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铭华吓了一跳,然后赶快摆手道:“可别!你妹妹那样野蛮,我可消受不起!
大哥,原来你真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你可不知道……你的孙女上官婉儿将来那可是称量天下天下闻名啊!”
上官仪苦笑着摇头道:“兄弟你莫要听我那妹妹胡言乱语了!今日不知明日事,更何况几十年之后的事?”
刘铭华非常认真道:“上官大哥,这极有可能是真的!只不过呢,历史和人的命运或许会改变吧?因此,一些预测方面的事情也说不准啊!”
上官仪点头道:“确实如此啊!就在方才,我和上官璇在此处就是惶恐不安呀!如若被人查到,识破我们二人身份,那兄妹独处一室通奸……必定传遍长安城啊!
谁知此时兄弟你凭空出现了?因此命运真是不可琢磨!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也不能完全受命运之摆布吧?“
刘铭华点头道:“大哥所言极是!”
上官仪哈哈一笑道:“来来兄弟,你我二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今夜你我兄弟触膝长谈如何?”
看到上官仪那么热情,刘铭华弱弱道:“大哥,虽然你将来是大唐名相,但也不能强迫我啊!我可是不搞基的!”
上官仪疑惑道:“何为搞基?”
刘铭华哈哈笑道:“何谓搞基?这话题可是有点深奥!来来来,让我和大哥促膝长谈一番!”
接下来,一对好兄弟就在一个房间一张床上卿卿我我起来。
刘铭华的房间内,上官璇不断翻看着刘铭华的诗作,越来越惊!
诗作上的内容深深震撼了她!
良久,她喃喃道:“怪不得与我齐名的小姌如今臣服于他!如此看来,那刘铭华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啊!哎,如今我竟被她抱过、摸过、亲过了,这可如何是好?这这种大恨,不可不报吧?哼,我一定要杀了那刘铭华报仇!”
上官璇嘴里这样说着,不过不知为何,一想到要杀刘铭华“报仇”,她心中就一阵无力。
“难道,白白让这登徒子占了便宜?这到底要如何?”上官璇纠结啊!
越想越气,越想越苦恼,上官璇气道:“哼,不行,不能便宜那刘铭华,本小姐要去‘刺杀’她!”
都说女大十八变,女人的心思不可捉摸,果然如此啊!上官璇脑子一热,竟然又推开窗户,然后悄悄地向上官仪的房间摸去。
实际上,到底去“刺杀”刘铭华,还是去“看望”刘铭华,上官璇心里都搞不清楚。
正和上官仪促膝长谈的刘铭华警惕性那有多高?
“谁?”听到外面有声音,刘铭华脸色一变,一下子推开窗户!
“啊!”猝不及防的上官璇被窗户碰了一下,身体失去平衡,努力平衡一下,但还是终于掉了下去!
“我靠,怎么是你?”危机时刻,刘铭华来不及多想,飞出窗外努力抓着上官璇将她“扔”进来上官仪的房间!
“上官璇,我被你害死了啊!”这时,刘铭华才发现自己身在空中,无处借力啊,只能从高处跌落!
“扑通!”刘铭华跌落地上时,隐隐约约听到上官璇撕心裂肺喊道:“刘铭华……”
接下来,刘铭华眼前一黑,他心里道:“难道我就这么挂了?”(未完待续。。)u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穿越见到武则天!
【今天第二更!本章稍后修改下。】
公元705年。这一年,武则天改年号为:“神龙。”但随后,武则天病。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
历史上这一天,张籍趁武则天病,他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和左威卫将军发动兵变!与桓彦范、敬晖、太子李显等一起斩关而入!由于事发突然,守军猝不及防,没费多大劲,兵变部队便冲破了玄武门,直冲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
在迎仙宫长生殿的长廊下,闻讯而出的张昌宗和张易之与兵变部队遇个正着。张籍不跟他们废话,直接下令乱刀砍死!两位倾国倾城的面首便这样香消玉殒。
紧接着兵变部队包围了长生殿,被惊醒的武则天坐了起来,抬眼一看,迎面走来的是张籍等人,武则天顿时明白了一个成语:“自作自受!”因为,张籍刚刚提拔起来的宰相!武则天意识到——自己的时代结束了!
