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道-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滤忱饩龅目赡躼ing极高。

    既然有了这个考虑,张玄庆在丹药分配时就不再推辞,最后分配方案如下:考虑到丹药是全真门子扬长剑炼制而出,在八颗丹药中,全真道取了半数;余下的四颗由正一、武当两家均分,张玄庆与李玄宗各取两颗。

    当然众修士都对这些针对普通人的丹药没有什么兴趣,经过商议过后,决定让扬长剑等几名全真弟子暂时留在此地,整顿谷中诸事,待张玄庆等人返回长乐后,再调派各宗擅长药材配置和丹药炼制的门人轮换驻留,将这处海外道场变成大明道门的第一个海外立足点。
………………………………

第九十三章 胡路笔记

    那是一个明媚的chun天,当本官从朝廷邸报中得知权阉汪直统领船队出海的消息时,还在替朝中诸臣庆幸,这个凶名赫赫的西厂提督终于离开了京城。// 更新最快//

    可是万万没料到,朝廷船队是沿着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的路线,途中的一处重要停靠港口,正好归于本县所辖,看来本官注定是要撞上这汪太监了。

    好在衙中还存有前任知县修撰的县志,据其所载:此港口原名马江港,永乐七年三宝太监第三次下西洋前夕,为求海路平安,特地上奏朝廷更改为“太平港”。

    永乐年间朝廷舟师从南京后,第一个驻泊点就是处在闽江下游、长乐城西的太平港,船队“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朝廷舟师多次在夏、秋之际进驻太平港,少则两月,多则十月。当冬、chun东北季风劲吹时,船队拔锚扬帆,出闽江口五虎门,转舵南下,借风力直下西洋。

    本官从县志中还发现了当年朝廷舟师在太平港驻泊期间,在长乐的驻扎点,正在县城的十洋街,三宝太监曾在此处设置过水师辕门。

    在本官到任之初,就从当地士绅口中听说过十洋街。一名经历过当年之事的乡老回忆,当时的十洋街上,海外番人往来众多,在大明境内很难在同一处见到如此众多的番人。

    这名乡老当年还是幼童,对这些服饰古怪、形貌迥异的番人很是好奇,经常流连于十洋街,据其所述,当年的十洋街中除了大批古怪的番人外,还有各se海外异物,引得众多商贾前来交易,这些番人最喜欢的是大明的瓷器和丝绸。

    十洋街在当年是远近闻名,不过好景不长,自从三保太监在天竺去世,朝廷停了西洋之行,十洋街也风光不再,连带着长乐县也萧条了不少,前来交易的番人商贾ri渐稀少,最后近乎绝迹。

    如今本官在长乐能够发现的,唯一残存的外番交易,就只有县中一些商贾与小流求上东番人的往来。

    十洋街也早已荒废,不过既然朝廷重开海路,本官也得罪不起凶名赫赫的西厂提督,看来必须赶在船队抵达之前将街道修缮完毕,特别是当年三宝太监曾设于此的水师辕门。

    作为大明立朝以来内监中功业最盛的三宝太监曾经驻扎之处,汪直极有可能会将自己驻地也设置在此。

    汪直统领的朝廷舟师是二月初三抵达太平港的,本官听到消息赶往码头迎候,首次见识到传闻中的宝船,其高大巍峨之处远胜乡老所述。

    本官在船上见到了汪直,虽然如此被一名内监传唤召见,让本官颇感羞耻,不过大丈夫能屈能伸,汪直能够逼得当朝首辅闭门谢罪,想来要对付本官这个小小知县,那是轻而易举之事。

    本官之前只听闻过汪直的赫赫凶名,没想到真正见到的只是一名少年,从外形体貌上完全看不出此人就是让朝中诸臣提心吊胆的西厂提督。人不可貌象,本官如今在真正体会到这一点。

    汪直初见本官时的态度很是奇怪,似乎对本官的体貌感到惊讶,不过凡是初见本官之人大多如此,想当年本人赴京秋试之时,考场守门军士竟然以“武举不得入场”为由,将本人拒之门外,好在有随身执照为凭,不过这也让本官在同年中被传为笑柄。最终吏部选官之时,也以体貌不佳为由,将本官补缺到长乐县。

    本官面见汪直不久,又有一名少年道士前来,此人正是天子宠信有加的正一道掌教张玄庆,其人其事本官也曾听说过:其父犯事被朝廷发配,后虽经赦免,但很快辞世,此人以总角之年接掌一教,年前又蒙天子赐婚,得娶国公之女。

