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慈恩寺,那可是不得了。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了。
大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位于今西安市城南和平门外约4公里。大慈恩寺始建于隋代,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更名为大慈恩寺。其时,寺院里楼阁、殿宇、禅房相间,共有院落十进,总计有房舍1897间,著名画家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伊琳等都曾挥笔作画,使得满壁生辉。
寺院落成不久,玄奘法师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此寺为上座并主持翻经院,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奏请于寺内建贮
唐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刘晓芬不小心崴了脚,爬刘铭华背上不下来,没关系,背着就背着,刘晓芬也没几斤重。
刘奶奶在马车上看着刘铭华和刘晓芬欣慰地笑了。
这个马车可是特制的,百炼钢打造的车轴,上面铆接四根带有弹性的薄钢片,一副铜瓦抱着车轴转动自如,古藤条编制的车轮即轻又减少颠簸,车厢里的铺垫又绵软又轻便,这样的马车适合于长途旅行。
事实上无漏寺不远,就在长安城南边,穿过朱雀大街绕行五个里坊就到了无漏寺。这时无漏寺远远没有传说中的宏伟壮观,以后李治翻新了,再加上唐玄奘建造了大雁塔,这才让无漏寺成为四大译经地之一,佛家的法相唯识宗就诞生在这里。
无漏寺周边属于贫民区,破旧的坊墙被岁月侵蚀的斑驳不堪,黄土露在外面,全是被麻雀掏的空洞。此时布满墙壁的小洞后面一双双眼睛惊奇的看着刘铭华一行。
无漏寺就在前面,破败的寺庙,穷困的僧侣站在庙门外恭候,刘奶奶叫车夫加速。
和尚一般自称贫僧。这位大师很贫,一席灰色僧袍套在身上,身后跟着几位高僧,真是又瘦又高,衣服上缀满补丁,双手合十礼敬三宝。
等刘铭华扶刘奶奶下了马车,上前见礼,一句阿弥陀佛都说不完整。刘奶奶与长老见礼完毕后,由长老领路,全家浩浩荡荡进入无漏寺。
大雄宝殿也不大,高不过两丈,佛祖都只好头蹭着屋顶,身上的金漆斑斑驳驳。这样一个破败的寺庙,僧不过五人,殿不过一座,佛不过三尊,占地也不大,无论如何让刘铭华不能把这和以后的大慈恩寺联系起来。
看来,玄奘跑一趟印度,确实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不说以后的大雁塔,就是历经战火天灾的残留建筑也不是这无漏寺可比的。
刘奶奶献上贡品,刘铭华似乎看见和尚们在咽口水?晕,这样的庙刘奶奶也敬若神明?刘铭华一脸苦笑。
以后的寺庙可不是这样!以后的寺庙佛祖灵不灵先不论,装修起来可是金碧辉煌!进门先交买路钱要不然是见不到佛祖的,那些所谓的僧人把佛祖当成摇钱树,买票才能拜佛,这让人生不起一丝敬意啊。(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玄奘法师
无漏寺的大雄宝殿不大,佛祖的塑像当然不会金光灿灿,有点破烂不堪。
这个落差很大,要知道在刘铭华心中,大慈恩寺那可是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宏伟大气啊!
刘奶奶这时开始上香,那叫一个庄严肃穆,真是敬若神明啊去!
刘铭华一脸苦笑啊。以后的寺庙可不是这样!以后的寺庙先不管是什么神佛了,至少装修起来是金碧辉煌!进门先交钱,要不然没有参拜资格的。那些所谓的僧人,只不过把佛祖当成摇钱树而已。
相比较来说,唐朝这个时候的和尚就非常敬业了。
刘奶奶虔诚地跪着,嘴里念念有词,唯恐有一丝不敬会惹来佛祖怪罪。
刘铭华叹息一声,也跪下来拜了一下。感谢他穿越唐朝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亲人、家人。
接下来,就要履行从古到今拜佛最后一道手续……那就是香火钱!
当满满一箱子钱拿出了,贫僧们立刻眉开眼笑。
刘奶奶满脸微笑,长长出了一口气。拜了佛许了愿,老人家了了一件心事啊。
现在,孙子孙女环绕身边,刘奶奶精神焕发,这身体一定会健康长寿。
刘铭华看到奶奶这么开心,心情也是大好。这才是幸福的一家啊!
