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始于太康七年-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子,只要用心做,地图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来。”郑胜道,“比如今天我要说的比例作图。”

    “比例作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地图上一尺对应实际的多少距离,这样一来,就可以精确的在地图上看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克吴,你这比例作图就是指的地图分率吧?这种办法确实很好。”邱夫子叹道:“但上次我就说过,这太难做到了。丈量一里的远近,靠步数去数。肯定是测不好的。”

    郑胜点头,他当然明白。

    “你可知记里鼓车?”邱夫子问。

    郑胜再次蒙圈,“记里鼓车?这是什么东西?”郑胜只知道中国古代有指南车,谁知道还有什么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车行一里,响鼓一声,行十里,响铜铃一声。”邱夫子微笑道,“以此车为工具,想必是能够制成以比例作图的地图。”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记里鼓车?”郑胜继续追问。

    “咳,这记里鼓车,”邱夫子摸摸鼻子,“是帝王出行时的一辆典礼车,跟随帝王出行的车,自然很少能见到。”

    郑胜无语,这么厉害的车,皇帝老儿只是当成一种炫耀身份的工具了?浪费啊浪费!郑胜不甘心,“夫子,你会造这车?”

    邱夫子尴尬地捋着胡须,“我未曾见过,何谈会造?”

    “你可认识造车的大匠?”

    “不认识。”

    郑胜无语,“夫子,你是想让我去皇城里偷辆记里鼓车出来,咱来作图吗?”

    “我只是从前听说过记里鼓车而已,哪有这般多的心思!”邱夫子怒了,“去皇城偷车?亏你想得出来!”

    “那这图怎么制?”

    邱夫子严肃的摇头道,“不能。除非,你做到司空之职。司空,掌国家水土事,你想做一份精确的地图,向皇帝要求使用记里车,轻而易举啊。”

    郑胜无言以对。好吧,他作图的理由只是想在以后不被粗陋的地图再给坑了,当上司空?这可是八公之一诶!

    邱夫子您又异想天开了。

    “没有记里鼓车,我也会想到其他的办法。”最后,郑胜说道。

    下午,东谷回来了,他带回来了好几个人:“世子,这几位是顺阳有名的建桥人。夫人听说你要修桥,便派人去顺阳找来了他们。”

    虽然郑胜是位亭侯之子,但几位四五十岁的建桥人也不和他多说废话,他们直接要求去查看地形。

    郑胜也乐意如此,便让东谷带他们去了西边的山脚。

    回来,为首的建桥人道:“很简单的小桥,明天集合人手开工吧,十天修好。”

    郑胜向他提出要求,这桥要修的足够结实。

    那人顿时有些生气了:“我胡木子修的桥,如果一百年内塌了,你来找我!”

    郑胜目瞪口呆,一百年?您确定我们大家能活到那时候?

    “找我儿子或孙子也行。”胡木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补充了一句。

    郑胜最后选择相信这个顺阳最好修桥师的技术。尽管,他说的话很可能是在吹牛皮。

    郑胜把修桥的工作交给了胡木子,让他和李里正、李伯根直接沟通。

    于是,在小院的西边又开始大兴土木。

    与此同时,郑胜的文武营、虎卫营的日常的训练学习终于走上了正轨。

    晚上的挨打训练,由步伯亲手“指导”的是文武营几人和他看得顺眼的几个虎卫营卫士。如郑整、宋持、郑品亦等。其他人则分批次的接受郑东谷的指导。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一天郑汶突然来访,他又带来了郑胜期待已久的硝石。
………………………………

第四十七章  推进

    不过,郑汶先跟郑胜说起来的是各项生意的推进工作:

    “我们已经和南阳隆氏谈好了,郑子纸的生意和他们一起来做。”

    “隆氏?很厉害的家族吗?”郑胜插一句。

    “南阳隆氏,是南阳的大家族,底蕴深厚,是我们郑氏比不了的。”郑汶笑笑,“不过,这次他们还不是求着要和我们合作。”郑汶手里拿着张新纸像拿着一座金山。

    “郑子纸?这又是什么意思?”郑胜又问一句,郑子纸,郑子?这是在说他?

    “顾名思义,郑氏世子的纸啊。这还是隆氏大才子隆景想出的名字!”

