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帝国-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我国目前发行在外的法币已经得到了充足的硬通货支持,理论上来说,可以开启贵金属自由兑换,而对华元信用的任何攻击,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马新宇微露讶异,点了点头:“殿下所言甚是。”

    “帝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理论上来说,我国的基础货币,如果完全发挥杠杆,可以衍生出一百二十亿华元的存款。”郑宇继续说道,“相对目前的存款,还有二十六亿的信用杠杆。”

    众人对视一眼,缓缓点了点头。

    “殿下,理论上来说是如此,不过,目前如果银行继续放松银根,恐怕国内通胀还要继续提高。”马新宇开口说道,“虽然我们对外并不承认,但根据统计局的真实抽样数据,国内消费物价指数已经比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而且还在继续提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郑宇盯着马新宇,“是否只是银行放松银根导致的?”

    “原因很复杂,有战争动员和战备物资采购的原因,有商人囤积和抬价的原因,也有最近局势动荡的原因。”马新宇说道,“不过,最根本的恐怕还是信贷宽松,持续四年的银根放松,导致国内货币发的太快,尤其是让居民对纸币的信用产生了疑虑。毕竟华元纸币不过使用了十年,还不能完全替代金银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

    。。。
………………………………

第二十二章 一揽子计划

    郑宇心中了然。

    纸币在中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唐朝有过飞钱,宋朝有交子,元朝滥发交钞,明朝则是印的宝钞,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最后都是毁在滥发上。凡是玩纸币的封建王朝,最后都无法抵御只要印出一叠纸片就可以换来东西的诱惑,一次又一次毁掉了纸币的信用,也让纸币在老百姓的心里变成了********的代名词。

    华元建立之初,由于可以和白银自由兑换,逐渐建立起了信用。但随着一**八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中国逐渐放松信贷,政府大规模印钞,并于一九o一年开始正式暂停了华元和黄金的自由兑换,从那个时候开始,对华元信用的质疑就开始出现,并且随着战争准备的开始,逐渐演变成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如果不是之前在欧美大发国债迅速补充了国内的发钞储备,怕是华元纸币的信用问题早已演变成了危机。

    说到通胀,郑宇算是深恶痛绝了。每一次泡沫破裂,都伴随着经济动荡甚至社会矛盾激化,也都往往和通胀紧密挂钩。

    “既然目前黄金足够支付,能不能放开兑换?”郑宇说道,“既然问题出在纸币信用上,那我们就把这个源头稳住,再加上严加追查,地方上的囤积炒作自然就是无源之水。如果担心有些人投机套购黄金,可以规定黄金不能出境,并且限定每个人的最高兑换额度。”

    刘定一等人闻言脸色都是一变,互相对视了一下,各自沉思不语。

    郑宇一边整理思绪,一边品着茶,依然是一派镇定从容。

    “这停止华元自由兑换黄金,乃是陛下的谕令。”半晌之后,刘定一有些迟疑地说道,“若是陛下有旨开禁,我等自然遵从。”

    郑宇盯着他这位总理,平静地说道:“陛下既然委托我协调此事,相关举措我自会上奏,刘相但可放心。此事关重大,先且勿论其他,单说可行不可行。”

    “这要看以后是否一直允许华元和黄金的自由兑换。”刘定一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英镑的信用,在于其自一八二一年以来,含金量一直稳定在七点三二盎司,而且始终可以与黄金自由兑换。我们之前先是允许自由兑换,然后停止,现在恢复,以后再停止,这样恐怕会出问题。”

    郑宇承认对方说的有理。

    但他有更深的考虑。对于中国这个比较贫穷的社会来说,对社会稳定威胁最大的无疑是通胀,是政府纸币信用的丧失。毕竟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贵金属,而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对纸币的使用才不过十年光景,而接受纸币也不过是因为可以自由兑换金银。换不换是一码事,能不能换又是另外一码事。

