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宫凤栖梧桐-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得她去。祯儿这样,我也不便多说……”太后似乎微微叹了口气。

    皇太妃看太后神色有些不快,知道因为皇上纵容,太后也不愿多说此事。忙又笑着说道:“听闻太常寺有一名藩臣大理国的和夷【注2】乐师,善翻古音,擅吹笛子,擅弹琴,这古谱清和高雅,用七弦琴弹来最好。太后既把谱子送到了大乐署,不如就请这位乐师一试。”

    和夷是大理国的一个小族,乃是大宋藩臣之国。宋人常称之为“和蛮”。舒娥心里赞皇太妃说话斯文有礼,并不口出俗语,也更和她的身份。

    “不知那位乐师叫什么?是何官职?”太后问道。

    “只知他是律学博士【注3】,是何名字就不知道了”,说着对舒娥微微一笑,“还要烦你去走一趟问问。”

    舒娥答应了,告辞去了。庆寿宫的海棠花已经开至全盛,地上累累重重,叠着不少花瓣。树上已经长出一点点碧绿的叶子,融融的春色里似有着无限生机。只是太后院子里的花,也是全然无香的。舒娥想起前几日后苑赏花,偶遇尚才人一事,微微叹了口气。

    这大乐署在宣佑门之东北,离六尚局不远处。舒娥出了庆寿宫宫门,一路看着绿柳满枝,桃花灼灼,想起刘梦得的杨柳枝词,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杨柳相发挥。

    又有一句是: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心想天地间的万物,果是如此。就连人也是一般,那日庆寿宫中争奇斗艳的七个女子,至今仍是柳枝独蒙圣宠。

    忽然听得头上扑啦啦一阵声响,舒娥抬手遮住阳光看时,原来是一群鸽子。舒娥在宫里尚且是第一次见到,成群飞过,甚是好看。又是一阵翅膀扇动的声响,一只羽毛灰白的鸽子落到地上,翅膀扑腾起了一地灰尘。群鸽也都跟着慢慢落地。

    舒娥见那只鸽子状况有异,便轻轻走过去查看。群鸽见有人来,都扇翅飞走了,唯有落地的那只向前跳了几步,又扇了扇翅膀,却只飞起半丈多高,又欲降落。舒娥忙上前两步,伸手轻轻抱住,那鸽子挣扎了两下,望着舒娥咕咕而叫。

    “可怜!”舒娥心里怜悯,顺着鸽子的头颈轻轻抚摸,忽然觉得有异,“咦”了一声。鸽眼本是鲜红如豆,这只鸽子的眼睛颜色却有些暗淡,细看双眼旁都有不少粘液,像是溃脓一般。眼睛也不像其他鸽子有神。

    舒娥心想,看这样子,倒像是患了瘟病一般。若是腿脚受伤,包裹好便可以了,得了瘟病,却非需治疗不可。群鸽早就飞得无影无踪,也未见周围有人在放鸽子,微一犹豫,扭身又回到了永安堂。

    【注2】和夷:分布在滇南地区的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即今之哈尼族,宋时多数分布在大理国。唐南诏、宋大理国时期称“和蛮”,也称“和夷”。

    【注3】律学博士:宋朝时期大乐署中的官职。从八品职官。

    一日两更,中午12点以前和晚上7点左右,请不要错过!

    看过的亲们,请再返回来,看一看《开篇第一节》和《开篇第二节》。
………………………………

第七十九节 怎生会,恶语相向

    舒娥不养禽鸟,小英子却留着以前养雀儿的两只鸟笼。舒娥忙拿出一只,把鸽子放了进去,命采茵换上清水。又叫过丁香:“丁香姐姐,劳动你去趟医官院,找……华医官,就说我养的鸟儿得了瘟症,请他开些药来。”舒娥虽有些不喜华东阳,却深服其能,加上整个翰林医官院也只认识华东阳一人,又算是故交,托他当可放心。

    丁香看了看菊豆,有些疑惑,一直为舒娥取药的,不都是菊豆吗?菊豆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菊豆姐姐脸嫩,华医官是官场中混惯的,喜欢说笑。本来让孙娘子去,最是妥当――”说到这里,舒娥微微一顿,华芙本在做针线,此时已经站了起来。舒娥一眼瞟去,只见华芙脸上有些紧张,又有些为难,便笑着让她坐下,“只是我有件重要活计托了孙娘子,说不得,只好辛苦姐姐一趟了。好在丁香姐姐……”

    舒娥话未说完,丁香已经扭住了舒娥的手,急道:“好在我怎样?你也说我性格泼辣、不懂规矩吗?”

