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令张苍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汉文帝15年(bc165)春天,陇西郡的成纪地方果真出现了一条黄龙(也不知这黄龙长啥样)汉文帝信以为真,把公孙臣视为能预知未来的神人,将他拜为博士,让他与诸生一起申明土德、并讨论改历、易服诸事。并命礼官制定郊祀大典。而张苍由此失宠…4月,汉文帝亲往雍郊,主持祭祀白、赤、青、黄、黑五帝的大典,并大赦天下。

    9月,汉文帝命令各诸侯王、公卿、郡守推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入朝,皇帝亲自策问。时任太子家令的晁错对策高中,被提拔为中大夫。晁错又连上30篇奏章,极言宜削诸侯之权、法令可更定者诸事。文帝虽不能尽听,但仍奇其材。

    本年,齐王刘则、河间王刘福去世。皆因无子而国除。

    古语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前有鲁人公孙臣、后就有赵人新垣平。新垣平跑到长安求见,汉文帝召入。新垣平拜谒已毕,便信口胡诌道“臣望气前来”刘恒问“汝见有何气”新垣平答“长安城东北,近有五采神气氤氲,当有神明所居。陛下宜上答天瑞,就地立庙”汉文帝再次被忽悠,便让新垣平前往五彩神气汇聚之地督造庙宇。新垣平来到渭阳,假模假样、疑神疑鬼的望了一回,就道“便是此地,可以兴工筑祠。祠内共设五殿: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配成青白赤黑黄五帝”

    渭阳五帝祠顺利完工。汉文帝16年(bc164)4月,汉文帝按着一年前的旧例,亲往渭阳,祭祀五帝庙。祭典完成后,汉文帝下诏:拜新垣平为上大夫、赏赐千金。命博士、诸生搜集《六经》之语辑成《王制》一书(《礼记·王制》流传至今),又议巡狩、封禅的礼仪。

    汉文帝一日驾过长门,忽见有五人站在道北,身着不同服色。正要留神细瞧,五人却刹那间散走五方,不知去向。刘恒只隐约记得五人的衣服好似分着青白赤黑黄五色,莫非这就是五帝不成?当即召问新垣平,新垣平连连点头称是。汉文帝就下令:在长门道北筑起五帝坛。

    17日,汉文帝下诏:淮南王刘喜徙为城阳王。又将齐国一分为六,分封刘肥还在世的六个儿子:刘将闾为齐王、刘志为济北王、刘贤为菑川王、刘雄渠为胶东王、刘卬为胶西王、刘辟光为济南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分封刘长还在世的三个儿子: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

    文帝时代诸侯王共有异姓1:长沙王吴差(长沙、桂阳、武陵郡);同姓王16:燕王刘嘉(刘泽子,广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吴王刘濞(刘仲子,东阳、吴、鄣郡)、楚王刘戊(刘交孙,彭城、东海、薛郡)、赵王刘遂(刘邦孙、刘友子,常山、邯郸、巨鹿、清河郡)、菑川王刘贤(刘邦孙、刘肥子,菑川国)、胶东王刘雄渠(刘肥子,胶东郡)、胶西王刘卬(刘肥子,胶西郡)、济南王刘辟光(刘肥子,济南郡)、齐王刘将闾(刘肥子,琅琊、临淄郡)、济北王刘志(刘肥子,济北国)、城阳王刘喜(刘肥孙、刘章子,城阳国)、淮南王刘安(刘邦孙、刘长子,九江郡)、衡山王刘勃(刘长子,衡山国)、庐江王刘赐(刘长子,庐江、豫章郡)、代王刘参(刘恒子,定襄、雁门、太原、代郡)、梁王刘武(刘恒子,砀郡)…汉中央朝廷直辖有内史、上、北地、陇西、上党、河东、河内、河南、南阳、南、巴、蜀、汉中、广汉、颍川、淮阳、汝南、东、河间、广川、勃海、云中郡。

    6月27日,汉文帝下诏:封两个来降的匈奴相国、原韩王信太子之子韩婴为襄成侯、原韩王信庶子韩颓当为弓高侯。
………………………………

匈奴再寇篇

    9月,新垣平又来献宝,说阙下有宝玉气。此话刚说完,就有一人手捧玉杯来献。汉文帝刘恒取过一看,杯子倒也平常,惟刻着四个篆字“人主延寿”不禁大喜。新垣平趁热打铁,又忽悠汉文帝说“今天,日当再中”想那太阳东升西落,人人共知。岂有过了中午,又从西转向东的道理?但新垣平胡言乱语,居然也有史官给他附和,报告皇帝“今天,日再中”汉文帝实在被忽悠得不轻,竟然下诏改元、天下大酺。

