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怡姐,深情地安慰她说:“从今往后,我们两个人就携手同行,要开心地面对生活,能陪着你慢慢变老,那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我们本来以为,两个人这样平静地过一辈子就得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几年以后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件大事,再一次把我们的生活,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父亲和岳父当年在四野的老首长,我们国家的副统帅竟然叛逃出国,折戟蒙古国的温都尔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九・一三”事件。此后,全国掀起了一轮新的政治运动,并波及到了军队,而四野的老部队则首当其冲。
我岳父平时说话犀利,是个眼睛里揉不得半粒沙子的人,在军区政治部,岳父是个敢于向一些陋习和恶劣作风“放炮”的人,自然会得罪很多人。运动刚刚开始不久,岳父就被“隔离审查”,让他交代当年老首长的所谓“叛变”“怕死”“不服从命令”的证据材料,岳父实事求是地就当年的“四平之战”为老首长说了几句公道话,随即就被当做“叛党叛国集团”的成员,撤消了一切职务,被投入了监狱。
作为四野老首长的警卫人员和我岳父的老战友,我的父亲也不能幸免。军队的造反派对我父亲是软硬接受,威逼利诱,让他揭发我岳父的问题和老首长的证据,被我父亲严词拒绝了。不久,我父亲也被关进了禁闭室。
我岳父本来就有严重的糖尿病,那些造反派还故意在他昏迷的时候,给他注射葡萄糖,致使他很快就离开了人世。我岳母在家里听闻消息,也悬梁自尽了。我和方怡姐当时一直在舰队基地,对家里的变故一无所知。
父亲在禁闭室里听说了岳父岳母的死讯以后,在禁闭室里沉默了一天一夜,然后对监守人员说:我可以揭发方文祥的问题,也可以把老首长过去的问题交代清楚,但是,你们得让我先回一趟家,把一些资料整理好再给你们。
造反派同意了我父亲的要求,就派几个人押着我父亲回到了这里。西屋的楼上,原来是我父亲的书房,父亲上去之后,取出珍藏多年岳父送给他的一把“勃朗宁”,饮弹自尽了。他过去常说,军人就应该死在枪口下,不是敌人的枪口,就是自己的枪口,至此,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秦岚阿姨平静地收敛了我的父亲,然后穿得整整齐齐的,躺在床上,用一把手术刀,割断了她自己手腕上的动脉……
纸终究还是包不住火,父辈们的噩耗还是被我们得知了,过度的惊恐和悲伤彻底击垮了方怡姐的心理――她疯了。为了保护我们,舰队首长派人把方怡姐秘密送进了基地疗养院,并把我关进了禁闭室,还通知哨兵说,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进出禁闭室,违令者,格杀勿论。军区的那些造反派们几次想冲击基地要提审我,都被荷枪实弹的警备战士给吓了回去。而后,首长顶着巨大的压力,让人把我塞进了核潜艇远航西沙,由此躲过了一劫。
我随着核潜艇在广袤昏暗的海底游弋,悄无声息地保护着祖国的海疆。每次远航归来,首长都会亲自把我送进了禁闭室,专门派他的警卫看守,一直到我下次的出海。那几年,方怡姐一直生活在疗养院,病情时好时坏,可她整天在嘴里唯一念叨的人却是我――她的安安。
十月的春风终于吹散了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的阴霾,我也不用再进禁闭室了。五年来我第一次见到了方怡姐,她人变胖了,满头花白的发丝,看起来却像个年近花甲的老太婆,动作变得迟缓了,目光也变得呆滞无光,但那年她才三十八岁。
“安安,你去哪里了?姐姐等了你这么久,你为什么都不过来?”方怡姐她一眼就认出了我,这些话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却是面带笑容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她的话像一把刀子,戳进了我的心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忍不住滚落下来,可她却拭着我的眼泪安慰我说:“你哭什么呀,安安,姐姐又没有责怪你,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你应该高兴才是啊!”然后她的眼神却陷入了迷茫,环顾着四周,拉着我的手紧张地问:“安安,我们的女儿呢?她怎么也不来看我?我有些想她了。”
“姐,你难道忘了吗?我们的女儿在她的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那里,她开心得很,你就别想她了。”我把方怡姐紧紧地搂住,勉强挤出笑容对她说:“姐,我是来接你回家的,我们回家吧!”
