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赠予旧友,以作纪念吧!”
“陛下……”
话音甫落,人已远去,似如定格的不舍,让人挥之不去。
刘瑛捧着手心那一枚殷红的红叶,背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的将其按在了胸口,久久没有放离……
“联姻,他……是要……”
虽已二十出头,早已不是豆蔻年华,但背对月光的阴暗了中,依旧可见那滚烫殷红的玉容。
……
叶宇庆幸自己今日任性出宫散心,否则也不会遇到醉仙楼的插曲,更不会因为这个插曲完成了他一直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对于醉仙楼的苏远航处置问题,即便如岳三娘说的,其丈夫并没有犯下多大的罪责,但他叶宇却并不打算放过这个机会。
撞在枪口的猎物,又岂能仁慈放过,人非圣贤本就有私,他叶宇是个凡人自然不能免俗,所以对于岳雷父女二人他早已经心生隔隙。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记忆力的牢固与持久!
当年岳雷身为翰林学士,又在京城临安担任要职,致使叶宇的第一次上门拜访,就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高傲姿态。
而与之相反的岳霖,不仅有知遇之恩,反而在他叶宇走向帝位的途中,一直是鞍前马后默默效命。
这前后的对比与差距,也自然造就了这兄弟二人的官途境遇。
岳雷直接是一撸倒地,仅仅留下一个翰林学士的虚职,这是一种无形的嘲讽,更是叶宇对往昔岳雷做作的一种回应。
你不是以翰林学士自居,高傲的看不起人吗。那就让你当翰林学士一辈子,而且只有虚职没有权利,更不会有朝廷发放俸禄。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岳雷虽然是岳飞的二子,不仅没能继承父辈的文韬武略,却将傲慢势利的劣根性遗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岳三娘在他叶宇出仕的过程中,可是没少使绊子予以刁难,他叶宇虽不至于与一个小女子斤斤计较,但也要借此机会让岳三娘尝一尝什么是心惊肉跳。
整人,叶宇自有一套,不是不善于争,而是不屑于此道。
而如今他需要敲山震虎,就不得不用借题发挥了!
………………………………
第738章 叶宇版军制改革
若说针对苏远航是为了私怨,是为了敲打岳雷父女,以及自己的岳丈苏全忠,那么惩治金吾卫将军孙德海,以及罢免蒋芾枢密使之职,那就是为了朝廷公事。
因为一直以来,叶宇都在为大宋王朝的军制而忧心!
当年叶宇身为吏部尚书的时候,曾对吏治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没有像王安石那样大刀阔斧的立竿见影,但是循序渐进的根基已然筑起。
吏治已然渐有成效,但是军队的制度紊乱,是叶宇登基以后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南宋时期,军事制度较之北宋有很大变化。起始于高宗赵构,开元帅府节制诸军。
枢密院的军事领导体制虽然基本保留,但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已削弱,枢密院的军权也随之缩小。
禁兵已不居主要地位,厢兵所在多有,蕃兵已不存在,而乡兵建置更为繁杂,制度纷歧,军队的主力为屯驻大兵和三衙诸军。
屯驻大兵即抗金各将领所率领、屯驻在前线的军队,其称谓几经变易。后来,朝廷为加强对各屯驻大兵的控制,将其改为御营军或行营护军。
这些都是高宗赵构逃亡江南初建朝廷时期,面对金兵南下不得已才形成的军事体系。但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各地屯驻大军将帅便拥兵自重。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岳飞,所以赵构在坐稳江山后,出于金国的压力以及秦桧的煽风点火,最后忌惮猜忌之心促使了杀害岳飞的决心。
这种对地方军事力量,掌控不能加强的尴尬局面,直到孝宗赵昚时期才算稍有改观,枢密院的权利也逐渐加大,但仍旧是地方军备力量不易掌控,就比如西南川蜀的吴氏军团,就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
同时中央与地方的军备人员形成臃肿之势,也是当下刻不容缓的问题所在。
简而言之,就是占着茅肯不拉屎,吃饭的人很多,真正做实事有战斗力的却是少之又少。
这些人犹如蔓藤,盘根错节攀附朝廷这棵大树的同时,也在一步步禁锢大树的生长。
但是这些人却轻易不可妄动,这其中除了朝野上下犹如网状的关系结构牵扯之外,更多的是妄动之后,这些人该如何安置是一个根本问题。
冗兵、冗员、冗费的三冗危机,是贯穿整个宋朝的隐患,若要根治谈何容易,无论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都在这上面无能为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施一策而动朝野,他叶宇即便是专权独断,也不可如此的贸然施刀,稍有不慎就会功败垂成功亏一篑。
到那时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帝位,更会影响这得来不易的北伐势头!
