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屠龙1-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让贼人浑身一松,似乎从地狱一下子又回到人间。他对典韦千谢万谢,又向田畴连连拜谢之后,灰溜溜的领着一众手下很快消矢在山林中。

    典韦下马和田畴见过礼后,又来到田畴身侧的中年文士身前。中年人大概在三十五六岁上下,头戴竹冠,身披青色长袍;其人相貌很是普通,圆脸短须,这样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肯定会立刻消融入人群,无从找寻;只是,那对细长的双目中偶尔一闪即逝的精芒亦让人不敢小觑。

    两人施礼已毕,典韦问道:“莫非这位就是贾文和先生?”

    “正是区区贾诩,先生二字不敢当。”贾诩含笑着谦虚地回答。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自惊异,他俩刚过青州地界时,便听说了一些关于猛虎军的传闻。

    起初,他还不太相信,那位沈长史以几千黄巾和一些山贼起家,在短短数月间便把这群乌和之众粹炼成一只所向披靡的精锐,若不亲眼所见,任谁都不会相信,何况是他贾诩贾文和!

    原本以为多半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可是今天,他对自己的推测产生了动摇。刚才欲打劫他们的贼人一看就不是善与之辈,竟被一个驾车的老头一番话吓得马上收手,只源于老头有一子效命于猛虎军之故,由此可见猛虎军威名之盛,现在又见到典韦领来的一队精骑,个个技术娴熟,杀气腾腾,比起洛阳城外的北军精骑也毫不逊色。

    贾诩古井不波的心忽起涟漪,这趟青州东莱之行让他隐隐开始些许期盼…

    田畴、贾诩为何会结伴前往青州呢?原来,在后世,我便是〖三国演义〗的铁粉,看了一遍又一遍,犹觉不足,又找来〖三国志〗来研读,对三国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读到田畴的传奇经历,我非常感兴趣,他才能卓著,而且忠义无双,比之关羽的义气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上的田畴确实博学多才,而且练就一身好剑术。他在幽州为吏时,幽州牧刘虞非常器重他。刘虞被白马将军公孙瓒杀害后,田畴到刘虞墓前拜谒祭扫,被公孙瓒捕获招降,他誓死不从,公孙瓒听了别人的劝告,放了他。田畴带着宗族和前来依附的数百人隐入徐无山,他扫地盟誓曰:若不报刘幽州之仇,我就不再立于人世!随后几年间,前来归附的百姓已达五千多户。田畴规定礼仪,制定法律,兴办学校,没几年这里便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徐无渐渐形成一座生机盎然的城市,他们自给自足,内无重赋,外无敌扰,实为一处世外桃源。

    北方边境地区的百姓闻之,纷纷向徐无迁徙,田畴一时声名远扬,连乌丸、鲜卑也都各自遣史送来贡物;可见田畴不光治政能力一流,他的军事才能也必定不赖,不然肯定不能威慑胡人,此人当有独当一面的将才。

    袁绍占据北方后,几次遣使前来招请,并授予将军,田畴皆婉拒;袁绍死后,他儿子袁尚又来征召,田畴始终拒征。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田畴献计助其攻破乌桓。论功行赏时,曹操封田畴为亭侯,封邑五百户。田畴认为未能亲报刘虞之仇,有违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决不受。以后又多次立功,但从不接受封赏。

    对于这样一位至死不渝的忠贞之士,我要不能结识,岂不有负穿越者的名头!我派出人一拨接一拨地打探这位传奇人物的下落,好在黄天不负苦心人,总算给我寻到踪迹。他如今正在洛阳游历,听说年纪还不到二十,却早是一方俊彦。得知我几次三番寻他,非常推崇他的才能和品德,他亦颇为感动,打算马上动身去东莱会会素未平生的“伯乐”。

    巧的是,近来他认识了一位奇才,两人一见如故。此人便是贾诩。贾诩现在很落魄,他在宫中为郎官已有数载,也不得机会外放为官。更倒霉的是,当今天下始乱,处处平乱,处处都要用钱,连皇宫财政亦是吃紧,导致郎官的薪奉也拖延了大半年。贾诩家境不太好,眼见就要断粮,生活灰暗身体偏偏又出了点小恙!田畴看望他时,贾诩一脸哀叹的向好友透露了被迫回乡的想法。刚好田畴要去东莱,便极力邀请他结伴同去。贾诩回乡本就出于无奈,现在有我这冤大头出钱赞助两人公费旅游,何乐而不为?若运气好说不定能谋个安身立命的差事。