    “我几时说了?我的话尚未出口,你就扭住了我,倒不用我说了……”舒娥笑着说。众人看见丁香这个样子,又想起“性格泼辣、不懂规矩”这八个字,都笑了起来。

    丁香又羞又急,舒娥心里吃了一惊,却依然笑着说:“我是说,丁香姐姐行事大方,说话得体,必不会被华医官说得尴尬了。而且这次没有华医官的字条,不是取药这样简单,必要跟他们交涉的。姐姐你又是永安堂里领头的,此间除了孙娘子,只有你去才最妥帖。”

    丁香眼角闪闪的,却已经含羞带笑,问道:“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若是派去找华医官的,都是‘性格泼辣,不懂规矩’的人,那我还敢说让孙娘子去吗?”舒娥拍拍丁香的手,轻轻一握。

    丁香笑着说:“这八个字,你再不许说了。”

    舒娥微微一笑,将鸽子挂到内室避光处,方起身去了。门外问了问林公公,大乐署可有一位擅弹七弦琴的和夷乐师,林公公侧头想了想,说道:“许是近年新来的乐师,小人并不知道。一向少和大乐署打交道的。”

    林公公看舒娥脸上有踌躇之色,便说:“我同夫人一起去,既然连皇太妃都知道,想必很有名气。打听一下也就有了。”

    舒娥笑着点点头,两人一起去了。

    路上想去丁香方才的样子,似乎急切间真的哭了。心里不由得暗暗纳罕,丁香话多口快,但从不是这样小心眼儿的人,不会被大家一笑便急成这样,而且那八个字说得那样快,一定是心里暗暗思量了不知多少遍。看来有人这样说过她,才令她如此耿耿于怀。

    仔细回想,心里豁然开朗。尚才人!定然是她!阖宫里的人见了面,莫不斯文有礼,只有她,后苑一事后,见了自己仍然满脸怒意。大概是顾着太后和琴美人的面子,没有当面发作,但没有想到,她竟然不顾身份,去跟丁香为难。

    心里挂记着鸽子,又怕误了太后交代的事,舒娥只得压下心中的不平之气,打定主意,回去要好好安慰丁香才是。

    一日两更,中午12点以前和晚上7点左右,请不要错过!

    看过的亲们,请再返回来,看一看《开篇第一节》和《开篇第二节》。
………………………………

第八十节 和夷乐师

    尚未走到大乐署,便听到里面琴鼓齐鸣,金石协奏。舒娥驻足门外,一时不便进去。只听这乐声庄严肃穆,雍容恢弘。

    舒娥虽没有听过皇太妃的《甘露谱》,但也知道其歌词源自于《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抄经时却也见过的。佛经里讲述了观世音菩萨愿力广大,能救一切苦难。乃是一篇向菩萨虔诚祈祷的经文。想必谱成曲子,也是悠扬曲折,动人心魄,让人心生慈悲之念的。

    “这不是皇太妃的《甘露谱》呀,不知是什么曲子?”舒娥低声问林公公。

    “夫人听过那《甘露谱》吗?”林公公问道。

    “没有,但依曲调气势推断,这绝不是的。”舒娥听这曲子似乎一时半会儿演奏不完,且乐声恢弘响亮,说话也听不清楚,便往旁边踱去。

    大乐署也是一座宫殿样式,其北面是一道河水,几处亭馆。小桥流水,曲折栏杆,甚是雅致。

    林公公用麈尾拂了拂河畔的一块大石,请舒娥坐下。舒娥道了谢,又说:“我小时候学过的曲子,都是轻灵欢快的,这般磅礴之音,倒不曾听到。这曲子听来气派大得很,但每段节拍相同,曲调往复回还,匠气甚重,有些呆滞……”

    话未说完,见林公公朝自己递了个眼色,随即住口。扭头一看,河中亭子里,一个手执长笛的男子正朝河边走来。亭子与河岸距离甚近,只不过出亭子的石桥南北搭建,而舒娥坐在河西岸,一时并没有走近。

    舒娥不知来者何人,但林公公见这人只是寻常打扮,服饰不像是大乐署或是鼓吹署的,倒像是教坊里的乐师。只见他穿着浅蓝色交领长衫,腰里系着天蓝丝绦,舒娥不敢正视,低头站在一边。

    那人人未至,声先到:“姑娘对这曲子还有何高见?”话刚说完,已经下了桥头,却守礼并不走近,站在半丈外,对着林公公打了一躬。林公公也忙回礼,伸手一摆:“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