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始于太康七年-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胜很是惊诧,解我之难?就凭她一个小丫头?这一定行不通。那么,是依靠陆氏?她的家族确实很有能量,但陆氏肯帮他吗?陆芸如果能说动陆氏助他,她又会向他提出什么条件?

    郑胜有些纠结,有外援当然好,但恐怕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郑胜决心明日赴约,看看陆芸要提什么样的条件。如果太过苛刻,郑胜宁愿独自面对眼前困局。

    回到青竹居,郑胜看到刘嗅儿正忙着收拾行李,郑胜便把纸条交给她:“明天走之前,我们要在望远亭停留一会儿了。”

    刘嗅儿默默地看完:“是那位公堂上的陆女公子?”

    “对,我们去会会她。”郑胜琢磨片刻,陆续道:“现在陆氏最出名的人物应该是陆云、陆机兄弟了,就是不知道这位的确切身份。”

    郑胜觉得她不会是陆氏兄弟的直系后辈。不过,陆抗有四五个儿子,陆芸应该是陆机、陆云的侄女辈的。

    郑胜告别族人,带着自己的人出宛城南城门,很快到了距离城门不远外的望远亭。

    望远亭,是一座不大的小亭子,却是宛城人迎送客人的地方。

    不过,适逢寒冬,积雪未消的日子里,望远亭也是一副萧然的模样。

    郑胜到达亭子外面时,一眼便看到了陆芸那辆精致的马车。郑胜上下看了看,琢磨着这马车恐怕装不下多少人,速度估计也跑不快。运货自是不合适,确实是贵族人家的奢侈品。

    陆芸正穿着厚厚的冬装,静静地坐在亭子中的石桌前。桌子上用小炉温着一壶里面未知的东西。碧玉侍立一旁,如把她们画出来,便是一副美妙的古代仕女画了。

    但郑胜带人闯进了这幅画。

    陆芸起身,款款施礼。

    郑胜回礼。

    看着她红扑扑的面庞,郑胜颇感惭愧:“对不起,还劳烦姑娘等我,是我来晚了。”

    陆芸笑道:“是我来的稍早了一些。不怪世子。”

    “天气寒冷,我长话短说,姑娘的那封短信,究竟是什么意思?”

    陆芸看了看郑胜身后的众人,稍显迟疑。

    郑胜给她介绍道:“他们都是我最亲近的伙伴,绝不会背叛我。刘嗅儿、万云、王钧、郑……”

    “郑世子带了这么多人来是想对我家公子施压吗?”碧玉又忍不住了。

    陆芸斥道:“碧玉,不得无礼。郑世子,实在抱歉。”

    郑胜确实有些不满,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对大家道:“万云、王钧,你们都出去等一会,嗅儿留下。”

    等王钧等人离开,郑胜坐在陆芸对面的石椅上,问道:“现在,姑娘可以说了吧!”

    陆芸默不作声地操作起面前的器具。她动起来,郑胜便看出来了这是一壶茶水。晋代,茶已经在小部分的文人间流行开,二十四友之一的杜育写下的那一篇咏茶的赋《荈赋》,郑胜也见识过。

    而郑胜也不会介意饮茶。

    等陆芸斟好了茶,郑胜默默品完一整杯后。陆芸才清然开口:“世子已经知道,我出身吴郡陆氏。”

    “但世子不知道,我家与陆祭酒他们并没有十分亲近的关系。”

    陆祭酒,就是陆机。

    郑胜的确十分的惊讶。
………………………………

第十五章 陆芸的计策

    “我家要与士衡伯父攀上亲,要一直往前追溯到前汉朝。”

    陆士衡便是陆机。

    在郑胜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下,陆芸竟把她的出身讲的透彻。

    “先祖陆褒生有二子,长子陆纡,次子陆康。康之子陆绩,绩之子陆睿,睿之子陆许,许之子陆献。陆献便是家父。我们家这一支人丁不旺,而且也没有过如陆逊、陆抗这样的大人物。是吴郡陆氏很弱小的一支。在吴国时,祖父曾在长沙做过县令,父亲也做过江夏令,后来被人诬陷获罪免了官。一直到本朝太康年间,才由荆州大中正推举做了徐州郯县令,之后又转任了江陵令。”

    郑胜点点头,江陵令?江陵,这地方有点耳熟啊?

