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那两个负责看守粮仓的守卫?”陈放急道。
狱卒点点头,道:“对,就是他们,看样子,他们是被人下药给药死的。”
“谁?可有人来看过他们?”
“那个,王主簿,王大人在他们死前没有多久曾经来过。”狱卒眼神闪烁,有些迟疑地道。
果然与他有关。
陈放心里顿时涌起了阵阵猜测,只是未待他想通透,负责押送他们的飞云卫却推了他们一把,然后从怀里掏出金令牌冲着狱卒一扬,道:“我们是钦差大人的亲卫,现在命令你将此二人关押到牢里,没有钦差大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视。”
那狱卒看了看飞云卫手中的金令牌,又左右看了看陈放和唐芸,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见他为难如斯,陈放只好冲着他点点头。
“那个,陈师爷,唐大人,得罪了。”狱卒冲着陈放二人道了个歉,从飞云卫的手中接管过了陈放二人。
这时,拿出金令牌的那个飞云卫将令牌收了起来,同时又冷冷地对狱卒道:“将此二人关好后,立马将死掉的那两位守卫的尸看守起来,在钦差大人到来之前,任何人不得接近。”
显然,这个飞云卫对侦破案件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狱卒有些反应不及地点点头,飞云卫转身离去。
看着飞云卫远走的背影,狱卒有些为难地看着陈放和唐芸,“师爷,大人,那你们……”
“放心吧,我们不会为难你的,不过有件事还是要麻烦你一下。”陈放笑笑道。
闻言,狱卒便已经知道陈放不会为难自己,忙接过话头,道:“师爷有什么吩咐不妨直说,能办得到的,我一定尽力替你办妥。”
得了应承,陈放开心地拍了拍狱卒的肩膀,道:“放心吧,小事而已,我只想和唐大人住同一间牢房,嗯,最好干净一点的。”
“哦,这个没问题,保管师爷满意,这边请。”没有被为难到的狱卒开心地点了点头,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走在前面引路,经过牛同与及丁富贵所在的那个牢房里,陈放特意往牢房里扫一眼,现牛同和丁富贵皆七孔流血,面容扭曲狰狞,如同被煮熟的大虾一样,躬身倒在了地上,身上的衣物便是打滚过的痕迹,显得临死之前受了不小的痛苦。
“师爷……”狱卒有些为难地催促了一声,陈放冲他笑了笑,抬起脚步,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整个县大牢最为开敞,最为干净的牢房。
步入牢房,陈放也没有娇情,直接一屁股坐在了牢里的干稻草堆上,并且随手从稻草堆里抽出了一根稻草叼在嘴里,再缓缓地躺了下去。
看着陈放如此熟练的动作,舒适悠闲躺姿,唐芸和那狱卒不由得打心底生出一种自认为可笑的错觉。
这个家伙该不会是经常坐牢吧,要不然怎么会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然而他们又怎么知道他们自以为可笑的错觉其实还真的不是错觉呢?
在后现代的时候,陈放可是不止一次陷入牢狱当中,其中有多次是在太国和印渡那些较为落后的国家,那些国家的监牢落后跟这大唐朝的监牢也差不了多少,唯一的区别就是,大唐的监牢是有一面木护栏的,而那些国家的监牢全部都是砖墙的。
看到陈放如此轻松,唐芸也放松了不少,竟然不管狱卒诧异的目光,也学着陈放一样,叼着一根稻草,在陈放的身边躺了下来,脸上挂上了舒服的笑容。
且说得知粮仓看守被害的飞云卫在将陈放等人送入监牢后,飞也似的奔回了驿站,将事情禀报给了李世民。
原本就已经一筹莫展的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更加头痛了,一面令飞云卫带人去将有着重大嫌疑的王仕仁捉拿归案,另一面则让尉迟恭和自己一同动身,前往监牢。
至于长孙无忧则被他暂时留在了驿站里,他对长孙无忧的喜爱过任何一个女人的,他可不想让她面对两具被毒死的尸体。
李世民等人来到监牢里查探的动静可一点也不小,隔着几个监仓的陈放和唐芸都能够听到那说话声。
听着他们聊着那边的情况,唐芸侧过身子,望着陈放那张刚毅的侧脸,问道:“陈大哥,你觉得他们能够侦破这起案件吗?”
