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2军攻克中央党部后东进进攻玄武门时发觉那里有足足一个加强联队在反守玄武门及南北城墙;而且新13师发起试探性进攻后又有不少日军沿者湖边和城墙北上增援。”
“这么奇怪?”我们几个不约而同趴在地图上研究起来,可左看右看位于玄武湖西边的玄武门得失也跟被逐渐压缩到玄武湖南岸的日军主力被多大关系。“日军最后据点应该在北极阁,防守西边的是还剩一半战力的第22师团,应该把主力部署在北极阁以西,也就是玄武门以南才对?”
“而且72军只是试探性进攻,居然引来22师团投入预备队?难道日军把玄武门?”赵子立想想又说:“不对啊?玄武门只是一道单门根本不适合作大据点?玄武门。。。玄武湖?”
“五洲!”我和赵子立不约而同叫了出来。
“五洲孤立于玄武湖上,只有东西两条狭堤相连,且东堤上有多座桥梁已被炸断,最后几千日军若从西堤退守五洲必然能够再坚持一段时间。”
“怎么办?”赵子立立即建议调78军增援,和72军夹击玄武门,78军遗留抵御则由32军填补。
“可以。。。执行。我怀疑担任最后守备的日军已上五洲,西堤也已被毁;请空军侦察一下。”
“是。”
不久之后,又一批日军重轰炸机从上海飞来对国军纵深狂轰烂炸,炸过只后双方激战再起,这一次日军将剩下的100多门山野炮纷纷推上一线直瞄射击参加战斗,强大的火力立即摧毁了大量国军一线火力点,但山野炮庞大笨重的体型一暴露目标就遭遇更多的轻重迫击炮更密集的回击,山野炮附近的日军很快就被不断的爆炸撕成碎片,但大炮本身因为迫击炮弹威力不足而大部分幸免;而日军不顾伤亡很快又扑上继续操炮轰击。山野炮直射虽不密集在一直在断断续续,导致对面国军的机枪火力甚至突击队屡遭轰击,不但伤亡急剧上升,连许多次攻击也被打散;加上日军轻轰炸机不断以小队编组飞临战场实施轰炸,使国军的进攻一时间陷入困境。
一个多小时后,在造成国军惨重伤亡之后,随着日军许多山野炮和大批专职及‘兼职’的炮兵损失,日军的一线防御火力再次发生危机,特别是主力尽失的38、41、116师团东北、东南和西南阵地,充斥着大批非战斗兵的战线被连续击破。上午10时,太平门和覆舟山被23军攻克,篠原诚一郎从3个联队拼凑的最后2000战斗部队全军覆没,但23军也没占到便宜,不但3000余官兵在攻击时战死,而且消灭116师团守备部队后立即遭遇刚收缩到北极阁东面的重炮联队剩下的20余门150重榴轰击,最后冲上城头和山头的几百人也在150重弹剧烈的爆炸中被炸的尸骨无存。紧接着,大部分建筑在第6师团和第74军十几小时来回血拼、被打成残骸的国民政府和委员长官邸被74军彻底攻占,包括工兵联队在内整整4000多日寇先后倒在这个不算大的建筑群中,而74军的伤亡更倍于此。
不过随后空军付出侦察机一毁一伤的代价得到的情况不容乐观,为数甚多的日军已经在五洲岛和东、西两条湖堤上(当时还没有南堤)到处挖掘工事,并部署有不少高射炮。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突变
12日中午,围攻南京的战斗还在继续,不过国军的攻击强度已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空军战斗机部队后劲不足,天空逐渐为日军所掌握,连累轰炸机部队对长江上日军舰船的轰炸也逐渐减少,又导致日陆军战斗机部队得以护航轰炸机多次光临南京所至。为保存剩余的战力作最后的夜战,国军许多单位都作一定幅度的分散撤退、以尽力避开日军轰炸和炮击造成的白白杀伤。
虽然日机炸的欢,但我们并不是很在意,因为长江里日舰还刚过雷公嘴,离下关还有超过100公里密布水雷的航道,就算他们从还在日军手中的镇江登陆,到南京也有60多公里,无论如何也要明天早上才能抵达紫金山,而整整一个晚上我们无论如何都能扫平南京城里剩下这点日寇,唯一的悬念不过是玄武湖上的残敌。于是我也不急了,前线战火纷飞不能去,去中华门一游总可以吧?在得到‘特殊气味’已散尽的消息后我正准备出发,突然一则十万火急的情报传来。
