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文臣做到尚书令、八公那样高,公爵也就简单了。”
郑胜挠头,八公?尚书令?这是国家领导人的级别,他这个亭侯之子,做不到这位置吧?
难道真要去当兵?
郑胜突然想到,自己真的要跑吗?如果说,他能在乱世来临之前练成一支精兵,像闻鸡起舞的祖逖一样,北伐中原。只要祖将军稍微漏点功劳给他,乡侯爵还不是手到擒来?
而且,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枪杆子里出政权,呃,这句话好像也不太恰当。但能肯定的是,在乱世,手上握有军队,才不会被人欺负。如果,真的能像陶渊明一样隐居过日子当然也不错。
可现实是,他不是一个人,他现在有很多人,他甚至开始做生意,他的纸、炒菜、豆浆,在乱世里,还不是被人说抢就抢了?
所以,为了自身安全,他需要力量。像忽虎谷事件,郑胜绝不愿意再经历第二次。
想想郑泯,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南阳贼曹,就能调动几十流民为他杀人。
郑胜并不想这样,他想培养一支忠诚于他的精锐的力量。不需要多,只要能打、忠诚度高就行。
现在,他手下有郑整、李安建、王钧、宋持四名“精锐”。东谷?还真不能算啊。
想到现状,郑胜忧虑了。
邱夫子看着郑胜时不时眉头紧锁,时不时兴奋之色涌现,他拍拍郑胜肩膀:“你在想什么?”
郑胜回神,却不知该如何说起。
半响,他才说道:“夫子,我觉得郑家家丁素质太差了。你看,遇到流民,九个人对十一个流民,惨败。还居然有两个人逃跑,忠诚度也不够。”
“从戎也要一步步来,先制定一个小计划吧:我打算好好锻炼,并且锻炼出一支可靠的家丁护卫队出来。像李安建、郑整、王钧、宋持他们现在这样还不行。这次郑整他们表现的太弱了。必须加练。”
后面的船上,郑整、宋持、王钧他们突然感到一阵寒意。
邱夫子不再多说什么。很久之后,他幽幽的说:“你千字文快写吧!以你才学,做文官未尝不可。”
郑胜点点头,心里不以为然,千字文是他抄袭的,才学?他有吗?所以,郑胜真的是不打算背古文默经义当文官了。
“夫子,我一直有疑惑,那天你为什么突然要我作文?”郑胜想起来作千字文的初衷。
邱初道脸色一僵,他当然不会告诉郑胜,他是在报复之前的事,邱夫子看着河水:“我当然是想帮你扬名。”
“可是,我想要低调啊。”
“低调?你想低调,避开你那大兄的锋芒?”邱夫子摇头,“不可能的。你无论如何,他都会对付你。”
郑胜现在也明白这道理,郑泯自始至终,从来没有想过要和他和平共处。所谓低调行事避开锋芒,只是郑胜的一厢情愿而已。
那么当初没有一下子写完千字文的理由,现在已经根本不存在了。所以千字文,尽量快写出来吧!
走了一多半的路,吴云禄过来,看着郑胜沉默的样子,他嗤笑道:“你在悔恨?悔恨死了人?悔恨那个老头为你挡了刀?”
“别把人想的太高尚,流民杀了你,一定会杀了所有人。杀你杀他,只是先后顺序不同而已。”
“但是,他死了,我没死。”郑胜看着他。
“是我救了你,那老头为你而死,你难道还要为他服丧?他为你死,也是有你若不死必报答其后人的想法。所以他的后人,你多多照顾些就是了。”
郑胜沉默着。
“下了船,我就走了。”
“这次我救你,是报答之前的救命之恩。”吴云禄淡然道,“我救了你们十几人,也算是偿还清之前的恩情了。”
“这里挺好。”吴云禄看了看眼前的山水,“嗅儿,就交给你照顾了。那两个小子,你看着办吧!”
郑胜愕然,这男、女的待遇就是不一样啊!
