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烈话音刚落,议郎傅燮马上就跳起来,厉言道“赶快把崔司徒拉出去砍了,天下乃安”

    但傅燮也刚说完,就有尚书跳出来炮轰他了“今天是来说事的,你凭什么当着皇帝的面廷辱大臣?我现在就要弹劾你”

    议事变成了吵架。眼看场面就要失控,刘宏急忙出面,问傅燮“你刚才那话从何说起”

    傅燮道“当年匈奴冒顿单于屡屡犯边,甚至羞辱吕后。大将樊哙看不过眼,说愿领十万军出去搞定他。结果呢?话才说完,季布就跳出来说要把樊哙拉出去砍了。樊哙当初要杀敌,只不过牛皮吹大了,却仍未失人臣之节,尚且要被砍。难道现在的崔烈就不应该被砍吗?要知道:凉州一直是大汉的西边门户和屏障。凉州若失,三辅之地就成了边境。汉朝就失去了缓冲地带。那样可就危险了!崔烈身为司徒,不为治理凉州出谋划策,反而主张放弃,实在让人想不通他心里究竟打着什么主意?他是无能还是不忠”

    刘宏总算听明白了,只见他叹息一声,点头道“傅燮说的对。凉州不能放弃”

    5月,太尉邓盛罢官。太仆张延升任太尉。

    6月,张让等十二名中常侍以平定张角起义之功封侯。

    可谁能平定这凉州叛乱?皇甫嵩吗?可谁都没有料到:皇甫嵩现在已被撤职了!

    事情是这样的:皇甫嵩讨伐张角时,曾路过魏郡邺县。见到赵忠的家宅修得富丽堂皇,心想机会来了。

    古代人修房子,什么级别住多大的房子,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臣子再怎么有权有势,也不能把楼盖的超过皇宫。正因如此,之前宦官们才一起忽悠皇帝别登高。因一登高,洛阳城的豪宅就尽收眼底,那可就是杀头大罪了!

    王允弹劾张让失败,是因他告张让的门客私通黄巾军。那些书信构不成有力证据。可皇甫嵩不一样,上奏弹劾赵忠的房子修得超过规制。刘宏派人来一看,房子就在那里立着,想赖也赖不掉!

    于是,刘宏就下令将赵忠位于邺县的房子给没收了。

    皇甫嵩刚搞完赵忠,就轮到张让来搞他了。张让派人来问候皇甫嵩“你建功立业,封侯食邑。咱现在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先借五千万钱来花花”

    张让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索贿,他到底安的什么心?很简单,皇甫嵩搞了他的兄弟赵忠,张让今天就是来为兄弟报仇的!你要是给钱也就罢了;要是不给,那你就等好吧!

    果然,当皇甫嵩拒绝向张让行贿之后,张让、赵忠二人马上就跑到刘宏面前打小报告了“皇甫嵩连战无功,浪费国家钱粮无数,应把他召回来,另派别人”

    刘宏再次做出了临阵换将的错误决定。7月,皇甫嵩被从前线召还,并没收左车骑将军的印绶,还被削了六千户食邑。

    换下皇甫嵩,该派谁去平定凉州叛乱呢?被选中的人是司空张温。张温的司空职位尽管是花钱买来的,但他说话办事还是靠谱的。可问题是:派这么一个长期浸泡于官场的老油条去打仗,这靠谱吗?

    靠不靠谱,刘宏并不知道。为增加成功的筹码,刘宏特地为张温配了一个副手、两个将军。8月,张温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将军。征讨北宫伯玉。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并归张温节制。

    9月,特进杨赐被任命为司空。10月,杨赐去世。光禄大夫许相升任司空。

    谁也没想到,张温的部队还没出发,中央就有人出来,搅了刘宏的局。这个人之前跟杨赐一起亮过一次相。当时他是杨赐的属下,现在他是朝廷的谏议大夫。

    刘陶是一个有背景的人。他的背景全都在他的姓氏上。没错!刘陶是刘氏皇族中人,老祖宗是刘邦之孙、济北王刘勃。

    刘陶认为当初刘宏没听他和杨赐的话,才让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闹得天下不宁。现在他必须在军队开拔前,把丑话说在前面。刘陶的丑话是:前有张角之乱,后有凉州之乱,造反兵已成燎原之势,张温孤军深入,肯定失败。为什么会失败?主要表现在八大方面(这八个方面,就不一一细说了)要想张温不失败,陛下您现在只有一招可用。此招一出,绝对可药到病除,乱民想不投降都不行。

    什么招儿,这样神秘?其实也不新鲜,刘陶就是想让汉灵帝刘宏诛杀宦官!因天下所有的灾难,包括那八大方面,都是由宦官引起的。宦官为乱汉之源,宦官一除,天下自然安宁。

    众所周知:东汉自宦官兴起以来,先是士大夫与其单挑,输的很惨;后来联合外戚,照样输的很惨。也就是说:宦官自从在东汉江湖露脸以来,就不知道什么叫输!

