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叔慢走,等会儿我们好好喝个几杯。」
小金灵直接把未来两个字去掉,以嫂子自居。
风雨阻挡不了宾客赴约的心,来客很快超过四十个人,秋香又叫人加了一张桌子,带着丫鬟们布置杯盘。
赵延年准时到达,和他同行的还有四个江南出身的国子监生,五个人行礼如仪,高挺的胸膛,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像是装着破胸、夺眶欲出的庞然大物,不骄不噪地由着小金灵带路。
等见到唐寅,他们像是有万语千言不吐不快,却被脑满肠肥的王贤给打断。
赵延年正要发作,华掌柜亲自领着柔福帝姬到来,特意喊得满厅皆知,以示荣敬。
「康王府吴公子到。」
吴是国姓,康王府的吴公子身份贵不可言,厅里的人纷纷起身见好。
吴嬛嬛一样的白衣打扮,天生高贵,纵然没有肃着一张脸,在场的人仍能感受到皇家气场,对她多了几分恭敬,身后的蒋杰就更倨傲了,要不是吴嬛嬛说要到唐家,他才不会和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破书生共处一室。
陈东害得他的太上皇寝食难安,蒋杰便有多恨这些人,唐寅和陈东是一丘之貉,眼前的人个个都是为虎作伥的乱党。
见了礼,唐寅将吴嬛嬛带上主位,宣布开席。
酒菜源源不断送上,袁绒蓉抚琴助兴,小半个时辰后,蔡明坚便提议行酒令,输的要即席作诗一首,唐寅自然是所有人的目标。
小金灵不知何时坐到蒋杰身边,搂着蒋杰的手,亲手喂他喝酒吃菜,蒋杰乐陶陶早把唐寅抛到九霄云外。
气氛其乐融融时,郭延年一行人昂然地站起。
「我有话要说。」
郭延年向唐寅抱拳道了歉。
「奸臣当道,金狗横行,正是我大翎大好儿郎挺身而出,除贼杀狗的好时机。」
浩然正气吹散众人的酒气,像是厅外的暴雨,一头浇下,叫人如梦初醒。
………………………………
第四十七章 请君 (永远不嫌多的推荐、收藏、支持,在这里谢谢了。)
「郭延年你癔症又犯了吗?今天是伯虎的寿辰,你非要说这些煞风景的事?」
一片尴尬中,王贤首先发难,要郭延年适可而止。
大翎朝积弱不振,内忧外患,在有志之士大声疾呼下,这些年投入报国行列的士子不下百万,但一场又一场的败战,今上一再重用乞降的大臣,让天下儒生心灰意冷。
在场的人年纪最大不超过三十岁,最小十六、七岁,正是满腔抱负的大好年纪,包括王贤在内,有一半的人曾北上勤皇,纯粹一时冲动,或是有心而无力,亦或是被泼了一大盆冷水,却都是想贡献自己一点力量。
「王贤你闭嘴,连到汴京都不敢,你有什么资格说话。」
上一回勤皇军招募,王贤和一些衙内子弟病的病,出远门探亲的探亲,这件事郭延年从没忘记过。
「两位可否给伯虎一个薄面,以和为贵,莫要争吵,坏了在座朋友的兴致。」
唐寅是主人,当定了和事佬,唐寅与王贤最熟,首先给王贤一个眼神,稳住他,不让冲突向上升温。
「看在伯虎的份上,我不跟你计较。」
哼地一声,王贤回座,撇过头不去看郭延年。
不等唐寅开口,赵延年向唐寅深深一拜:「扰了唐兄的寿辰,延年问心有愧,本想等到席散后再单独对唐兄说,但看见有些人终日浑浑噩噩,沉醉在纸醉金迷中,又想到受苦难的百姓和浴血杀敌,死在沙场的兵士们,延年便止不住要说几句话。」
一番话把所有人全打成,心无家国,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裤子弟。
纵然说得**不离十,但谁受得了赵延年这样公然污辱。
王贤认得郭延年身旁的几个人,在国子监里他们便是出了名的清流,脾气臭,脖子硬,但说到抛头颅,洒热血,一定奋勇当先。
陈东第一次上书,他们就站在第一线,出了死力,后来是因为理念不合才和陈东分道扬镳,党争不单在朝廷里,在儒生中更加严重。
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出来痛骂,王贤和其他人气都不敢吭一声。