    这纸币的信用,真的是伤不起。

    “这件事情必须要仔细讨论一下。以我的看法,目前国际通行金本位体系,如果一国纸币不能和贵金属自由兑换,其信用必然受到质疑。对于我帝国来说,建国未久,政府信用,纸币信用,还都是新鲜事物,不得不慎重对待。如果动摇了民众对纸币的信任,通胀飞涨,人民吃不饱,用不足,那是要生怨气,要起来闹事的。”郑宇断然说道,“这件事情必须解决,以我的看法,恐怕还是重开自由兑换的好。只要稳住那些财阀不套现,其他小笔兑换,对我国的硬通货储备构不成什么冲击,反而能够迅速恢复华元信用,稳定物价。这事一会我们好好讨论讨论,今天就要拿出个方案,报请陛下。”

    刘定一和众人对视一眼,点头说道:“殿下所言倒是在理。目前我们最担心的其实也是通胀,如果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倒真是去了块心病。不过,还是我刚才的担心,以后是否不会再反复,这关系到政府信用。”

    “放心吧。”郑宇摇了摇头,“不会有什么动摇。”

    众人见他说的如此斩钉截铁,虽然不知道他有什么底牌,但想一想皇帝的高深莫测,倒也真的多了几分信心。

    “说起通胀。。。。。。战争开始后,你们准备怎么控制物价?”郑宇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众人互相看了看说道:“之前,书记处很早就拟定了一个战时经济管制的框架,最近内阁也成立了一个秘密小组进行完善和细化。”

    郑宇的心中大震。

    战时经济体制,他印象里,应该是一战的时候正式登场,不过从各交战国的有条不紊和效果显著来看,无疑都是研究多年。但无论如何,一九o五年的中国也制订了这样一个体系,还是让郑宇不得不刮目相看。

    “根据帝国宪法,一旦正式宣战,经皇帝批准,国会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国家各项权力将移交战时大本营,由皇帝陛下担任大本营最高统帅,内阁和军方,以及陛下的幕僚组组成大本营各个专业机构,直接协调内阁各部和各专业机构,统合国家资源。”刘定一的语气带着不加掩饰的自豪和骄傲,“根据帝国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大本营将组建经济组统合全国主要经济,凡纳入战时经济管理体制的企业,都将由大本营派出代表,负责监督其生产经营等情况,监督价格。根据管制条例,各企业税前利润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多余部分全部无偿上缴国库。这样,企业就没有囤积和涨价的动力。此外,大本营驻各地的物价监督员,随时监控市场物价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马上通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干预。”

    郑宇想了想却感觉有些问题。他也知道些典故,皱着眉头说道:“这里边。。。。。。怕是有些不妥。比如监督员,那么多商品价格,他怎么判断涨价还是没涨价,涨了多少?几千种商品,每个地方得需要多少人监督?这监督得过来吗?”

    内阁众人面面相觑,刘定一犹豫半晌,坦然说道:“这个问题,我们也想过,但也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只能靠个人解决了。”

    “这样不行。”郑宇断然说道,“监督员一是精力不足,二来恐怕很容易被收买,这个定价高那个定价低,这个涨那个不涨,到时候抓你不抓他,甚至有更多事端出来,老百姓怕是要闹的。”

    “那您说怎么办?”刘定一反问道。

    “可以与地方政府联合制订物价手册。。。。。。把各类商品,按不同种类和规格,限定最高价格,并且在报纸上公布出来。凡是有违反的,国民都可以向物价部门举报,对其罚款。”郑宇说道,“这样有清晰的依据,并且发挥就近监督,多数监督少数,就可以避免监督员的**,也能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样工作量就太大了。。。。。。比如苹果,有大的小的,有虫洞没虫洞的,这。。。。。。”刘定一面露难色,“各地情况也不同,物价本来就差异很大。”

    “尽力去做就好,凡事都是利弊共存,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做。”郑宇加重了语气,“没人知道战争打多久,后方的稳定是最重要的。直接把价格限定死,哪怕有些许不公平,但至少绝了商人囤积炒作的念头。至于各种商品内部差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