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谷永、刘向纷纷上书,内容老调重弹:谷永归咎于后宫赵氏姐妹、刘向归咎于王氏外戚。可这两件大事,刘骜早已看过无数这样的奏章。最后结果都是不能照办,只好迁延度日。

    12月2日,王商被任命为大将军。18日就去世了。

    王家老五王商之死就意味着:早就排队久等的老六王立,能够接班了?于是乎,王立洗洗刷刷,等着准备封大司马。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如再遥远一点,就是明明知道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可我们的王立先生却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明明即将到手的大司马,竟被人抢走了”

    这实在太意外了。当王立等着天降大任时,却突然听到汉成帝刘骜对他吼道“你下去,后面的人接上来”后面的人,就是老七王根!不是说按规矩办事,不许插队的吗?为什么这次又要让王根填上去?

    是的!刘骜是说过排资论辈,按规矩办事。问题是:王立你严重犯规,只好亮黄牌把你赶下场了!

    事情是这样的:王立看上了南郡的数百顷荒地。这些本是官田,但当地政府为鼓励开垦,就把它分给当地百姓。王立便利用手中权力,和南郡太守李尚勾结,把这些土地全拿过来了!王立强占那些荒地后,就派人去开发。千万别想歪了,王立不是开发房地产。那时候的房价可没像今天这个样子,一天一个价,都快飞到天上去了…

    说到底,王立只是假借开发土地之名,多捞点钱。他略开垦之后,就向中央打报告“这些土地都被开发了,地方政府应拿回去”当然不是白拿,政府应给他补偿相关的开发费用。多少钱?我王立已经算好了:有一亿钱以上!

    这哪是捞钱?简直就是抢钱了!马上就有一叫孙宝的丞相司直把此事告了上去。结果中央就派人来查。一查就查出了问题!

    王立本就是有前科的。他之所以能圈这么大一块土地,跟他的前科有关。古人都喜欢养宾客,当然那些宾客是知识分子居多。王立也喜欢养宾客,可养的都是些无恶不作的流氓地痞,摆明就是想搞黑社会。正因他有黑社会背景,所以自以为圈地抢钱,准能成功。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当然,王根和王商是一样的,都有前科。可他们只是显富斗富,且都知错改错。没想到王立你是错了再改,改了再犯。恰好又是在这关键时刻出事,无异于撞到枪口上找死!

    撞枪口找死,自然有些夸张。凭刘骜那种个性,让他狠心杀个外戚,那是不可能的。他的拿手本领,就是装模作样吓唬,以罚代刑,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但王立却挺郁闷的。以他在汉朝的势力,不敢说一手遮天,但想踹死谁的本事还是有的。到底是谁活得不耐烦,竟将他告了?还像回事的把他拉出来示众?王立把所有该怀疑的对象都过了一遍。最后锁定了一个人:淳于长!

    每每想到淳于长,王立都恨得牙咯咯响,但他不敢踹。因他不怕淳于长,而怕淳于长后面那个人——汉成帝刘骜!淳于长是刘骜的宠幸,那是全汉朝人都知道的。王立还没那么傻,这时如跟淳于长过不去,估计他会被整得更难看。为了少点难看,他只好忍了:娘的,走着瞧!

    果然,刘骜没杀王立。王立被罚出场后,27日,王家老七王根提前接班,被拜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按规则办事,那么下一个做准备的人,该是王家老八王逢时了?但刘骜只是封王根为大司马,然后就没下文了…实在太奇怪了?

    事实上,只要了解王逢时这个人,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凡是出来混的,都是有几把刷子的。从王凤到王根,都是如此。但偏偏王逢时却搞特殊,他没有刷子。

    王立搞黑社会全汉朝出了名,王逢时却是因没任何才能,瞎混胡乱地在汉朝混出了名,是真正的极品混混。像这样的人,刘骜是很不感冒的。至于将来接王根班的人是谁,刘骜暂时还没定下…但其实,答案已早就明朗了!