为了方便照顾方怡姐,我申请转业到地方电信部门工作。近十年的时间里,方怡姐的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她深知自己的病情,平时非常注重休息和药物治疗,所以她大部分时间都很清醒,而且还陆陆续续地翻译了许多英文小说,在译文界有了一定的名气。五年前,方怡姐一位早年定居加拿大的女同学得知她的情况后,就特意飞到国内找到我们,向我提出要接方怡姐去加拿大治疗的建议,我当然是满口答应了。
我们的父母得到平反后,他们补发的工资和抚恤金,再加上方怡姐这些年的稿费和我自己的一些积蓄,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金额,足够我们花大半辈子了。方怡姐去了加拿大以后,我就把那些钱都汇到了她在国外的账户,供她治疗所用。哪知她把那些钱拿去投资,不到三年时间,方怡姐不仅在温哥华拥有了她自己的住房,而且还成了一位真正的“百万富翁”。
国外优美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再加上医药和心理方面的治疗,使得方怡姐的精神彻底得到了恢复。前年,我辞去了工作,去加拿大和方怡姐团聚,并和她在美国纽约华尔街租了一间写字楼,正式开始了资本投资和运作。
去年底,方怡姐把“安琪投资”交给了我,她自己回温哥华修养去了。今年上半年,我一直都在国内,寻找投资的信息,没想到那天在长途车上,竟然会意外地认识你。也许是我太兴奋了,等你下车的时候,我竟然没想起来问你在哪座学校读书。回到这里后,我真的是懊恼不已,遗憾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有缘分见到你了。
我买好了飞机票,准备明天就回去。可想不到你自己今天会找上门来,而且还提议让我陪你一起过生日,伊如,你说,是不是我们有缘,注定是要重聚的。
林伊如慢慢站起身来,感动地对夏跃进说:“夏先生,你的故事很精彩,太让我感动。”
“伊如,我……”夏跃进也站起来,真的醉了。
“夏先生,我扶你去休息吧!谢谢您的蛋糕和红酒,我也该回去了。”林伊如扶着夏跃进,真诚地说。
夏跃进脚步踉跄地挡在了她的面前,从怀里掏出一本存折递到她的面前,口齿不清地说:“伊如,这本存折里面有一万美元的存款,是我刚才以你的名字办的,密码我把它记在上面了,送给你,作为我今天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夏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已经打搅您一天了,还让您破费为我庆生,我已经很感激了,怎么能再收您的钱呢?再说,这也没理由啊?”
“你别――误会,伊如,我没有别的意――思,缘分,我只想说――缘分让我认识你,你就收下,钱不多,但――是我的心意,伊如,你就算是先替我保存着也行,如果你需要用钱,那你就尽管把它取出来,如果你不想用这个钱,那么就等我们下次见面的时候再还给我,好吗?”
林伊如只得接过存折放进自己的挎包里,告别了怅然若失的夏跃进,离开了石库门,踏上回程。时至今日,林伊如都无法对这次可以说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上海之旅最初的动机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当林伊如坐在长途汽车上离开上海的时候,她的心里仍然还像是在做梦一样。
………………………………
第二十三章 幸福如纸
从上海回到学校,天色已经黑了,林伊如感到有些疲惫,平时三两步就能跑上去的宿舍楼梯,今天脚步显得有些艰难。到了过道口,她诧异地发现,过道里的灯怎么也按不亮,两边的房间里竟然出奇的安静。咦?人都到哪里去了?难道整个楼层的人出去过元旦都还没有回来?
林伊如正揣测着,却见从过道尽头的房间里端出一个燃着蜡烛的大蛋糕,闪烁跳动的烛光映照在端着蛋糕缓缓向她走来的那个人的脸,林伊如惊喜地叫出了声:“勇哥?勇哥!”这时,过道里的灯霎时亮了起来,每个房间的门几乎是在同时被打开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