    “那位隆氏才子?”郑胜记得此人曾经在千字文出来后还邀请过他。

    “嗯。隆氏答应我们帮忙打通荆州襄阳、南郡等地的售卖渠道。”郑汶笑着说,“隆氏跟襄阳各世族的关系挺好的。”

    “他们有什么条件啊?”

    “唔,卖向襄阳、南郡、江夏各郡的郑子纸,郑氏只能交由隆氏代卖,为期五年。”

    五年的三个郡独家经营权?隆氏这笔买卖大赚特赚啊!郑胜想着。

    “我和家主商量过了,郑子纸以后都会这样去卖。”郑汶看了郑胜一眼:“各郡、甚至各州的售卖权,都会卖给一两家当地的大族。”

    郑胜点点头,他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与各州郡的当地家族联合起来,分给他们一些利益,郑子纸才能真正的站稳脚跟。也许,郑子纸,也被郑垣当成了联系上各世家大族的敲门砖。

    “实际上,郑子纸也主要是他们在用。”郑汶笑着说。

    郑胜点点头,郑子纸一开始就被定位为了奢侈品。一个月几千张纸,看似挺多,可分散到全国各地,一个州也不过几百张纸,根本不够用的。

    “另外,桌椅的制作正在进行,我从新野、随县等地找到了不少木匠,依照世子你所给的图纸,正在加紧制作。”

    “家主准备在两个月后的重阳文会上,推出郑子纸和桌椅。”

    “世子那过滤工具可备好了?豆浆的生意早就可以启动了。”

    “再等等吧。”郑胜道,“最近很忙,下个月中旬就差不多了。”

    “嗯,另外我已经从家里挑选了十名忠诚可靠的庖丁厨娘,来你这里学炒菜的。他们现在已经到了。”

    “好啊。”郑胜终于听到一个更加令他满意的消息,“我这里现在人有点多,步伯、冬叶他们做饭正缺人手呢。”

    郑汶苦笑:“世子,他们要学多久啊?”

    “多久?”郑胜想了想,一道炒蛋固然简单,可中国的厨艺可不是容易学会的:“堂兄,若只一道炒蛋,三天即可。可他们想学会各种炒菜?把炒菜做的无比好吃。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郑胜虽然没做过炒菜,可不代表他没见过。电视上的厨艺节目他也看过不少呢!嗯,他最少还知道些常识。

    郑汶想了想,“只一道炒蛋不可行,那就让他们多学一段时间吧!”

    “我先去看看他们。”郑胜对别院未来一段时间的掌勺师傅们还是要好好观察观察的。

    十个年纪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高低胖瘦各有特点的男女。郑胜对这些人并不是很满意。

    “堂兄,以后再来人,尽量要选一些年轻的来啊。”

    “这是为什么?”郑汶不太理解,“厨艺一道也是年长些的、经验丰富的厨丁最好吧?”

    “这炒菜是一门新厨艺,所以要学习理解能力更强的年轻人为好。”

    郑汶点点头,同意了郑胜的观点。

    郑汶最后取出新的硝石,不过郑胜的实验依然宣告失败。

    “还不是?”

    “不是。”郑胜看着没有变化的水面,他甚至开始怀疑当初化学课上的硝石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了?

    郑汶走后。郑胜看着厨师们,开始头疼,又多了十个人,让他们住哪儿啊?

    不过,郑汶似乎早有预料,他为厨丁们备好了帐篷。夏天的季节,住住帐篷也没什么大不了。

    郑胜交给他们的第一课是,切菜。“每人每天,最少练习三个时辰的切菜。”

    当头的庖丁,是郑氏醉香居有名气的大厨薛玉食,他是个中等身材的胖子,四十岁的年纪,面色和善,小眼大耳朵,长得很有特点。

    他的白雪崧汤是醉香居的招牌菜。因此,薛玉食也是郑氏餐饮业的头牌庖厨,郑汶将他也派来顺阳,足可见郑汶对炒菜的信心。

    “世子,切菜?这是帮闲下厨们的工作,我们平常不需要忙活这个的。”薛玉食不乐意这工作,但说出的话还算客气。

    “不愿意的就离开。”郑胜冷冷的告诉他答案。

    不过,当他们吃到冬叶的炒蛋后,心高气傲的薛玉食也服气了。当然,他心里的疑问并不会减少。

    桥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