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锅端。可偏偏周勃和袁盎之兄袁哙的关系很铁,不但放过袁盎一马,反而让他窜升到新皇帝身边。

    让你到刘皇帝那里,是让你多灭火、少煸风;你现在倒反过来了,好话不说,坏语尽出。这摆明就是过河拆桥嘛!于是周勃公开骂袁盎“好你个袁盎,我帮了你不说,竟还好意思在皇帝面前损我”言语中,不见周勃威胁之辞。但常人都能想到:如袁盎会做人的话,应跑来向周勃赔礼道歉。可周勃左等右等,就是没看到袁盎登门谢罪,连个影子都没有!

    12月,汉文帝下诏:废去秦法中的一人有罪,父母、妻子、同产连坐,及为收帑的律令。

    汉文帝元年(bc179)1月,有关部门上奏:请皇上尽早册立太子。理顺宗室及功臣的关系后,刘恒的第二把火就是封太子、皇后。这就引出了两个人:10岁的刘启,还有刘启的生母、汉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窦氏。

    说起窦氏的革命家史,总让人感觉她和她的婆婆薄氏之间,似有着某种相似点:1早年受苦,晚年享福;2对黄老之术极其偏爱;3人生命运极富传奇。

    窦氏是清河郡观津县人,父母早丧,有兄弟二人:兄窦建,字长君;弟窦广国,字少君。姐弟三人在汉初的动荡岁月中艰难度日。后来汉宫采选秀女,窦氏便去应选,得入宫中为良家女,侍奉吕后。后来吕后专权,为监督刘姓各诸侯王,就准备把一批宫女分配给诸侯王们,每王五个。恰恰窦氏就在名单当中。

    清河郡属赵地。一个弱女子背井离乡,不如重归故里。于是出发前,窦氏特别去找了主管太监,请求一定要把她分给赵王。那时,这位主管太监满口答应。可正式出发的那天,窦氏傻了。因她的名单不在赵国,而是在那个穷地方代国!

    完蛋了!窦氏痛哭流涕地找领导质问。结果那个太监却搪塞道“实在不好意思,我竟把你这件事忘了”忘了?这简直就是扯蛋!说白了,窦氏当时就是没给他送银子或是少送。不然这天大的事,怎么说忘就忘了呢?

    可这时候名单都定好了,改是改不了的,不过窦太后执意不肯走。不肯走?那要问问吕雉答不答应?最后窦氏还是硬被逼着去了代国。她来到这块风沙满天飞的穷地方,正是她最美丽的时刻。而恰恰是就在这她如花开放的美丽时刻,竟被代王刘恒瞧上眼了,宠到了心里。

    窦氏的祖坟,简直就要冒烟了!

    窦太后被刘恒宠上的成果就是:不久生了个女儿,就是著名的刘嫖公主;后来又生了刘启、刘武两兄弟。那时,刘恒早已有了一个王后,且生下了刘启的四个哥哥。如要立太子的话,这等好事是怎么也轮不到窦氏家的吧?可不久,代王后得病先逝。更绝的是:在刘恒入长安当皇帝这短短三个月里,代王后的四个儿子竟像小鸡得瘟一样,一个接一个离世。而刘启、刘武两兄弟却健康无比。还有庆幸的是:刘恒宠幸的另两个女人,现在暂时还无生育。

    这要说不是窦氏的祖坟冒烟,那真是鬼都不信了!

    现在大臣们请皇帝早立太子,汉文帝再三谦让,说楚王是朕叔、吴王是朕兄、淮南王是朕弟。他日尽可推选贤王继位,不宜私建子嗣。群臣又上书固请,略言三代以来,立嗣必子,刘恒这才答应立太子。

    而刘启的优势是很明显的:1年纪最长;2纯厚慈仁。于是1月,10岁的刘启毫无争议的被立为皇太子。并赐天下当为父后者(即家中的嫡长子,有权继承家长地位的)爵一级,这开了立太子而赐爵的先例。

    3月,太子刘启的生母窦氏被立为皇后。同时下诏:赈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年80以上,每月赐米1石、肉20斤、酒5斗。90以上,加赐帛2匹、絮3斤。

    话说窦皇后的弟弟窦少君在四五岁时,被人贩子掠走四处转卖。据他自己后来讲:他被转卖了十几处,最后被转让到三川郡宜阳县某户人家。

    传奇的故事再次在窦家人身上发生。这一天,窦少君与一百多人都进山替主人烧炭。夜里全聚在悬崖底下打地铺。可深夜,悬崖突然崩塌,把睡在底下的一百多号人全部压死,唯有一个人活着!苍天保佑啊!这个人当然就是窦少君。

    逃过一劫的窦少君给自己算了一卦,竟是一个吉卦:未来必定封侯!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冥冥之中,侯位在哪里呢?对,长安皇城!窦少君咬咬牙,朝着长安的天空吼出一声:出发!