    新垣平再早妖言“周鼎沉入泗水已多年。可不久前黄河金堤决口,从而与泗水相通。臣望见东北汾阴有金宝气,想是周鼎又要再现?请陛下马上在汾阴之南建祠,前往迎鼎。过时不候啊”汉文帝马上命人在汾阴之南,临近黄河之处火速建庙,以求周鼎重现。

    汉文帝后元年(bc164)10月新年,本是普天同庆大喜,却忽然有人上书弹劾新垣平欺君罔上、装神弄鬼!而汉文帝刘恒也猛然醒悟,下令族诛新垣平。

    汉文帝经此一悟,大为扫兴。下令停止汾阴庙工。渭阳五帝祠、长门五帝坛,让祠官按时致礼,自己则不复亲祭。其他如巡狩、封禅的议案,也从此不问,束之高阁了。

    汉文帝后元年(bc163)3月,史上唯一的处女皇后、汉惠帝的皇后张嫣去世。汉文帝下诏罪己。

    汉文帝后2年(bc162)6月,老上单于在四年半前的那次打劫尝过甜头后,开始连年入边,就像撒网捕鱼一般,从西到东,一直沿汉朝边境线烧杀抢掠抢。各郡之中,数云中郡、辽东郡两郡受害最多,每郡光被杀害的边民就有万余人。

    刘恒纵有一肚子苦水,也无法向谁倾吐。好端端的一个强边政策,难道真就毁在那个狗日的汉奸和匈奴狼手里了吗?如真是这样,上帝造汉人的时候,为何不把匈奴丢到太平洋某个小岛或者是非洲去?为何偏偏放在了广阔的大草原上?这,难道又是为平衡生态而有意为之的吗?

    其实对刘恒来说,他已无力去思考这些无聊的问题,当务之急还是必须找出对策,制止匈奴狂抢烂烧的行为!

    现在唯一的办法还是那招:和亲!其实,这个和亲,说难听一点就是勒索。如仅仅是和亲的话,老上单于那十四万骑兵不是白跑一趟了吗?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冒险的运动,亦是最暴利的行业。如打赢一次,谈判的价格就会抬高一次。当价格谈到汉朝岁贡的财物相当于骑兵出勤抢劫的报酬,且汉朝能满足这个条件后,老上单于当然是可以考虑停战的。

    将近五年的时间啊!多少无辜边民死在匈奴狼的刀下、多少肥牛肥羊被匈奴狼圈走、多少粮食被匈奴狼抢走?现在,终于知道要来和亲了是吧?你想以夷制夷、想募民实边是吧?好了,现在被打怕了吧?没招了吧?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或许,当老上单于手举着刘恒这份和亲国书的时候,心里最想对刘恒说的,就是这句骄傲得要飞天的话…

    可不管怎么说,老上单于终于再次接受和亲了。因刘恒在国书里提到一个条件:只要匈奴停战,汉朝愿意每年上贡一定数目的物资财礼。老上单于命当户、且渠两官员,给汉朝献马两匹,回书称谢。

    不过一年之后,刘恒马上发现:这和亲又不顶用了。甚至他还总结出:匈奴是和是打,似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当初,冒顿率三十万骑兵进攻汉朝边境,是他初上单于大位时;而最后一次和亲,竟没隔几天就去世了。而这个老上单于几乎就是他老爹冒顿的克隆版,他率十四万骑兵倾巢出动,也是接任单于大位不久。而他接受刘恒和亲请求后,也就一年多的时间,竟也一脚登天了!

    照此规律,接老上单于大位的人,又将会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入寇?

    8月2日,丞相张苍因年老和失宠被罢免。刘恒本想重用窦广国,可转念一想:广国乃窦皇后之弟,哪怕他再有贤名,恐还是会被人说三道四。还是提拔一个德高望重的开国老臣靠谱些。于是,申屠嘉资格最老。早年随刘邦出生入死,先当队率,后升都尉,再升关内侯,食邑五百户。现在已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而且估计是大汉开国时代硕果仅存的老臣了?

    4日,申屠嘉被任命为丞相、封故安侯。申屠嘉为人廉直、古板顽固,典型的保守主义分子。他一上台,便开始清理一切他看不顺眼的人。汉文帝的第一宠臣邓通当然就是其中一个!申屠嘉刚刚拜相,便借入朝奏事之机面奏道“陛下若宠爱近臣,不妨使他富贵。但朝廷之礼,不可不肃,愿陛下切勿纵容”矛头直指当时伺候在旁、有怠慢之礼的邓通!汉文帝急忙说“君勿言,朕当私下教训”申屠嘉愈加气愤,勉强忍住了气,退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