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帝国-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克罗帕特金将军的计划是不错,把第一和第三两个集团军各抽调两个步兵师配置到右翼,以萨姆索诺夫中将的第二集团军以正面战线为刀柄,以合拢的铡刀形态进行右翼反卷,以连年坎普夫将军的骑兵集群负责其更外侧的侧翼防护,在地图上看,这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计划。”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说道,“不过,如果中国人在中央的兵力趁机转守为攻,一旦突破我军防线,占领铁路线并向北进击我后方军需和重炮阵地,将我军分割并驱逐到远离铁路补给线的方向怎么办?”

    沙皇明显地一愣,看着地图,目光闪烁。

    旁边的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面露嘲讽:“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你未免太看得起黄猴子,小看伟大的俄罗斯陆军了。在陛下的英明指挥之下,中国人在蒙古方向的部队已经溃不成军。他们在东方形势危险。现在,在日本人当面,已经出现了原隶北方方面军的四个师的番号,不过这些师显然已经是损失惨重,战力有限。日本人今天已经开始了对旅顺的总攻,中国人还有多少力量投入到蒙古方向?”

    “战场上永远笼罩着一层迷雾。”阿列克谢耶夫少将说道,“上将阁下,我们不可能把一切都寄托在我们收集到的情报之上。我提出的是一种可能性,而您并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那你说怎么办?”阿列克塞耶夫对于这个管军需的小官居然敢顶撞自己显然有些不耐烦了,“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我军几次的中央突破都失败了,中国人显然把主要兵力和火力集中在中央,这个时候进行侧翼攻击是明智的。这有什么问题?”

    “如果一定要进行侧翼打击,我建议增加中央的兵力厚度。”阿列克谢耶夫少将说道,“从库伦到战区,我军一共有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负责维护交通线的安全。另外,库伦还有四万多名后备步兵,把这些部队调动一下,留下少量部队防守库伦,其余部队可以运动到战区以北和库伦之间,集结待命,一旦前方出现问题,可以利用火车就近支援。库伦方面,东面有足够的遮护兵力,再从乌兰乌德调一个动员师过去就可以了。另外,考虑到本次作战的重要性,我建议从西部地区再临时调集三个师加强到乌兰乌德和买卖城方向,以确保交通线。”

    沙皇看着这位锋芒毕露的少将,欣赏地点了点头:“你说的很好,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朕认为可以照办。好啦,上将,给克罗帕特金将军发报。朕要看看小伙子们狠狠地踢中国人的屁股。”

    …………………………………………………………

    北京。西山大本营。

    一处并不起眼的二层水泥小楼,周围警戒严密。

    楼内,各个办公室穿梭的,全是一群容色憔悴,眼圈发黑的军人,或者说,穿着像军人,可看起来很没有军人风范的邋遢鬼。

    一个淡黄色头发欧洲样貌的少校打着哈欠,来到一个正伏案忙碌的少校身后,张口就是京腔:“吕大头,你丫别告诉我昨晚又没睡。”

    看着这位还在低头忙碌压根不理自己,中华帝国陆军少校,犹太裔归化民,毕业于巴黎大学,数学泰斗亨利?庞加莱的门徒,帝国最高机密天网机构特聘的数学专家,密码破译天才柴小伟耸了耸肩膀,一屁股坐到了旁边。

    他的脑子还有点晕乎。

    没办法,昨晚他也只睡了三个小时不到。

    连续这样拼了多久了?一个月?两个月?记不清楚了。

    中华帝国的密码破译部门早在镇**时期就已经开始筹备。在一八八o年占领江南后,郑鹰派出大批留学生前往欧洲,其中数学就是重点领域,当然这不仅仅关系到密码破译,而是关系到一切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分析工具。

    在甲午年,华军利用监测和破译满清以及日本的有线电报,取得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优势。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时任南洋总理大臣的郑鹰在欧美有一套专业的经济和科技情报收集体系,得知之后如获至宝,马上以高薪和充足的经费,舒适的居住条件,聘请这位来中国继续研究。

    可惜这一位赫兹和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一样于1894年就英年早逝,不过郑鹰给他安排的助手孟宁却于1895年首先完成了第一台商用化无线电报机的实验。在北京,刚刚成为皇帝的郑鹰在临时办公的中南海亲眼目睹一台无线电报机发送了电码:“西山天气如何?”

