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权臣-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逖也是肯定的点点头,不料杨嘉却道;“以前我在贺太常家的古籍上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讲解如何让软化铁,让其变得不这么脆。可是上边之说了一点,并没有将具体流程,再者时间太久我也记得不是很清了。”杨嘉所说的贺循当然是乱扯的,真实情况是杨嘉前世看过的古籍,但现在记忆模糊了,杨嘉一时还真不知道,如何将这生铁中的碳含量脱去。

    祖逖听闻只能迷惑的点点头道;“那就想让他们制作‘风箱’等明馨你想起来书中说的方法,再开始浇铸武器。”

    杨嘉听着祖逖轻描谈写的语气就知道祖逖没有理解杨嘉的话,这也难怪,时局所限而已!祖逖哪里知道熟铁,生铁,和钢的碳含量,工匠现在浇铸出来的兵器,就是生铁。太脆,并不能达到钢的碳含量。以往不是没有出现过钢,只不过只是在史籍中出现而已,就是那些铸剑大师花费数十年的精力一铁锤一铁锤打出来现在早已失传的传国宝剑,显然祖逖不认为杨嘉所说的软化铁,就是要将生铁脱碳成为传国宝剑。不过杨嘉也不解释,现在还没有想到方法,解释过多都是虚的,等想到方法,浇铸出钢制武器,直接吓尿祖逖就可以了。

    看着一切步上正轨的场景,祖逖出言要回去,杨嘉也是理解的点点头,逼近祖逖离开谯县太久可不是什么好事,再者杨嘉留在这祖逖相信不会出事,所以才出言要离开。

    不料杨嘉忽然想到什么急忙的拉住了祖逖,祖逖不解的转过身来却听杨嘉道:“奋威能不能取消这些工匠奴隶的身份,让他们变成自由身?”

    祖逖更是不解道:“为什么要将这些低贱的工匠变成自由身?”

    “当然是为了锻造更好的武器,和更快的锻造速度。”并不能解释太多的杨嘉只好含糊其辞的以利诱之。

    魏晋时期流民的地位不是最低,最低的是百工的身份,比士家还要第一等,还让人看不起。百工的来源主要包括俘虏,刑徒,和奴婢,其被人看不起可想而知,而且朝廷对百工的控制和士家一样父子相袭。

    祖逖犹豫半天道:“明馨你想加强北伐军装备的想法我当然知道,但是实在不好办。先前你说的谯郡官吏又百姓选举和你今日所说的解除百工奴婢的事情都不是我能做的了主的!上次你给我说起选举的时候,我就想跟你说明的,可一直忙着土断的事,所以耽搁了下来。”

    杨嘉听闻拍着脑袋,自己怎么把这种忌讳给忘了,选用和罢黜官吏一直是吏部和皇帝商议的,百工的身份也是魏晋以来朝野上下一直默认的,区区一个豫州刺史,你怎么敢自己随意选用官吏和解除百工的身份,就是你所管辖的州郡也是不行。

    杨嘉略微沉思道:“那我们给皇帝上奏疏,请求特旨?”

    祖逖听闻杨嘉竟为了这些小事,要闹到给皇帝上奏疏。不免有点奇怪,但也是心知杨嘉这般做只是为了北伐。心中的疑虑顿消,开口道:“要是这样上奏疏,皇帝会不会同意?”

    既然祖逖这样推心置腹的问,杨嘉自然不会说什么天心难测,不可妄自猜度上意之类的话。反而是偏头笑道:“怎么会不同意!?”

    祖逖听闻也是哈哈大笑。

    司马睿怎么可能不同意!祖逖北伐江东未出一兵一卒,而眼下祖逖已经收复谯郡,北地司州唾手可得,司马睿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因为一点小事,离间君臣关系呢?
………………………………

第九十章 大势初定赖宗庙17

    杨嘉见祖逖同意上奏折,又开口道:“还请奋威回去以后,派人送来五十端土布来。”祖逖扶着额头反问道:“不会是给工匠他们吧。”杨嘉尴尬笑道:“当然是给他们,但又不是白送。”

    “算了不问了,反正是你弄来的土布,你随便处置吧。”说完祖逖便拍拍屁股带着自己的亲兵走了,杨嘉想了一番又觉得不足,对着身边一个督工道:“你去铚县给我运几车粮食过来,你就说是奋威的命令。”督工迟疑了一下看了眼还未走远的祖逖点点头。