    “世子,江陵在荆州南郡,郯县在徐州东海郡。”刘嗅儿小声道。

    郑胜点点头,经过提醒,他知道江陵是什么地方:在南郡的江陵,是荆州很重要的城镇,荆州有大城襄阳、江夏、宛城,再往下数就是江陵了。

    陆芸对刘嗅儿的表现很是惊奇,她不由的仔细看了她几眼,发觉这少女气质很是娴雅,长的也很美丽。最重要的是,她与郑胜之间相处的极为融洽。

    陆芸的心有些乱了,她看着面前的两人默不作声。

    听不到陆芸的声音,郑胜和刘嗅儿便讨论起了陆氏的家谱。

    “陆公子说的那位陆纡是陆机、陆云的先祖。陆纡之子是陆骏,陆骏之子是陆逊,陆逊之子是陆抗,陆抗之子是陆机、陆云等。”刘嗅儿替郑胜从前往后理了理陆氏的族谱。

    郑胜点点头,把陆氏家谱理清,可见陆芸确实是陆机的侄女,但并不是亲侄女,而是族侄。

    郑胜因此更加疑惑,陆芸如此开诚布公,毫不掩饰己方的缺点,可谓是诚意十足。

    可世上哪有这样谈判的?

    不管是援助也好,合作也罢,人总要把自己的优点放大放大再放大,把缺点隐藏、避开、糊弄掉,即扬长避短是也。

    但陆芸的诚意太大了,在郑胜看来,应该是他去求着她帮忙的,可现在“供求关系”似乎反过来了。

    郑胜咳嗽一声,把一直盯着他和刘嗅儿看,陷入沉思的陆芸唤醒。

    陆芸神色莫名的看着他,轻声道:“在江陵令任上,家父不敢说做出了太多的功绩,但他勤勤恳恳、从来不敢懈怠。但两年多前,家父得罪了当时的新任荆州刺史石崇,在荆州官场上处处受到排挤。”

    郑胜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原来她的家族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出仕本朝后,家父与士衡伯父他们才渐渐多了书信往来。家父与石刺史关系恶化,小女子便带着父亲的书信去了洛阳面见士衡叔父。但在前不久,家父病重,便被石刺史胁迫着辞掉了江陵令的职务。我也由此返回荆州。”

    郑胜感觉陆芸所说,若皆为事实,那么,他们两家还真是有了共同的敌人——石崇。

    陆芸的心思是要合作对付石崇吧?

    只听陆芸继续说:“回到荆州,我才听闻了郑氏最近的遭遇。石刺史竟然沿路劫掠,实在是不配为官。如果,你我两家能够联合起来,想必会减轻很大的压力。”

    郑胜提出异议:“这不公平,你父亲只是在荆州做官而已,况且现在已经离任。只是这样一份口头的约定,如果你们抵不住石崇的压力了,能直接回去扬州。我郑氏还不是要独立面对?”

    “郑世子有所不知,我家自祖父在荆州做官那时起,就已经定居在了江夏城。虽然家业不大,但也不是说回吴郡就能回得去的。”

    郑胜了然的点点头,这样就合理了。

    “陆公子,我们南阳郑氏、你们江夏吴氏联合起来恐怕也对付不了石刺史。您说的联合起来,如果只是我们两家的合力,对付石氏依然是以卵击石的结果。”刘嗅儿轻声说道。

    “事在人为,我们两家既然有共同的对手,不联合起来,只能任人欺凌。这恐怕也不是郑世子愿意看到的吧!”

    郑胜默然,多一个帮手固然不错,但这个帮手的实力着实不大。看陆芸急匆匆返回荆州的态势,她去洛阳求助族中叔父的目的显然是没有达到。也许,陆机、陆云并不愿意因为家族里的边缘小人物而得罪如日中天的石氏家族。

    可如果没有吴郡陆氏的名望,陆献一家的命运恐怕更加悲惨。

    “不知,令父如何开罪了石崇?”郑胜突然好奇的问。

    “只因在一场宴席上,家父不愿饮酒。石刺史竟然杀死了为我父斟酒的侍女,同时也令他对家父心怀不满。”

    郑胜摇摇头:“石崇这是在杀鸡儆猴啊!”

    两年前,正是石崇刚到任的时间,他要压服官场,抓只不服管教的“猴子”出来,自然不意外。

    这样来看,陆献的确很倒霉。

    郑胜默默地喝着茶水,他权衡着利弊,要不要联合陆氏呢?

    陆芸咬咬牙,最终说出了自己的最终方案:“其实,我还有一个办法。”

    郑胜好奇的问:“姑娘请说。”

    “请问郑世子,你可知自古以来,两家、两族、两国之间要达成坚实的同盟,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陆芸反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