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机十年-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呀!传令各牛录额真头人,立刻出击!不得有误!斩了杨镐的狗头,全都有重赏!谁敢临阵退缩,军法从事!”说完,一马当先冲上山坡,直接从倒塌的山墙豁口处越了过去,后面黑压压的人群沸腾了起来,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疯狂地涌过那几个缺口,追随着他们的旗主向远处滚滚而去……

    清河以南,辽阳东路,叆阳堡城。

    叆阳堡乃是辽阳东路诸堡除了清河之外最重要的城堡。成化五年由当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修建,至今其所属长城下的新水台还有一座韩斌所立的石碑。叆阳堡东有镇朔关,后来修柳条边的时候改为叆阳堡的边门,现在因为明金处于战争状态早已封闭。

    辽东长城建成了之后,辽东官府曾在抚顺、清河、叆阳、宽甸等四地建立了和境外女真人互相通商的马市,故此这四堡又称长城四关。建州女真横扫关外女真诸部之后,定都在赫图阿拉,因清河、抚顺距离赫图阿拉最近,所以最受各方重视。但是这并不代表叆阳堡的地位就下降了。

    此地乃是明长城和清柳条边的交错地点。从方向上看,清柳条边向西至凤凰城,而明城向东南至鸭绿江。而更重要的是,叆阳堡乃是明军辽阳东路参将的驻所,目前辽阳东路的诸堡驻军,除了清河有一万多人之外,就属叆阳兵多将广,五千多人驻扎于此。

    叆阳堡城分东西二城,东城呈方形,东、西城墙长达将近八百米,南、北墙的长度也各有三百多米,有西、南二城门。因为是参将治所,故此城墙修的特别坚固,为砖石包砌,内部乃是条石,外面包砖。城墙高将近三丈,底基宽也有两丈,该城四角皆有方形城台、凸出于墙外,上面布设着火炮巨铳。南门上有块门匾,上书三个大字“叆阳城”。

    东城内乃是民商房舍和备御衙门,乃是城内居民、外地商贩活动的主要地区。顺着街道过了东门,就到了西城。

    叆阳堡西城,与东城相连。西城只有南、北、西三墙,西城的东墙,借用东城的西墙。西城西墙长将近三百米,南北墙各长一百多米。也有西、南二门,东门即是叆阳东城的西门。实际上东西是两个相连的串城。西城内全都是兵营马廊仓库,叆阳所属的五千兵马大部分驻扎与此。就战斗力而言,甚至还不亚于人数多他们一倍的清河兵。因为他们有个很能打的统帅:以义州参将平调叆阳主管辽阳副总兵事务、号称疯虎的明军猛将贺世贤。

    说起贺世贤,辽东的明军将领之中没有不知道的,因为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个确实能征惯战的悍将了。这位陕西汉子乃是榆林人,小时候给大户人家做家丁厮养,为人仗义豪勇,天生的臂力过人;后来从军,转战北方边境,打过羌人、蒙古人、女真人,积功至沈阳游击,迁义州参将,可以说是在军队里混了大半辈子,典型的老兵油子。

    抚顺兵败之后,兵部点名调他前往叆阳镇守,并以原任主管辽阳副总兵事务。这算是变相的高升了,所以调令到后贺世贤颇为兴奋了一阵,军人只有在战争来临之际才能显示其价值,向他这种没背景纯是从小兵上来的边将,通过战场上立功几乎是向上爬的唯一途径。

    而且看此次女真闹腾的动静,朝廷是绝不会善罢甘休,最终很可能要大打出手,否则堂堂天朝上国的颜面往哪儿搁?建州女真这几年确实是成了气候,但是终究是个山沟沟里称王称霸的蛮邦小国,难道堂堂的大明朝亿万人口百万大军这样的大国会收拾不了他?

    自己被兵部点名调任,很可能要大用,说不定封侯就指望着这一仗了。所以贺世贤到任之后积极地操练兵马、勤修战备、置办军火器械,派遣哨探潜入女真境内打探军情,弄得颇为有声有色。结果忙了一阵之后却发现朝廷又没了动静,而通过往来的官文邸报得到的消息更令他失望,关内的援军遥遥无期,各级衙门拖拖拉拉互相扯皮,军饷甲马兵器到现在还置办不下来,朝廷的重臣们依旧忙于党争,似乎谁也没想认真和建州兵打上一仗。

    贺世贤就不明白了,这些大人们究竟是怎么想得?堂堂天朝公然被以前的奴才剃了眼眉,就算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也要忍不住痛加镇压,这些人居然还在想着招抚。难道他们脑袋里面都搭错了筋不成?难道他们不知道和这些蛮族讲什么仁义道德纯属对牛弹琴?

