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道-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被汪公公软禁之事,究其根源也是由贫道而起,贫道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张玄庆一边扶起楚泽,一边温言道。

    随后张玄庆又安慰了楚泽几句,让他放心回去。待楚泽离开后,张玄庆就开始准备完成与汪直的这场交易,取出当初在钓鱼岛道场自己分得的两颗长chun丹,唤来一名门人,吩咐其将丹药送到十洋街水师辕门。

    这日汪直吩咐手下释放了那名匠户后,就一直呆在十洋街驻所等候张玄庆的消息。汪直原本也有一手交丹一手交人的打算,后来考虑到以张玄庆对这名匠户的重视,而且对方也很清楚丹药的去处,想来不会在此事上做什么手脚。

    因此汪直也就不枉做小人,当日就释放了楚泽,只等张玄庆收到消息后,将天子一直渴求的丹药交付过来。

    当日下午,在衙中苦等了半日的汪公公,当听到属下传报正一道掌教派来的道人就在门外之时,心中大石总算落下,强自镇定的吩咐下属收下来人所送之物,自己就不再面见来人了。

    当下属将来人所送的一只木匣呈上来时,汪直吩咐所有人退下后,终于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匆匆掀开匣子,只见匣内静静躺着一只白色玉瓶,上书“长chun丹”三字。

    汪直小心翼翼的拿起玉瓶,打开瓶塞后,就隐隐闻到一股独特的清香,倾倒瓶颈取出一颗金黄色的浑圆丹药。

    汪直昔日在宫中也见过不少为天子炼制的丹药,仅仅从外观上看,似乎与宫廷中那些炼丹术士所炼制的的丹药相比,并无差别。

    仔细察看后,汪直发现瓶中仅仅只有两颗丹药。汪直很清楚,天子服用丹药,必定先要找人试药,只有试药之人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天子才会正式服用。

    因此以往献给天子的丹药,其数量绝对能够保证试药之用,但向张玄庆这般掐准了只给两颗的情况,汪直还是从未见过,这让汪公公怀疑张玄庆是不是故意而为。

    汪直当然不会知道当初炼制的一炉丹药,张玄庆仅仅只得到了四分之一的数量。在张玄庆看来,只要自己能够将丹药交给汪直就算达成了交易,至于具体交付几颗丹药,两人之间又没有就丹药数量达成明确的协议,张玄庆对此当然是无视了。

    不过张玄庆好歹清楚天子服丹前,先要让人试药的惯例,总算是提供了两颗丹药给汪直,这也让汪公公无话可说。

    汪直就算是想向张玄庆索取更多的丹药,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不太可能,毕竟双方这次私下交易只是口头协议,既然交易已经结束,那么除非汪直能够再次拿出足够的筹码,否则张玄庆可不会开口向全真、武当同道求取其他几颗长chun丹。

    反复盘点后,汪直发现自己手中并没有足以吸引张玄庆的筹码,无奈之下,只得安排人手将丹药送往京城,希望这两颗长chun丹的效力能够增添天子对自己的信任。

    眼看着天气渐渐转凉,船队已经太平港停驻了数月,海上信风渐起,按照永乐年间朝廷取宝船队的行程记载,此时正是扬帆的最佳时机,能够最大程度的借助风力。

    在长乐驻扎数月的船队成员,纷纷收拾行装,准备登船出海。汪直一直在等待丹药送到天子手中后的消息,可惜长乐离京城的距离实在太远,消息传递需要太长时间,而且这等为天子贡献丹药之事,显然不可能采用朝廷驿传中,只有传递边关入寇等重大消息才能动用的十万火急驿马。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情况是不可能在大明出现的,就连权势滔天的汪直也不敢擅自动用此类驿马。

    但是海上信风显然不会因为汪公公而延长,船队的时间已是迫在眉睫,汪直苦等消息无果的情况下,只得悻然离开了十洋街,隔了数月后,再次登上了座驾宝船“大明号”。

    船队此次停驻太平港期间,又在长乐当地招募的不少水手船工,由于当地有从事海外贸易的传统,因此熟悉海上生活的当地人是最好的水手人选。

    船队出发前,新招募的水手们提出,按照福建出海行船的惯例,需要祭祀海上保护神―妈祖。妈祖原名林默,世人尊称林默娘,宋时福建路莆田县湄洲岛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

