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的主观色彩。以个人臆测来判定一个人有罪,只能说明一点:晁错心里阴暗,摆明了就是想趁机搞掉对手!晁错之阴暗面,当然不能逃过属下两位同志的眼光。于是丞、史联合对晁错说“大人,如吴王没造反之前杀袁盎,也许还能绝刘濞反心;现在反都反了,你杀袁盎又有什么用呢?再且,刘濞不杀袁盎,不一定就代表袁盎被收买。说不定袁盎有其他什么绝招呢”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诬蔑和栽赃杀人。但其前提必须是:主谋人必须有绝对一手遮天之能耐,或有同穿一条裤子的合作伙伴。只可惜晁错此两者都缺乏。他远没达到能一手遮天的地步,丞、史两人也根本就不想与他合作杀人。终于,晁错没能杀成袁盎…
………………………………
晁错之死篇
但晁错要杀袁盎这一消息却走漏了!袁盎的反应,只能用中国那句特有的俗语来形容:妈的,你晁错敢做初一,我袁盎就敢做十五;你对我不仁,休怪我对你不义!袁盎不仅仅是骂骂过嘴瘾,他真的行动了!晁错找不到可以整治袁盎的同伙,但袁盎马上就找到了可修理晁错的同伙。此人,正是刚刚被封为大将军的外戚窦婴同志!袁盎叫窦婴一声同志,那是没错的。我们知道,窦婴因不同意晁错的削藩计划而和他吵得不可开交。敌人的敌人,便是我的朋友!袁盎找到窦婴为盟友反击晁错,便是理所当然的了。袁盎夜里急见窦婴,窦婴二话不说,带着袁盎直接进宫。然而,当袁盎独自被刘启召到面前时,他发现一个不该发现的人也在现场:晁错!如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他们人生第一次正式同堂聚会。而如袁盎没猜错的话,这也应该是他们的最后一次正式会面。刘启首先发问。他问袁盎“现在吴楚两国都反了,请问你有什么看法”这时,只见袁盎从容答道“臣窃以为:陛下不足忧”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皇帝头都大了“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引诱天下豪杰,同起造反。吴王一白发老头,如没经过长期准备,岂肯轻发?你怎么还能说他不足忧呢”袁盎“吴只有钱、盐,哪来豪杰?不过是一群无赖子弟、亡命奸人,一哄为乱。臣所以才说不足为忧呢”这时,一旁的晁错插话“没错,袁盎所言是也”刘启看了晁错一眼,又问袁盎“那你可有摆平吴王的办法”办法当然是有。否则我今夜也不会急闯皇宫,更不会斗胆在皇帝你面前说大话,更更不会当着晁错的面,置他于死地而后快!袁盎决定出狠招“请陛下先屏退左右,臣此计,只能告诉陛下一人”此时只有三个人在现场:刘启、袁盎、晁错。屏退左右?这个左右当然指的是晁错!于是刘启转过头,看看晁错。晁错一脸尴尬和恨意,却又无法发作。最后只好恨恨瞅了袁盎一眼,避开了现场。晁错既出,刘启接着问袁盎计谋。袁盎强忍多日的恐惧和恐怖便像恶之花,即刻开放在皇帝面前。袁盎道“办法很简单。刘濞他们造反,不过是因晁错削了他们的土地。如陛下能杀晁错,再向诸侯们谢罪,复还其故地。兵刃之灾,便立即化解”诛晁错?这办法真的管用吗?刘启沉默了…似乎,袁盎说出了刘启心底的痒痛?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可怕的沉默之后,刘启长长地叹息道“朕还不知道诸侯们的诚意如何。如可行的话,朕绝不会因爱一个人而得罪了天下所有的人”刘启终究还是动心了。好啊,千等万等,袁盎等的就是这句话!袁盎心里亦长长舒了一口气道“诛晁错、复故地,以此谢罪天下。这,只能是唯一的办法了。时不待我,请陛下拿定主意”其实,刘启一语既出,心中主意已定。一个字:杀!而且还必须得快!快的好处是:杀晁错个措手不及,避免意外出现;同时,以此尽快消退叛军进犯。于是,刘启和袁盎决定分工行动:诛晁错,刘启来办;退刘濞,袁盎来办。紧跟着,刘启任命袁盎为奉常,秘密出使议和。同时刘启也秘密行动了。马上把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张欧三人叫来,让他们出面弹劾晁错;再在三人的联名弹劾书上签字:同意腰斩晁错、其老少一家皆弃市!此时,晁错还被蒙在鼓里。没人给他通风报信。整个长安城,安静得有些空洞,甚至恐怖。