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天上掉下的一场富贵,各位家大业大,拉起来百十号义兵当非难事。”
“各组义旅?”众人立刻又一阵骚动。岳翔惊讶,这年头儿真是什麽事都有。从没听说过明朝有这种事。这不是和清末的团练差不多吗?汉末黄巾之乱的时候汉中央朝廷也这麽搞过,结果造就了一堆军阀,使整个国家四分五裂。
这意味着什麽?难道朝廷……
岳翔心中的惊恐不安大大增加,施礼问道:“军门,不知这义旅究竟是何说法?”
“令谕上写得明白,凡是能带领起家丁四、五百人的,任命为副将、参将、游击等职。带起二、三百名的,任命为都司职衔。各堡现有的军士,固守一个月的,记大捷一次。固守半个月的,记中捷一次。坚守五天的记小捷一次。各位回去之后可快些组织人手,大家都是清河的乡里乡亲,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更当上下一心保我清河不受叛藩毒害。只要能把队伍拉起来,关防印信即日便到。”
邹储贤说的诚恳之极,清河城因地处把守建州进入辽阳的要道,所以驻兵较其他地方为多,但是总共也就四千多人,加上城里的壮丁和各家族的家丁大概能凑个三千多人。
建州蛮子一向视清河和抚顺为眼中钉肉中刺,现在抚顺完了,下一个说不定就轮到清河,自然是手中的兵力多一个也是好的。虽说刚才岳翔信誓旦旦的说建州蛮子不会打过来,但是那些野人的念头大概也不能用常理去判断,万一哪天发了疯真的打过来了岂不是糟糕。
众人面露喜色,这等好事可是千载难逢。凭他们各家的号召力人人都能弄起来两三百人的队伍,直接就能弄个都司当当,何乐而不为。到时候朝廷大军一到,剿灭建州叛匪,说不定还能跟着沾沾光混个功劳什麽的。
马宫首先拜了下去,口称当为朝廷分忧,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其余众人也随着他拜下,随后便告辞退下,各回各家组织义旅家丁去了。岳翔和董明川待要离开却被邹储贤多留了一会儿。因为城内的生员们以这两人为首,邹储贤特地多加勉励了几句。
岳翔临走时曾问为何令谕之中没有提如何筹备军资粮饷的事宜,也没说大军如何增援集结进剿,更没提如何加强边防,义旅是否随军出击。邹储贤满脸苦水,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令岳翔更加怀疑……
………………………………
三
岳家乃是清河城有名的富户大族,岳家大宅院坐落于北关柳树坊,占地数亩。
整个宅院的布局纵横九进七落,穿堂、天井、院落连环相套。大小房间约有一百余间,粉墙黛瓦、错落有致。从外看院墙高达一丈有余,墙基用条石砌成,石灰粉刷,墙体用清水磨砖贴面,既简朴淡雅又表现出主人的殷实。
正门朝东,大门很有气魄,门楼高达一丈五,是一座双柱单门的石坊。门前左右各有四棵柳树,还有一排溜的拴马桩子,门楼之上雕刻彩画,正中间一块门匾:岳宅。
正对着大门乃是一道影壁墙,上面绘画着一片碧绿荷塘,塘中朵朵莲花绽放,游鱼嬉戏。绕过影壁,便是门厅。院子里既有高槐古柳,更有森森古柏掩映,各种各样的花木点缀其中。
岳翔的住处是在一处单独的跨院里面。此刻他正和董明川两人摆着桌子在院子里喝酒说话,桌上尽是鲜嫩牛羊肉,还有四盘冷碟,炭火烤架、五香佐料一应俱全。
“子义,我真是越发的佩服你了,现如今你竟然还能吃喝的下去,当真是了得。子仁兄陷在抚顺生死不明,你也不去想想办法打探打探?”董明川原本无心喝酒,但是却被岳祥给硬拉来了。
“打探?谁敢去?抚顺一带此刻已成了建州蛮子的天下,官兵都覆没了。派人去不是羊入虎口?再说生死有命,我哥若是吉人天相自会平安归来。若是不幸已经死在建虏的刀下,去也是无用。若被生擒,想来会遣人回来报信。建州蛮子所图无非财货而已,到时多给些钱粮将他赎回来便是。”
岳翔倒是从容不迫,一口酒下肚。
“如今建州蛮子作乱,随时大军压境,你如此从容是否是有了什麽安家保命的良策不成?”董明川看起来胃口不好,只喝了一口就把酒杯放下,向岳翔试探道。
“保身立命的良策是没有……”岳翔拿铁钎子穿着肉串在炭火上炙烤,嗞嗞啦啦的油滴落炭火,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他大嚼几口咽下抹了抹嘴:“现如今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而已。建州蛮子早晚会对清河下手,早晚的事儿。”
“那你还能吃的下去?真打清河了你说凭咱们邹军门还有城里这些人能不能守得住啊?”董明川满脸忧色。
“你刚才在府衙的时候不是把胸脯拍的山响吗?怎麽这会儿又蔫儿了?”
