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思能值个几文钱,活命才要紧,她可是指望搭李师师顺风车,带上全身家当远远离这水深火热,天天死人的鬼地方。
她早想溜之大吉,但太上皇没发话,樊楼就没人能走,害她天天抱着钱箱子发愁。
太上皇关他的金丝雀,何必断了外人活路,但这些话只能烂在肚子里,鸨母还没活够。
听到有人拿着金令上门,鸨妈第一个想到蒋杰,太上皇总算要将李师师移动远离战火之处,她的金银珠宝终于可以挪走。
「我没听错吧,找的是江敏儿,不是李师师?」
鸨妈怀疑自己耳背,多问了一次。
反复确认后,在鸨妈心中,太上皇和康王的地位立刻有了评断,康王成为重情守义的一方,到金国去,是生是死还在未定之天,却早早安排心上人的去处,甚至请来了皇命。
鸨妈庆幸,打江敏儿进樊楼,她可是一碗水端平,李师师有什么,江敏儿就有什么,既然平日多有照顾,去锦上添花也不会太过突兀。
笑得像朵喇叭花似地,到江敏儿房里敲门。
等江敏儿将她迎进房,一张大嘴大大咧开,灿笑地报喜,不遮不掩要江敏儿带上她,江宁、杭州、苏州、扬州,随便挑个点,别留在汴京等死就好。
没个准的事,江敏儿不会轻易答应,心里甜滋滋,感到苦尽甘来的欢喜。
随康王进京,无非是想修补与康王之间的关系。
康王嘴上没说,但或多或少将李莺上京告御状,导致李纲倒台的事,怪罪到江敏儿自作聪明,好像李莺没死在江宁是她的错。
江敏儿当然不服气,怎奈人微言轻,康王又是个好面子,不容他人揭短的大男人,她又吊在这棵树上,脱不了身,只能徐徐图之,低声下气,装小媳妇,借着同甘共苦来化消康王的怒气,尽快和好如初,顺带固宠。
方法奏效,触动康王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在金国为质的日子,康王饱尝众叛亲离的滋味,一个文弱女子肯与他风雨同舟,他的心又不是铁打的,怎能不悸动?一切如江敏儿所愿,康王甚至做出永不离弃的承诺。
巧施心计,微妙操弄情感,向来是江敏儿引以为傲,惯用的手段,她相信等汴京无事,回到江宁后,康王会将她看做心尖尖上的人,无从分割的肉疙瘩,她会是另一个李师师,有朝一日康王登基,她会得到一个诰命夫人的位份,飞上枝头,俯瞰那些俗不可耐,只不过拥有一个好家世,成天抱着女训说事的大家闺秀,看看谁是凤凰,谁是野鸡?
衡诸过形势,金兵势大,但受限于人丁不足,任他过黄河,渡长江,占不了地,囤不了民,战线、时间一拖长,补给跟不上,便得退回根据地,金朝只能一步步蚕食,几州几州地壮大,以战逼和,拿足甜头走人。
简单地说,金人是条蟒蛇,大翎是只巨象,蛇口再大,也吞不下一头象,除非牠想噎死、撑死。
因此,金兵围困汴京,只是在等朝廷开出对其最有利的条件,攻势再猛烈不过是做做样子,所为的还是利益。
康王首先率兵勤王,有利于名声,而屡屡签下丧权辱国,与投降无益的和约,终会遭到百姓,士大夫的同声唾弃。
等民怨沸腾,主战派要求皇上下罪己诏,最后如同太上皇那般退位让贤,始终主张与金兵周旋到底的康王,自会在万民拥戴声下坐上大位。
那时便是她江敏儿的出头日。
机关算尽,却没算到金兵竟如此贪心不足,妄想以蛇吞象,獠牙一口咬住汴京的心脉,满朝文武中了蛇毒,脑袋、四肢麻痹,任毒素一点一点侵蚀国本。
汴京失守在即,康王前去金国谈判,纵然事出紧急,来不及当面道别,也该派人到樊楼知会一声,康王却没留下只字词组离开。
数日过去,不见有人前来安排她的去处,就这么将人放生在如沸油般地汴京城里,形同遗弃,而当她准备另谋出路,搭洪廷甫的船回江宁时,才愕然惊觉,为了绑住李师师,太上皇对开封府下了密令,未经允许,樊楼之人不得任意迁徙,是故,樊楼又被知情人戏称为樊笼,而她误入其中,受牵连当了一回禁脔。
因为度日如年,心如火燎地干耗着,才会在听见鸨母说,有人持着皇命令牌过来寻她时,失了仪态,茶盏脱手摔落,碎成数片。
贴身小婢飞快地替她更衣,随意挽了个髻,插上一支点翠簪子,套上月白色小袄,一件马面裙,素面朝天地下楼。
见鬼了!