    长安街头,窦广国偶然听说新皇后是清河郡观津县人,姓窦。这个路边新闻仿佛救命稻草,瞬间点燃了窦广国内心多年惨淡的生活希望。他也是清河观津人、姓窦。那个传说中的窦皇后,会不会就是他的亲姐姐呢?

    窦广国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写下一封书信。信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和窦姐姐一起采桑的幸福往事。而这封家书很顺利的落到了窦皇后手里。

    打开这封沾满泪和血的回忆录,窦皇后无比震惊!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将此事报告刘恒;而刘恒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此人召来询问。

    窦广国,有幸踏进了未央宫。现在他离封侯,真的就只差一步了。但天堂和地狱,也只差一步。如果真是窦姐姐,可以一步登天;如果是冒认,那么对不起,下一步就是地狱!

    窦皇后是有一失散多年的弟弟、她也曾和小弟一起采桑东篱下,这都是没错的。可问题是:采桑本是农家平常事,这不能做为终极证据。而那时候又没有高科技,不能dna,也不能做血缘鉴定。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出一段彼此都刻骨铭心的记忆!

    窦广国当然早已准备好了这段口述录象。只见他缓缓回忆道“当年姐姐离开我时,是在一个驿站宿舍里。那时姐姐您去讨了些米汤给我洗头,然后又讨一碗米汤喂我,最后才流着眼泪离我而去”

    窦皇后听完,立刻奔上去抱住窦广国大声悲泣“天啊,你就是我多年不见的亲弟弟啊”此情此景,包括刘恒在内的满朝君臣,都替之动容。刘恒当场下旨:厚赐田宅、金钱,让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二人在长安住下,但没有封侯。直到文帝驾崩、景帝继位,窦氏成为皇太后,才由汉景帝刘启封窦长君之子窦彭祖为南皮侯(窦长君已死)、窦少君为章武侯。

    仿佛就像做了一场梦。你怎么将我们带到了庄周梦蝶之境?真不知是窦少君化成了那只蝶,还是蝶化成了眼前的窦少君?不过事实告诉窦皇后:这不是梦!清河观津的窦氏祖坟,的确冒大烟了!

    而当周勃、灌婴他们看到这不知怎么冒出来的外戚时,他们害怕了!没办法,余悸还在啊!刚搞定吕氏,又来一帮窦氏,永远没完没了。万一汉朝再来一次外戚专权,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精力折腾吗?
………………………………

安内攘外篇

    周勃、灌婴、陈平等人认真地开了一碰头会。会上总结出:我们这些老臣命都系在窦长君、窦少君这两兄弟身上。两人出身低微,又不懂识书达礼,更不懂君高臣卑,必须派君子长者给他们加强教育,避免重蹈吕氏外戚作乱之覆辙!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本来就是嘛。外戚作乱,犹如疯狗咬,一旦被咬中发作,死亡率百分之百。所以防范外戚的政治狂犬病,必须先打预防针!

    这些人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而事实是:他们的目标也基本达到了。在后来的历史中,这两兄弟不但没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反而变成了让人尊重的彬彬君子。

    3月,楚王刘交去世。其子刘郢继任楚王。汉文帝封自己的舅舅薄昭为轵侯。4月5日,封赏前时随驾诸臣:宋昌为壮武侯、张武等六人皆为九卿。25日,封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为清都侯、封淮南王刘长的舅舅赵兼为周阳侯。又下诏:当初随汉高祖刘邦入蜀的68名功臣各加封300户;跟随刘邦的故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如颍川守尊等10人加封600户;淮阳守申屠嘉等10人加封500户;卫尉足等10人加封400户。

    4月,有地方给中央朝廷进献千里马。汉文帝却之“朕出巡,銮驾浩荡,日行不过数十里。难道朕能一个人骑着千里马在前狂奔吗。今后各郡国不得再进献珍物”汉文帝励精图治,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

    果然一切不出陈平所料,不过半年多的时间,从他手里让掉的右丞相一职又回到了他的手里。很搞笑的是:这次也是右丞相周勃主动让给陈平的。

    事情是这样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