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司雨寒和秦青匆匆吃完走的时候,他还招手:“以后我表弟还拜托你们多照顾一下啊。”

    看着两个小姑娘受惊吓一样溜了,方域不由苦笑,自己这都三张了,跑来骗小姑娘,怪不得把人吓跑了。不过这粽子倒是意外的料多实在,他吃完盘里的之后,又打包了几份打算下午带到公司去搞“贿赂”。初来乍到,总要多多上贡啊。

    司雨寒和秦青因为被“拜托”要照顾秦城,就开始在班里人议论秦城时尽量说些中立的话。他劈腿四条这个是没办法了,罪证确凿。但遇难那事真是不能怪秦城,慢慢的除了网上还有一些嘴硬偏激的人之外,班上倒是没有人再说了。可秦城还是独来独往,问男生那边,结果他们竟然说秦城前头的女友忠贞不二为他死了,他回来还一个人勾搭四个,简直是人民公敌。

    ……这就让人没话说了。

    开学后,最重要的当然是补考和新课。

    秦青还想多看看民俗方面的书,她没有选这方面的课,只好查一些公开的大课能进去听的准备混进去听,也在图书馆和资料库找一些书,打算扩充一下知识面。

    因为她目前的这种情况,实在没什么可以咨询的地方。民间高人是有,可让她跑去找神婆道士,她又觉得太过头,只好自己先想办法。

    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库里的东西很多,但大部分都比较杂,没有单纯研究这个的。秦青东拉一篇西拉一篇乱七八糟看了很多都不得要领,而且记录这些的书和资料,有的就纯粹是记录,不负责分析再给出一个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答案。

    秦青看了很多民间故事,意外的是古代的很少,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前唐,但那都是古人转述转记的,更像神怪异志小说。现代人研究的,最早是清末和民国,近代也有,建国后竟然也有不少。

    秦青觉得好奇心大增,等她去蹭课时,抓住讲课的教授提问。

    教授是个地中海的老先生,名叫施无为。五十多岁,笑呵呵的,对学生很和气。秦青上课时看到有人没交作业他也不生气不骂人,就冲这么和气的教授,她都后悔没选他的课。

    施教授:“哦,你想知道哪里能看到更多这种记录吗?我记得咱们学校的图书室应该有,你问那边的人,就说你要看的是本校的资料。”

    秦青是蹭课的,不太确定图书馆那里的人会不会理她。可不等她说,施教授已经替她写了个条子,“拿这个去吧。”

    秦青感动得不得了,这么替学生着想的教授真是太好了。

    施教授笑着说:“有很多都是咱们学校以前的人去收集的,都是第一手资料,外面都找不着,你看的时候爱惜点。”

    秦青:“谢谢教授!是的教授!我一定好好爱惜!”忍不住鞠了个躬,转身跑了。

    施教授看这女学生蹦蹦跳跳的走了,笑着摇了摇头。

    作者有话要说:  十点见

    。。。
………………………………

第8章 代玉书

    图书馆的实习生还没有资料馆的钥匙,秦青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去堵门才见到拿钥匙的人。那人接了条子才领秦青进资料馆,一边解释,“你们的学籍资料,老师们的档案都在这里头呢,不小心不行。”

    秦青就说那我站外头等吧,那人又问她找什么书,秦青哪知道,就笼统的说找民俗学方面的,跟着报出了施教授的名字,那人就拿了两三本过来了,“这是你们施教授编的,有他主编的,有他附名的,拿去吧。”

    三本书都很薄,加一块还没有秦青一本课本厚。封面也很“土”,就几个几何图形加字,怎么看都像是用word做出来的。

    但书很新,新的像是从来没人翻过。

    拿钥匙的那人似乎在这里干了许多年,说:“这书是学校自己编的,自己印的,都没书号,就学校内部用用。这一本是这次重印时加上去的。”他点点最上面那本《徐家屯民俗初考》。

    秦青拿着书回了寝室。

    《徐家屯民俗初考》的初版日期是最远的,1953年1月初版,再版是1993年。它的年纪是三本中最老的。秦青大概翻了翻,发现这本的资料是最详实的,因为它薄薄的一本上竟然全是民俗故事,有一千三百多篇,而这些故事在开头都有记录人,讲述人,年代、地点、人物全都是实名。写这本书的人一定在尽全力还原这些故事的本来面目。

