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无敌初阶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香怕唐寅的谎言被拆穿。

    放心,他找不到叶问的?

    几百年后的人,荆为雍能找着就有鬼了。

    根本没有叶问这个人对吧?严咏春也是少爷编出来的?

    秋香觉得唐寅太会说谎,连自家人也骗。

    我发誓,真的有叶问这个人。

    唐寅指天铭誓。

    他不是佛山人?

    秋香信一半。

    叶问是货真价实的佛山第一人。

    无法明说,唐寅干脆逗小姑娘玩。

    只是他现今不在佛山。

    纵然荆为雍翻遍整个广南东路,也难寻到一个会打咏春拳的叶问。

    唐寅因此有恃无恐,真有意外,也争取到足够时间安排对策。

    他有办法灭掉诛杀文太冲及一帮马匪,对付一个荆为雍应该不是难事,何况这人单打独斗,又是行事正派的武夫。

    算了,反正少爷总会有主意的。

    秋香对唐寅有着莫名的信心,若不是他两年前他来到添夏村救下了她,她老早自尽身亡。

    将性命托付给了,这位形同再造的恩人,自甘如仆至今,唐寅总是给她无数的惊奇,从一再赞叹到习以为常,终于有一天唐寅变成无所不能,近乎神祇的存在,她只需要去相信,其余的,全交给他的主子。

    有说到不满之处,就是改名这件事。

    秋香出生在添夏村,镇里大多数的人认得,镇里有个人如其名,叫做桃花的女孩。

    两年前家中走火,唐寅恰巧经过,冲入火场救了她,父亲临终托孤,等唐寅在添夏村落脚,她便顺理成章进了宅子做事,没签死契,没入奴籍,也不像奴婢一样随意使唤,唐寅唯一的要求就是改名。

    奴仆是主子的私产,更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桃花从此成了秋香。

    年幼时还不以为意,等年岁渐长,意识到秋香这个名字,对唐寅有着特殊意义,极有可能是念念不忘的恋人时,因为不想被当成谁的替代品,她开始排斥,但唐寅根本不理会她,尤其是整个添夏村,连看着她长大的阿姨叔伯,都跟着秋香、秋香地叫,她认命放弃,顶多是嘴上抗议几声,提醒自己还有个父母所赐的闺名。

    哪一天唐寅改口,恐怕第一个不习惯的人会是她。

    把道袍子换了吧,少爷号桃花庵主,又是一身道士打扮,不清楚的人还以为咱们家是间道观?

    秋香看不惯唐寅的穿著。

    妳不懂,不久之后,妳少爷我这身装扮是最时髦的。

    唐寅自豪是时代的先驱。

    就在今年,金将会攻入汴京,掳走慎宗、恕宗二帝,大翎朝即将偏安江南,定临安为国都,史称南翎,之后新崛起的蒙古击败金,才由蒙古南下灭掉南翎,蒙古之后又会被新的汉人政权推翻,而道袍正是新的朝代最流行的家居服。

    不过,这依旧不能为人外道,唐寅默默地做着寂寞的先知。

    身为一个穿越时光的外来者,历史知识是绝对优势,预先防范,趋吉避凶,方能在陌生的年岁里自保。

    从容,自得其乐已成为唐寅的标志,秋香不管他,也无从管教堂堂的一家之主,该说的说,该劝的劝,做好一个下人的本分。

    随着唐寅做起文房四宝的生意,在江宁开了一家六如居,桃花坞安逸恬适的日子渐渐忙碌起来。

    一年前,唐寅从蜀中找来一个制纸的师傅,两人研究几个月,造出一种全新的纸张,纸质细腻如云丝,韧性、耐磨、柔软,深受名家推崇,挤下风行许久,用嫩竹制的苏纸。

    六如居的玉云纸成了骚人墨客的最爱,供不应求,唐寅又开了两处小作坊,雇的不少工人。

    唐寅闲散惯了,将六如居交给华掌柜,作坊丢给鲁师傅管理,每隔一段时间才过去巡看,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需要他亲自出面处理,多半躲在添夏村画画,练武。但不管他愿意或不愿意,名声依然在江宁城里鹊起,挂在六如居中堂的一首桃花坞歌,一时传唱,落款者,桃花庵主,成了大小诗会里最炙手可热的受邀者。