“那是啥时候啊?再说那会儿我还以为朝廷大军不日就要进剿,谁知道朝廷传来的令谕根本没有只言片语说这码子事儿,搁谁谁不心慌啊?”
“聪明,想听我怎麽说。那我告诉你,清河早晚要落在蛮子的手中。咱们清河的官兵多少年没打过仗了,就这麽几千人,建州叛藩是咱们的十倍还多,还是身经百战。能守的住的机会大概不超过两成吧。我这还是往多了说。”
“不到两成,那不是稳输?!”董明川顿时眼睛瞪直了。
“也不一定,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李光弼五千河北兵守太原,史思明十万叛军精锐围攻经年而不下,最后反被**以少胜多大破于太原城下;韦孝宽孤军守玉壁,高欢三十万大军围攻半年不能拔,自家丧师七万多;陈规守德安,九攻九拒应对无穷……”
“好了好了好了,你说这些个有什麽用。这些都是前朝的事了,现如今咱们大明朝除了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开国公侯们,现在有几个能像李太尉那样的名将?咱们邹军门你觉得像啊?我看还是脚底下抹油,咱们溜之乎吧。”
“溜?溜到哪儿去?”岳翔歪着头看着他。
“沈阳,辽阳也行,不行就去广宁。建州蛮子再厉害也打不到广宁去吧。”
“你想搬家?”岳翔把酒杯放下了。
“有这打算。”董明川面色沉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那你们家在青河这边的生意祖业什麽的都不要了?”岳翔皱着眉头。
“这年月也顾不上这些了,性命要紧哪,反正到时候真要是没事了还能回来。”
“你回来个屁!”岳翔突然声音大了起来,“你自己好好想想,现在建州蛮子造反的消息已经传开了,这关头你们家要是一走,肯定别的家也要跟着走。人心一散这城肯定守不住了,到时候叛匪肯定要毁城,你回来这都成了废墟了,你回来干什麽?”
“退一步说真的守住了,你回来这城里也没有你们家的位置了。你想想,别人都在拼死奋战,你们家却临阵先逃,谁还愿意和你打交道?谁还看得起你们?”
“再说咱们清河人的根基都在清河,贸然跑到别的地方闯天下,能不能混得开还是两说。就算混得开,一切上下打点都要重新来过。沈阳辽阳广宁那是什麽地方,督抚经略高官云集,那儿的官吏随便找出一个来大概官儿都要比邹军门大的多,官越大胃口越大,你有多少钱去打点人家?那是无底洞啊!”
岳翔一番话说的董明川默然不语。
停了半天他才长叹一声:“子义老弟见识毕竟是胜我一筹啊,若有办法谁想背井离乡?只是这刀兵之灾委实不能不使人胆寒,也就是子义这般的英雄人物能够临危不惧。这建州蛮子不闹的时候谁也没把他当回事儿,谁知道现在一闹起来人人觉得心惊胆寒,方才知道能闹出这麽大动静。”
“人之常情嘛,你道我不怕?我也怕,此刻不过也是强自镇静而已。反正朝廷已经有了令谕,只管按着令谕行事便可。”
“我总觉得这朝廷的令谕里面透着蹊跷,好像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大明朝打开国以来还没听说过允许各地方自组义军的呢。你说这令谕是真的还是假的?”
“你是说有人假传圣旨?还是说有人准备趁乱整一把?”
“我可没这麽说,不过当年汉末黄巾之乱的时候汉室朝廷就下过这样的旨意,各州郡自行募兵组织义旅剿匪,结果叛乱平息尾大不掉,终于把自己的朝廷也给整垮了。”
“那你觉得现在辽东的局势和当年东汉末年的时候像不像?”岳翔又往嘴里塞了一大串烤肉,看似注意力都集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