    而且这本书的主编、主笔大部分都是同一个人,他叫代玉书。只有再版编辑是施无为教授。

    秦青对这本书的兴趣最浓,吃过饭就迫不及待的翻开了它。

    “一九二一年,我辗转来到了徐家屯,油坊的少掌柜看我是块材料,识字又会算数,算盘打得也好,就送我去徐家家学念书。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油坊帮忙,跟掌柜一家一起吃过早饭后,跟少掌柜的儿子和侄子一起往家学跑,到晚了先生要打手板的。”

    “我算是徐家的长工,但少掌柜没要我的卖身契。在徐家油坊的日子,是我从生下来后过得最幸福的日子。当时,我是真心真意要卖身给油坊,可少掌柜笑着说让我不要急,等我站起来比油桶高了再卖也来得及。我知道他是哄我的,那油桶高约一丈五,比油坊里最高的长工还要高一个头呢。”

    “少掌柜一家都是好人,后来他们还送我去县里读书。等建国后我再回去,油坊已经没了,少掌柜一家也四处离散。我辗转找到油坊的一位工人叫徐四,他媳妇徐四嫂还记得我,非要留我吃饭,那顿白面条是他们家特意为我做的,还滴了两滴香油。”

    “徐家屯有四百年的历史,村里的牌坊最早还是洪武年间立的,村长要宣布什么事时,就把村里的老老少少叫到牌坊下去说。我想研究徐家屯的历史,让后人也能了解这个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小村庄。”

    代玉书的自序娓娓道来,原来他对徐家屯有着这么深厚的感情,所以才去研究徐家屯的民俗。可能在他选择这个课题时,第一个想研究的就是徐家屯吧。

    从自序上看,代玉书研究徐家屯前后一共八年,在这八年里,他亲自走遍了徐家顿的每一户人家,还潜心研究了徐家屯的县志。这可是个大工程,因为徐家屯在这四百年里,竟被迁移了四回。一会儿是东边的县官管他们,一会儿是西边的,再过几十年,又被归给南边的县了。

    除了县志,还有徐家的族谱。代玉书的第一个故事就是由徐家祖先的传说而来。

    秦青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等到施教授又上课了,她带着书和笔记第一时间跑去占位。

    施教授竟然还记得她,下课后看她凑过来,笑眯眯的冲她招手:“去借书了吗?有什么问题没有?”

    秦青摇摇头,“正在看《徐家屯民俗初考》这本,还没透,我想再找几本印证一下,现在还没有问题能问老师。”

    施教授长长的哦了一声,似乎带着点惆怅,“这本啊……”他摇头说,“这本书……算是孤本,学校也没有研究这个的,徐家屯也早就没有了,74年就改成了县,村民也早就搬走了,牌坊倒是还留着一个要搞旅游。当年的研究资料也早就遗失了。这本,你看看就行了。”

    秦青很惊讶,“可是教授,这本《初考》的作者写的非常认真,他的资料找的也很齐全啊!”怎么可能研究八年就写了这一本?而且很明显,代玉书作者写这一本只是个开头,他后面肯定还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印证,不说之后发展成一个学派吧,怎么着也不会就这一本。

    施教授摇摇头,没多说什么,“你看看别的吧,别的我还能给你讲讲。”说完摆摆手就走了。

    秦青失望的回去,司雨寒说:“可能作者早就去世了吧,要是他还活着,可能资料会多一点,他一走,这个就搁这儿了。很多都是这样,没有人接手,自然而然的就没了。”

    这么说也对。

    秦青叹气,“我就是觉得有点可惜,你是没看那书。”她从床头把书拿过来,“别看书薄,真是没有一句废话,一千三百五十七篇,全是他自己走访得来,前后八年啊。”

    “以前做学问的人都认真。”司雨寒接过来,对那完全看不出诚意的封面叹了口气,翻开里面,见第一个故事写道:“1936年,笔。讲述人,徐二毛,男……”往后翻,都是这样的格式。“那时还没电脑,他全是听人说自己写下来的。”

    司雨寒看着故事也入了迷,不得不说,代玉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