郭延年不行,光是小妾他就有四个,还三天两头往青楼跑,虽然不曾欺男霸女过,但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爱国仅止于嘴上的虚伪小人,没资格大放厥词。
「这么说又是伯虎的不对了,大家不过是应伯虎的邀,在端午吃个酒过节。」
即便在禁嫁娶的国丧期间,民间遇到重大的节目仍会邀集亲友同贺,郭延年的要求太苛刻。
「延年绝对没有责怪唐兄的意思。」
又向吴嬛嬛等人行礼致歉。
「延年说的是某些吃得脑满肠肥的蠢猪,而不是各位。」
矛头全指向王贤。
王贤哪还忍得住,站起,袖子一拉,便要和郭延年争个输赢。
蔡明坚及时得拦住王贤。
「有种再说一遍。」
郭延年不屑看了王贤一眼,好像他是个跳梁小丑似地,不理会他,继续对唐寅说道:
「数万儒生甘冒大不敬之罪,至今仍在餐风露宿,请今上纳谏,杀了朱勔那狗贼,每想到此,延年食不下咽,睡不安寝,巴不得和天下志士一块共患难。」
冰魂雪魄,彷佛他就坐在皇城前。
「大胆,朝政岂是你这竖子能谈论的。」
郭延年一发作,蒋杰便放开了小金灵,怒视着这个口无遮拦的读书人。
朱勔是官家的虎须,每个动手去捋它的人,便是蒋杰的死敌。
消息传到康王府时,官家和陈东已僵持了八天,算上书信返往的时间,现在已然是十天过去,真要杀朱勔,官家早下旨了。
陈东和官家正在角力,蒋杰都能想象龙颜大怒的模样,统辖亿万臣民的大翎天子,却受制于区区数万人,陈东挟民心以令天子,与三国时的曹贼齐恶。
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小子,竟在柔福帝姬面前,支持陈东,煽惑人心,要不是柔福帝姬命令侍卫待在六如居外,蒋杰早发话要人拿下郭延年。
「天下人管天下事,为何不能议论朝政?」
郭延年当然晓得康王府的人不能惹,但他相信只要站大义上,就没人能拿他奈何,陈东已经向世人证明了这点。
「狂妄自大,你真以为天下事人人都能管吗?」
吴嬛嬛说话,语气无比轻蔑,看赵延年,好似看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蒋杰看见总爱和官家唱反调的柔福帝姬,挺身为官家说话,老泪差点止不住落下。
「宰辅的任命你管得着吗?大翎兵将的调度你能插手吗?圣旨你能下吗?婚姻大事,媒妁之言,连终身大事你都不能作主,凭什么说天下人,管天下事?」
吴嬛嬛咄咄逼人,郭延年气恼不已,却惧于她的身份,不敢恶言相向。
「别的事或许管不了,但朱勔这奸贼误我大翎,人人得而诛之。」
朱勔是江南百姓的公敌,针对他便立于不败之地,陈东懂得民气可用,以大势抗皇权,郭延年也会。
太上皇这条真龙在民心面前也得盘着,郭延年不信吴嬛嬛敢为朱勔说话,与公论为敌。
和龇牙咧嘴,想把赵延年给吃了的蒋杰不同,吴嬛嬛阴冷地笑着,像是看着一个愚不可及的人似地,望向赵延年。
「如果是陈东说这句话,我信,你一个名不见经传,不知从那个土穴爬出来的小小蝼蚁,居然敢在本公子面前说大话。」
**裸地嘲笑郭延年自不量力。
王贤和赵延年从小斗到大,太了解他的脾气,纵然不敢冒犯皇族,但少不了要暴跳如雷,吴嬛嬛的话却没有激起半点波澜,郭延年和那四名国子监生老神在在地安站着,甚至露出一丝微笑。
「萤烛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延年才疏学浅,名声不显,万不敢与陈学长相提并论。」
刻意将吴字咬得极重说道:「吴公子,您或许忘了一件事,陈学长仰仗着谁的书声讨朱勔?皇城前数万儒生,汴京百万百姓皆知玉堂春是出自谁的手笔。」
五十多个人的视线,随着郭延年聚焦在唐寅一身。
蒋杰觉得不对劲,手上的汗毛立了起来。
唐寅做出安坐家中,祸从天上来的无辜样,摇手要郭延年莫再说。
「若没有玉堂春道出民心,便没有皇城数万儒生的为民请命,朱勔仍安享荣华富贵,桃花庵主立言以明志,正是我辈中人皆应效法的义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