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世流芳-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尊,您说过,‘身为武将者,宁做乱世狼,不做太平犬!’弟子习武便是为了戎马疆场,岂能甘愿做一个太平将军!”

    “可你父亲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这上了战场可是要死人的……”

    “师尊放心,娘亲已经说服了爹爹,爹爹已经同意了!”

    “你娘亲说服了你爹?”

    叶宇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愕然起来,他实在想不出那个肥硕的胖女人翠花,会是如此的识大体懂大节!

    “是啊!娘亲说了,师尊是我们家的福星,有师尊在的地方一定平安无事!还有就是……”

    “就是什么?”

    权广武犹豫了的挠了挠脑袋,十分不情愿的回应道:“以后糕点铺只开业半日!”

    “只开业半日?为何?”叶宇是越听越糊涂,这上阵打仗似乎与糕点铺没有半毛钱关系。

    “娘亲说……要给俺爹配制……虎骨壮阳丸,说要腾出时间多生娃……”

    咕咚!

    叶宇刚饮如口中茶水,差一点被这话给呛住,心说这为了给权家留下香火,这二位中年大叔大妈还真是不遗余力啊!

    权广武是个老实孩子,师尊询问他就必须如实回答。然而权广武毕竟还是个少年,平日里除了练武就是读书,对于这种言词还是很避讳。

    所以在支支吾吾说完这些话之后,便脸色涨红的站在一旁不作言语。

    见权广武比自己当年还青涩,随即开口打破尴尬道:“好了,你的心意我已知晓了,你先回去依旧习文练武,若有调度自会唤你!”

    “是!师尊!”

    权广武虽然相貌不甚英俊,但是才十六岁的身材却极显伟岸,由于是从小习武的原因,所以恭敬有礼之中透着几分刚毅。

    叶宇当年愿意收权广武为弟子,其实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当年权正东夫妇有意将其子权广武拜师,当时的叶宇原本就不想收弟子,倒不是他固步自封,而是因为他自己还是个年轻人,这如何教授弟子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清流大学创办有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做个甩手掌柜不管不问的主要原因。

    学习与教授,本身就是一个不相等的概念。

    会学习,不一定会教授,所以叶宇怕误人子弟……

    权广武生性好武,而权正东夫妇之所以要让儿子拜他这个文臣为师,其实也是体现了宋朝武举的一种现状。

    宋朝的武举,一改唐武举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

    宋朝虽然历经坎坷,但终将武学制度化,并编订了教材《武经七书》。而朝廷颁布《补官差注格法》,又将武举授官与军队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选拔军事人才的观念看,宋朝武举更加理念化,更具进步色彩,宋朝文武并重,打破了以弓马选将帅的传统。

    算是开辟了在和平条件下选拔军事人才的新路,对从高门贵族子弟中选拔将领的倾向形成了冲击。

    所以想要参加武举,就得先过文试这一关。

    然而在宋朝文臣看不起武将,这是一个深入骨髓的思想观念,所以要向寻一个名师,对于权正东这个家庭而言,可谓是及极其不易。

    所以在权正东夫妇的软磨硬泡之下,叶宇终究是收下了这名弟子。

    在之后的几年里,随着叶宇多番教授之后,他越发的觉得这权广武是可造之才。

    好武而不暴躁,习文却不拘泥!

    所以在这几年里,叶宇在鼓励权广武习武之余,也多番进行文章测试。

    武举与科举其实等级相同,在州试之时权广武已经是独占鳌头,只要经过最后两轮选拔之后,就可以问鼎武状元的头衔。

    可惜是时局变幻命不由人,宋金之战的全面打响,以至于武举彻底搁置了!
………………………………

第426章 凤陵客出计突破

    宋金的中路大军率先交锋于江淮,由于虞允文早有部署,已让老蒋李显忠前往庐州设防,故此淮海沿线防御甚是牢固,在占据地利优势的情况下,使得完颜允恭的大军暂时停滞在了淮海沿线。

    此前,在这淮南一个战区内,沿袭了南宋军事的一个可笑传统。那就是由所谓的中兴四将执意的张俊,开创了坐在江南指挥江北的军事战略!

