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进重阳宫,气氛就已经剑拔弩张!
这时居于完颜允中身旁的完颜长乐,见双方火药味十足,于是便嚷嚷道:“喂!你们还有完没完,就不能寻个去处歇息再拌嘴?”
完颜长乐的这两句话虽然说的随意,但是却起到了打破僵局的效果。
丘处机随即歉意一礼:“是贫道招呼不周,诸位请!”
佛家供奉佛陀法身的地方,小则称之为佛堂,大则称之为殿,比如大雄宝殿!
而道家供奉圣人神仙的地方,小则称之为庙,大则称之为宫,例如山神庙、城隍庙、紫霄宫、重阳宫!
所以在这重阳宫中的大堂之内,高高塑立供奉着三清圣人,以及纯阳东华帝君!
王重阳在世之时,一直自称道法是师承纯阳子吕岩,也就是后世传说的八仙之首吕洞宾。又因道家典籍以及神话流传之中,常以东华帝君转世为凡托生吕洞宾,所以重阳宫一直供奉东华帝君。
整个大堂之内庄严非常,香烟袅袅颇有几分出世凡尘之感!
随后众人便一同进入了重阳宫,丘处机命道童备上香茗招待众人,待一切都分智妥当之后,这佛道之论的话题就正式地搬上了台面。
“丘真人,本王此次的来意想必你已经很清楚了,此次佛道之论的输赢后果,尔等也应该想的很清楚了?”待众人纷纷坐定之后,完颜允中环视了丘处机、马钰等人一眼,言语之中倒是请冷了许多。
丘处机手持拂尘口念尊礼道:“贫道与众位师兄弟们,已经很清楚了!”
“那好!若是尔等此次胜了,关于全真道统迁出终南山一事永不再提;反之,尔等重阳宫所有道士都要剃发为僧,从此再也休提全真教!”
“贫道的决定始终不变,若此次佛道之论输了,那是我等修道之人学艺不精!”丘处机的这番话虽然很轻,但是言语之中却透着一种决绝。
其余六子也是神色平静以待,因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是一条没有选择的路。
在这个事情是若是退让了,他们这些道士就要迁出终南山,这对于全真道而言就等同于灭顶之灾。
若是不退让,虽然输了可能会剃发为僧,以至于后果更为严重。但是他们全真七子倒不认为,凭借他们七人之力会胜不了空寂大师以及三位弟子。
这是一种自信,同时也是一种无奈!
试想此次若是真的输了,道教将再次受到佛教的沉重打压,那他们自诩道家正统的全真教,又将何以立于当世,又将何以让信奉道家的信徒们虔服?
所以,这一次对于全真教而言,既是一场劫难,同时也是一场莫大的机遇!
若是能够在这重阳宫中,借此机会在佛道之论上占据上风,那么将来对于全真教的传教布道是极为有利的影响。
佛教在中原的大地上,虽然是西方外来的教派文化,但是千百年来一直压制着道教的本土文化,这是一种文化的悲哀也是文明堕落的无奈。
故而关于此次地决定,丘处机与其余六位师兄弟商议了三天三夜,分析了其中各种利弊关系之后,这才最终决定在这重阳宫中与佛教一分高下!
第一更……
注释:小说影视中,都是道士自称‘无量寿佛’,我以前也这么认为,但是后来查了很多资料,觉得这极不合理,道就是道,何来的佛?
道教的这一词,最早是“无量寿福”,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不过道教的“无量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所后来为了予以区分,才有了‘无量天尊’这个口头禅!
。。。
。。。
………………………………
第354章 万物之始谁为先
而对于始作俑者的完颜允中而言,这终南山他是志在必得,因为这关乎着他将来的命运前途。
他以为开出如此刻薄的条件,这些牛鼻子老道会知难而退乖乖地让出终南山,可是不曾想这群牛鼻子如此的决然。
既然这群牛鼻子不识抬举,那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于是冷言道:“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
佛道之论宣布开始,按照客随主便的礼仪来说,理应由空寂大师率先发言。但是空寂大师自从方才宫外辩论之后,便开始沉默寡言起来。
全真七子之中当属谭处端最为直爽,但因为方才空寂出言质疑道家典籍,已然让他心生不悦,故而便主动发言:“方才空寂大师扬言我道家典籍真伪难辨,不知可有依据?”
“依旧?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所言自然是有根有据!”空寂大师缓缓睁开双目,语态平和的回应道。
“哦?那愿闻其详!”
“汉朝史官司马迁所撰写《史记》其内容包罗甚广,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老衲请问,在这以纪传体为纲的巨作史书中,可曾提到‘老子化胡’的丝毫迹象?”空寂禅师在详述《史记》的总纲之后,便抛出了一个重要依据!
“呃……这个倒是没有……”
空寂禅师没有停顿,随后又问:“老子,名李耳,又名老聃,请问他所著何书?”
“《道德经》!”
“除了《道德经》之外,可还有其他著作流传于后世?”
“……没有……”
“阿弥陀佛,那请问这《道德经》中可有提到‘老子化胡’的典故?”
“……”
到了这个时候,谭处端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因为《道德经》乃是道家的圣典,在他们修道之人的心目中,这《德道经》的地位犹如基督教的《圣经》。
可正如空寂禅师所追问的那样,在这《道德经》中还真没有老子化胡之说。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也是对方攻击反驳道家的一个理由。
“最有权威的历史书籍《史记》中,未曾说过化胡之事;李老君自撰《道德经》中,也未有只字片语的提及,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这……”谭处端被反驳的无言以对,当即郁结的坐在蒲团之上默然不语。
《老子化胡经》里,老子说:“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国,入乎白净夫人口生,托阴而生,号为悉达,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
天竺,其实就是后世的印度,就是那个整天跟中国叫板的印度。
悉达,全名是乔达摩・悉达多,就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俗家姓名。这样推理的话,“释迦牟尼”就是尹喜的后身,又是老子的徒弟。
这篇《老子化胡经》将道家的地位推到了至高地位,而后来的佛陀释迦牟尼就成了老子的徒弟,如此便也间接说明了道教早于佛教。
这当然是道家典籍《老子化胡经》中的论述与观点,但一直被道教众人所信奉!
尚且不论这两教的起源谁先谁后,但是这种说话成了佛道双方争执根源所在,已然是个延续千年的事实。
所以这一次空寂禅师可谓是有备而来,从根本上引经据典驳斥全真道人。
首阵已然败下,这是出师不利的节奏,全真第五子玉阳子王处一,掸了掸拂尘郑重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王处一此言虽然玄奥,但是其根本意思是在说,有一物混沌而成,乃是天地所生,不知其名,用字表达是为“道”。
阐述‘道’孕育天地之始,显然是早在佛教之前!
“阿弥陀佛,有物混成,为何此物本体是混沌?若本体称之为混沌,那么在开天之初,已然自成唯一。便不是‘道’所生,真人说出此言,岂不稽疑?”
空寂禅师轻捻佛珠慈眉善目,轻言笑语之间就将王处一驳得是语塞难言。
因为道家典籍《道德经》中曾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空寂禅师也正是以道家的名句典故予以反击。
道生一,然而混沌之初本就唯一,又何来道之所生?
所以王处一方才的那句话,彻底被空寂禅师打了脸,这个脸不仅打得响亮,而且还暗讽王处一道法不够精深,竟然说出自相矛盾的话来。
在王处一败退之后,清净散人孙不二灵机一动,便开口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此道生万物,虽居于混沌之后,但却生于万法之始!”
孙不二是全真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