    相传林默出生时,有祥光异香。她满周岁时,在襁褓中看见诸神像,叉手作yu拜状。五岁能诵《慈航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少时,一日在家静思熟读诗书,偶见一怪异道人从门前过,心中顿悟,拜之为师,得“玄微真法”。林默chéng rén后,能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会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时人称之为“龙女”。

    传说中她能乘席渡海,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于湄峰之巅羽化飞升。此后,航海之人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世人渐以“妈祖”称之。

    永乐七年,成祖册封林默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自此妈祖又有了天妃的别称。

    张玄庆等人在长乐的临时驻所三清宝殿,就在南山天妃宫旁边。永乐十年三宝太监奏请朝廷,新建了南山天妃宫,作为“官军祈报之所”。

    宣德六年chun,又在天妃宫旁新建了三清宝殿。在南山天妃行宫,郑和立下了记载有第七次下西洋之事的石碑,其上还刻有船队主要成员的名讳。张玄庆在南山之时,还曾到天妃宫中瞻仰过那块石碑。

    虽然身为道门中人,张玄庆对妈祖这位女神没有像普通民众那般顶礼膜拜,但他对这位以济危救难为己任的神灵,还是十分钦佩的。

    因此对于船队出发前祭祀妈祖之事,在船队统领汪直因为丹药之事心神不宁的情况,身为船队副统领的张玄庆默许了此事。
………………………………

第一百零二章 妈祖赐福

    祭祀仪式的场地选定在长乐城西的浮峰山,而太平港正是环绕着此山的环形港湾,浮峰山阻遏着海上风暴对港口的侵袭,才有了风平浪静的太平港,正是祭祀妈祖的最佳地点。

    原本汪直作为船队统领,应该由他来主持祭祀,但是此时的汪公公一心牵挂着远在京城的天子对他所献丹药的反应,无心参与这场祭祀。不过汪公公的说法是:术业有专攻,主持这种祭祀神灵之事,还是身为道门中人的张真人比较合适。

    张玄庆只得接下了此事,在胡知县的全力支持下,很快就备齐了祭祀所需的各类物品器具。待到正式祭祀之日,由于浮峰山上场地范围有限,每艘船只都只能派出数名代表参加仪式,胡知县作为长乐县的官方代表也登上了浮峰山。

    昔日宁静的浮峰山这一天人声鼎沸,新招募的长乐水手向其他船队成员讲述着妈祖的传说,那些从未听闻过妈祖事迹的船员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看来讲述者颇有说书人的功力。

    而曾见识过张玄庆大展神威击杀海怪的船员们,也在这些长乐水手面前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张真人当时在海上的英姿,再加上长乐人亲眼所见的乌贼残躯,让这些长乐水手不由对船队副统领生出了敬畏之心。

    吉时已到,只听得一声钟鸣,原本嘈杂无比的峰顶顿时安静下来,只见身披道袍,手持拂尘,翩然若神仙中人的张玄庆缓步登上峰顶祭台,身后两名身着月白道袍的辅祭之中,俨然有一名女子,正是张玄庆的夫人朱云贞。

    说起来原本安排的辅祭是沈静圆和李玄宗,不过朱云贞认为既然祭祀的神灵妈祖是一位海上女神,自己身为女子参与祭祀也是理所当然的,张真人耐不过自家夫人的软磨硬泡,只得让她顶替了李玄宗的辅祭位置。

    张玄庆在台上立定后环视四周,台下众人在张玄庆的扫视下,纷纷垂首致敬,除了是对妈祖的尊敬,还有对张玄庆的敬畏,对于那些长乐水手来说,能够力毙海怪的张玄庆在某种程度上,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类似妈祖的地位。

    峰顶此刻一片寂静,张玄庆抖手打出一张火符,引燃了香火,一阵浓烈的异香从祭台上散发开来,台下众人几乎都闻到了这股香气。

    香炉中正是河狸子贡献出的龙涎香,祭祀作为海上神灵的妈祖,龙涎香其实是最佳选择。长乐县之前也曾举行过祭祀妈祖的仪式,不过从未使用过龙涎香这等稀有之物。

    祭台上香烟缭绕,张玄庆开始诵读祭文,随着一句句祭文,香案上一只装满五谷的大海螺忽然发出响声,同时摆放在香案上的船模风帆也开始无风自动。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