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邬大人过奖了,我行走江湖,靠的是长得帅,这才华横溢倒是说不上。”
邬宏伟哈哈大笑
“老弟谦虚了,你这相貌颇和老朽年轻倒是不相上下,说长得帅倒是诚实,不过老朽自诩进士榜眼出生,这诗才远远是不如你啊!如今如同你这般诚实谦虚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多了啊!”
徐昂一脸诧异,想不到这邬大人熟悉起来既然如此有趣,抬头看去,邬宏伟脸上一副镇定的样子,也不像是开玩笑,心中暗想,“莫非这大哥以前真的是个和我一样的美男子?”,倒是对甘之渭没有印象
邬宏伟见徐昂不说话,便将小册子递给徐昂,徐昂接过打开第一页,见到上面的字便是明白了。
想来这个世界就已经有各种报刊杂志了,这是最新的一期京城的《大周风流》杂志,徐昂倒是听过没见过,之前几个人没事瞎混的时候也说起过,这杂志无非就是写一些小道八卦,那个朝廷大员娶了个小妾,吏部史侍郎晚上被老婆赶出门,露宿街头这样的事情,后来朝廷大员的黑历史被扒得差不多了,眼瞅销量下降,杂志又开展其它的业务,刊登一些诗作什么的,倒是人人皆知。
现在拿到手仔细一看。看这主编居然是现在不满十三岁的太子杨盛哲,想必也是个官办杂志,下面还有京城十六处的发布刊号,也是个正版。
徐昂翻过扉页,只见杂志第一面就写着几个大字“春江花月夜”,徐昂顿时哭笑不得,也明白刚才邬宏伟那样说是什么意思了。这说好的不当文坛大盗的,不小心念了一首诗竟然被广而告之了,再翻开第二页,居然是他写给乐水的那篇钗头凤,只是原名是“钗头凤•送别乐水”变成了“钗头凤•送别张小姐”。这杂志社当真是神通广大。
“实不相瞒,这词是我填的,不过这春江花月夜嘛!是张若虚写的。”徐昂把书递给邬宏伟笑着说道
邬宏伟满脸笑意,说道“知道!章若虚嘛!你看!”说着翻到第四页给徐昂看
徐昂伸出头一看,我擦!这尼玛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只见第四页是前面的诗词作者的简介
“此两首诗词为章若虚所作,章若虚本名徐昂,字子轩,武陵人,今山东西水县令,笔名章若虚。十九岁中秀才,文采斐然……”
邬宏伟看着笑了笑说道
“不仅如此啊!你对国子监学生的那番话倒是让老夫心中激动不已啊!之前陈冶给我消息,我还真以为你是他说的那般,这一看才知道,老弟你是胸中有丘壑,肆意人间倒是真性情,老夫敬你一杯。”邬宏伟之前也是听陈冶说了,倒是陈冶的大儿子一面之词,上次见面还将徐昂数落了一顿,这杂志倒是记录得十分详细,各自说了什么都写出来了,邬宏伟也明白自己误会了徐昂了。
徐昂大吃一惊,这事儿也写上了?往后翻了翻,还真写上了,这倒是登上了杂志的头版头条啊!想不出名也难了。只是这文坛大盗的名声倒是背上了,心中苦恼不已,莫非这就是我文坛大盗地宿命么?
