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的太过了?刘欣却说“还没玩过”接着他又吩咐将作大匠:在自己的陵墓义陵旁边,给董贤修筑一座豪华墓园!傻瓜都看出来了:刘欣是想董贤死后,也要和他埋在一起…

    这不叫玩过了,确切地说,这简直叫玩的乱套了!
………………………………

董贤封侯篇

    有人实在看不过去了,郑崇上书劝谏,却被与其素有旧怨的赵昌诋毁诬告,刘欣下令将郑崇下狱审问。司隶校尉孙宝上书为郑崇辨冤,最后的结果是:孙宝被免为庶人、郑崇死于狱中…

    3月,贾延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刘欣将自己的岳父傅晏召来,大言不惭地道“我准备给董贤封侯,希望你认真配合一下”傅晏一听立马就傻了。董贤还要封侯?那封侯后又要封什么呢?问题似越来越严重了!

    汉高祖刘邦当年斩白马立盟“无军功不得封侯”而经汉景帝刘启给外戚封侯、汉武帝刘彻给丞相封侯,似已打破了这一规矩?但问题是董贤既无军功在身,也不是外戚,更不是丞相,只不过是汉哀帝刘欣长期包养的男宠。要想给他封侯,刘欣就必须找到一个借口!

    事实上,刘欣已经找到了!他将去年东平王刘云‘谋反’之案旧事重提,向外高调宣布:我要给息夫躬和孙宠封侯。刘欣这是想干什么?原来这一切,都是刘欣在为董贤铺路!

    事情真相是这样的:当刘欣想给董贤封侯,苦无对策时,有个叫傅嘉的人给刘欣支了一招“要想给董贤封侯很简单,只要动点手脚,就能大功告成!息夫躬、孙宠等人告发东平王刘云谋反有功,他们的检举信是通过宋弘传到陛下手中的。现在陛下可把宋弘的名字换成董贤,对外宣布就说:息夫躬、孙宠是通过董贤,向皇帝告发东平王的”的确是个天才的建议!这样的话,给董贤封侯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于是刘欣下诏:封息夫躬、孙宠、董贤三人为关内侯。

    关内侯比侯爵差一等。其实刘欣完全可一步到位,将三人通通封侯。他这样步步为营,不过是在行试探之策。刘欣要试探的人,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如不经过他同意,董贤想封侯,那不是一般的困难:丞相王嘉!

    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搞学术,王嘉最敬佩的人都是孔光。然而他和孔光判若两人。王嘉口直心快,倔牛脾气,他认定的死理,就要做到底!孔光不同,只要你不伤害我,什么理儿我都可以认!

    王嘉这性格,刘欣是知道的。他就像一颗重量级地雷,必须小心翼翼绕过去。如硬着胆子踩过去,他要跟你撕破脸皮对着干,最受伤的人还是自己,何必呢?正因如此,刘欣先封董贤为关内侯。到正式封侯时,再重新起草诏书,叫傅晏把诏书送到丞相王嘉、御史大夫贾延那里,请他们过目。

    皇帝都做到这份上了,够给你们面子了吧?但两人看后,均心里冷笑。显然他们都已看出门道来了!

    这封诏书,明着是封三个人,其实息夫躬、孙宠就是垫底的。刘欣为遮人耳目,才故意把这两人和董贤弄进一张封侯名单中去。这招的确很高,然而刘欣精明,王嘉也不傻!

    很快的,王嘉、贾延联名上书,表达他俩的意见:反对刘欣给董贤封侯!

    奏书写得一点都不客气“陛下像是想给息夫躬、孙宠二人封侯,可外人都看出来了,其实为的是给董贤封侯,才故意拉上那两人的。当然,董贤不是不可以封侯。如说他有功劳,就请陛下先把他曾经的上奏拿出来公布于众,让众卿评议。如大家没意见,陛下就尽管封!以后董贤要出什么事了,大家要责怪,也不会怪到陛下身上”最后还加上一条“当年汉成帝刘骜想封他的男宠淳于长为侯爵时,就是这么干的”

    刘欣一看,差点没晕菜。娘的!自以为自己很高明,没想到王嘉还有这一手!当初只是将宋弘名字换上了董贤名字,如今要公布董贤曾经告密的奏书,哪里找去?想造假都来不及了!

    刘欣仿佛吞了一肚子苦水,却没地方倒出。但拿不出奏书能怎么办?王嘉没给面子,可人家有理有据,刘欣就只好忍了!

