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圣彼得堡,皇后陛下的急电。”
一位英俊的少校匆匆赶了进来,沙皇立刻如同踩了弹簧一般跳了起来,一把抢在手里,来来回回看了几遍,生怕漏过一个字。
“背叛,这是无耻的背叛……”沙皇的双手神经质一般颤抖着,“维特,罗坚柯,李沃夫……不,他们要么是被眼前暂时的困难所méng蔽,要么就是背叛了自己的沙皇!朕早就发誓,要像已故的父亲一样,做俄罗斯真正的***君主……只不过是被东方的黄猴子打了一拳,居然就想要颠覆整个帝国了,这些人,这些人……”
“陛下,您必须马上回到圣彼得堡!”一旁的阿列克塞耶夫海军上将看过电报,也已经脸sè发白,“尽管这些人很可能有些其他心思,但国内的形势,看来的确很不乐观。继续留在这里……”
“回到圣彼得堡?”沙皇背着手,烦躁地踱着步,喃喃自语,“不……不,朕不能像一个失败者一样从前线狼狈地逃回去。现在的问题在于前线的失败,而这只是暂时的。中国人正在四面出击,他们在犯错误,犯克罗帕特金曾经犯过的错误……西伯利亚的冬天,他们已经要到极限了。”
“朕要坐镇新西伯利亚,不,叶卡捷琳堡,”沙皇似乎想起了新西伯利亚位于中亚铁路与西伯利亚铁路的交汇处,而其南面的巴尔喀什湖已经处于中***队兵锋之下,“不能再往西了……就是叶卡捷琳堡,朕要把大本营设在那里,朕要亲自调动兵力,给中国人一个惊喜。对,惊喜!”
阿列克塞耶夫有些悲哀地看着这位精神已经临近崩溃的沙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那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前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心中暗暗地叹了口气。
“通知伊万诺维奇,”沙皇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恢复了往日表面上的淡然,“朕给与他采取必要行动以确保首都秩序的权力。”
“另外,发电报给维特,”沙皇顿了顿,严厉地说道,“以全俄***君主的名义,我要求他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违反俄罗斯根本法和俄罗斯民族传统的,必将导致俄罗斯走向毁灭深渊的奇特想法。俄罗斯现在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杜马!”
“另外,请转告朕亲爱的皇后,请她和孩子们先离开冬宫,到皇村去。”沙皇顿了顿,“由近卫军亲自保卫他们。”
很快,沙皇的诏书诏告了全俄。
在这道著名的诏书中,沙皇痛斥“在俄罗斯遭受困难的时候,某些人抛弃了他们对俄罗斯,对沙皇负有的责任”,指责他们“图谋摧毁现有的国家制度,破坏俄罗斯的传统,妄图把西方某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强加给伟大的俄罗斯”。沙皇再次重申,“根据1892年《俄罗斯帝国根本法》的精神,全俄皇帝拥有无限权利,而他的威权来自上帝,人们基于良知和敬畏对他绝对服从”,并宣布“沙皇已经把自己贡献给了俄罗斯,并立誓将带给俄罗斯凯旋和财富”。最后,这位沙皇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缺乏说服力,有些画蛇添足地补充道,“当你们困huò而无助的时候,请想一想纳尔瓦的彼得大帝(在那一场战争中俄国败于瑞典,后来在bō尔塔瓦会战中彻底粉碎瑞典军队)和奥斯特利茨的亚历山大一世沙皇(那一战中俄奥联军惨败于拿破仑的法军,但后来在法俄战争中粉碎了拿破仑军队)”。
很显然,沙皇预想中的结果并没有出现。
沙皇的敕令,不但jī怒了立宪心切的中上阶层,更让很多人对君主制度本身开始失望。俄国各地掀起了更加声势浩大的立宪运动。仿佛是被这封诏书所jī怒,很多在立宪问题上争论不已的派别一下子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异口同声要求“开杜马,立宪法,停止战争,减免税收”。李沃夫大公和罗坚柯等人抓住这个机会,把全俄协会联合会,立宪派地方自治人士协会,甚至某些偏右翼的国家主义者都组织了起来,成了了“俄罗斯立宪同盟”,大张旗鼓地宣传宪政改革。
面对这一情况,摄政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还是保持了克制。他清楚,这股立宪派的后面站着太多的贵族,地主,资本家,学者,甚至是军政大员和中坚力量,如果公开镇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目前内外焦灼的俄国根本无法承受的。她只能不断地召见各派人物,劝谕,利yòu,甚至威胁,用尽手段,却依然无法阻止这场轰轰烈烈的立宪运动。
