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志。如今驻扎于陇西郡,隶属征西将军夏侯玄麾下。夏侯玄是夏侯霸的从子、曹爽的外弟。曹爽被杀后,夏侯玄就被司马懿召回京师洛阳,以雍州刺史郭淮代理夏侯玄的职务。夏侯霸与郭淮素来不和,又怕受曹爽之案牵连,大惧之下竟选择了投奔昔日的杀父仇人蜀汉政权。刘禅亲自接见,对夏侯霸道“当年之事乃两军阵前,非我先人欲害卿父也”夏侯霸拜谢而出。姜维来见夏侯霸问道“如今司马懿专政,不知他可有征伐我国之志乎”夏侯霸答道“他刚刚得权,无暇顾及外事。但魏国现有一人,是当年太傅钟繇之子钟会。若让此人得权,必是吴蜀之忧”
3月,东吴左大司马朱然去世。
4月8日,曹芳下诏改元嘉平。
9日,孙权命骠骑将军朱据领丞相事。
曹爽被诛后,太尉蒋济进封都乡侯,蒋济上疏固辞,曹芳不许。蒋济因此犯上心病。19日去世。
秋天,姜维准备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开始自己的九伐中原事业。但还未出发,就被比他官高半级的费祎迎头泼上一盆凉水“想要北伐?可以!但你所率兵马不可超过1万人”费祎的理由相当冠冕堂皇“我等才智都远不如诸葛丞相。而丞相当年也未能平定中原,何况我辈?不如保国安民,以待能人。切不可妄图侥幸。否则一旦失败,后悔无及”姜维上表固请,终得后主刘禅同意,奉诏出兵北伐。
姜维攻打的目标是曹魏的雍州,先在麹山上筑起二城,命句安、李歆二将分别守卫,然后自率羌胡兵开始攻打诸郡。雍州刺史陈泰向征西将军郭淮建议先拿下麹城。郭淮便命陈泰率徐质、邓艾等将前往。
陈泰将麹城团团围住,将其粮道及水源全部断绝。城内只得分粮饮雪以度日。姜维得知后立即率兵来救,在牛头山与陈泰遭遇。陈泰下令诸军坚垒勿战,并遣使去请郭淮出兵,断姜维的归路。郭淮进军洮水。姜维无奈退兵,句安、李歆二将降魏。
邓艾道“贼去未远,可能还会回来,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邓艾被留在白水北岸驻扎。三天后,姜维果然派廖化来到白水南岸。但让邓艾奇怪的是廖化竟然不渡河来攻。想了一想,邓艾想到姜维一定是率主力去偷袭在自己驻地东面60里的洮城去了,而让廖化在这里牵制自己。邓艾急忙连夜抄小路赶去。姜维慢了一步,渡河攻城不克,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失败,姜维率军退回汉中。
司空王凌、兗州刺史令狐愚这对甥舅并领重兵,专淮南之任。他们见曹爽暗弱,受制于强臣司马懿,便密谋立有智勇的曹操之子、楚王曹彪为帝,定都许昌,与洛阳朝廷一较高下。9月,令狐愚派部将张式去到东郡白马县,去见楚王曹彪。王凌派舍人劳精去洛阳,见自己的儿子王广。王广劝谏父亲不要鲁莽行事,王凌不听。11月,令狐愚再派张式去见曹彪。还没等到张式返回,令狐愚已经病逝。
12月9日,司空王凌转任太尉。18日,司隶校尉孙礼升任司空。
本年,以清节著名的光禄大夫徐邈去世。
250年8月,孙权终于下诏废长立幼。公主孙鲁班将其丈夫的侄孙女嫁给自己同父异母的孙亮为妻,与孙亮生母潘夫人结成更为紧密的同盟。两人天天在孙权耳边说着太子孙和、鲁王孙霸这对兄弟的坏话。孙权不由对自己的从孙、侍中孙峻道“兄弟不睦,臣下分党。恐蹈袁绍覆辙,为天下笑。看来朕是应该有所决定了”孙峻的姐姐嫁给全琮之侄全尚,正是孙亮的岳母。孙峻本人还与守寡的孙鲁班私通,那孙峻当然是支持孙亮的了。
孙权下令将孙和幽禁。朱据、屈晃二人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为孙和求情。陈正、陈象上书切谏。孙权都不听。还下令将陈正、陈象族诛。朱据、屈晃二人各杖一百,朱据贬为新都郡丞,屈晃罢归田里,其余被杀、被贬的官员还有十数。朱据还未到被贬之地上任,就被中书令孙弘带着孙权的诏书追上,赐死。