晁错不知道:在这座别人的城市里,他不过是落单的孤雁。29日,刘启让中尉去向晁错传话:命他入朝会见!因今天是袁盎、刘启等人商定,诛杀晁错的最后日子!可这一切都没有征兆。晁错像往常一样,朝服打扮,出门时还特别多整一次衣冠。然后,跟中尉上车去了。没想到的是,车子并没把晁错载往朝廷,而是一阵风似的往东市呼啸而去…悲剧就在长安城内的闹市发生了!当车子刚入东市,晁错就被踢下车去!说时迟那时快,一武士挥起长刀,腰斩晁错!腰斩,古之酷刑。听说腰斩之人,因未伤及心脏,所以上体仍可活动。清朝某一被腰斩的官员甚至在受刑后,仍用移动的双手写下七个血字:惨惨惨惨惨惨惨!我们没听说晁错受刑后留下什么惨字,但穿越历史的天空,我们仍可感受到晁错悲剧而荒谬的命运!晁错被腰斩后不久,袁盎和刘濞弟弟刘广的儿子刘通作为皇帝的特使,也急忙出使吴国。此时,吴楚两军正在对汉朝中央的前沿堡垒、刘武的梁国一阵猛攻!刘通首先入见,对自己的叔叔说了中央政府的态度。随后,袁盎请求入见。然而刘濞听到使者的传话,只是得意一笑,拒绝了袁盎的请求“我都当东皇帝了,难道还要接你那个什么西皇帝刘启的诏书”反都反了,还谈什么判!刘濞告诉袁盎“反正你到哪里都是混口饭吃,刘启给你的,我刘濞一样能给。过去我曾经厚待你,今天仍不改初衷。如你不嫌弃,就留在我这里当将军吧。当然,如果你拒绝,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后果你是知道的”袁盎断然拒绝了刘濞的诱骗。袁盎的态度,在刘濞看来,他就算不是自投罗网,也叫自找苦吃。既不合作,那我也只好采取不合作的办法了。刘濞当即派一都尉率兵五百将袁盎包围,准备择日诛杀!袁盎,如神仙不佑,你就只有乖乖的受死啊…但是,果然有一神仙主动来佑袁盎。此神仙,就是袁盎当吴相时在他手下工作过的从吏。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这个神仙,目前职务是吴军校尉司马,他恰好是被刘濞派来围杀袁盎的!此校尉司马之所以舍身救袁盎,不为别的,只为报恩。事情是这样的:他在袁盎手下当从吏时,曾偷偷勾搭上袁盎的婢女。但在那个社会,婢女总是主人袁盎的私有财产。不过袁盎对这对狗男女**之事假装不知,任其来往。但却不知何人嘴大多事,悄悄地告诉这位狗男说:袁盎已知道你和他家婢女**了,这下你死定了。当时,狗男知道大事不妙,立即开溜。让人想不到的却是:袁盎闻听狗男逃跑,亲自骑马追他回来,官复原职,甚至还把婢女赐给他当老婆。好人啊!袁盎从此让这位狗男先生感激涕零,将此恩牢牢记在心里…在狗男先生看来,他欠袁盎的那个人情,不要说什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套话。就算真有朝一天要为袁大人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果然,他还真的蹈着火来救袁盎来了!可五百士兵围一个袁盎,袁盎已是笼中鸟、水中鱼,插翅难飞了。此情此景,狗男先生想把袁盎营救出来,难度无异于水中捞月。不过,世界不缺乏智慧,缺乏的只是发现智慧的脑袋。这位当年的狗男先生、如今的吴军校尉司马,竟想到一救人的好办法:买酒灌醉守护袁盎的士兵,然后踩着他们的醉尸,撕开一角,偷溜出营…天气也帮了袁盎的大忙。此时天大寒,正是喝酒暖和的好时光。于是,狗男先生倾尽所有积蓄,买了好酒抬到驻营中吆喝士兵们来喝…最后一帮人喝得横七竖八,全趴地上一动不动了。狗男先生立即冲进营中,拉起袁盎就往外跑!而此时,袁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即就被狗男先生唐突的动作一惊一乍,不肯动身。狗男先生急忙告诉袁盎“袁大人,你赶快溜吧,吴王明天早上就要拿你开斩了”袁盎不相信地盯着眼前这个人,似没见过啊?更不知道他居心何在,我袁盎凭什么要相信你呢?这时,狗男先生急得快要跳起来了,对袁盎道“恩人,你怎么忘记我了吗?我是曾盗过你婢女的那个从吏啊”袁盎这才记起,原来你小子是这么有良心的人啊,还懂得这时候来还我的人情债。这下子轮到袁盎叹息了“你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吧?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