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帝国-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帝国国内,战时经济管制严格控制了物价体系。每周,各地的报纸上都登出最新的价格限定目录,明确各种类别的商品最高限价,欢迎国民监督举报。物价巡视员身着便装,在各个商业区出没,对于一切违反管理条例的涨价行为进行严惩。

    对战争的狂热追捧也波及了安南犹太自治区,南洋华人聚居区,乃至欧美的华人社区。

    在犹太自治区,当年俄国哥萨克残酷屠杀和镇压犹太人的记忆犹在,再加上建国的承诺,上百万东欧犹太人都立场鲜明地站在了中国一边,甚至派出了犹太青年组成的志愿军,恳请以“犹太军团”的名义,为了的以色列国而战,并且得到了批准。

    于是,由安南犹太自治区政府出钱购买帝国陆军标准装备,把这支部队编成了一个步兵旅,作为未来犹太国国防军的基础,番号为犹太志愿兵第一旅。考虑到暹罗的问题,中国大本营并没有把这支部队调动到北方,而是就近部署到了中国和暹罗的边境。

    在南洋,华人掀起了募捐和认购国债的,各大厂矿也主动接受中华帝国大本营军事组的指挥,统一规划生产运输,南洋的橡胶,铜,镍,稻米,金鸡呐霜等战略资源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大陆,再变成宝贵的军需物资运输到前线。

    在中国直辖的安南省和兰芳省,华人移民拿出了最大的热情进行工作,给当地土著劳工的工资也涨了不少。那边的工资都是用稻米计算,这些土著居民虽然天性懒散,但在大幅度加薪的诱惑下,干活也卖力了不少。

    整个中国,已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运转了起来。。。。

    世纪帝国第六十二章一切为了战争(正文)

    。。。
………………………………

第六十三章 俄罗斯之光(上)

    俄国,圣彼得堡。【更新最快的小说站】

    涅瓦河畔,贵族宅邸依然是歌舞升平,一辆辆豪华马车或是汽车,甚至是最新款的中国产汽车招摇过市,服色光鲜,胡子修建得整整齐齐,身穿燕尾西装的绅士,或是军装笔挺的年轻贵族军官们挽着盛装的淑女出入各个高档餐厅和剧院,战争似乎并没有让这个奢华优美的首都改变太多。

    在圣彼得堡的小巷和平民区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沉默的行人脸上充满了迷茫和惶恐,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压抑在每个人的心头挥之不去。几个月前弥漫在整个国家的战争狂热早已消失无踪。

    尽管鼓吹东方扩张的海报依然随处可见,教会,尤其是特别部秘密训练出来的神甫密探们依然在东正教信徒内部不遗余力地渲染战争狂热和宗教热情,但生性粗豪的斯拉夫人在先前的冲动和热血逐渐降温之后,终于要面对残酷的现实:面包,伏特加,牛肉,酒和女人。

    物价正在快速上升,而居民已经被花样翻新的税收掏空了钱包。圣彼得堡的面包店前排起了长队,对物价继续飞涨的恐惧逼迫居民们开始囤积生活必需品,而这又进一步对物价火上浇油。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乞丐和饥饿的孩子,酒馆的生意也差了很多。

    粮食紧缺已经出现。

    在广阔的俄罗斯平原上,一列列的火车呼啸向西,为中欧和西欧的工业送去原材料,还有整车皮的燕麦,小麦,肉类罐头和俄罗斯黄油,换回德国和法国生产的精良军械,弹药和各种军需物资。与此同时,国内的物价却正在快速攀升。

    一方面,由于将军们的狂热和沙皇的好大喜功,战前的铁路修建和军备扩张耗竭了俄罗斯的国库,对英法美德等国的借款达到了天文数字,俄国也不得不不断抬高税率,新开税种,尤其是加强对波兰,芬兰,波罗的海国家,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等地的盘剥。

    另一方面,由于天气寒冷,俄罗斯人一直有酗酒的传统,俄国的酒品消费是天文数字。沙皇早已采取了酒品国家专卖,从三年之前又进一步采取了烟草专卖,现在为了补充战费,又大幅度上调烟酒的价格,民间怨声载道。