俄罗斯的上流社会,就在这样吵吵嚷嚷和无所作为之中日复一日地走向混乱。!。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红旗飘扬
当〖自〗由主义贵族,资本家,商人和高级知识分子们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之中浪费时间的时候,承受了最大苦难,在饥寒交迫和重税之下濒临绝境的俄罗斯民众已经首先站了出来。
尽管铁路工人罢工委员会被军警武力强行解散,但喀山,萨马拉和莫斯科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却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并接收了大批坚持罢工的铁路工人。面对沙皇政府傲慢的高压政策,工人代表苏维埃在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派和孟什维克派的指导下,打出了“全俄总罢工”的旗帜,立即在几个主要城市发动了罢工,并对各厂矿,群众,乡林乃至治安部队,〖警〗察进行了大规模的宣讲。
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的农村,社会〖革〗命党人到处宣传“平分地权”宣传“土地一人民〖道〗德”才是最适合俄罗斯的“三位一体”。甚至在军队之中,一些危险的思想也开始悄然流传。比起去西伯利亚和可怕的黄魔鬼作战,回乡分掉地主的土地似乎并不是一个更坏的主意。
普蒂洛夫兵工厂。
由于智利硝石矿的运输断绝,再加上铁路交通线此起彼伏的罢工,高加索地区的铜矿和铅矿难以北运,这座拥有六万工人的全俄最大兵工厂生产量急剧下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可怕的谣言正在工厂中蔓延:由于开工率低下,再加上财政匮乏,而前线局势正在急剧恶化,沙皇本人也面临危险,政府准备裁减一部分工人,而把这些人送上前线充当炮灰!
很快,另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了蔓延:目前摄政的亚历山德拉皇后,也就是那个“德国女人”准备批准这道命令,并且还准备把哦罗斯西部领土出卖给德国人,以换取德国的军事援助!而德国人已经倒向了〖中〗国人,他们都是一丘之络!
普蒂洛夫兵工厂的工人们之前已经被远东方面传来的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消息所震惊,现在得知自己将被派往可怕的西伯利亚充当炮灰,面对恐怖的“黄魔鬼”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这个时候,驻厂的俄罗斯步兵也已经在类似的谣言里陷入恐惧而不可自拔。到了二月三日,来自远东和中亚的一连串重大失败又接踵而至,而英法美方面的不作为,德国与〖中〗国的接近,让沙皇一直叫嚣的主战高调越娄如同自欺欺人的痴人说梦。
各种各样的临时税,新一轮大规模的征兵,越发严重的饥荒,让原本还怀有一些侥幸心理的民众终于失去了耐心。继莫斯科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之后,普蒂洛夫兵工厂的工人终于忍无可忍,在加邦神父的带领下走上了街头!
冒着寒风,五万多名工人及其家属高举圣像和沙皇的画像,唱着圣诗与爱国歌曲向冬宫进发。一路之上,形形sèsè的工人,失业者,市民,教职人员,教师等等纷纷加入。
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游行的人们打出了各种各样的标语:“要八小时工作制”“停止战争”“要面包”“要求每天五十戈比的最低工资,……,
到了中午,聚集在冬宫门前的群众已经高达三十万人!
奉命调动过来谢苗诺夫团,沃伦斯基教导团,巴甫洛夫团等部队,以及骑警,看着如此人山人海声势浩大的场面,根本不知所措,只能呆呆地守住冬宫的几个重要出入口和路口。甚至很多作为沙皇亲军的哥萨克部队,面对民众的举动,居然流lù出了同情。
莫斯科卫戍司令伊万诺维奇中将大为震惊,亲自带着部队赶到皇村求见摄政皇后。
亚历山德拉皇后的表现却很出伊万诺维奇的意外,这位皇后只是很直截了当地要求对方“必须在今天之内平息混乱,恢复首都的秩序”并明确无误地提出“允许使用一切必要手段”。
有了沙皇的诏书和皇后的口谕,干劲十足的伊万诺维奇中将,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