    两分钟后,电报机的笔头刷刷刷划出了长长短短的电线,译电员在译报的格子纸上抄译了电报码字,朗声说道:“天气清朗,微风。”

    三年后,中华帝国皇家电报公司已经在世界主要国家注册了无线电报的专利,并开始销售各种型号的民用无线电报机。

    当然,真正高性能的军用和政府用无线电报机是留下自用的。多年来,由于持续不懈的努力,商业利益的刺激,尤其是皇室产业内部向来鼓励乃至强迫竞争,五年后皇家电报公司拆分,新成立的三家公司分别由不同的皇室产业基金持股,并有社会股东加入,彼此展开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面竞争。

    在竞争之下,中华帝国电报机的小型化和远程化成果斐然。在其他国家的无线电报机还只能用于大型船舶,在军用方面因为笨重和脆弱而只能配属到军乃至集团军一级之时,中华帝国的无线电报机已经配属到师一级,并且装备到了各型中等船舶和大型飞艇之上。

    广泛装备的无线电报机,进一步刺激了密码体系的蓬勃发展。由于郑鹰和他的学生们对此都极为重视,中华帝国内部提出了“第二空间情报”的概念,把无线电报情报收集列为与实体情报收集并列的重点。

    1896年,在原有的镇**情报分析组基础上,在陆军总参和海军总参的通信部门之下成立了专门的无线电报破译与反破译部门,国防部也成立了类似机构,而皇帝郑鹰则秘密成立了最高密级的密码破译部门“天网”。

    多年来,这些密码破译部门默默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破译各国的电报密码。

    五年前,大清洗导致部分国防部和军方高层叛逃俄国,带走了关于中华帝国密码破译的一鳞半爪,立刻引起了俄日等国的恐慌和重视。俄国历来不缺少数学天才,日本在数学方面也不是弱者,很快,他们也改进了自己的密码体系,尤其是建立了初步的密码分级体系,把外交密码和陆军,海军密码分开,内部也依照电文的重要性启用不同等级的密码。在开战之后,他们也立即更换了密码,以防止之前的密码被破译导致影响军事行动泄密。

    但这一切,还是无法难倒中华帝国的密码破译天才。

    密码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概率分析体系,使用频率分析来解密电报是最为普遍和经典的分析方式。中华帝国的密码体系建立在最普遍化的字母文…英语之上,加密理念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算法…密钥…密文以及二次加密的层次。

    俄国密码并没有使用英语,而是以俄文为基础的电文,是一种西里尔字母和语法的密码。为了破译俄国密码,中华帝国除了早就输送一批专才在俄国大学就学数学和俄语外,就是直接特聘一些归化的东欧犹太数学天才。

    原本战前对俄国密码的破译已经有了头绪,但一开战,俄日两国都更换了新密码,之前的工作虽不能说打了水漂,但重新费一番功夫也是难免的。

    既然是概率分析,积累必要的电文就是必须的。战争到目前已经进行了四个月,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俄国方面发生了战略战术方面的争执,海参崴的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指挥部,蒙古的克罗帕特金指挥部,伊尔库茨克的沙皇行宫以及圣彼得堡的俄国政府之间电报往来频繁,累积的素材终于开始逐渐导致质变。

    这些密码破译天才已经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渐接近那个转折点!被昵称为“大伊万”的俄国密码,距离掀开面纱已经越来越近。

    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已经拼了。

    柴小伟顺手接过助手递过来托盘,一边吸溜着小米粥,发愣,脑子里不知道在转动些什么。

    突然,他似乎被一道闪电击中,着了魔一般喊了起来:“一百三十六,一百四十二,二百五十七……”

    他报了一连串数字,手舞足蹈地喊了起来:“快拿来!快把这些电文给我拿来!”

    旁边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