    今天他抢了你,你却招抚。他胆子大了,以后哪有不大抢特抢的道理?对付这种蛮族,就只有一个字:打!狠狠的打!彻底把他们打疼打怕。让他们以后再动歪脑筋的时候就会立刻想起以前的教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老实听话。

    比如现如今的叶赫,若不是当年李成梁在镇北关大捷之中将其部内的数千精锐彻底屠戮殆尽,一战彻底打掉了叶赫人的锐气,彻底打掉了敢于反抗明朝的胆气,彻底打服打怕了他们,现在哪里会如此听话?

    还有所谓的军饷粮草,堂堂天朝,竟然连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这岂不是可笑?

    全国那么多人,每个人出一分银子,也有几百万两了。传说北京的紫禁城都是拿金砖铺的地,玉石玛瑙盖得宫殿楼阁,随便抠下一点儿来,也够军费了。还有以往前来辽东做生意的商人说江南一带富可敌国的那些大盐商大海商多如牛毛,各个都是家财亿万,让他们捐些出来报效国家又有何难?

    关外乃是蛮荒之地,中原却是花花世界繁华似锦,既然号称天朝,怎没会弄不出来银子呢?这简直是无法理解!真不知道户部里那些尚书侍郎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不过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将,自己心里别扭也没什麽办法。只好走一步算一步,既然自己到了前线,不管别人怎么样,总要做好自己的事便是了。而且新上任的经略杨镐还是比较积极的,一出关即四处视察,不断的往内地催调人马,这是唯一令他欣慰的一件事。要说他现在对这场战争还抱有希望的话,那这希望就落在了杨镐的身上。

    而现在,从辽东经略行辕传来的密令和符信令箭已经到了叆阳备御衙门内,信件乃是用军中惯用的密语所写,经过解密之后的正文此时正捧在贺世贤的手中。

    现在辽东没有人知道经略行辕的准确位置,杨镐飘忽不定,走到哪哪里就是经略行辕。而那个送信的人,自称是经略行辕的特使。

    待看完了密令的内容,核对了加盖的关防印信,确认无误。贺世贤的心里产生了一丝激动,如果密令的内容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确实没看错人。

    “那特使现在何处?”

    “回大人,在衙门正厅。咱们查过,除了一柄佩刀再无兵器,说的话乃是京师口音,配刀乃是锦衣卫专用的绣春刀,身份上似乎没有可疑之处。”

    “既如此,我要见见他。”……

    同一时间,援辽总兵麻承恩于开原、已升为都指挥的王宣自辽阳、麻岩于开原、郑国良于铁岭、杨于谓于沈阳全都到了经略行辕来的特使。整个辽东本地的辽军和出关的援军有一个算一个,凡是能打的部队几乎全都接到了秘密调动的密令。

    自抚顺失陷,被大掠河北以来,一直龟缩不出的明军终于开始了第一次波及全境的大规模调动……

    。

    (*^__^*)


………………………………

一二一

    镇北关东南的无名山谷,天空中爆起了灿烂的信炮焰火。大群的明军步骑人喊马嘶,在经历了初时的混乱之后,正在将官们的指挥下迅速按照地形组成了军阵,每个人的脸色都如死灰一般,眼神中有紧张、恐惧、顽强、狠定,但是却没有人后退。

    莾古尔泰来袭的兵马多达两千之众,而且为了抢时间也没有功夫再继续隐秘自己的行踪,直接顺着大路一路全速冲杀过来,前前后后队伍排出去有一里多长。路上遇到明军的哨探游骑,当面的躲避不及都被狂奔的马队踩成了肉泥,远处的则发箭乱射,并不分兵追杀,故此难免有些漏网之鱼,疯狂地奔回山谷中报信儿。

    其实明军的哨骑由于不能走大路,逃回去的速度未必有来袭的敌人快;但是两千多人全速奔驰,数千铁蹄犹如鼓点般敲打着大地,那种动静如同滚滚沉雷,离着多老远就被山谷中的明军发觉了。况且两侧的制高点上都有望楼,上面的哨兵通过千里镜发觉了西北方向烟尘漫天,若隐若现似乎有大批的人马正在迅速的接近。

    “传令!布偏厢车为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