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掀了人家屋顶,还不许人家报复一下啊,而嘴欠的魔族将领,竟然见人长得好看就出言调戏,好么,这位轻轻一笑,出口成诗,转眼间,异象纷至沓来,化作倾天大水淹死魔族无数。
将军当时也在场,本要赞那女子好容貌的话生生咽了下去,把自己憋得还咳嗽了两声。厉害,实在是太厉害了,竟然能引来弱水,谁能匹敌
充分认识到了对方的实力,自然不敢冒功,否则他可不觉得自己会比魔族更强壮。而以这位的厉害程度来看,她根本也不会畏惧可能会产生的恶果,如此,他一杞人,何必忧天
内侍很快就把书籍给搬运出来了,说得好听,什么孤本绝本的,其实给的就是手抄本,正品肯定还在宫中内库收着,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个首饰箱就能装下的,再有若干托盘,上放珠宝金银的,看着宝光熠熠,其实一件文宝都没有,价值真的不大。
丫鬟接了过来,一股脑兜入包袱中,跟着王平往外头走,跨过了宫门,重新见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才有些回过神来。
“姑娘,咱们就这么走了”
“不走又要做什么”王平笑了笑,以前没发现,但今日看来,自家丫鬟实在是有些呆意,难道她以为是要凭借着此次功劳重回宋家吗
他们既然已经将自己除族,且不说自己愿不愿意回去,他们要是认自己回去,岂不是自打脸,更兼,失了风骨。
读书人心中,风骨总是比其他重要,一如面子比里子重要。
两人雇了一辆车,那些金银珠宝虽不多,重量却是实打实的。王平当日从宋家出来可是两手空空,隐居多年,也不过是学问见长,文宝什么的还真是没有,储物类的更是妄想,幸好家当少,不需要担忧什么,来来去去,两个包袱也就够用了,如今,也不过是一辆车子就能兜得住的。
车子一路行到城外,青草葱葱,小亭中,正有一行人送别,窗帘晃动,王平瞥了一眼并未理会,倒是那亭中人,注意到这边儿,有小厮过来拦了车夫。
“车上可是宋家女子”
得到应答之后,那青年拱手为例,“多年前,我与姑娘曾有一面之缘,阻了姑娘入科场,姑娘可还记得”
丫鬟露出愤愤之色,若非当年被人识穿,自家姑娘何以过了这些年苦日子
王平撩开车帘,看着那个青年,或许有几分面熟,不过,她见过的人太多了,再好的记忆力也不愿意为此无关紧要的人浪费一二,所以,也只是面熟罢了。
“何事”
“礼法所限,阻了姑娘当年科考,以致姑娘才华,今日才为世人所知,姑娘可怨我”青年单刀直入,面上毫无后悔之色,反有些大义凛然。
王平面上泛起一点儿笑意,这等人啊,无论自己怨不怨,怕是都有一番道理等着,这又何必呢本来就没甚交集的两人。
“君欲阻我青云路,可知处处通九霄”
放下车帘,令车夫速行,王平实在不愿意成就对方的表演,既然他愿意自认“有罪”,自己就给他“定罪”好了。
至于怨不怨,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庸人才会在一条路上困守,她既然已经走通了另一条路,又何必再理会那些纠结前路的庸人呢
是女子,不得科举。
是女子,亦无科举束缚。
“当得好气魄”
“果然不愧是当世巾帼。”
“这等人,又哪里会计较前怨,介之兄,你怕是枉做小人了。”
青年并不为友人的责怪不喜,摸了摸鼻子说:“我哪里知道她一女子竟有如此胸襟,倒是白费心机了。今日后,恐怕我就成了罪人了。”
想要打预防针,防着这位日后得势暗自作践自己,挑明了旧日恩怨,却哪里想到,人家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头。
心态之高下,一言决之,竟是他不如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年事,他并不后悔,毕竟,女子中有多少人如她呢只是
“这等才华,若为男子,当建功沙场,诛尽魔族。然”纵然是那般才华,终究是一个女子,日后免不了嫁人从夫,又哪里还能见到那“锋绝天下”之锐大殿之上的“求得圣道”之语,终究没有几人当真。
