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当英雄谁愿意当匪,包丹想不透聂大义为什么乐在打杀。
大哥你不会真想出手帮唐伯虎吧?
两位哥哥的态度,让聂大义怀疑。
千万不行,大哥你不知道那个王居简直就是妖怪,我在他手里过不到五招,我们十三个兄弟齐上也只有等死的份。
急忙阻止。
胡丁不理会他,叫上人手就要回寨。
包丹刻意将聂大义留下。
回去好好跟大哥道个不是,你不听号令私自行动几次了,哪一次不是我们出面收尾,不讲道义,你还能活到现在?你要杀唐公子,人家不但放过你,还专程带你回来,你就这样报答他,以后谁会肯帮你、饶你。
聂大义不爱听:那是他傻,唐伯虎就是个蠢蛋,王居让他拿我跟大哥换一条命,要不是我说寨子的人如今想吃太平饭,请他别乱了我们的好日子,他刚刚就跟大哥开口了。
为自己的机智骄傲。
读书人就是好骗。
包丹恨铁不成钢地白了聂大义,驾马上前找胡丁说话。
同时间唐寅一行人正朝西而行,萧千敬说那里有片空旷的跑马地,除了牧马人,罕有人至。
就那里了。
唐寅选定决战地点。
不妥,敌众我寡,要挑也要挑有树林房舍,便于埋伏,适合游战突袭的地方。
也就六十来号人,再打散,正好方便人家个个击破。
游击战最为可行,但唐寅一口否决,他有自己的盘算。
临战前,唐寅将胡丁给的逃生处,接头的和尚告诉众人,请大家惜命,留得有用之身,别为了他丧命。
众人哪会听从,他们早做好博命的准备。
唐寅选了这个绿草如织的风水地,正适合一逞英雄意,挥洒头颅血。
正面冲杀,一较雌雄何等畅快,可惜杀得不是金狗而是自家人。
来了。
一个时辰后,以八仙洞、松山楼、马头帮为主的一干匪徒,由远而近,浩浩荡荡现身。
人越聚越多,其中不乏有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一找到唐寅的踪迹,眼珠子就不移开了。
二十万贯近在眼前,慢一步就会被他人夺走。
江湖人又不是兵卒将士,不讲究列阵叫阵,先到先得,手下见真章。
一人动,十人动,百人动,跑马地上一片骚乱,刀尖全指向唐寅一人。
只听见杀声盖过杀声,杀杀杀……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桃花似血 满江红(十四)
人必须要有信仰,无关于宗教,而是做为人的根本价值,那样至关重要的存在。
为什么而活?
这可能是自人类建立文明以后,到人类文明最终毁灭为止,人们永远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生了曾牛之后,爹娘活着的目标就从能傍着几亩田,过着衣食无忧日子,变成
好好扶养曾牛这个独苗健康长大,等到唐寅在添夏村建了间私塾,聘请邻近最有名的夫子,免费教村子里的娃儿念书后,曾牛的爹回来到六如居送菜,都会对着厨娘说,如果没能看见曾牛夸官游街,他和曾牛他娘会死不瞑目的。
而曾牛很坚定地跟秋香说过,把大水牛养好,一天能吃上一颗窝丝糖,不要再上私塾读书练大字,以后能娶跟秋香一样漂亮的娘子,那么活着就了无遗憾。
经过唐寅蓄意的潜移默化,女人要活出自己,不该依附任何人的羽翼下,骄傲闯出一片天,认真的女人最美丽的观念,一点一滴灌输进他身边女性的思想里。
厨娘和她那个烂赌,想要把闺女卖到青楼偿债的丈夫和离,正是受了唐寅的激励,除了宝环,六如居的女眷全与厨娘站在同一边,夫为妻纲、丈夫是妻子的天这个说法,在男女同工同酬,鼓励仆妇读书认字的唐家并不适用。
但与唐寅最为亲近的几个女人,却明显有自己的主张。
秋香的毕生志愿始终是从通房大丫头晋升到姨娘,再生个两男一女,巩固自己年老色衰后的地位,儿女成不成材无所。
而在亲人死绝后,宛如失根浮萍的袁绒蓉,要求她思考找出人生的方向有点强人所难,唐家是她的栖身之所,提供这个栖身之处的唐寅是她的全部,其余的她不做他想。