随着宋军一路北来,还都东京凯歌奏响,叶宇觉得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种子,已然有了生长的沃土。
而所欠缺的,仅仅只需要一滴甘霖浇灌,便可使种子茁壮发芽。
如今这‘一滴甘霖’终于来了,一直没有借题发挥的叶宇,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出口。
翌日早朝,叶宇就军制改革一事在朝堂上做了提议,荣升枢密使的吴挺自是极力拥护,虽然军制改革对于吴家实力有损,但是国与家他还是分得清楚。
而退居二线的蒋芾虽然颇有微臣,但受到昨夜醉仙楼之事影响,他已然无颜在进谏秉呈,他深知这项举措是不可逆转的。
军制改革的方案叶宇早已有了腹稿,他不敢有太大的跨度,而是将当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相互补充与杂糅。
叶宇不认为一次失败的变法,其内容方案就是失败的,只能说是由于外在的原因阻碍了变法的实施。
当然,戊戌变法除外,那不过是伪君子康有为的鸡肋之作罢了!
选择杂糅这两次变法方案,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两次的变法此前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对于其中的利弊后果也是众所周知,故而可以有效地借鉴与弥补不足之处。
军制改革,基本是以王安石变法中的强兵之法为蓝本,概述为特种、裁兵、将兵、保马、军器监、军机等六法!
其中与王安石强兵之法不同的,是多了特种法与军机法!
特种法,其实就是特种兵的雏形,这是叶宇从一开始就有的打算,否则自己身边的近卫亲军,也不会有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力。
这个议案,遭到了一众大臣的反对,这是因为发展一支特种部队,所需要地金钱恐怕是中央军的两倍以上,培养和训练等等都是非常驻机构麻烦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不用叶宇出面解释,吴挺就直接站了出来,回答的也甚是得体:使用特种部队平定叛乱以及远征,成本,远远低于以往使用厢宫或是禁宫平乱所需要的花费。
这是在数场战争中,硬生生打出来的铁一般的事实。
作为军事上最有发言权的吴挺,经过一番分析解说后,所有人也只得选择沉默,因为这的确是事实……
随即在议案定下之后,将原来的枢密院直接改组军机处,由吴挺担任军机大臣,蒋芾与岳霖二人为副,以及从朝中选拔七人入军机处协同议事。
初步以十人组成的军机领导机构,直接打破了枢密院有文人掌控的格局,也直接以十人共组的体制,分化以及弱化了每个人的权利。
这就是军机法,这十人组成的军机处,直属于皇帝,也就是说一切军机大事,军机大臣仍旧无权裁定。
叶宇没有想过要一步到位,玩弄什么后现代的军事体制,因为那并不是很现实的体系,揠苗助长的道理便是如此。
一些新奇名词的套用尚且不说朝臣能不能理解,就是后现代的体制能否适应封建王朝这片沃土,都是一个前所未知的事情。
自己善于冒险,但不冒乱国之险!
最后在多番军事纷议之后,叶宇接纳了吴挺的建议,朝廷将在兴庆府、秦州,河间府、巴州、梓州、黔州、矩州,宜州、贵阳、钦州、吉州、洪州、江宁府、蔡州、洛阳、开封、徐州、杭州等地建立十八路特种大军。
………………………………
第739章 武氏兄妹夜谈心
军制改革拟定之后,首先进行开刀的便是金吾卫。
军队的裁减与审核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