略嫌低俗,但这是江敏儿见到唐寅时,内心最贴切的写照。
唐寅在西楼掐过架,与一名叫做韩世忠的将军,痛殴几名世家子弟,知道她在樊楼并不奇怪。
不管唐寅为了什么到汴京,迟至今日还不走,但他没理由过来找自己。
叙旧?
花魁大比之后,两人只有仇没有交情,她看得出来,唐寅打从心底瞧不起她,将她当成跳梁小丑,暗自讥笑。
唯一的可能是受康王所托,却而难以解释,康王为何会将金令这样重要的东西,交给素无往来,与她又有嫌隙的唐寅?而且离康王使金已经数日,唐寅不该拖到今日才要露面,要知道汴京危如累卵,慢上一刻,就多几分危险。
「唐公子久见了。」
压下心中猜疑,江敏儿专心对待同样来自江宁的同乡。
唐寅看向躲在柱旁偷听的鸨母,重咳了一声:「好话不说第二遍,再偷听,休怪爷翻脸不认人。」
将金令往桌上一摆,晃亮亮地闪人眼珠,鸨母赶紧脚底抹油溜了,把大厅留给两人。
茶酒、寒暄皆无,唐寅直奔正题:「伯虎有艘船明日要出航前往杭州,途经江宁,江大家若要离京,伯虎可顺道送妳一程。」
「敏儿确实有此打算,唐公子有何条件请说。」
无功不受禄,何况两人并不对盘,江敏儿保持戒心,宁愿做个交易,也不愿平白受惠。
「实不相瞒,柔福帝姬欲再次南下,委由伯虎护送,宫里出了一道手喻,要李大家一并随船,伯虎这是借花献佛,想藉此机会与江大家结个善缘。」
冤家宜解不宜结,面对未来南翎第一任皇帝的女人,特别是心眼极小,又爱记恨的江敏儿,即便不能交好,唐寅也希望别被敌视。
「不管我们先前有什么误会,还请江大家原谅伯虎的无心之过,妳我皆在汴京,遭逢此难就该抛开恩恩怨怨,同舟共济,您说是吧?」
低头,递出橄榄枝,江敏儿再拿翘不接受,休怪唐寅辣手摧花,祸水不可流。(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落城 (新年快乐)
形势比人强,除了接受唐寅好意,江敏儿想不到其他脱身的法子。
唐寅大可以连樊楼也不用进,直接用金令接走李师师,悄悄地来,默默地走,惊觉到人去楼空,她只能孤伶伶乞求上苍怜悯,赐福困守在汴京城的人。
太上皇看中李师师,不在乎其他人死活。
唐寅擅自挪用金令多带一人,也是要冒风险,这份诚意,她看见,领受了。
说穿了,他们之间是她单方面地仇视,在花魁大比之前,唐寅与她并无交集,红透江宁的大才子从未踏进夜心阁一步,也不曾对四大行首有过任何评点。
说得直白些,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唐寅不过是喜欢小金灵与袁绒蓉,并非嫌弃江敏儿,更别说唐寅守礼有矩,不过是她觉得脸面受损,放不下自尊,处处与他针锋相对,无理取闹。
主动示好,还在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再不领情,那真叫做给脸不要脸,唐寅甩袖就走,也挑不出一个错字。
非亲非故,她有什么立场要求唐寅对她低声下气,那个位高权贵,百年休得共枕眠的有缘人,还不是狠心地说走就走。
「唐公子折煞敏儿了,过去都是敏儿的不是,承蒙公子不念旧恶,愿以德报怨,救敏儿出水火之间,敏儿再不识抬举,岂不是狼心狗肺,李莺妹妹的事……」
唐寅打断她的话:「昨日种种犹如昨日死,过去且让它过去,妳我重新交个朋友如何?以后也别唐公子、江大家地叫,就叫我伯虎吧。」
拉近距离,意思到了,以后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或是偶有往来,能说上几句话的朋友,端赖江敏儿的想法,红粉知己却绝对不可能,唐寅又不是疯了,没事与未来皇帝的女人勾勾搭搭。
亲近之心溢于言表。
对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