吴云禄、刘能悄悄地走了。
郑胜一行也终于回到了顺阳。
………………………………
第三十八章 计划
下了船,郑胜回到庄园。
早先,听闻儿子被刺杀的事,王夫人差点跑去析县。后来又听说了郑胜没事儿,王夫人才没动身北上。
不过就在郑胜在析县反思自己时,王夫人向宛城发难了。她写了一封信去质疑郑垣。
“我儿子被十个流民差点伤到,郑氏的护卫就这样差吗?”
郑垣很大度的接受了批评,然后他撤掉了负责郑氏护卫管理的管事黄聪仁和郑氏的护卫统领郑立义——这两人都是郑泯的亲信。
“原本打算,就是把这两个位置丢出去平息怒火的。但事情没做完,这怎么办?”郑泯抬头问道。
“有人在帮助郑胜、郑尚脱身。谢意理在查这人是谁了。”
“此外,郑胜突然改道,谢意理他们没来得及改变布置。”
“是吗?这不是失败的理由。没做成,就是没做成。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是不是忘了,他那九百求活的性命都在我的手中。”
“谢意理说,内部出了点问题,他会给少爷交代的。”
“那我拭目以待。”
郑胜回了家,心情却没有放松。他辞别王夫人,回了别院。
他准备开始实施想了一路的计划。
不过回到小院,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青儿。郑胜近两个月没回来,青儿差点觉得郑胜不要她了。
安抚完青儿。郑胜得知西侧的房屋已经建好了。不过,郑胜已经有了新的计划。西侧的房子也只能暂时先用着。
韩夫人和王如一见如故,留在了庄园。而郑尚则被郑胜带回了别院。
回来的第二天,郑胜召集郑尚、郑整、李安建、王钧和宋持开会。
郑胜有些忧虑,人太少了。
不过人数并不影响制定计划。
“那天,我们被几个流民打得溃败,你们惭愧吗?”
王钧、宋持默然,郑整涨红了脸,“世子,我们是小孩子,他们是大人。”
“是,我们是小孩,他们是大人。但大人打小孩,会跟你讲道理吗?”
郑整摇头。
“我用弩射了几个人,嗅儿更是射死了那个齐麻子。这说明小孩也是能对付大人的。”
“可我们没有弩啊。”郑整继续道。
“弩会有的。但弩毕竟是外力。没有了弩,我们还是很弱。所以,为了击败敌人,我们需要加强锻炼。”
郑整哭丧着脸:“原来是加强训练啊。”
“你还想被人砍倒,趴在地上,差点流血死掉吗?”郑胜突然问。“以前我觉得我安安稳稳,好好地活着就行啦。可是十个流民就差点杀了我们。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现在锻炼已经不行了,锻炼只是强身。我们要习武。”
“现在我们人太少了。我们还要招人。”
“学习知识也不能停。不过,以后我们的重点是习武。”
“为了不再被欺负!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大家努力吧!”
郑胜这两天一直在想着怎样建立一支合格的军队。
既然最长远的目标是成为乱世中一支能打硬仗、忠诚可靠的军队,郑胜现在的训练自然就不能像之前那样随意了。
他也要给他们灌输一些新潮思想。
郑胜发现,这时候的军队最注重的是个人的勇武。基层的军队长官,能站稳脚跟、取得士兵们的信任靠的就是高出普通士卒的勇武。
比如说郑老爹,他就是从管十个人的什长靠着自己勇力,慢慢升上去的。
至于为什么晋国现在掌控着一州甚至数州军权的都督们都是皇族,这就是晋国以皇族掌兵权这一国策的结果了。甚至军队的中上层现在也大多是由氏族、大将后辈充当。但勇武之辈,依然是军队的核心力量。
但,郑胜准备灌输团队的思想。
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他想建立一支能够击败游牧民族骑兵的军队,靠个人勇武是不太现实的。胡人个人的武力普遍要强过汉人,尤其是以骑兵来去如风的特性,汉人的步兵往往难以抵挡。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汉族步兵团结起来,结成紧密的大阵,克服恐惧,用弩弓远射,枪刀近战,想骑兵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外,还有指挥和服从。
郑胜不知道古时候的军队是如何进行指挥的,他身边的人对这些也不熟悉。但现近代的他熟悉,做好命令和指挥,一支军队才能上下协调运作,士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