“或许吧,这种事谁说得准呢?”陈放将双手放到脑后,托高自己的脑袋,调整了一下躺姿,让自己更加舒适一些,方才又道:“不过我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王仕仁不可能那么有远见,他的背后肯定有人在指点他。”
唐芸:“陈大哥,你是说是庞师爷在给他出谋划策?”
“庞师爷?”陈放不屑地笑了笑:“庞师爷那个老鬼如果他有那样的才智,今天就不至于沦为区区一个小师爷了,在王仕仁的背后的那个人一定是一个很有势力的成功者,那人应该和王仕仁倒卖粮食之事也脱不了干系,不过……”
陈放撇撇嘴,有些不爽地道:“不过这些事和我们都没有关系了,我们还是专心坐牢吧。哈哈,难得休息一回啊。”
唐芸诧异于陈放的轻松:“陈大哥,你就一点也不着急吗?”
闻言,陈放笑着说:“不急啊,要急也应该李世民他们着急,这案子要是破不了,嗯,别说破,怕是让他们去找粮食给灾民们也够呛了。”
“那……”唐芸正欲再说些什么,忽然听过监牢外传来了吵闹的动静。
………………………………
第223 骚乱
城内风云,城外雨。
李世民派出飞云卫联手广凉衙门的衙差同共前往王宅,准备将王仕仁捉拿归案,不想一行人到了王宅之后却扑了个空,王宅除了王仕仁的家属与仆人之外,并不曾见到王仕仁的踪影。
王仕仁尚未定罪,飞云卫自然不能查封王宅,只能一面派人暗中盯守在王宅外,一面派人回去禀报李世民。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时王仕仁已经率着一伙人去了城门处,借故将守门卒调开之后,混出了城,直奔刚刚建立起的灾民安置点去了。
为了方便施粥,衙门在灾民安置点施粥地地方安放了一面铜锣,每餐施粥之时便会敲响铜锣,以便各个灾民都能够及时来领粥。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不过此时却成了王仕仁煽动灾民闹事的帮凶。
在狗腿子的帮助下,矮矮胖胖的王仕仁占据了铜锣的位置,并且让手下敲响了铜锣,一遍又一遍的铜锣声传遍四野。
这会已经是时值中午时分,因为粮仓被烧的缘故,各处施粥点还没有拿到粮食煮粥,所有的灾民都在翘首以待,此时听了到铜锣声响起,每一个人都以为终于要施粥了,争先恐后地拿着自己的破碗,涌向了铜锣响起的施粥点。
然而待他们去到施粥点的时候方才发现,施粥点根本无粥可施,一时间所有的灾民都有些心生不满了,纷纷在底下议论着一切。
恰在这时,人流当中忽然冒出几个脑袋来,这几个脑袋的主人身上所穿的都是符合灾民身份的破烂旧衣,唯一不同的就是这几个人的皮肤都很白皙,像是过惯了安逸生活的人,而是不像是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灾民。
这个几脑袋冒出头后,其中一人大喊忽然道:“施粥啊,干嘛不施粥,是不是想饿死人啊。”
另一人则附和道:“就是啊,难道不把我们这些灾民当人看吗?”
在此二人的带动下,灾民们渐渐有了一些情绪,不过这几天的安逸生活还是让灾民们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智。
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又有一个人用似有似无的声音,装着与身边的灾民讨论道:“哎,兄弟,我刚刚听人说,城内有富家公子被人绑架了,现在衙门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帮那些有钱人找儿子上,哪里还有人记得我们这些穷人?”
“真的假的啊?”旁人有些狐疑地答道。
那人急了,“当然是真的啦,要不然为什么到还现在都还没有粥派?”
灾民们听了他的话,再看看空空的粥棚,心里不由得相信了几分,纷纷向那人打听,请教。
那人装模作样地想了一阵,“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来。
“各位,前几****听那个施药的陈师爷无意中提起一件事,说是朝廷派下了一位钦差大人,刚刚好来到了广凉,如果我们齐声呼喊,把我们的意愿传进城内,传到钦差大人的耳朵里,到时候别说是吃稀粥,就连米饭也有得吃。”那人摇头晃脑,十分得意地说道。
历史上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