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萨克们无愧于欧洲强军的称誉。
冒着密集的火力,轻骑兵们动了最为勇猛的冲锋。
这些哥萨克骑兵的战术依然停留在克里米亚战争时代。
虽然俄军吸取了甲午的经验,对军队进行了近代化战术和装备革新,尤其是一些前中国陆军高级军官叛逃后,这种革新在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推动下达到了顶峰,但哥萨克作为沙皇的亲卫和特殊部队,在这场革新中依然处于滞后,只有一部分常备部队进行了一定的战术革新。这一批哥萨克是从后方预备队中调动过来,用来填补之前连年坎普夫集群的损失,在战术和装备上都有些滞后,而之前对华军反击部队的成功伏击更增添了不可一世的气焰。面对面前看似不起眼的华军阵地,这些顿河左岸的祖传马贼,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死敌,依然以几百年来屡试不爽的经典骑兵冲锋动了进攻。
万马奔腾,大地震颤,哥萨克如同狂暴的飓风一般席卷而来。
一千五百米,一千二百米,一千米……进攻的浪头到达八百米的时候,华军阵地如同突然爆的死火山,**出炽烈的火雨,把奔腾的战马割麦子一样掀翻,侥幸未死的哥萨克们刚从地上爬起来,马上就被撕成了碎片。密集的榴弹在骑兵的队列里炸开,高高的皮帽子飞起,又落下,被后面的马蹄踩成了碎片。可骁勇的哥萨克们,骄傲的哥萨克们,没有退却也没有惊慌。他们就这样怒吼着冲向前方的阵地,一片片地被打倒,又如同永不停歇的海潮一样涌过来。
蔡锷默默地看着这些勇猛无畏的俄*人,心中也不由得升起某些异样的情绪。
这就是西欧文明和东方草原文明结合而成的怪胎。
它和文儒的中华文化迥异,也绝然不同于在群体内部强调平等自由,对外部所谓异端和野蛮文明肆意杀戮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是一种建立在军事扩张基础上的*文化。在这个体系下,民众对沙皇拥有绝对义务,而为了俄罗斯的扩张英勇战死是被接引入天堂的捷径。在这种文化传统之下历经千百年熏陶出来的俄*人,谈不上民族觉悟,也不需要太多物质刺激,他们只是很自然地服从于血液深处的本能意识,只需要一个命令,就可以挥出最大的蛮勇作战到死。
对于这样的一个敌人,用物质压倒精神,用绝对优势的火力摧毁其斗志,当他们盲目的狂热被恐惧取代,当他们的蛮勇被冷酷的现实压倒,秩序就会崩溃,他们也就不会再成为一支有威胁的军队了。
“传令挥最大火力,不要顾惜弹药”
哥萨克们前赴后继的浪潮,一次又一次以铺天盖地的凶猛拍击过来,仿佛下一刻就要毁灭整个天地,可下一刻如同拍击到礁石上的巨*一般破碎成五光十色的浪花。在华军炽热的火网面前,英勇的哥萨克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倒下。
这种悍不畏死的战法,也给了当面的华军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补充兵,或者是城镇平民,或者是农家子弟,顶着对面的支援火力,冒着横飞的弹片,在堑壕中面对这些地狱恶鬼一般的敌人,很多人紧张得连步枪枪栓都拉不动。好在蔡锷早有经验,特意安排每个菜鸟都有一个老兵就近指导监督,在这些老兵以身作则的带动之下,新兵们总算也开始挥出一些作用……至少是吸引火力。
陆子熊肩膀上包的棉垫子因为持续的后坐力已经被磨破了多处,他早顾不得这些了。因为射击太过频繁,他已经换了两次枪管,眼睛也被硝烟熏得通红,脸跟灶王爷差不多。彭亮现在也没余暇去胡思乱想,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往弹鼓里装子弹,装完就放到机枪旁边。
在陆子熊的射界之内,东倒西歪的人马尸体已经足有四五十具。陆子熊打了一会,捡起几个弹鼓,一拍彭亮:“转移阵地”
彭亮拎着弹药箱昏昏沉沉地就跟着陆子熊顺着堑壕跑了下去,没多久,原本的阵地前后就被硝烟吞没。
“小子,学着点。”
陆子熊一推他,在另一个机枪掩体架好两脚架。原本当面的哥萨克刚刚出一阵欢呼,恶狠狠地冲了过来,没想到侧面又出现了密集的机枪火力,顿时就是人仰马翻。