此刻,大师说玄奘回来了?
刘铭华看到唐玄奘,就兴奋地上前道:“哎呀,这就是玄奘大师?真是幸会幸会!嗯。你的几个徒弟呢?”
唐玄奘有点发晕,道:“这位施主……我的徒弟?”
刘铭华点头道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啊!”
“啊?”唐玄奘傻了,看着刘铭华的目光,有点那啥。这什么人啊?
刘铭华拍了拍唐玄奘的肩膀道:“来来来,玄奘大师,你我一见如故,让我们促膝长谈啊!嗯,可以说一个故事,一个西天取经的故事!”
“故事?”唐玄奘看着刘铭华,一头雾水。
刘铭华咳嗽一声。认真道:“话说隋朝年代。出了一个小和尚,叫做唐僧!这个唐僧长大之后,想去西天去取经。只不过,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唐僧几次申请‘通关文牒’以西行求法,但未获批准。此事并没有打消唐僧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可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啊。
贞观三年,长安遭遇大灾,允许百姓自寻出路,唐僧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年,唐僧刚好二十七岁。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唐僧到达凉州地界时,住了一个多月,为当地僧众祭坛说法,很受欢迎。凉州是甘肃河西走廊的一个大都会,是一个重镇。当时为防备颉利可汗的突厥军队侵扰,凉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朝廷圣旨:封锁边关,禁止人员西行。当唐僧打算继续西行时,凉州守关官兵不敢自作主张开关放行,只好先行呈报李大亮定夺。李大亮知道唐僧的名声,让部下转达他的命令:不许西行取经,立即回京。
唐僧顿时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但天无绝人之路,凉州有一位叫慧威的和尚帮了他。慧威是河西一带的佛门领袖,很有权威。慧威得知李大亮的限令后,决定帮助唐僧。他派了慧琳、道整两个弟子护送唐僧偷偷出关。白天官兵防守甚严,无法出关,于是他们夜半更深时找个无人处顺着绳索偷偷出城。
唐僧在慧琳、道整两个和尚的护送下,一路上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几日后到达瓜州。瓜州刺史独孤达敬重佛法,听说唐僧法师来到,热情款待。此时凉州都督李大亮追访唐僧的公文很快也跟来了。他们对唐僧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一个叫李昌的官员私下将公文拿给唐僧看,并问道:‘法师是不是此人?’唐僧迟疑着不敢作答。李昌又说:‘请法师说实话,如果你就是唐僧,我为你想办法。’唐僧只得如实相告。知道实情的李昌为唐僧的行动和精神所感动,当着唐僧的面撕掉文书,让他尽快动身。
离开瓜州后,唐僧为了避开官府的盘查,不敢公然行官道,却又必须依傍官道,以免遭迷路,但随时有遇到官兵的危险。
在瓜州以前,唐僧虽然也遇到了困难,但基本上还算是一路顺利。从瓜州开始,直到伊吾之间的九百里旅途,才是唐僧西行求经最为艰难的一段。
瓜州最大的自然特点是沙漠和大风。唐僧告别李昌后,景况就很不妙了。首先,他来时所骑的马死了,从凉州来的两个僧人也相继离他而去,再加上前路艰难,没有人愿意冒险给他带路,唐僧心里一片忧虑。就在这时,有个胡人石磐陀愿意与他同行。可是这胡人并非忠实的路伴,进入沙漠后,因为畏惧,中途丢下唐僧,回去了。无奈,唐僧只好一个人硬着头皮偷偷穿越五个烽燧,进入了八百里大沙漠……莫贺延碛大沙漠。在穿越中,他差点儿被守护的士兵射中。进入沙漠后,虽然没有官兵的威胁,但更危险更恐怖。沙漠中独特的海市蜃楼现象,犹如鬼魅魔影,时时缠绕着唐僧,而遮天的大漠风沙不时从他身边裹挟而过。此时,唯一的水囊又不幸失手掉在地上,水洒得一滴不剩。唐僧想到了退却,并且真的退却了。他往回走了十多里,但最终又折回头,向西而去。五天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