    邸报中曾言这位张真人被陛下定为船队副统领,如此看来,朝廷船队的正副两位统领都不及弱冠,岂能担此重任,陛下行事还是如此荒唐。

    据汪直所言,朝廷舟师停驻太平港,需等入秋后海上风起,借风力方能出行,如此当在长乐驻扎半年之久。

    幸好本官早有准备,当即表示县城内有当年三宝太监驻扎旧址,已经修缮完毕,可以入驻。汪直果然对此处很是中意,同意了本官的提议。

    至于正一道掌教当然另有居处,据这位张真人所言,船队中道佛两家之人为数不少,好在当年三宝太监在长乐南山建造天妃宫作为“官军祈报之所”时,附建的还有三清宝殿,除此之外,还有南山塔寺可供僧人居留。

    本官回城之后,听说船队在码头卸下了一头巨大海怪的残躯,传闻是在海上被张真人以雷法击杀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原以为是愚民愚妇以讹传讹,后来衙中差役有多人前去码头查看,证实了此事,难怪夫子曾言:敬鬼神而远之,却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

    后来此事越传越广,县内民众竟然对这位正一道掌教敬若神仙,南山之上求福问卦之人络绎不绝,一扫昔ri淳朴民风。好在不久这名张真人就出海游玩去了,果然是少年心xing。

    张真人出海后,本官与汪直一直相安无事,一ri本官正在后衙歇息,忽有衙役来报,声称县城上空出现了一只奇特的木制飞鸟,引得民众sao动。

    本官只听说过有鲁班削木为鹊,难不成长乐县也出了如此人物?衙役再三保证绝非虚报,并声称满城民众多有看到此物。

    待本官出衙查看,果然见一状若飞鸟之物正盘旋于县城上空,观其外形绝非血肉之躯,满城百姓对此异物议论纷纷。本官唯恐有人借机造谣生事,吩咐差役注意严查妄言之人。

    没想到此事竟然惊动了汪直,以致引发了其后诸事:以汪直软禁一名船队工匠开始,引得船队的正副统领之间针锋相对,本官实在不知大明匠户何时变得如此重要,竟然能让两个天子面前的红人撕破脸皮。
………………………………

第九十四章 归来

    对已经在长乐呆了数月的彭友直来说,除了麾下军士的数ri一cao外,为了打发其他空闲时间,数月间踏遍了整个长乐县。

    加上作为船队统领的汪直近来不知何故,对船队军士ri常cao练的查验次数越来越少,这让彭指挥不用担心会撞上汪公公的突然袭击,ri子过得越发悠闲。

    说起来长乐县作为一个偏僻小县,境内值得赏玩的地点也没有几处,在进士出身的胡知县看来,如果忽略掉倡议建造之人,县内南山上的天妃宫尚可一观,而天妃宫附近的南山塔寺和三清宝殿,对于身为儒门中人的胡路来说,就显得不太入眼了。

    而身为武人的彭友直,虽然在外形体貌上与知县大人颇为相似,但在此事上的看法却与知县大人并不相同。

    彭友直是从边军中直接调入船队的,也许是长年呆在军中,见多了生死之事,所以他对求神拜佛这类事一向比较热衷。而且彭友直在亲历了正一道掌教真人灭杀海怪之事后,更增添了对道门高人的敬畏之心。

    如果说之前进入寺庙只是单纯的求神问卜,那么彭友直频繁前往南山三清宝殿就是被道门法术折服的表现。

    这ri彭指挥难得在太平港附近的驻地cao练士卒,忽然听到港口那边人声鼎沸,远远望去,好像有几艘船正在入港,打头的船型明显是大明宝船。

    自从船队停驻长乐以来,就彭友直所知,除副统领张玄庆先前带了几艘船只出海,其他船只都停泊在港内,看来是张真人回来了。

    彭友直对这位道法高明的少年真人很是佩服,当初船队初抵长乐,乌贼残骸引起民众瞩目,以及后来张玄庆在长乐县内名声鹊起,其中就有彭友直的一份功劳,当然他所做的只是将张玄庆灭杀海怪的事情略加修饰,然后通过麾下军士传出。至于后来发展到民众纷纷上门,张玄庆不胜其扰,就不是彭指挥所能预料得到了。

    当为首的宝船靠上码头后,只见从跳板上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