    5月,刘欣下诏:赐天下男子、中二千石至六百石各级官员爵位。6月,尊帝太太后傅氏为皇太太后。这都是为给董贤封侯做妥协。

    可5个多月了,董贤封侯之事,还是没有眉目。董贤不急,刘欣可急了。自己堂堂大汉皇帝,想给董贤封个侯,咋就这样难?实在太没道理了。一想到这,刘欣就火了!

    既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刘欣再也按耐不住了,8月19日,他下了一道语气强硬的诏书“东平王企图造反,众卿都没人觉察,幸亏有孙宠、息夫躬、董贤等人及时告密,要不然等事情出了,还怎么收拾?冲着这点,我就应封他们为侯:董贤为高安侯、孙宠为方阳侯、息夫躬为宜陵侯、右师谭则赐爵关内侯”

    刘欣封完后,仿佛出了一口恶气,心里极爽地想看王嘉有什么反应?但等了半天,王嘉没半点反应。

    王嘉是不是怕了呢?如是怕了,说明你识抬举。一想到这,刘欣莫名就有种说不出的得意和快乐。但刘欣高兴得太早了!王嘉没出手,不等于他怕了。沉默不代表畏惧!恰恰相反,王嘉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最佳时机,对刘欣发出反攻!

    本年,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上书说自己病了,只能明年再到长安来朝见皇帝了,请皇帝批准。

    这时,刘欣自己也正生着病。于是汉朝公卿们就建议索性别让匈奴单于来朝见了,这样也好给汉朝省点接待费。但扬雄却上书反对。最后刘欣听从了扬雄的意见,让乌珠留若鞮单于明年准时前来朝见。并赐扬雄帛50匹、黄金10斤。

    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又被天才的息夫躬认为:匈奴此举,实是很不寻常!

    息夫躬天生一个好鼻子,像闻风就能断雨。正因有如此神嗅功,他嗅到了东平王在王宫拜巨石,其实就是想搞不可告人的阴谋。这次匈奴单于动作不正常,可能隐藏着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息夫躬就上书“本来匈奴单于说好要来长安的,突然不来了,我怀疑其中有诈。此时,乌孙国大小二王皆正当贫弱,而乌孙叛将卑爰疐却很强盛,正勾结匈奴。所以,我怀疑匈奴想趁机消灭乌孙,进军西域。如是这样,那汉朝就受损失大了。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代谋,其次伐交’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刘欣认为息夫躬说得有理,立即召集众卿开会。会议上有个人强烈反对出兵:左将军公孙禄的态度很坚决“我以生命保证,匈奴不会有诈。我还要负责任地说:到我死时,匈奴都不会进攻汉朝”

    刘欣不听公孙禄的,干脆解散会议,独自召见息夫躬。这下好了,息夫躬可放开手脚忽悠了。他这样告诉刘欣“恐怕情况不像左将军说的那么乐观,所以我建议陛下应派高级将领巡查边塞,重修军备,建立威严,震慑四邦”

    息夫躬简直要说到刘欣心里去了。这时距王昭君出塞,已30多年过去了。这三十年来,汉朝没打过一次仗,军备武器都快发霉了。为了汉朝威望,更为了皇帝威严,为什么我刘欣不能搞一次军演呢?

    于是,刘欣就召来丞相王嘉,商量要不要搞个军演。但王嘉一点也不客气地反对道“匈奴单于或许就是真的病了,一时来不了长安。所以别一听风就是雨,有些人呀,不务正业,专拍马屁,搅乱视听,陛下不要被他们迷惑了”

    可刘欣不听,反而一切按息夫躬说的去做。

    元寿元年(bc2)1月1日,刘欣下诏:命各将军、中二千石官员各向朝廷举荐明习兵法者一人。并封傅晏为大司马兼卫将军,封丁明为大司马兼骠骑将军。

    所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傅晏没想到:就在刘欣封他为大司马,他正准备动身去边境搞军演的当天,天上就突然发生了日食!日食在现代是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在两千年前,那是一件极不平常的事!

    汉哀帝刘欣下诏大赦天下,并求直言。丞相王嘉就趁机上书!按古人理解,如天下发生地震,旱涝,日食等天灾,都要归咎于**。所以王嘉上书要陈述的,就是避免**。而在王嘉的眼里,所谓**,就是刘欣太宠幸董贤!

    王嘉在奏书里这样说“在汉朝历史上,从没一个皇帝宠人,宠到刘欣这般没有节制的地步。以前汉文帝宠幸邓通,也是做得太过了,结果是邓通丢了小命。所以臣请陛下三思,为了董贤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