小金灵直接表态,等她安顿好族人,她就会回唐家当一辈子的唐家妇,唐寅生财有道,未来滋润可期,过怕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大仇得报,她要好好享受一回人生。
看向背对自己的十六名武僧,将金刚伏魔阵改困为守,牢牢将他护在中央,唐寅的心里百感交集。
皈依三宝的佛家子弟终生追求四宏愿,愿度无边众生、愿断无尽烦恼,愿学无量法门,愿成无上佛道。
如今却是持棍,充当最后一道防线,抱着杀生也要护住唐寅的决心,不许贼人越雷池一步。
在马上等着唐寅下令冲锋的白云观等一干江湖人士。
他们自命为侠,以行侠仗义为一生的职志,路见不平尚且拔刀相助,对唐寅这个对家国有大贡献的重要人物,抛头颅洒热血更是无庸迟疑。
听完一曲满江红,为了与陌生人没两样的唐寅,便刻不容缓赶来,面对人数超过己方十倍有余的贼寇,眉头都不眨一下,拔刀四顾,心却不茫然,坚定、慷慨地为心中的侠义奋战,纵然身死也潇洒。
这样的人在几次与金人大战的时候,尚未出生?白云观、普陀寺那时对受苦受难的百万信众弃之不顾,直到满江红谱出后,仁侠之士因为太受感动才呱呱落地,一夜长大,为唐寅挥出一剑平生意,而方外之人认知道过去不问世事的错误,终于愿意闻声救苦?
当然不是。
悍不畏死的侠客,不惜杀生背负罪孽的僧道众一直都在,他们愿意为区区一个唐寅出生入死,为朝廷百姓更不在话下。
但金人依旧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如夷平地,即便是参与过太原围城战的大刀萧四,他也不愿意在为朝廷出战。
不是怕了金兵,而是心被下旨不许义军出战,并将他们逐出城去的朝廷,给彻底寒透了。
唐寅从中发现一件事,眼前这些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战,缺少了中心信仰,所以像是一盘散沙,直到满江红将他们聚集在一块。
「不信民心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他日东京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信仰是力量的来源,开战前,唐寅让所有人席地而坐,对他们念了这首诗,给了一个愿景,值得期待的目标。
「为了民心。」
出战前,唐寅带头高呼口号,把这场战从唐寅个人的生死存亡,拉高到国家民族层次。
为共同的信仰而战,这战才打得正当,打得气壮,纵然面前杀声喊得震天价响,不见一人动摇慌乱。
萧四弯腰拔起一撮草,往天上一抛,看着草往敌人的方向飘飞过去,上马,大声吆喝:「东风起,放烟。」
头排的十个人,抄起挂在马背的麻袋,解开束口使劲将麻袋内白色粉末抛向半空。
倒完一批,十个人从左右两侧退开,绕到最后方,骑上马匹,将唐家赶制的马眼罩给马戴上,兵器上手,等候命令冲刺。
总共三波,三十袋的石灰、石棉混合粉末,化为粉尘,随着风弥漫在跑马地上,遮蔽贼匪的视线。
「石灰,不对,是痒粉,啊,我的眼睛。」
石灰蒙人眼,石棉令人发痒,一旦忍不住伸手去抓,让石灰进了眼睛,眼球烧灼难当,就无法继续前进。
绿林人中了自己最擅长的阴招,个个气愤不止,破口大骂:「卑鄙无耻,有种跟你爷爷真刀真枪干上一场。」
「用这种下九流的手段,算什么英雄好汉。」
但再骂也无法影响唐寅这一方的人马。
这些方法是唐寅与大家商量过后,以绝对多数取得的共识,众人统一口径,一切听从现场指挥官的命令,违者立斩。
待过军队的萧四由唐寅授命担任军令官,大刀扛在肩上,有人胆敢抗命大刀不留情。
「盖马眼,上口罩。」
等烟雾渐散,萧四大刀高高举起,一一下达口令。
「好。」
等众人准备好,大喊:「预备,冲啊!」
四十匹马同时向前冲刺,马眼睛看不见,只知道疯狂奔驰,纵然外家功夫再横练的高手,也禁不住几百斤重的大马一撞,还没摆脱身上的不适感,又看不清楚景物的匪人,被前头马撞开倒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