    今天,刘陶要以一己之力单挑诸多宦官,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疯了,要么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刘陶当然没发疯,也没活得不耐烦的意思。在奏疏的最后,他这样告诉刘宏“我是为国与家说的这番话。不说我心里难受”刘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是家天下的时代。刘陶既是为国,也是为家,谁让人家姓刘呢?这话说的太漂亮了!

    然而,张让、赵忠等宦官见刘宏半天没表态,他们都急了,跑到刘宏面前告状“陛下,刘陶心怀不轨,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前些时候张角作乱天下,陛下威恩并用,将之消灭。叛乱分子早已改邪归正,现在四方安静。依我们看,刘陶这是不想看到太平盛世,才故意制造黑暗。如真有叛乱,各地方州郡早就上报了,可现在我们没得到这方面的任何消息,那刘陶的情报是从哪里来的呢?如猜得不错的话,刘陶的情报肯定是从盗匪那里搞到的。这就说明刘陶跟那些所谓的乱党分子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这个罪名一扣下来,刘宏马上就跳了起来,下令将刘陶关进黄门北寺监狱。宦官们认为:在这种时候,刘陶敢一个人出来单挑宦官,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伙神秘推手。很有必要从刘陶嘴里把这帮人统统撬出来!于是刘陶被天天拷打,逼问同伙。最后刘陶实在吃不消了,闭气自杀。

    前司徒陈耽也被宦官诬陷,死于狱中。

    这时,张温率10余万步骑已开到了右扶风的美阳县,准备剿匪。同样,边章、韩遂二人也进兵美阳县,与北宫伯玉的叛军会合。10月,双方战过几次,谁也没占到便宜。

    直到有一个人跑来参战,一下子打破了战场的平衡:董卓!看深夜福利电影,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kdytt
………………………………

凉州大乱篇

    尽管董卓之前被黄巾军打败过,但用他来对付羌胡叛军,应该是没问题的。因这家伙早年混迹于羌胡之地,少数民族兄弟都相当敬重他。

    11月,董卓联合右扶风太守鲍鸿,大败边章、韩遂的叛军。叛军败退金城、武威、汉阳三郡交界的榆中县。

    张温派周慎率三万人前去追击叛军。周慎认为叛军插翅也难逃了,可参军事孙坚却不这么看。

    孙坚出道极早,不到20岁就已闻名于当地。据说这家伙还是兵圣孙武的后裔。黄巾之乱时,孙坚乘势而起,招募精勇千余人,投奔朱俊帐下,屡屡建功,被封为别部司马。此次张温出征,就向刘宏提出要求:让孙坚随军出征,替自己出谋划策。

    找一个孙武的后裔来当战争参谋顾问,说明张温的头脑还是够用的。当然,孙坚也绝不甘心只当一个军师…

    孙坚告诉周慎“叛军躲在城中,没有粮食,撑不了多久。所以他们肯定会从外面运粮。请将军给我一万人,我去断叛军的粮道。他们撑不下去之后,自然会退回羌中之地。到时我们各路兵马再集体推进,凉州自然平定”

    周慎摇摇头,没同意孙坚的这一计策。为什么不同意?他没说,但孙坚已猜出几成。周慎是怕自己跟他平分那块肥肉…平分不如独吞!只是,想独吞的周慎想的实在太美了。

    这时,边章、韩遂正分兵两处,据守葵园峡。反而在外围先把周慎部队的粮道给断了。周慎大吃一惊,暗自后悔。却也只能趁部队还有战斗力的时候,抛下辎重,狼狈的逃了出去。

    与此同时,董卓的处境也很尴尬。张温命他率兵三万,征讨先零羌兵。结果在汉阳郡望垣县之北被叛军团团包围,也是粮道被断。董卓命士兵在驻营的水边悄悄筑起一坝,佯为捕鱼,实则泄水。待水泄尽,便急忙撤军。撤军完毕后,又毁坝放水。这样等到羌兵发现追来时,见水深不可渡,董卓这才安然退回右扶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