    建康府,是现在的南京,在长江的南岸,与江北的淮南重镇比如庐州距离很远。

    这就预示着未曾交锋,就已经想好了丢弃江北诸州的打算,这种逃跑主义不要脸的打法,诞生在南宋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这一次由虞允文与李显忠二人督战,这种错误性的战略自然是彻底抛弃。而是主动渡过长江,在江北庐州沿线设防布置抵御金兵!

    完颜允恭率领大军几次欲要从涡口渡过淮河,却遭到宋军的迎头痛击。宋军打攻击战或许逊色不少,但是守卫防御那是看家本领老本行。

    相对于淮河这边如火如荼的拉锯战,其余两路金兵倒是相对安静不少。

    金兵的东路水师在沿海与宋军水师相遇,只是打了几个交锋之后,便处于了相互对峙的局面。

    而再反观金国的西路大军,就更是缓慢的蜗牛进军,江淮的战役已经打响多时,柳蒙的大军才堪堪进入陕川的边境。

    淮河北岸的金兵的中军大帐内,完颜允恭得知这两路大军的军报消息后,气得是当即掀翻了桌子。

    “混账!统统都是废物!”

    完颜允恭此刻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三军统帅,更忘记了自己是堂堂的金国太子。丝毫不顾及应有的威仪,在中军帐内开始谩骂起来。

    此时的大帐内,除了完颜允恭之外还有两个人。

    其中一名武将打扮的壮硕男子,脸黑如锅目若铜铃,一头不算长的头发被盘成了麻花状,此人是中路大军先锋大将纳合图,也是完颜允恭最为信任的爱将。

    而另一位则是个十足的汉人,确切的来说是一名修道之人。

    此人自称凤陵客,道号玄机子,至于此人真实姓名却是无人知晓。只知道此人精通奇门阵法之术,于三年前毛遂自荐投入太子完颜允恭的帐下。

    三年来,凤陵客为完颜允恭出谋划策甚多,也正因为有了这凤陵客的参与,使得诸多事务皆是运筹帷幄水到渠成,所以完颜允恭自此是越发的倚重此人。

    见完颜允恭动了真怒,凤陵客却轻松写意的摇了摇羽毛扇,轻捋胡须怡然道:“太子无需介怀,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行军打仗岂能一蹴而就?”

    一旁的先锋将军纳合图也劝慰道:“军师所言甚是,还请太子殿下息怒!”

    “哼!尔等这话说的倒是轻巧,又可知此次孤主动请缨是势在必得。若是不能凯旋而归,又有何面目荣归面见父皇?”

    “这皆是贫道之过,还请太子殿下降罪!”凤陵客说着便伏地跪下,一脸的郑重之色。

    完颜允恭见凤陵客如此大礼,气也就消了大半,随即摆了摆手不耐烦道:“好了好了,此事也不能全怪先生,这主动请缨之事,虽说是先生提议,但也是孤亲自认可的!”

    随后完颜允恭走下台阶,背负双手自语道:“即使孤此次南征宋蛮有所阻碍,但也不能便宜了邓王!他不是执意要挂帅南征吗?孤就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太子殿下英明!若是此次让那邓王领兵怪帅,将来他在军中的势力可就更加稳固,这对于太子殿下您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完颜允恭深以为然的叹道:“是啊,这个邓王可真不简单,若非先生多番提醒,孤还一直被这个皇弟蒙在鼓里。一直以为他不过是贪图享乐之人,不曾想竟与柳蒙暗中勾结扩大势力,这可真是超乎了孤的预料!”

    “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此次殿下将安国公的柳家大军放在西路从侧翼征讨,足以彻底消磨邓王的这点底蕴了!”

    “先生的这番布局是好,可如今孤的这中路大军受阻不前,却是让孤头痛不已……”

    “太子殿下,贫道这里倒有一妙计,只是……”

    完颜允恭闻听此言,犹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当即急忙问道:“先生有何妙计?”

    “呵呵,殿下勿忧,请容贫道慢慢道来……”

    凤陵客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只是微微一笑,随即解释道:“自古长江有三峡,驰名中外,然而淮河也有三峡,淮水自桐柏山滚滚东来,至八公山下回环北折,绕群峰,腾激浪,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