    此外,在战费的压力下,维特在沙皇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上调了对沙俄工商界至关重要的工商业营业税和所得税,并大幅度上调糖果,茶叶,纸张,石油产品,火柴等的消费税。但面对恐怖的战争消耗,事先缺乏总体战准备的俄国政府很快又不得不提高个人所得税。

    高额的征税导致工商业者不得不提高销售价格,而同时面临生活成本上升和工资减少的俄国城市居民的日子越发难过。

    尽管报纸上一直在吹嘘在蒙古的战线又向南推进了多少,但很多人都已经对速胜不抱希望,任何人看一眼地图都知道那个国家有多大,距离俄罗斯又有多么遥远这场仗,没人知道要打多久,现在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一家能吃饱,能过得好一点。

    征税不断增加,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战争遥遥无期,面对这一切,俄国国内很多城市的各个阶层都行动了起来,迅速掀起了强购和囤积的风潮。

    对俄国平民阶层,尤其是城市平民阶层来说,这无疑是一段难熬和痛苦的日子。而最可怕的,是没人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终结。

    物价飞涨,物资紧缺,不满的情绪开始逐渐累积,从一个阶层蔓延到另一个阶层。这些涓涓细流,尽管还只是在冰层下暗暗涌动,但水流却在每一分钟以肉眼难以分辨的速度不断扩展。终有一天,它将化作滔天巨。

    …………………………………………………

    瑞士。日内瓦。

    初夏生机勃勃的绿,倒映在清澈如镜的莱芒湖中。湖中心,一百四十米高的银色水柱直冲云霄,又化作珍珠崩落玉盘,在日光之下映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一道彩虹若隐若现。绿树掩映之间,古朴的砖石建筑曲径相连,远处是阿尔卑斯山和侏罗山的层叠山岭,白雪皑皑的勃朗峰就如同一座通天的巨柱,更增添了这座瑞士古城的魔幻色彩。

    湖畔的一所别墅内。

    一位身材不高的中年人正在发表着演讲。

    他的额头宽广,头顶因脂溢性脱发而形成了一个亮闪闪的地中海造型,那一双深邃的眼睛如同燃烧着某种火焰,向四周持续不断地发散着热情。

    “……同志们,我曾经向你们提出,俄国的希望,在于把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变成国内战争,而能够领导这一项伟大事业的,只有坚定的无产阶级,只有我们社会民主工党。”

    “俄国,已经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社会党人,以切尔诺夫为首,继续坚持走他们那种已经被时代,被俄国的现实所淘汰的小村社集体主义,想要在资本主义宪政体制下依靠平分土地来实现的伊甸园,这是多么幼稚可笑的理想?不,我的同志们,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们只是在讨好农民罢了”

    “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请注意,我说的是任何一个…都必须注意到这一点:我国农民的主要空想是平均土地,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贫困,失业和剥削。毫无疑问,这是小资产者的空想,是反动的偏见。因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想不是小业主的平等,而是公有化的大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说,农民幻想固守自己的一小块土地,固守着自己的一堆粪便而与整个社会对立,这种业主的私有本能使他们脱离无产阶级。”

    “自由宪政主义者,这些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试图用资产阶级软弱腐朽的代议制民主来调和矛盾,在俄国君主制已经腐烂的躯体上嫁接英美资产阶级体制。我们的党内,也有一些同志认为,的阶段性,表现为需要首先完成从封建君主体制向资产阶级国家过渡的,然后才能进行到下一步,而资产阶级必须由资产阶级来领导,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想法”

    台下出现了些许骚动。

    年人恍然未觉,依然在激情四溢地发表着演说:“……俄国的资产阶级太软弱了他们就是高尔基笔下蠢笨的企鹅,在暴风雨的面前,只会把胖胖的身躯蜷缩在悬崖下面瑟瑟发抖道理很简单,他们也是一群既得利益者,他们也是沙皇体制下的受益者。他们一方面想要扩大自己的权利,渴望像美国的大亨们一样事实上掌握国家;一方面又害怕劳工阶层的觉醒,害怕失去自己已经获取的利益所以他们渴望改变,却害怕伟大的这么多年以来,民意党也好,老民意党人小组也好,社会党人同盟也好,他们只懂得用刺杀去吓唬沙皇政府。因为他们害怕变革,害怕,他们是一群成不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