最终,孙权下令将太子孙和废为庶人,徙置故鄣。鲁王孙霸赐死。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孙霸同党全部赐死。沉杨竺的尸体于江中。杨竺之兄杨穆当年听了陆逊之劝,与杨竺早早的分了家,这次终于免受牵连。
10月,曹魏庐江太守文钦诈降,以诱吴将朱异。朱异知其有诈,上表孙权,说文钦不可迎。但孙权还是派吕据率二万人与朱异一起前去迎接。不过朱、吕二将皆持重缓进。最后果然发现文钦有诈。
11月,司空孙礼去世。
11月,孙权立年纪最小的第七子、8岁的孙亮为太子。孙权派十万军士,作堂邑涂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军。
………………………………
亡人纷纷篇
王昶上奏“孙权流放良臣,嫡庶分争,可乘衅击吴”12月18日,曹芳下诏兵分三路攻打吴国:新城太守州泰攻打建平郡的巫、秭归2县荆州刺史王基攻打夷都郡王昶攻打荆州州治、南郡郡治江陵县。王昶以诱兵之计大败东吴大将朱绩,斩杀吴将钟离茂、许旻。
27日,曹丕之子、东海王曹霖去世纪曹霖死于本年。传曹霖死于上一年249年
本年,姜维又一次出兵攻打曹魏西平郡,不克而还。
251年1月,王基、州泰各自击破吴兵。降者数千人。2月,曹芳下令设置南郡夷陵县,以安置降人。
3月,尚书令司马孚升任司空。
4月,王凌以吴人去年塞涂水为名,上奏请求发兵伐吴,但曹芳下诏不许。王凌便派部将杨弘去见继令狐愚之后担任兗州刺史的黄华,想要让他与自己一同起兵,拥立曹彪,讨伐司马懿。可谁知黄华、杨弘二人竟联名写信,将此事告知司马懿。
于是,王凌只得仓促在淮南起兵。这便是司马氏父子在夺权路上遭遇的淮南三叛之第一叛。司马懿不顾73岁高龄,亲征王凌。先下赦书及写亲笔信稳住王凌,然后大军火速行进。只用了9天就到了汝南郡项县的百尺堰。王凌的计划已被全部打乱,根本没有做好准备的叛乱时无法成功的。王凌只得派掾属王彧去向司马懿谢罪乞降,送上自己的印绶、节钺。司马懿率军继续推进至武丘,王凌面缚水次出降,司马懿命主簿解开王凌的捆缚。
王凌见司马懿好像没有要杀自己之心,便想做最后一搏。他径乘小船,冲向司马懿的坐舰。却被司马懿命人在十余丈外喝止住。王凌最后一搏失败,高声叫道“太傅若想见我,以折简召我就是,我又岂敢不至?何必率大军前来”司马懿答道“因卿并非折简之客”王凌又大叫“你负我”司马懿道“我宁负卿,不负国家”
最后,司马懿派600步骑押送王凌返回京师洛阳。5月10日,王凌被押到项县,见到河边有一座祭祀贾逵的祠庙,王凌大叫道“贾梁道贾逵字梁道王凌乃是大魏忠臣。你在天有灵,应当知之”饮鸩而死。
司马懿继续进兵淮南郡寿春县,张式等人尽皆自首。但司马懿一个也不放过,下令穷治其事,凡与此案有关联者全部被夷三族。王凌、令狐愚二人的墓被挖开。剖棺暴尸三日。烧其印绶、朝服,亲土埋之。而黄华、杨弘二人则封乡侯爵位。扬州刺史诸葛诞被任命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
未做官前的令狐愚常有高志,认识他的人也都说他必能兴旺令狐氏。只有其族父、弘农太守令狐邵不以为然“性倜傥,德行不修而志向远大,令狐氏必亡于其手”令狐愚听说后甚是不平。后来,令狐邵做上了虎贲中郎将,而令狐愚早已做了大官,名满天下。令狐愚从容对令狐邵道“现在怎么样”令狐邵不答,私下里对自己的妻子道“犹如故也。依我看,终当败灭。但恐怕那时我已经死了,只是会连累你们啊”果然,在令狐邵死后十余年,令狐氏恶因令狐愚而被族灭。
单固、杨康二人皆是令狐愚信任的腹心之臣。令狐愚死后,杨康被司徒高柔征辟,来到洛阳,一到洛阳就卖故主,将令狐愚的一些阴事全部说了出来。司马懿到了寿春,见到单固,就问“令狐愚要造反吗”单固答“没有的事”在本人及其家属都被严刑拷打的情况下,单固仍一口咬定说没有。司马懿便让杨康与单固当面对质。单固大骂杨康“老佣。既负使君,又灭我族。你难道就能苟活吗”本来希冀自己能封侯的杨康因卖主,被司马懿下令与单固一起斩首。临刑,两人一起出狱,单固又大骂杨康“老奴,你死有应得!若令死者有知,你有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