    请帖纷纷送进六如居,唐寅一概回信婉拒,随信送上一小迭玉云纸聊表歉意,礼数周到,找不出一个错处。

    说他骄妄,桃花坞歌早已表明他生性疏狂,不计较名利,勉强他出席,反而显得主人家心胸狭窄,

    坐实了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落了下乘,俗了。

    于是乎,受邀的,潇洒。邀人的,为表心胸宽大,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态势,继续往六如居送帖子,订纸、买笔墨,倒也成了一段佳话,六如居生意蒸蒸日上,把担心得罪主顾的华掌柜笑了个开怀,用心琢磨唐寅说的饥饿营销,重新学习高端服务业,越稀有、越难得到,客户越希罕,多少钱都愿意花的作法,还有明星效应。

    所以少爷要穿着这身衣袍赴知府大人的约。

    明知不可能,秋香故意揶揄唐寅。

    等着瞧,有朝一日,我会让家家户户学我这么穿,到时候我再开一家专门道袍的成衣店,海捞他一笔。

    唐寅怀着雄心壮志。

    是谁说要摘得桃花换酒钱的。

    满嘴铜臭,对照唐寅刻意营造出,视钱财如粪土的隐士形象,格外地讽刺。

    衣食足而知荣辱,钱财丰方知雅意。

    来自经济推动文明,金钱至上的年代,唐寅熟知财富的好处与力量,不以富有为耻。

    好了,不谈这些,去看看旺财准备好了没,明儿一早我们就要出发前往杭州。

    适当的拌嘴是生活乐趣,过度就会伤和气,疼爱归疼爱,唐寅对秋香的教导十分上心,礼节、规矩样样没少。

    我也去?

    秋香惊喜地说。

    唐寅点点头,可把秋香给乐坏了,她埋怨着唐寅为何不早说,喜孜孜地回房里收拾行李,江宁是她去过最远的地方,能够见识一下耳闻许久的杭州风光,又能到唐寅的故乡,她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

    出远门的激动,让她一个晚上没睡好,隔天眼圈微黑,被唐寅好好嘲笑了一番。

    路途是先往江宁,再经水路到杭州,桃花坞的奴仆不多,算上旺财、秋香,跟着唐寅出门仅有六、七个人,船工和护卫由华掌柜聘请,两个六如居的伙计,拎着礼品,随船供唐寅使唤。

    东家出门,华掌柜自是有许多话说,聊得都是六如居的买卖,听这位年轻的东家说,这趟路顺利的话,或许六如居会在杭州开第一家分号,华掌柜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和唐寅同去,帮着看看铺位什么的,但江宁需要他坐镇,尤其是鲁师傅最近又弄出了一批,叫做玉彩纸的新品,他得张罗向老主顾推销,抽不开身。

    唐寅谈生意,秋香在船上充当起管家婆,盯着挑夫搬运箱子,要旺财盯紧,他们并没有要长住,带的东西不多,很快地收拾完,秋香百般无聊看着码头望,拉着船夫问东问西。

    等唐寅一上船,秋香奉茶时,像是麻雀似地,吱吱喳喳跟唐寅报告听到的新鲜事。

    最近这一个月,有数以百计的船只,载着能人志士,响应康王吴构号召,北上解汴京之危。

    秋香激昂地说着,对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好汉抱以崇高的敬意,看向唐寅的目光便少了点友善。

    在后世,现年十七的唐寅还未成年,轮不到他上战场,但在大翎朝,十七岁的少年已可独当一面,上场杀敌不在话下。

    少爷我的武艺有多三脚猫,妳是知道的,去只会拖累别人,白白送死。

    真心话是,出面也不能影响结果,大势不可违,狂涛不可逆,三十多万的勤王军,将领各怀心思,一盘散沙终究敌不过金兵。

    再往深处说,他没能力,也没兴趣掺和这档子麻烦事,等康王吴构正式即位,带领皇室和大臣南迁,改杭州为临安,南翎王朝将有一百多年的偏安日子可过,届时他已老死多年,金人也好,蒙古人也罢,谁来统治都与他无关。

    心里没有国仇家恨的痕迹,活着并不艰难。

    这便是他南下拜见杭州知府叶梦得的理由,想在南翎王朝过得如鱼得水,叶梦得这个码头,不拜不行,何况是对方先提出邀约,无须阿谀谄媚,就能得到亲近的机会,如此天赐良机岂能错过。

    秋香从没见过比少爷更机敏的人,少爷就像是话本里的算无遗漏的军师,运筹帷幄,决战于千里之外。

    大碗迷汤灌下去,唐寅不为所动,嘴里哼着他教过秋香,秋香嫌曲调奇怪不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