武则天无奈,于次日传位于李显。隔了一天,李显复位。
698年后,武则天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群臣奏请武则天召庐陵王李显回京。
被贬放的李显的回京问题涉及王朝政治的核心问题,其原因在于皇帝武则天的性别。皇帝姓氏的变更意味着王朝的更替:武则天姓武,由武三思等人继承权力意味着武周王朝的延续;如果由李显继承皇位,则意味着武周王朝的结束。李唐王朝的复辟。
这年,大臣们集体亮出观点,群起请求召回贬放庐陵的李显!这无疑是对武氏政权无声而釜底抽薪的反抗。
武则天自从登上帝位之后,就一直思考着继承人的问题,到了晚年更是时刻没有忘记。武三思等人是自己的同姓后代;可李显、李旦这两个儿子也是憨厚老实、为人谨慎,而且都做过皇帝,武则天内心很纠结!
大臣们态度明确——他们心中对李唐王朝的感情难以磨灭,依然希望在自己身后天下能够恢复李姓。
大臣们用各自的方式纷纷劝告武则天应当将帝位传给儿子,因为只有这样,武则天在死后才能世世代代享受子孙后代的供奉。如果将帝位传给武三思等人。武三思等即位者则会去供奉、祭祀自己的祖父牌位。到那时候,作为姑母的武则天的地位是尴尬的。
狄仁杰这样劝说武则天:
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继承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要变成鬼。而鬼还得有人祭祀,让鬼吃血腥的东西,叫做“血食”。否则鬼饿起肚子来也不好受。
但古人又认为,只有亲儿子、亲子孙的祭祀,鬼才能享用。譬如武则天,让自己的亲儿子继承做皇帝,那她就能以先妣的身份,名正言顺地进李家的太庙享用血食。
否则,让武家的内侄继承做皇帝,那武则天作为皇帝的姑妈可进不了武家的太庙,她死后就有不得血食做饿鬼的危险。
因此,作为亲信大臣的狄仁杰要这么劝说武则天。
另两位曾受武则天宠信的臣子李昭德、吉顼,也都这么向她劝说。武则天尽管十分厉害,可总是个封建社会里的人物,头脑里摆不脱那套迷信,在做了现实生活里的皇帝之后,还不得不考虑到身后能否血食的大问题。
于是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合二而一的办法,即皇帝位置还是传给姓李的亲儿子,而实权则由武家的内侄来掌握,形成了一个畸形的“李武政权”。
具体的揩施有这么一些:
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生有四个儿子,老大李弘、老二李贤都死了,老三李显即唐中宗,在高宗死后做过两个月皇帝,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改立老四李旦即唐睿宗做皇帝。武则天自己称帝后,把李旦降称“皇嗣”,到圣历元年九月实行建立“李武政权”的新措施,把李显召回来重新做继承人皇太子,封李旦为相王。
武则天称帝后便封内侄武承嗣为魏王,内侄武三思为梁王,还有十二个堂内侄都封为郡王。武则天先叫魏王武承嗣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也就是做宰相。武承嗣因争当皇太子失宠罢相死去后,又叫梁王武三思检校内史做宰相,让武家的代表人物把持中枢实权不放。
武则天让武、李两家继续联姻,叫堂内侄武攸暨娶武则天的亲女儿太平公主,武三思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的内侄孙武崇训娶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武承嗣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的内侄孙武延基娶李显的女儿永泰公主。内侄武承业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的内侄孙武延晖娶李显的女儿新都公主。有意识地把武、李两家融合成一体。
武则天还怕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武三思、武攸暨等关系弄不好,叫他们“立誓文于明堂”,叫他们发誓合作下去。
不过,这些措施,证明还是靠不住啊!
随着武则天的病重,皇位继承人问题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
张易之、张昌宗是武则天的得势亲信,吉顼劝告之:“你们兄弟贵宠如此,非以德业取得,天下侧目切齿多矣。没有大功劳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