只有真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人才知道,圣道真的不是那么好求,多少年,翰林,大学士,大儒,又有多少人真的走到了圣道的地步
千百年来,天地间也唯有那一位圣人,教化万民,得成圣道,其他人,纵然循着前路在走,又有几人能够到达那个终点,到达那样的高度
终究,只能仰望罢了。
男子尚且不能,况女子乎能言此等大话,只是未知其难矣。摇头叹息的青年此时并不知道自己有幸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另一位圣人的诞生,天地间唯一的一位女圣。
又九年,王平终于触到圣道,一言立道,传承自身所学。身边丫鬟常年服侍她,便成了她的首徒,虽然碍于天资有限,并不能够得道,却也可修到翰林。
其后,又代师收徒若干,众弟子并不得王平亲自教导,所学各凭天分。曾出过几个惊采绝艳之辈,传承道统。
后世奉王平为祖师者,尊其为“络天圣人”,取其说中“网络诸天,成就一人”之言,然后世未有体察此语真意者,释为“以百业炼自身”,后多有自学诸工的实干家,多为帝王所倚重。
………………………………
第222章 番外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人间最是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首优美的古诗词总能够在最合适的时候吟诵出来,笔下的字,竟是宛若天成,想要什么样的书法就能写出什么样的字,比创造者更为入木三分,每每写出必会获得满堂喝彩的字
他的记忆力是那样地好,哪怕当年匆匆扫过一眼,听过一言的诗词,如今竟然都历历在目,其中所蕴藏的感情,甚至也能够模仿一二,乃至于下笔如有神,每首诗词吟出,都会有种种奇妙异象形成
最开始是穷书生,然后是秀才,举人,进士,他一步步攀登到圣人的高峰。在此期间,他“创造出”了数不清的动人诗篇,引得众多人尊其为师。
更有无数女子爱慕于他,那些多才的女子啊,她们捧着他的婉丽诗篇吟诵不休,为了自荐枕、席而别出心裁,争相奉承。
他呢最初他还是很坚定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他用这首诗词迎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马,那个在他睁眼后第一眼看到的少女青娘,然后
是想要坚守的,因为一夫一妻是常理是谁在笑
“冯郎何虑妾从不曾想与夫人争锋,不过求一室容身,能够常常看到冯郎罢了。”
“妾自然不敢争那一双人之位,若得郎君回顾,哪怕一时一刻,也足慰平生了。”
“冯郎怎会如此说这世上,哪家不是一妻多妾便是穷书生,也还要有个通房丫环服侍一二,莫非尊夫人不许”
“郎君之才,妾实倾慕,愿如蒲草,常伴君旁。”
“非是妾低看青娘之才,实在是妾能助郎君更多,免得郎君为此事烦心。郎君之才,应该为人族做翼,怎能浪费在家务琐事之上”
“并非妾要与青娘姐姐攀比,敢问郎君,妾哪里比不过青娘不过是认识郎君不若青娘早罢了,既然郎君对妾也有情,妾也愿意尊其为姐,如此,难道还容不得妾吗”
“妾为立女,我出身尊贵,却愿为你做妾,此情此意,你可能辜负”
最难消受美人恩,或不忍,或心动,或怜惜一步步走到最后,一步步坐拥娇妻美妾,他不是意志力不坚定,而是诱惑太多。
他走得太快,昔日的青梅已经跟不上了,她的眼界她的能力,依旧固守在那个农家小院,只能操持那方圆之地,而他,却已经闯出了一片她无法填充的天地。
一天天,一年年,渐行渐远
“双行独归当有恨,却苦日日远别离。”
从来不会作诗的青娘在返家的那一刻写下了这样的一句,然后,离开了京中那个填充着无数美人的大宅院,那些美人或年轻貌美,或自身有才,或有着势力庞大的家族,每一个都不是一个农家女能比得上的,这样的夫人,何以立足
青娘返家,一去不返,守着乡村中那旧日成婚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