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帝国-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多次战斗的实践,蔡锷现在构筑的阵地,是陆大教授过的袋式防御阵地变种。他没有把警戒阵地连接成完整的战壕,而是在每一个连的防御阵地上,从主阵地的两侧向前方挖掘交通壕,然后再横向挖掘为警戒阵地,左右两侧的两个t字型警戒阵地一方面起到预警作用,另外由于和主阵地相距只有二百米,能够受到主阵地的火力支援,主阵地也可以通过交通壕向警戒阵地补充兵力火力和弹药物资。

    当敌军进攻之时,如果对方集中进攻警戒阵地,由于警戒阵地被敌正面比较狭窄,敌军大批兵力密集在狭窄正面必然遭受沉重打击,如果不集中兵力,则敌军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如果敌军重点进攻中间的主阵地,则左右两侧的警戒阵地以交叉火力对敌军攻击序列进行打击。

    陆子熊已经在连火力排做了副排长,亲自掌管一挺轻机枪。

    此刻,他在东侧的警戒阵地上,正对着西面的俄军攻击阵列进行扫射。

    俄军的攻击,属于宽正面,但并不是特别长。这主要是基于对线型防御阵地的攻击习惯:以松散正面和浅纵深分散敌军集火杀伤,达成反复冲击直到突破的效果。但此刻陆子熊的机枪从斜侧面扫过来,俄军的宽正面和浅纵深就变成了标准的窄正面大纵深,陆子熊的扇面打过去子弹几乎是蒙都能蒙到人。

    在这等打击之下,俄军就如同送上门的菜,几个扇面扫完已经死伤差不多了。

    另一侧的轻机枪很有默契地向另一斜向进行扇面封锁,主要打击俄军后续梯队。

    陆子熊现在打得得心应手。

    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战斗下来,他早就是名副其实的战场老油条,机枪打得又准又刁,就贴着草皮往肉上钉。俄军步兵按照操典摆出的经典冲锋阵形,在他侧翼机枪火力和掷弹筒的打击下,变成了飞蛾扑火一般的徒劳。等俄国人的炮火打过来,他早就带着人躲了防炮洞。

    战斗就这样进行着。

    蔡锷在观察所里静静地观察态势。他的宝贝狙击枪已经给了原来的观察员小陆。身为团长,自然不可能再跑到前线去打声打死,擅离指挥岗位,导致的很可能就是整个部队的混乱。

    俄军对巴勒苏木布尔的攻击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连续的“胜利”,让俄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轻敌。虽然克罗帕特金要求的只是试探性的攻击,而非总攻,但心急的俄军前线指挥官却采取了冒进策略,投入大量兵力火力试图一举达成突破,抢占首功。这些沙俄体制下的军事贵族,为了获取战功,以赢得爵位和土地,获得更多特权,发自内心地不太在乎士兵的生命。面对中**队的强大火力,高级军官们依然驱使着部队进行代价高昂而效果有限的攻击,而并没有有效地改变战术。

    虽然俄军的炮火猛烈,前进的支援火力配置也很不错,步炮协同已经有了一定水准,但面对兵力火力都得到了极大加强,又依托坚固防御阵地的华军,依然是步履维艰。

    华军此刻采取的战术,有点像是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就是连绵的堑壕体系,即使敌军攻破了一层,前进不了多远,却绝望地发现敌人已经在又一道防线面前等着自己。战争变成了一场挖壕沟和夺壕沟的比赛,而处于进攻一方的俄军,在高层军官的严令之下,不得不一再用人肉和钢铁去填这些看似永无止境的噩梦一般的堑壕。

    而他们侧翼迂回的企图,由于本身骑兵力量之前已经遭受重创,而华军后退之后,兵力上的劣势得到了弥补,也可以拉出较为宽大的防御正面来对抗俄军,俄军的几次迂回企图都遭受了挫败,损失很大。

    到了这里,华军已经可以得到库伦这个总后勤基地的良好支援。通过铁路线,公路,急造道路,利用火车,卡车,制式四轮胶皮马车,弹药补给和兵员源源不断地输送上去,伤员和打残的部队源源不断地运下来。

    而俄军的后勤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俄军的兵站体系,还在持续建设中,深入敌国国境二百公里,又没什么人烟,只是荒凉的草原。

