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样防治呢要经常随诊治疗不能间断,最好家庭配备血压计,随时掌握血压的变化。用药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因人而宜。
降压过度会中风
美国对322位老年患者的保健医师进行查询,177位医师在回复中报告,有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的两周内,出现了脑缺血或中风,其中12例因降压过度而死亡。
这些病例,多是同时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或先用某一种,后见效果不理想又加用另一种;或未听从医瞩,自己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即“过度”地降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不可求之过急,必须谨慎从事,绝不可自己任意加大剂量,或加用新的降压药,要严格执行医嘱,防止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
高钙低盐能抗高血压
医学家们认为,低盐高钙饮食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平时的膳食中,除了选择质好味美、价格适宜、方便安全的食品外,还应注意选择低钠、高钙、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品。这对于高血压患者和有患高血压倾向的人尤为重要。中老年人不仅容易患高血压,还容易出现骨质脱钙,导致骨质疏松,减少盐的摄入,增加钙的摄入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正常成人日均摄盐不宜超过35克。至于每日钙的供给量,我国规定为:成年男女600毫克,孕妇8001500毫克,乳母2000毫克。高血压患者的钙摄入量应高于标准水平。
钙能使血压下降
荷兰和丹麦的科学家均证实:饮食中含有较高的钙会使血压下降。
荷兰的科学家检查了2300个进食含有较高的钙质食物的人,发现他们的血压较进正常饮食的人要低。
丹麦的科学家则以患有中度高血压的年轻人做试验。一组人每天服用1000毫克钙剂,而另一组人则服用安慰剂。结果发现服钙剂组的人,舒张压平均下降48毫米汞柱,而服安慰剂组则舒张压平均只下降17毫米汞柱。
这个研究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服钙质越多越好。研究者认为最佳的每日摄人量为800毫克。牛奶及牛奶制品、西芥兰及绿叶菜中均含有丰富的钙质。
切莫忽视老年人房颤
据国外最新资料报道,老年人房颤有以下特点:第一、老年人房颤患者比年轻人房颤患者更有可能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所以,在急性房颤发作时,除考虑一般原因外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肌梗塞、感染、发热、缺氧等,还应检查甲状腺功能。第二、老年人慢性房颤患者与脑卒中的关系较之年轻患者更为密切。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严重伤残。老年人慢性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率比无房颤的老年人高5倍,在所有脑卒中病例中,15是由房颤引起的。所以,对老年人慢性房颤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心率低于每分钟7080次的老年患者,更应积极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老年人应提防饭后低血压
许多老年人,饭后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昏眼花、四肢乏力等全身虚弱表现,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常在饭后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或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在饭后血压会一度下降,特别是开始35分钟与饭前相比有显著的降低,35分钟后又适当回升。
为预防饭后发生低血压,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的人,要少吃多餐,避免一餐过量;少吃肥腻食物,少喝酒,特别是烈性酒;进食的速度要缓慢,不宜过快;晚餐后应过23小时再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饭后不可马上起立走动,最好静坐35分钟后缓慢起立走动,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摔跤跌倒。
左心衰竭的表现
有些老年人夜间熟睡时,突然被憋醒,这在医学上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又叫心源性哮喘,是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
能引起左心衰竭的疾病多为严重而又危害较大的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危象、心肌梗塞、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老年人如有夜间憋醒的情况,应尽早到医院详细检查心血管方面的情况,及时给予治疗和预防。
吃多脂鱼可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率
多脂鱼就是人们说的肥鱼,通常食用的多脂鱼有鲭鱼、曹白鱼、鳟鱼、鲱鱼、沙丁鱼、鲑鱼、斑鳟鱼等。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吃多脂鱼可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率,若一周吃23次肥鱼可降低再次发作率达13。
吃多脂鱼为什么能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这是因为多脂鱼含有高水平的甘烷戊酸,经
………………………………
第10节
机体代谢后可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其中包括前列腺素,它有减少血液凝结的倾向,此外,还可防止心肌纤维震颤心肌在缺氧状态下不受控制的收缩。
身材矮小者与心脏病
最近,美国进行的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发现,身材较矮小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通常比身材高大的人大得多。身高等于或低于170米的男子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比身高等于或高于185米的男子高百分之六十。研究证明,身材矮小的人动脉也短小,而且较细,因而脂肪易于淤积,动脉易被粥样硬化斑块阻塞。此外,许多身材矮小者不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而且血胆固醇水平和血压值也较高。研究还发现,被调查人群的身高每增长1英寸约合254厘米,其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性便下降百分之三。
酒后低血糖症及其预防
“低血糖症”是由于血糖浓度下降,大脑神经等组织的供糖来源减少,大脑神经营养受到障碍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是先饮酒再吃饭,喝酒时肌体处于空腹饥饿状态,肌体因缺少糖或淀粉类食物的摄人,使血糖浓度急速下降。另外,空腹饮酒时肝脏很快将酒精吸收,进而抑制了肝糖元的分解和糖的异生,更加速了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症”大多发生在开始饮酒后不久,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细速、恶心呕吐、神志恍惚或昏迷。一旦怀疑是“低血糖症”应立即喝糖开水,绝不要误认为酒醉而给喝米醋,米醋的刺激会引起化学性胃炎。同时应该注意保暖和卧床休息,一般经数分钟后即可恢复。
为了避免饮酒后“低血糖症”,可酒前吃些甜食。
食物种类与阑尾炎
英国有位医学家曾经调查了食物的种类与发生阑尾炎的关系。结果发现马铃薯进食量多的人发生阑尾炎的较多,且马铃薯吃得越多者则阑尾炎的发病率越高;相反,多吃蔬菜如绿叶菜和西红柿的人,则发生阑尾炎的较少。
据认为煮熟的马铃薯在胃肠内可被完全消化,而绿叶菜等蔬菜一般不会被完全消化,从而产生消化不完全的残渣,可促进肠内容物在肠腔内通过,不致滞留在盲肠附近,影响肠内细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绿叶菜和西红柿等对阑尾可能有保护作用,使其不易发生炎症。
老年性黄疸患者应警惕癌变
黄疸,俗称“黄病”。黄疸系指血中胆红素增高,致眼巩膜粘膜和皮肤发生黄染而言。医学把黄疽按其病理分成肝原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三种。如果老年人出现黄疸,应警惕癌变发生。其常见病可有以下几种。
肝癌。黄疽常是肝癌的晚期表现。由于癌组织压迫了主胆管或肝门淋巴结肿大所致。如有肝区疼痛,且肝大质硬,或呈结节状,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全身消瘦或有热等,要想到本病。及时检测尿、肝功、酶、甲胎蛋白或进行超声等项检查。
胰腺癌。黄疸是胰腺癌,尤其是胰头癌的早期表现之一。黄疸呈进行性加重,早期有左上腹痛或左季肋部疼痛,伴有消化道症状、消瘦。尤其出现无痛性黄疸,且可扪及囊性肿大的胆囊,要警惕该病发生。应进行检测尿或进行调线胆胰管造影、超声等检查。
胆囊癌。黄疸出现较晚,常并发胆结石。如果老年女性,早期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向右背、肩、胸扩散,伴有消化道症状、消瘦等,出现以上症状,应进行胆囊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