    回到谯县府阁的派人将土布送走以后,将自己一个人锁在屋中,坐在桌案前提笔写到‘豫州刺史,奋威将军臣祖逖谨奏:’不过写到这却是停笔思量了好一会才开始写,停停写写,写写停停直至半个时辰后才将这个骈四俪六的走着写好。轻轻的将奏折合起,祖逖出声喊道:“王安,你进来,我有事交代。”应声而来的却是个黄须匈奴人,原来祖逖的这仆役王安却是个匈奴人,当年中原沦丧之际年幼的王安一人落泊街头,祖逖见其可怜便不顾种族之别,将王安收为仆役。

    “你带着这份奏疏去京都,找到上书左仆射让他替我代呈给皇上。”

    王安得了祖逖的命令,骑着马六百里加急,南下往建康赶去。

    而与此同时豫州直南的江州寻阳郡的刺史府阁内,江州牧王敦却在后宅中叫骂不已,仔细听去,原来实在詈骂当朝刘隗和刁协,顺带也表达着对皇帝司马睿的不满,对自己堂弟王导的处处退让更是难以理解。

    原来近些日子,刘隗和刁协又是更加狠命的打压王导,司马睿乐的如此,对两人这种行为表示默许,而王导被压得狠了,也说了几句气话,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王导说完没几天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堂兄王敦耳朵里。

    “当年初到江东,若不是我在他旁边护着他能有今天,南方士族会认同他?”王敦说完这话,吓得旁边的幕僚钱凤赶忙闭上了嘴巴,很明显这话说的就是当今皇上嘛,王敦口舌无忌他有本钱。钱凤只是一个小小的幕僚,他可不敢陪着王敦含沙射影的说当今皇上。

    骂了一阵王敦也觉得累了,窝在床榻上休息了一会,忽然翻身起来跪坐在桌案前,提笔写东西。钱凤却是十分惊奇不免开口问道:“王江州这是要干嘛?”

    王敦却是头也不抬道:“我不信皇上不念旧情,放任佞臣如此羞辱我王氏。我要写份奏疏拨乱反正。”钱凤听闻吓得差点瘫坐在地,丝毫不敢多言战战栗栗的站在旁边看着王敦写奏疏。

    ‘江州刺史王敦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世。导昔蒙殊宠,委以事机,虚以求贤,竭诚奉国,竭籍恩私,居辅政之重。

    伏惟陛下圣哲日新,广言俊乂,临之以政,齐之以礼。

    臣非敢苟私视视,惟欲忠于社稷。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王敦写完自己默读两遍甚感满意,不觉笑出声来,忽然高声喊道:“安幢主你进来,我有事”应声而来的是个满脸胡茬,身材魁梧的年轻壮汉,仔细看去却是杨嘉的熟人安盛,不得不说接近两年的军旅生活,已经将安盛磨练成一个糙汉子了,胡茬早已堆起,脸上肌肉棱角分明。

    王敦上前亲自将自己写好的奏疏交到安盛手中道:“安幢主,你东下去建康,把这份奏疏呈给皇上。”

    安盛听闻迷惑道:“江州,我已介庶民怎么可能面见天子,带江州呈奏疏?”

    王敦听闻气的发笑,却不舍得骂。“你还真是没去过京都的土包子,你去建康城找到上书做仆射让他帮我代呈。”王敦是真不舍得骂,眼前这位安盛,年纪轻轻却是敢打敢平不怕流血,几次讨伐叛逆的战斗中,这安盛表现的可谓是十分惊艳。

    安盛听闻王敦的解释尴尬的笑了笑,称了声是便出门骑马六百里加急,往建康城爬去。

    朱雀桥边芳草香,乌衣巷口日正高。七日后的一个早上两匹驿马以十万火急的速度穿过南国门,朱雀桥东边的乌衣巷行来,一前一后倒是相差一个时辰。

    说起乌衣巷为何取这么没有诗意的名字倒是有典故的,当年三国时期孙吴在建邺建都,而现在的乌衣巷正是孙吴士兵驻扎的地方,因为孙吴士兵大多都穿黑衣,所以将这个地方叫乌衣营,后来西晋统一中原,因为要避司马邺的讳,将建邺改为建康,再到东晋衣冠南渡时,北地士大族纷纷南渡那些个士族纷纷将京都的住宅设在乌衣营,后来人们将乌衣营改为乌衣巷。细数东晋史上乌衣巷中知名的士族当属王谢两家,不过现在只有王家一族而已,谢家目前还只是个二等士族,谢家发迹还要等好长一段时间的。

    这日正值晌午,尚书左仆射的府邸迎来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贵人’,原来正是动动身就能引发朝局震动的王导。尚书左仆射见王导拜访,立马放下手中的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