    俄军对于蒙古草原的作战,并没有非常充裕的准备,尤其是对于战争打成这样的持久战和消耗战更是准备不足。

    不得不说,由于此前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乃至巴尔干战争都是速战速决,很快就分出胜负签署了和约,欧洲目前普遍流行的战争思想都是速决战,即通过若干场决定性的会战取得胜利,迫使对方投降。在这种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尽管俄军也制订了作战计划,也考虑过战争的持久问题,但在行动上依然没有充分的准备。

    夏季的蒙古草原是恐怖的。

    地质松软,太阳很毒,而这些水草之地,到了夏天,蚊子铺天盖地,对着一切活物都会一窝蜂地扑上去叮咬。(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而这里的水,由于牲畜的死亡,疾病,各种动植物的腐烂,也很成问题。暴露在野地中,又缺乏相应准备的俄军,顿时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各种疾病开始蔓延,官兵们上吐下泻,军营内外到处都是屎尿的臭味,医院所在的地方人满为患,目之所及到处都是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发着低烧的病号,一切都令人作呕。但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不利条件,这些强悍坚韧的俄罗斯人,依然能够蔑视生死,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徒劳无功的进攻,也着实无愧于强军的称号。

    战火稍息。

    华军的后勤准备,由于整个军队后勤制度的发达,以及国家物资供给的充沛,尤其是在本国境内作战,实在是要好上太多。

    华军部队每个人都发了头戴式纱罩,酒精,用于防止蚊虫叮咬。利用活性炭吸附原理,华军军需部门早就生产了众多的车载式净水机,以及净水药片,用马车装载配属到各连队,用于净化饮水。

    华军的各级部队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配置,配发了大量的西药和中草药,南洋过来的金鸡纳霜等药材也都发了下去。当地居民和镇边军的移民,医生,对各种疾病都是了如指掌,对症下药,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情况比起俄军就少得多了。

    与后勤方面的天差地别相比,双方在炮兵火力上的差距也在迅速拉平。原本在边境,由于事先有撤退的考虑,华军并没有展开主要的重炮部队,俄军由于一上来就几乎展示了全部火力,面对华军明显占据了优势。

    当华军撤退到巴勒苏木布尔这一线,其一直雪藏的重炮部队终于露出了峥嵘。由于经济尤其是军工体系的发达,再加上建军时间晚,华军的重武器普遍较新,性能上处于优势。再加上弹药补给方便,而俄军的重炮很多还在途中,最终让俄军的进攻变成了噩梦。在炮兵之间的所谓“炮兵决斗”方面,华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俄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官克罗帕特金元帅,已经陷入了困境。

    由于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局势,也为了巩固地位,争夺战后的权力版图,这位前陆军上将,俄罗斯将军中的学院派,也对圣彼得堡夸下了海口:七月底之前攻下库伦。

    现在部队在华军的防线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位俄军统帅也感觉到了味道不对。原本节节败退的中国人,看来是把真正的防线设在了这里很显然,之前对战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了

    面对窘况,俄北方方面军司令部被迫调整了攻击部署,将全面进攻变为牵制性和侦察性的攻势,说服了尼古拉耶夫大公和圣彼得堡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推迟了进攻时间,大力向前运动兵员,输送物资,加紧运输重武器配置,向国内申请调拨生力军和医护人员,给第一线部队补充兵员弹药,重新针对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制订重点攻击的新方案。

    ………………………………

    芬兰。赫尔辛基。

    一座码头仓库内。

    埃里克?坎加拉掏出皮包里整齐码好的卢布钞票,一沓沓地递给对面的中年人。中年人仔细地查看完毕,满意地点了点头,从桌子下面的手提包里又掏出几沓别针穿好的英镑现钞,递给了对面的芬兰人。

    埃里克仔细数了一遍,点了点头,转身离去。这位芬兰社会党的骨干,将利用自己的网络,在本地银行把这些英镑继续兑换为卢布现钞,再交给这位中年人。

    仓库里的中年人,公开身份为瑞典商人坎宁?海因里希,实际身份是中华帝国总情局在芬兰的潜伏特工的前东欧犹太人克里姆?森博诺夫,提起装满卢布现钞的手提包,来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