彭亮一脸崇拜地看着陆子熊,陆子熊打完一个弹鼓,扭头拿子弹,看着这小子傻愣愣的,一脚就把对方踹到了战壕里:“别他娘跟呆头鹅一样,小心被掀了脑壳赶紧装子弹,操”
彭亮小鸡啄米式地点着头,麻利地装了起来。
陆子熊看了看这个菜鸟,转回头装上弹鼓,又开始了扫射。
对面的克诺夫岑少将脸色铁青地看着这场屠杀。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骁勇无敌的哥萨克,怎么会在懦弱的黄猴子面前吃了这么大的亏
他当然不会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的日俄战争中,日本的骑兵之父秋山好古,利用下马骑兵组成的防线,以密集的机枪火力击败了五倍于自己的哥萨克。在这个火力密度空前提升的时代,无防护的传统骑兵,确实已经是攻坚战中的昨日黄花。
“命令第三营和第四营出动,我要亲自指挥冲锋,务必保持沙皇陛下亲兵的荣誉”
勇猛无畏的可诺夫岑缓缓拔出马刀,高高举起,身后,一面巨大的俄罗斯双头鹰旗飘扬开来,如林的马队再一次缓缓前进,整齐得如同一座人山,马山,刀山。
七点。
恶战稍歇。俄军步兵从正面,哥萨克骑兵从左翼侧后,对华军动了前赴后继的猛烈攻击,却无一例外在密集的火力和复杂的野战工事面前砰得头破血流。
对面的俄军先头部队指挥官梅列日托夫已经暴跳如雷。好容易用一个伏击报了之前连年坎普夫指挥下吃的那个大亏,满心想着从额尔古纳河西安快南进,在下游渡河切断华军主力沿铁路线的退路,没想到却被眼前这伙中国败兵和残部拖住不能存进
眼看着梅列日托夫要进入暴走状态,参谋长罗斯托夫说道:“司令官阁下,在下觉得当务之急还是向敌军后方穿插,而不是继续强攻。”
梅列日托夫转过头,目光凶狠:“伊格尔?马克西莫夫,你的意思是我们无法正面战胜这些劣等黄猴子?”
罗斯托夫咽了口唾沫:“阁下,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的意思是,黄猴子无非在拖延时间,他们准备等到天黑,当我们被反复的进攻拖得疲惫不堪,他们就会悄悄地溜走。这些黄猴子很擅长这种逃跑的艺术,这是他们奉若神明的那位军事学家说过的,三十六种计策中,逃跑才是最上之策。”
梅列日托夫哼了一声,目光闪烁,半晌之后点了点头:“好,既然参谋长这么说……全军交替进攻,务必把黄猴子牵制在这里。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溜走。”
又一次进攻接近结束,疲惫的俄军在华军阵地前一百多米的地方耗尽了弹药和精力。后方的阵地上传来了军号,挥舞着旗语,俄军指挥官呼喊整队,部队开始了后撤。
长途奔袭,又处心积虑用佯败打了中国反击部队一个措手不及,随后又多次猛攻华军守备部队的梅列日托夫骑兵部队也的确非常疲劳了。
在战线后方,轮替下来的骑兵们都疲惫地坐在坚毅掩体里,喝着水,马夫们忙碌着给马匹喂些马料,蓄养马力。很多准备用于最后总攻的马匹都被松了肚带。
俄军支援阵地上,炮管因为快射已经过热,正在降温。重机枪也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着掩护射击,接应进攻部队撤下来。
部队快追击,携行的弹药并不多,现在后续辎重大队还没跟上,必须节约一下弹药。
离天黑还有一个小时。
梅列日托夫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却并不失望。他的一支骑兵部队已经在深远迂回的途中,一旦华军撤退,就可以两面夹击,歼敌于半途。即使华军顽抗到底,也抵抗不住三面围攻。
突然之间,华军阵地上射出密集的炮火,目标直指梅列日托夫后撤中的部队,以及前沿屯兵所措手不及的俄军顿时一片大乱,推到前沿支援攻击的重机枪和马拉臼炮在爆炸中上了天,败退中的俄军乱了营,拥挤在前沿屯兵所正在养精蓄锐的俄军没想到华军步兵炮和迫击炮使用了增程弹,一下子就是损失惨重
抵近观察的梅列日托夫万万没想到中国人居然采取攻势,一下子也被打得晕头转向,慌乱之中躲进了临时的防炮掩体。
这个时候,对面已经传来了凄厉的军号,华军国防军最高级别的决战信号:破釜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