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木之后,在朝的武将勋贵们简直都成了文官的靶子,那帮御史和给事中抓住一点毛病,就大加弹劾。因而对于当今最为受宠的道门真人,张懋颇有同病相怜之感。而且张懋前些ri子,也接到了南京来信,对这位成国公的娇客的来意,已经是非常清楚
“国公谬赞,除妖卫民是道门本分。贫道此来,是为了重开海路之事,此事想必家岳已经传信与国公了。”张玄庆道。
“重开海路,事关重大。老夫虽赞同此举,但当前朝中文官势大,恐阻力不小。”张懋对这帮文官早就看透了,这帮自诩为“道德君子”的文官口中嚷嚷着:“君子不言利”,“朝廷不可与民争利”,背后的家族亲属却依靠着他们,在民间行“官商”之事。私下与海外交易的沿海大族,也多有子弟在朝中为官。
当然,作为武将勋贵,同样也有家族经商之事,但张懋自认为勋贵们有一点要比文官们强,那就是不做那娼ji立牌坊之举。
张玄庆也知道,此事最大的阻力就在于文官。永乐以来建立的皇家、勋贵、文官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土木之后已经瓦解。文官们权倾朝野,勋贵们还在舔伤口,皇帝已经开始依靠宦官们抗衡文官了。
年前,天子已经重开西厂,张玄庆见过的那位小太监汪直,眼下已经提督西厂、权势滔天。看来仅靠勋贵之力,恐怕难以消除文官们的阻力。那么借助宦官之力,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张玄庆对于宦官并没有什么恶感,虽然前朝宦官多有祸国殃民的事迹,但张玄庆对汪直的印象并不差。
回到东岳庙后,张玄庆正在安慰新婚夫人,忽有圣旨到,召张玄庆明ri入宫陛见。
次ri,张玄庆入得宫中,天子朱见深携万贵妃接见,“去年见过真人后,朕就知有道不在年岁,否则岂能轻易灭除狐妖,安定京城民心。”天子笑着对万贵妃说
“还是陛下慧眼识人,当初若不是陛下一力主张,册封这位小真人,怎会有后来真人降妖之事。”万贵妃笑道。
这位万贵妃ru名“贞儿”,生于宣德三年,在当今天子幼年被废太子位时,不离不弃,深得天子宠爱。万贵妃生xing奇妒,曾促使天子废后,宫内数位妃嫔之死都与其有关。
成化二年曾为天子产下一子,但不幸夭折。后因其年岁已大,已无生育之力,近年来多靠宫外进献yin药chun方以固宠。当今太子生母据传就是这位万贵妃勾结太医害死的,但天子仍专宠于她,实在是异数。
张玄庆眼下要借皇室之力,也不便得罪这位宠妃,稽首道:“娘娘所言甚是,当年陛下赦家父之罪,赐贫道真人号,又蒙赐婚,能得陛下青眼,实乃万千之幸。”
“闻道家有长生之道,不知真人何以教朕?”天子此时兴致颇佳,笑言道。天子会有此问,一方面是历代帝王都有的渴求长生之念,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近年来常服助兴之药,自觉jing神yu颓、身体不佳,yu向道门求那延年益寿之法、强身健体之术。
张玄庆观天子面sè,知道天子定是常年服用丹药,体质已虚。正一道属于内丹派,但对于外丹也有所涉猎,历代宫廷方士所炼“金丹”,要说它完全是假的,那也不对,要知道道门服丹讲究内外相和,也就是说内修没达到一定境界,服用丹药是没用的,甚至对身体会有很大的伤害。
当然那些围绕在皇帝周围的道士们,即使是知道这一点,也不会明言,因为身为帝王,当然不可能像修士一般常年打坐搬运,皇帝的公务量是很大的,哪有那么多时间去修行。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道士们往往讳言这个前提条件,直接将丹药献给帝王服用。但是如果丹药无效的话,“长生”谎言被戳穿,道士们也没好下场。于是后来的道士们就开始把chun药当做丹药炼制,这个效果就明显了,皇帝对道士们的宠信就ri益加深,这些做法也给文官激烈抨击道门提供了借口。
当然,张玄庆知道正一道门下是没有人参与宫廷炼丹之事的,对那些败坏道门名声的“左道”中人,张玄庆是深恶痛绝的。但眼下为了获取天子的支持,也不得不虚词相应。
“陛下,道门所言长生之道,服食丹药确是其中一途,但长生之药难得。我正一道以内丹修行,也需外丹相合,方能成道。贫道闻得海外之地有灵药,去年能降服妖狐,也是有赖内库中的海外灵材之助,贫道才能炼成降妖宝物,一举灭杀妖孽。”张玄庆道。
“果然如此?那朕的内库之中,可有能炼制长生丹药之物?”天子闻言大喜。旁边的万贵妃也接口道:“陛下,臣妾听闻道家有驻颜之术,不知可有驻颜之丹?”万贵妃近年来感觉自己年老sè衰,深恐失去天子宠爱,听得张玄庆一番话,也开始为自己打算起来。
张玄庆既然已经编出了一番虚言,也就不再顾忌,“去年贫道于内库之中查看过,库里确有可供炼丹之物,但不足丹方所需配药。娘娘所言驻颜丹药,我道门典籍中也有记载,只是药材不足,无法炼制。”
万贵妃听闻张玄庆所言,向天子道:“张真人所言,不似昔ri那些道人虚词妄言,才是真正有道之士。”
天子也道:“真人所言,深得朕心。海外寻药之事,真人可有章程?”