“李长江率部投敌?就是那个江苏保安处的李长江?”随即接电话的赵子立脸色刷白,“什么?他还绑走了海军二总队的鲍长义?”(历史上东北海军出身的鲍长义此时担任海军第二炮兵总队总队长,指挥一些军舰上拆卸下来的舰炮和水兵担任马垱要塞的防御,在历史上的武汉会战期间表现出色。)
“糟糕!”我大惊失色,李长江这个抗战中期投靠日伪的大汉奸我是有印象的,但总不能因此就提前收拾他吧?反正现在的局面和历史中已经截然不同,再加上有李明扬任正职看着,李长江总不至于反而提早投靠日伪吧?何况就他带少量保安游杂投敌也不算什么大事,但现在问题在绑了鲍长义去,这才是赵子立脸色惨白的根本原因,鲍长义知道海军在长江里的布雷具体部署、特别是对日军威胁最大的水下锚雷详细部署情况!一旦鲍长义反水,日军可以轻松摧毁浮在水面上的漂雷、避开或扫除水下的锚雷,很快就把舰船开到下关!而已经直冒冷汗的赵子立还不知道,这个历史上武汉会战中坚守马垱要塞的海军炮队指挥官、抗日英雄鲍长义,在真实的历史中因派系纠纷被闲置后很快就跑去投靠日伪当了汉奸!(史实)
“请海军不惜一切代价紧急布设水雷、阻挡日军前进。”
“请海军立即评估鲍长义若立即投靠日寇对长江防御的影响及日军的前进速度。”
“要不要请空军空投水雷?”
“长江里只能空投漂雷,对日军威胁不大,且空军轰炸机队已经损失很大,大部分机组也未受过布雷训练,实在无法有效行动。”
“总长!我们必需作最坏打算了,万一。。。”
“不是万一,是一定。”我叹口气,“大家也不用慌,日舰船离南京还有100公里以上水路,就是知道我们的水雷布设位置,日军没10个小时休想到达,这场会战胜负还未可知!”
赵子立接着说:“镇江以西至南京间无大码头可让大船使用,日军西来只能停泊下关。可以请王方舟留一部继续牵制玄武门及以南之22师团主力,主力隐蔽向下关进发,到达后在新4军协同下在纵深构筑分散式防御工事,72、78军由32军填防,32军阵地由20军填防。。。要不要上71军?”
“应该还不用吧?”我犹豫着自问。
“还请总长下令一线各军立即全力进攻,争取早一时消灭残敌。”
“现在?”我抬头看看天,晴空少云,但见北面南京城上空数十架敌机盘旋投弹,“算了,还是熬到天黑以后吧!”
时间就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下午日机来的更为频繁,而国军战斗机则越来越少;借助空中优势及国军许多部队后撤分散躲避空袭,地面日军甚至发起局部反攻,利用西线国军交接防御薄弱之际连破78军留守部队两道阵地,最后还是32军142师赶到才将日军击退。5个小时以后天色终于开始暗淡下来,随之而来的是长江上日军舰船居然前进40多公里的消息。虽然接近太阳落山,夜晚航行必然比白天困难不少,但后50公里水雷布设也远不如前50公里那么密集,特别是关键的锚雷尤其缺乏。
不过随着最后一批日机被迫返航,我们打出了最后一张、也是最大的一张王牌:第71军。这可不是历史上此时已在淞沪、南京、富金山等地屡次损兵折将、大伤元气之后的71军。此时的71军虽历次作战损失颇多,但每役皆未伤元气,人员和装备补充得力,形成良性循环,德械虽然损失颇多,但德军精确严谨的作战风格却保留下来,增配了大批国产新式轻武器,此时36、87、88师以新锐状态从南三门迅速进入市区直扑敌阵。
而前线,虽然西部各军调整部署只余小部队发动牵制性进攻,东部和南部21、74、60、4、58军各组织支队向日军再度发起全线进攻。激烈的厮杀首先在覆舟山西部爆发,部署在那里的3个师团的榴弹炮大队残部被连续不断攻进的国军打的避无可避,炮兵们将剩下不足20门105榴弹炮转到阵地东面、在昏暗中向国军直射榴弹,协助退到炮兵阵地根前的步兵和杂兵一起进行最后的抵抗;21军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