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在命运的河流中,刘病已是那个躺在盆桶里漂流的婴儿。丙吉就是那只坚质的盆桶。盆桶托住了婴儿,却挡不住风雨的打击。接下来,刘病已一病再病,几乎要死掉,搞得丙吉居无宁日,日夜操劳。
但好人终有好报,刘病已终于渡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暗流,活了下来!
当刘病已长成小娃的时候,丙吉认为:刘病已不适合再呆在监狱里了。他准备在孩子长记忆之前,让孩子告别那个黑暗的世界!那么,丙吉要把刘病已搬到什么地方?
原来,丙吉已打听到:刘病已外祖母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弟弟史恭竟然都还活着!于是丙吉决定把孩子送到史家,暂时落脚。
黎明的曙光,正在艰难地撕裂黑暗的铁幕,向大地投下一缕光明!刘病已在外曾祖母家落脚没多久,长安传来汉昭帝刘弗陵的诏书:批准刘病已以皇族后裔身份进宫,享受相关待遇…
我仿佛看见:一条康庄大道,犹如剑破长空,正从刘病已脚下向远方伸展…
刘病已上路了。但当他来到长安,人家很客气地告诉他:所谓享受相关待遇,事实上也没什么待遇。也就是供你吃住,其他一切免谈!
换句话说:刘病已只有温饱,享受的是生存权,想过小康生活图发展,基本没戏。但不久,竟有人主动跑来告诉刘病已:中央不给你发展权,爷给你!
真是个好人!说这话的人不是丙吉,而是张贺!张贺,著名酷吏张汤之子、霍光集团核心人物张安世的哥哥!张贺当年曾做过刘病已祖父、戾太子刘据的宾客,很受器重,后来当然就被巫蛊案牵连入狱。张安世上书替哥哥求情。刘彻****,处张贺宫刑。张贺就以宦官身份,在宫廷中当了掖庭令…
张贺看到刘病已,激起内心无数哀伤。当年,多好的太子刘据,德行天下,善待贤客,人气甚旺。然而一切都成幻象。一夜之间,江充让世界变了模样。刘据全家死光光,独留这么根细苗存活于世。这,是上天的怜意吗?
………………………………
宣帝登基篇
张贺决定供养刘病已生活和读书。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刘病已顺利发育,长大成人。这时,张贺又做了一个决定,准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病已…
然而,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否定了张贺的决定!被否定还是小事,张贺还受了一阵痛骂。痛骂他的人正是他的弟弟张安世。张安世这样骂张贺“当今皇帝刘弗陵高大英才。像刘病已这等货色,运气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还想有什么发展?可你不对当今皇帝用心一点,偏去讨一个落魄孩子的好。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张安世不愧是张汤的衣钵传人。当年,张汤眼里只认得一个人,那就是皇帝。其他人在他眼里通通是眼屎。今天,在张安世的眼里,如权衡刘弗陵和刘病已,前者犹如绩优股,后者正如垃圾股。哥哥张贺手里有钱放着绩优股不买,竟投资垃圾股,这不是有病吗?
张贺没病。张安世只知有利益,却不知利益之外还有一样温情的东西,那就是怜悯!人无恻隐之心,与禽兽何异?用孟子的观点去看张安世,他显然不是政治家,只能算一政客。政治家为理想而生,政客却为计算利益成本和利润而生。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当然,张贺也不是什么政治家。经历巫蛊惨案的他已经醒悟,在这个人性荒谬的世界里,他只想做个人…
好人张贺被张安世惨骂后,没坚持自己的人生独家见解,打消了准备当刘病已岳父的念头。但张贺没放弃好人做到底的人生信念。不能当岳父,那就当月老吧!于是张贺决定替刘病已介绍对象。找来找去,他把目光锁定在一个叫许广汉的下属女儿身上…
许广汉因受上官桀案牵连,也受了宫刑,时任暴室啬夫。有一女许平君。张贺摆下宴席,请许广汉来喝酒。酒过三巡,张贺见火侯已到,开始说事“刘病已为人不错,还是皇室血脉,前途无量啊。就是混得再差,将来也会封个关内侯。我想把你的女儿介绍给他,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知是酒劲助力,还是鬼使神差,许广汉一听领导要给他找亲家,二话不说,当场答应。但酒宴一散场,许广汉连肠子都悔青了。
回家后,许广汉将这事告知夫人。没想到夫人一听就急了,对着许广汉大吼“我坚决不答应这门婚事”
老婆的大嗓门,把许广汉的酒意喊醒了。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是中了领导的圈套。孤儿刘病已,无亲无靠,中央只保证他的温饱,连个零花钱都没。如此落魄,何来前途?没有前途,又何来无量?