张玄庆听见天子这句话,心知此事已得天子暗许,答道:“永乐年间有三保太监下西洋之前例,如今可查其旧档海图,必收事半功倍之效。”
“所言甚是,明ri朕就命兵部查阅档案。”
………………………………
第十三章 道门共商
() 五月初一,京城东岳庙中,全真道沈静圆、武当道李玄宗、正一道张玄庆再度聚首。
张玄庆道:“不知两位道友,各自门中可有决定?”
“我全真道已决定参与开海之事,去年带回门中的灵材,虽然其数不多,但已足以说服各支。赴海外搜寻灵材之事,刻不容缓。”沈静圆道。
“我武当道也赞同开海之事。”李玄宗也道。
“既然三家都赞同此事,那么贫道就把如何推动朝廷开海的筹划,向两位道友解释一下。”张玄庆见大家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也就不再隐瞒自己数月以来所做的准备工作。
“就是这样,贫道已经取得了勋贵世家的支持,与佛门有了初步的沟通,天子对海外寻药之事已经心动。”张玄庆侃侃而谈,最后总结道。
沈、李二人对张玄庆这几个月来所做的事情,深感钦佩,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所做到的仅仅是在宗门内统一意见。比起这位少年真人来,无论是眼界还是行动力,都是膛乎其后。
“依张真人所说,眼下还未确定的,只有佛门的意向了?”沈静圆道。
“不错,佛门七宗,除藏地密宗外,其余六宗虽以净土宗信众最多,但要各宗赞同与我道门合作,还是未知之事。”张玄庆道。
“此外,为天子求取长生丹药之事,如何处置?我道门虽然有延年益寿之道,但长生丹药之事,典籍所载尽为虚妄,并无实事。”李玄宗生xing忠厚,担心欺瞒天子,会后患无穷。
“此事不必担心,贫道自有主张。只要从海外取得灵材,为天子炼制几丸延年益寿的丹药又有何难。须知自古从长生的帝王,当今天子并不糊涂,陛下所求也不过是延年益寿而已。”张玄庆笑道,打消了武当掌教的顾虑。
三人商议后,觉得目前最大的阻力就在于朝廷的文官,没有文官的支持,就无法调动大明的人力物力,重开海路之事更是无从谈起。
虽然这些文官在人前都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这些人为了自身的清名,势必会不问对错,竭力反对他们眼中的“jiān佞”所行之事。要解决此事,必需有足够的利益相诱,无论是文官们求名还是求利,都能从开海之事中得到他们想要的,这才是阳谋之道。
张玄庆在南京听闻,内阁首辅商辂去年上书裁撤西厂,但仅仅一月之后,西厂就得以重开。商辂大大得罪了掌管的西厂汪直,月前汪直又进言商辂收受指挥杨晔的贿赂,帮其脱罪。
眼下商辂已经有了乞骸骨之意,如果道门能助其一臂之力,帮他稳住辅臣之位,换取对开海之事的支持,此事大有可为。
沈静圆觉得此事可行,李玄宗也没有异议,那么接触商辂的事情只能交给张玄庆了。李玄宗不擅与官员交往,沈静圆也没有官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