………………………………
第56章 心里难受
徐昂和乐水分别之后,在路上晃荡了好几天,到西水县也有几天了,乐水回到京城之中和甘之渭等人一起查了下,还真没查到张若虚这个人,便一致认定这春江花月夜是徐昂所作,太子杨盛哲年纪还小,见到姐姐从外面回来也是缠着说一些有趣的故事,乐水便说了。
作为《大周风流》的主编杨盛哲同学,遇到这样有意思的事情,哪里不能好好记下来发表出来?周仁树吃瘪的故事,那可是销量的保证啊!索性做了个徐昂的专辑,就连徐昂给乐水说的三个笑话都给刊登出来了,不过这倒是给徐昂惹了不少麻烦,这是后话。
“老弟这下可算是京城闻名了,不过以后要是去京城可得小心一点了。”邬宏伟说道
“大人过虑了!”徐昂说道。“大不了蒙上脸,这样我的粉丝就认不出来了。”
“何谓粉丝啊?”邬宏伟问道
“额!就是崇拜我的人。”徐昂摸了摸头,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邬宏伟见徐昂没懂自己的意思,也不多说。本来他就自诩才华不错,对诗词尤为喜欢,又遇到徐昂这样的文坛大“家”,想必前几天是聊得不开,今天更是殷勤,各种请教,前世见过那么多好诗词歌赋,这会儿忽悠倒是不难。
徐昂带着事情来的,看着邬宏伟这样,也不好打断,过了一会儿便实在是憋不住了,说道
“邬大人,这次下官过来是有事情的想来请求帮助的。”
邬宏伟聊在兴头上,见徐昂说得慎重,便停了下来
“你有什么事且说来。”
徐昂清了清嗓子,说道“是这样的,昨日下官去赈济灾民的营地巡视了一趟,倒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目前看来还有一个问题。”
邬宏伟点了点头,徐昂接着说道
“目前灾民的数量有五万,只多不少,而营地赈济灾民的粮食倒是只够两日使用,如果出现什么意外,运输中断难以为继,我们可就很难办了,因此,我想郡府能不能在我县多储备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邬宏伟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这些事我向来是没有怎么仔细管的,我叫我师爷过来,看看到底该怎么进行。”
说完便出门让门口的小厮将师爷找过来,不一会刘师爷就已经到了,徐昂便将自己的意思说给刘师爷听,听完,刘师爷便问道
“徐县长是想要准备多少粮食应急?”
“够十日之用即可!多多益善!”徐昂想了想,说道
刘师爷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睁开眼便说道
“目前银子的事情好办,只是现在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一年来的赈济工作,我郡现在存粮也不多了,最近的粮食更是江南运过来的,这些粮食要源源不断的运到受灾严重的地方,留给我们这里的只够五万多人使用,这些朝廷是有数的,十日的存粮实在是太难弄到,我想想办法,弄到两日存粮便不成问题。”
徐昂刚准备说要是这浮桥出了问题,或者涨水了怎么办?不待徐昂接着回答,刘师爷继续说道
“朝廷的粮食会定期从江南运输到我们这来,肯定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现在西水和山原两县只隔着一条河,浮桥可以沟通,万一涨水,以前的大船也能派上用场,两日的存粮已经足够!”
邬宏伟一听,也是点头。
徐昂此刻也不好说什么了,既然都说了两天的存粮还需要想办法,那便是再说也没什么用了,便点了点头。
刘师爷一见两人均点头,便说道
“既然两位大人同意,那我就想办法去联系其他人提供两日的存粮,告辞了。”
说完便出去了,
徐昂见到这件事也差不多就这样了,于是对邬宏伟说道
“大人!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想问问大人的意见,”
“哦!那你接着说。”邬宏伟回答道
“目前我们在赈灾营地安排施粥,其中很多人力都是齐王负责安排的,因此施粥的横幅上大多是挂着齐王的名头,比如说山原郡署和山原县署虽然有很多粮食朝廷运来的粮食,但是都只有一个粥棚挂着名头,我在想,我们能否按照赈济粮食的多少来决定横幅的数量。”徐昂说道
邬宏伟想了想,看着徐昂,到底是年轻人,还是有些摸不到门路啊!这年轻人自己看得有点顺眼,就点拨他一下吧。
“小徐啊!你说的这件事我是知道的,齐王当时有找过我说提供人手,这名头的事情我却是听你说才知道的,不过我觉得吧,你想得有点复杂了。”邬宏伟说道
“第一!人手问题也是个大问题,人员的工酬,管理都很麻烦,齐王愿意提供人手,那是再好不过了。第二,既然齐王将这名头都换成齐王的,其它乡绅也没说什么,想必是齐王喜欢百姓的口碑,那便由他们去吧。这为官之事,你可能有所不懂,赈济灾民是朝廷的任务,我们做好便是,等到这灾民离去,我们无功无过,那便是皆大欢喜。即便是有功,那也轮不到我们。”邬宏伟说完看了看徐昂。
徐昂一听,邬宏伟说的这些道理他又何尝不明白?山原郡把担子丢在他身上,倒是除了定时运送粮食没一点的风险,倒是万一有个骚乱,百姓又不念他的好,那自己不就是吃亏吃大了么?灵机一动,说道
“郡守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