁挽着在三国高官及多方警卫的注视下极为嚣张的在珞珈山上散步。
“全世界到处打的那么惨烈,你们还有兴趣一寸一寸谈价钱?”
“‘国与国之间不存在永远的友谊,只存在永恒的利益’,这可是英国人的观点啊!”我笑笑,“现在不乘着英国危难捞回点国权,难道打完这次世界大战还有戏?”
见近处无人,云雁突问:“礼静姐和小马哥怎么多月不联系了?”
“一个在美国,一个在瑞士,都很好,最近也没什么事。。。为了将来。”说完我不由得回想起年前对他们所言:‘就当去度几年的超长假,而且是官费,好好过吧。’而得到的回答是礼静的:‘搞暗杀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真是个小人。’而小马则是:‘杀人容易救人难,何况是我们十几个人要从战乱中捞几十甚至几百人出来,还要带那么多物资。’想到这里,我笑了。
“嗯。”而云雁思索一阵也明白了。
经过多次讨价还价,中美英三国终于达成初步协议,由被美方点名的我担任总指挥,已经担任东南亚盟军总参谋长的史迪威甘愿副之;在中美英空军及部分英印军协同下,国军地面部队为主向盘聚缅甸东南部的日军发起进攻。
“日军为避免跟国军主力发生大规模交战,故意作后退部署,其一线零星据点不足我军20公里,而大部队还盘聚在南桑、东枝、达西、稍埠一线,以师团为单位构筑起坚固的环行防御,而主力更在其后方30-50公里甚至泰国境内;估计我军进攻发起5-7天后将面对日军10-12个师团及数个战车旅团;我认为获胜的关键是必需己方空域制空权。”说到这里,我侧头看史迪威。
“此次作战我三军联手,准备投入美国陆军4个战斗机中队,中国空军12个战斗机中队,以上皆装备p40战斗机16架及备用机;及英国空军7个装备飓风式战斗机中队;而根据我方侦察,日军可以使用的战斗机中队不超过15个,且一半还装备落伍的95式战斗机;我相信我方能够取得制空权。”
“可别忘记战斗机队转场是很快的!”
“我没忘记,但更别忘记日本海军无论舰载机还是陆基机大部分都在新几内亚附近无法赶回,我们要面对的仅仅是日本陆军的一式战斗机。何况我方也有增援,还有大批轰炸机参战。”
“既然如此,我们就准备开战吧!不过我要提请诸位,一旦我军失去己方空域大部分制空权,我有权下令全线撤退。但愿你们的轰炸机不会成为日军的战果。”
“没问题!”“肯定不会!”美英双方先后回答。
“最后一个问题,宋将军为何不需要前线战术轰炸?”
“因为我方各军缺乏配合,我方若进行一线战术轰炸扔下的炸弹落在国军头上可能比扔在日军头上更多。现在我们去参加交接仪式吧!”
随即,由美国政府担保,英国政府承认,中英双方就江心坡及附近地区7万余平方公里土地归属及香港的主权达成协议,全部归属中华民国所有,立即收回。
仪式结束时英国代表马克・扬爵士(历史上香港陷落时的港督)在我身边轻声说:“对落水人抬高救生圈价格他是会支付的,但他永远都会记得。”
我也轻声回敬:“‘国与国之间不存在永远的友谊,只存在永恒的利益’。”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激战
42年9月21日,为达成突然性和利用晴雨之间时间差,国军未等雨季结束就在我的命令下发起了全线进攻,2-3天之间就将日军第35、36、46、32师团的前出分队纷纷或逃或灭,拉开了中日新一轮作战的序幕。
和双方预想的不同,我虽然在东部投入包括第71军这样的主力部队,但同时利用新获得的美国十轮大卡将第5军和第8军运到战线最西边,在驻扎在此参与进攻的英印军发动进攻并取得击退一线少量日军后,依仗机械化运兵(当时将卡车运兵就称为机械化运兵)迅速前插投入战斗,和东部的主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25日上午,还兼第5军军长的第5集团军司令杜聿明亲率第5军前锋杀到稍埠城东,割断驻守稍埠第35师团和东面日军的战术联系;此后不久,中路甘丽初第6军和张轸第66军也完成对达西第36师团的合围;再东面,黄维第54军和安恩溥第60军包围东枝第46师团,宋希濂第71军和孙渡第58军合围南桑第32师团。借着即将散去的雨云间隙,日军以战斗机和轻轰炸机混合组成的多个小编队多次突袭,但多被优势之中美英战机驱逐;果然如我所言,美英战斗机以多打少对付日本陆军的一式战斗机队并不很困难,使英美方的士气大为振奋。随后,围困日军的8个军皆以从2个师抽调的十数个连级突击队在当日下午进行了多次试探性质的进攻,果然不出所料,日军的防御工事构筑的极为坚固且精巧。
细想想还是模仿国军的工事,也就是我自己的设计,我不由得唾骂;随后史迪威也回过味来,不由得大笑;直引的英国空军的皮尔斯将军等将校发愣。
按计划,随着傍晚的到来,上述8个军的国军大部分脱离合围态势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将这4个大据点的日军留给后续部队收拾。
同样按计划,日军第15、第28、第33军共8个师团及2个战车旅团和多个独立炮兵联队也在连夜向西北方向挺进。
夜半,梁得奎新11师首先跟第146联队遭遇,作为第12师团留守部队扩编的第56师团部队还是颇具战力,在很大劣势及混乱中跟滇军在黑暗中混战丝毫不惧,双方打的难解难分;很快,鲁道源新10师和张兴仁新12师从两侧迂回上来,与第113、148联队战在一起。紧接着,宋希濂第71军的3个师也跟第18师团打成一团。
距离上的差距使听闻消息的日军第15和第28军在黑夜中相继止步不前,但日军第33军跟国军第58、71军的激战还在继续,虽然渡边正夫凭个人关系讨来了第54师团2个大队援军,但国军方面却有后续源源不断增援。两军这种只拼个人及小组勇猛的夜战打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还是新兵多、人数又少的日军首先支持不住;黑暗中军官和士官们又难以全面控制,甚至不少军官还是刚毕业的军校生,凭借勇武之气拼了这么久气也拼光了,随着一个大队被36师打垮,一个接一个大队的日军迅速崩溃;大部分日军都抛弃重武器和辎重、借着黑暗掩护折返而逃。后半夜的混乱当中,国军按计划并未追赶,只轻松消灭附近剩下的残余日军就转入休整、等待天明。
而在稍埠、达西、东枝、南桑这四个点附近,越来越多的国军从后方赶到又填补了空缺,以120重迫击炮为主的国军野战炮兵开始不断发射,以密集面积射扫荡日军环型防御阵地。日军的野战工事虽然坚固但毕竟只能算野战工事,基本未使用水泥,又都处于平原之上缺乏山石,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