    王根素与前丞相张禹不和,而刘骜却待张禹颇厚。不仅无数赏赐,且遇国家大事,必会遣使咨问。张禹亦恃宠而骄,置田多至四百顷,但仍贪心不足,还想寻一块死后的葬地。张禹看上了汉昭帝平陵旁的肥牛亭地。王根大怒,说肥牛亭靠近平陵,寝庙衣冠所在之地,理难拨给,当另赐他地。可刘骜最终还是将肥牛亭地赐给了张禹。

    王根由此愈加妒恨,屡次在刘骜面前说张禹的坏话,可偏偏刘骜不听。最近为了天变,刘向等人屡斥王氏外戚专权,刘骜也欲与张禹商决此事,故亲往张禹家面谈。
………………………………

国之储君篇

    来到张家,张禹正卧病在床,在床上顿首谢过皇帝的慰问之后,张禹便道“老臣死不足惜,惟膝下四子一女:三子俱蒙恩得官,只是幼子他…”刘骜已知其意,当场便封张禹的幼子为黄门郎、给事中。

    之后,刘骜屏退左右,从袖中取出奏疏。张禹看后,都是借天变弹劾王氏外戚专权的。张禹便开始打起了小算盘:自己年老子弱,何苦再与王氏结怨?前日为了葬地一事,已与王根有嫌,不若替他回护,以怨报德,王根也会感恩的吧?于是张禹在刘骜面前极力给王氏说了一番好话。刘骜素来听张禹的,所以这一次从张禹家回来后,史书记载“由此不疑王氏”

    王根知道此事后,果然十分感激,亲自前往张禹的家中拜谢。就是王家子弟,亦往来禹家,结为至好。

    只有萧望之的门生、原槐里县令朱云,当年因与御史中丞陈咸一起弹劾石显而被罚为城旦,役满还家。此时又闻得张禹袒护王氏,不由又激起义愤,上书求见。在满朝公卿面前,朱云侃侃而谈“如今这帮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不能济民。都是一帮尸位素餐的饭桶!请陛下赐臣尚方斩马剑,臣将当场砍下一佞臣的人头,以儆戒群臣”刘骜问“你准备砍谁”朱云答“张禹”

    刘骜大怒“张禹是朕的师傅,你要砍他?胆子可真不小”随即对左右道“此人罪在不赦,马上给朕拿下”御史奉命要将朱云拖走,朱云攀住殿槛。因彼此用力,将殿槛折断。朱云高声道“微臣能从关龙逄、比干同游地下,死也甘心。只不知我大汉朝将如何”此句说完,朱云已被御史拖出。

    群臣被朱云这样讥讽,都觉不爽。只有左将军辛庆忌一人愿为朱云求情。他脱下冠帽,解下印绶,叩头力谏“朱云素来狂直。如他说的有道理,当然不该杀他。就是他说的没道理,也请陛下大度包容。臣愿以死力争”辛庆忌一直叩头出血,汉成帝这才回心转意,下令赦免朱云。后来殿槛要重新修治时,刘骜也特地嘱咐“不用换新的,把坏的补好就行。朕要留着,以旌直臣”左将军辛庆忌在救下朱云之后不久,自己便即去世。

    本年,匈奴搜谐若鞮单于准备入长安朝见,然而未入塞便病死了。按兄终弟及的约定,左贤王且莫车继任为车牙若鞮单于。并封同母弟囊知牙斯为左贤王。

    元延2年(bc11)1月,刘骜行幸甘泉,郊祀泰畤。3月,刘骜行幸河东,祭祠后土。

    汉武帝刘彻的玄孙、广陵王刘护6年前去世,因无子而国除。4月,刘骜下诏:立刘护的叔叔刘守为广陵王。

    10年前,乌孙国内乱。拊离与日贰亲兄弟相残,汉朝介入其中,封拊离之子安日为乌孙小王。后来,安日也被降民所杀,乌孙国内诸翎侯大乱。汉朝派段会宗前往安辑,立安日之弟末振将为乌孙小王,定其国而还。

    可谁想到:汉军一走,乌孙大王雌栗靡、小王末振将,这同出一个曾祖父(翁归靡)的族兄弟俩又开始了内斗。末振将因害怕被雌栗靡吞并,故先下手为强,派贵人乌日领前去诈降,寻机会刺死了雌栗靡。段会宗奉命再去乌孙国,册立雌栗靡之叔伊秩靡为乌孙大王。同时发兵征讨末振将。大兵未发,伊秩靡已暗诱翕侯难栖杀死末振将。末振将之侄、安日之子安犁靡继任乌孙小王。

    刘骜认为末振将虽死,子嗣尚存,终将为汉朝后患,于是命段会宗征发戊己校尉及西域诸国兵马,征讨末振将之子番丘。段会宗恐怕率大兵杀入乌孙国会打草惊蛇,于是将大兵留在垫娄地,自己只率30骑急进,同时遣人往召番丘。番丘认为汉兵只有30骑,不足为患,于是便也只带了数人来见。双方见面之后,段会宗便以其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