都是喝酒惹的祸啊!看着自家夫人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许广汉有种深深的惭愧。可事情都说好了。怎么办?如履行承诺,等于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如不履行承诺,等于把自己往刀尖上逼。得罪了领导,以后恐怕不被喝罚酒,也要穿小鞋了…
最后,许广汉只好忍痛割爱,把女儿许平君嫁给刘病已。由张贺择日,亲手操办。张贺出钱、刘病已出人、许广汉赔了钱又折了女儿,总算把这出戏唱完了。
从此,刘病已的吃穿住行,有了新依靠。于是也像别的公子哥一样,外出拜师,随东海澓中翁学习《诗经》;闲暇时周游三辅,结交朋友,斗鸡走狗亦无所不玩。那是一段平凡而闲散的生活。然而在刘病已看来,也是一段同样刻骨铭心的经历。
外出求学,打开他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周游三辅,使他增长见识,扩大胸怀。更重要的还有:他经常登高远望祖先的陵墓,青春的血液里莫名涌动着一股豪迈理想和追求远大前程的冲动…或许刘病已一直就相信:自己注定是为传奇而生的!
果然不久,刘弗陵驾崩,刘贺在长安度过了辉煌而糜烂的二十七天后,被霍光赶出长安。于是,传奇终于降临在了18岁的刘病已身上!
首先向霍光推荐刘病已的,不是别人,正是刘病已的救命恩人丙吉!当时,霍光、张安世等人整天开会,讨论皇帝人选,却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于是丙吉趁此机会给霍光上书,强烈推荐让刘病已来当皇帝!
丙吉的推荐信概括起来有两条:1刘病已是皇族后裔,跟先帝刘彻血缘关系较近;2刘病已年纪十八,精通儒家,才干突出,善良温和,非刘贺之流…事实上,丙吉还应加上一条:3刘病已人单势薄,让这小青年当皇帝,容易拿捏…然而丙吉知道:此条不说,霍光也应心知肚明。综合以上,丙吉建议霍光给刘病已一个机会,先使人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做最后定夺。
丙吉的意见,让霍光心动了。这时另一个人的上书,更坚定了霍光选刘病已当皇帝的信心:太仆杜延年上书说刘病已美名在外,建议霍光认真考虑一下丙吉的方案!
搞阴谋,耍手段,大司农田延年是比较靠谱的;说实话,办实事,太仆杜延年是相当可靠的。于是霍光立即召张安世前来商议。最后,两人一致敲定:汉朝皇帝,非刘病已莫属了!
接下来就是走程序。7月,霍光召集部长级以上高官开会,讨论皇帝人选;接着,以丞相杨敞为首,一致提名刘病已;又接着,会议全票通过提案;最后,提案交上官太后审核通过。
霍光选定时日,派宗正刘德前往刘病已的家尚冠里,赐以御衣,并教刘病已沐浴。要想当皇帝,首先要沐浴。古人洗澡是一件大事,皇帝沐浴更是大事中的大事。沐浴之后,太仆杜延年派軨猎车,把刘病已迎到宗正府。
25日,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朝见上官太后。上官太后封刘病已为阳武侯。接着霍光率文武百官上殿,献上皇帝玺绶,18岁的刘病已正式登基为汉宣帝。同时15岁的上官太后再升一级,成为太皇太后。
随后,汉宣帝前往拜谒高庙,大将军霍光参乘同行。刘病已如芒刺在背,深感不安。礼毕归来,由张安世参乘同行,刘病已这才安心,怡然入宫…
侍御史严延年上书弹劾霍光“大将军擅行废立,无人臣之礼,大逆不道”刘病已瞧见此奏,但不便批答,只好搁置不答。事实上这一切,也预示着霍光作为“不学无术”的一代权臣,其霍氏家族最后悲惨的人生命运…
6月1日,刘贺入长安为帝;28日,刘贺被叫下课,离开长安,只当了27天的皇帝。7月25日,刘贺离开长安的27天后,刘病已登基。时间,不是一个无味的数据。透过那苍白的数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