    当两人踏至青州境内时,我已接到他二人前来的消息。我大喜,这次真是赚到了:田畴就不用说了,我钦慕已久;而这位贾诩先生,后世尊他为三国第一毒士,其才能不下于鬼才郭嘉!这两位牛人的旅行安全可不能丝毫马虎,我急令典韦亲自出马带了一个虎卫连的战士前去保驾护航。

    典韦幸不辱命及时的赶到,用了半日和两人接上了头。

    几人正客套间,跟在后面的大队人马已经赶到。这群人相当庞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打头的是二三十名雄纠纠的骑士,他们沉着冷静、目光冷厉如刀,浑身透出浓浓的杀气,若一般人被他们盯上一眼,定会头皮发麻。行在最前的骑士最为粗壮厚实,他右手高举一面大旗,旗干不下丈二,三角状的旗面用麻布制成,黑底红边,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出四个大字:虎威镖局。
………………………………

第52章:四轮马车

    创建虎威镖局是我迫于压力想到的一个主意。平定东莱后,我的部队已膨胀近3万人,全郡人口还不到20万,军队占了七比一,负担很大,身处乱世,我不想裁军,便想到这个练兵创收两不误的点子,抽出万余人组建了这个九州连锁的虎威镖局。

    镖局的客户主要是一些商贾,或大或小,大商家多超过百余人,一般都打出了自己的名号,如中山甄家,东海糜家,涿郡苏家等,稍小的商号不打旗号,一般也会有数十人,实力其实也不算小。还有一些则是富户豪强子弟,可归于汉末的资深驴友,他们带上家奴美婢,在虎威镖局的护卫下,向东莱行去。

    待田畴、贾诩回头时,那队举着“虎威镖局”旗子的骑士忽然一分为二,从中空出一条道来,沉闷而舒缓的马蹄声夹杂着车轮声随即传来,二人顿觉眼前一亮,只见两匹并列而行的高大骏马拉着一辆造型奇特的马车,它完全不同于时下的两轮马车,它套有四个轮子,前轮稍小,此车的车体比一般马车要大得多,当然也更显风光气派。

    不错,这种四轮马车的出现有颇费了我几分心血。在后世,每当和朋友们谈古论今时,都为中国古代没有两个发明而遗憾。一是没有掌握水泥技术,二则是没出现带转向装置的四轮马车。

    现在,我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手中也握有不菲的实力,况且还有墨门这一大助力,怎么也得为我华夏补足这两个短板。在工学院成立之初,我就郑重其事地交给马钧、蒲元等人这两个课题。水泥嘛,倒不难,虽然我并没亲自造过水泥,但好歹的基础的化学知识还没丢掉,水泥的配方我倒记得几个,很快就做出来了。

    而四轮马车对我而言就稍稍有些难度了,我没有见过实物,只能凭影视电影中的印象大致构画了一个草图,马车的转向我便不太清楚,这个转向装置让整个研究团队一下子卡壳!没有办法,我只得把汽车的转向原理说给他们听,若要把汽车的转向方式直接往马车上套,肯定不行,工艺太过复杂,不是凭现在的条件能弄出的。不过,这两人不亏为历史上留名的发明家,我这个半吊子专家费心费力地讲解了一个多时辰后,他们竟真的弄清了其中的转向原理,还给总结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便是齿轮传导。两人继而欣喜若狂,匆忙向我告罪后去制作齿轮模型…

    半个月后,四轮马车终于新鲜出炉。

    好个大家伙,简直帅呆了!车身比例引入黄金分割原理进行建造,外观已有些流线形的味道,车厢左右两侧各安装了一扇华美的车门,车门下方伸出一块三尺长半尺宽的厚实脚踏板,踏板边缘用银白色金属条镶边,银色镶边到了踏板尽头,渐渐向内收,紧贴着车身微微倾斜上翘一直延伸到车尾。

    当初我第一眼看到这辆线条明快,运动气息十足的四轮马车时,让我恍若回到和谐时代——这不就是一辆马拉的SUV吗?

    最令我得意的还不是惊艳的外观,因为在底盘上安装上了减震钢板和弹簧,和乘坐两轮马车比起来,实有天壤之别,坐此车即便长途旅行也是异常的舒适和轻松,和后世的轿车有得一拼。

    这辆车一经露面,田畴和贾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