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紫裘-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与华夏文化没有得到子孙的继续发展有直接关系。

    3与华夏文化被恶意丑化、否定有直接关系。

    华夏文化消失之时,就是汉民族消亡之日。这并非危言耸听!

    看看其他三大文明与她的民族,现在还能找得到吗?

    华夏文化大规模被恶意篡改、扭曲,始自满清入关之后,为在精神上彻底奴化汉族、把汉民族的血性变为奴性,而实施的史无前例的罪犯行为:

    1“剃发易服”(目的:改变民族外在形式。)

    2“删、改华夏文化历史典籍”(目的:扭曲民族文化。)

    3“文字狱”(目的:打压民族文化。)

    例如:把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篡改为:“以德报怨。”

    ………………永不反抗。其不糊涂?更何谈爱憎分明?(看看在日本投降后,我们的做法,到今天日本的嚣张、美化侵略行为!再对比欧洲对德国的清算,难道我们要继续不断地重复“农夫与蛇的故事”这可是敌人永远热烈欢迎的!)

    三百多年前的满清统治者,比现在的我们更明白“文化与民族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的满清统治者不杀掉最后一个留发、穿汉服的人,绝不封刀的原因。

    从此,华夏原创文明、儒家原创学说,开始偏离了自己的发展轨道。到今天,衍变为奴才文化、犬儒学说。

    这是发生在汉民族身上刻骨铭心的伤痛。

    但令人最为痛心的是,今天的华夏子孙模糊、忘却了这段历史、甚至毫无所知!(当然,这与宣传、教育有关系),不清楚它带给今天的我们,是何等地恶劣毒害与民族性格的裂变。

    由于当时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满清在汉族身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并没有受到清算。其流毒,至今仍在荼毒华夏百姓而看不到尽头!!!对今天的中国来讲,这也是最隐秘、最危险、最致命的毒药。

    有人把近代中国的落后,说成都是华夏文明的错,这是在开脱自己、恶意丑化华夏文化、愚弄百姓的手法。(实际是满清及以后的错。)就如同子孙学习成绩差,却怨恨爷爷没文化一样的荒唐。

    华夏子孙!醒悟吧!只有认清历史、剔除流毒,进行一次“中国文艺复兴”,中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摘自行家:陈迷。
………………………………

006 偷香

    旁边的人被朱璺的气势震得噤若寒蝉。

    “你看到了什么?”朱璺暗示着。

    “我不是故意的,是他,上元节那晚表哥自己走错了房间,闯进来的,我不知道我当时睡得很沉,我真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

    众人心惊肉跳。

    蒋全姑娘这是怎么了,说的好像是偷香窃玉的事!

    待要听她说下去,蒋全姑娘的婢女忙忙抱住自家姑娘拼命地摇晃着:“全姑娘!全姑娘!你别吓奴婢啊。”

    那丫头的嗓门之大,加之手捂着蒋全姑娘的嘴巴,唔唔啊啊,众人都听不出所以然。

    就是听清了也只能装作没听见,大家闺秀没有不面红心跳的!

    只是朱璺没想到一个催眠测试,无意间捉到了蒋全姑娘的把柄,她已失贞!

    亭子里众姑娘虽心里暗惊,却不敢去想。

    蒋全姑娘是地地道道的名门闺秀!

    只要是大家闺秀,是绝不越雷池一步的。

    这是她们认为的理所当然的道理。

    催眠术只行了一半,就被蒋全姑娘的婢女打断,她恍恍惚惚被摇得吃痛时,猛然醒过来,大惊失色地环顾左右,才道:“我,我说了什么?”

    “姑娘您的身体还未康复,请听婢女一句劝,回去养好身子要紧。”小婢女果然机灵。

    朱璺笑道:“敢问全姑娘方才提及的表哥是谁?”

    蒋全姑娘闻言面色不悦,佯装镇定地抓着侍女的手支撑着仅剩的一点斗志,待要骂她,突然背后传来男子的咳嗽声,蒋全姑娘唬得花容失色。

    猛然想起那一晚外男闯入绣阁的光景。

    她心虚地朝亭子外的男人作了一揖匆匆避开。

    没等朱璺回头仔细瞧那男人,亭子里众姑娘都羞红了脸逃也似的散开了。

    “妹妹,你走不走?”朱璧临走时回头见朱璺僵定在亭子里,压着怒火撵着。

    原来古人男女避嫌到这种程度!

    朱璺只好学着那些姑娘的神情,垂首弯个腰装作羞涩的模样急急退去。

    回至北灵院,刘婆婆没好眼色地瞥着她:“姑娘去哪不说声!五公主刚来不见姑娘人影,不说姑娘贪玩,还道我们底下人服侍不尽心。还请姑娘体恤下人,往后出门告诉一声去哪里,不要再叫我们为难。”

    五公主与父亲一母同胞,生在正月,生日大,很多人说五公主命里有福星保佑,定能长命百岁。公主嫁给了前朝大将军李进之孙李晏,小两口闹不和,李驸马常常气得公主跑回娘家。

    朱璺对刘婆婆的脸色视若未闻,只笑道:“五姑姑找我什么事?”

    刘婆婆不搭理她,看了一眼她脸上沾的灰,白了一眼身边的丫头,直嚷道:“冬香,你作死,还不替姑娘靧面。”

    变着相拐着弯在骂她啊。

    朱璺咬咬牙恨恨地笑,睨着眼看向无故受骂的冬香。

    小丫头同她一样初来乍到,尚理不清头绪,内心受了委屈,敢怒不敢言。

    冬香正要走上前,秋香突然拨开她,和春香互递个眼色,两个婢女一左一右拉着姑娘走进屋里。

    秋香忽变成大好人似的唠嗑道:“姑娘的身子骨刚好不宜出门吹风太久,何况一会子去正德堂插簪,脸脏了头事小,若生了病落下病根怎地是好?姑娘要和长乐乡主学学,我听南灵院的春桃说那边刚梳完妆,已经去给老夫人晨省。”

    “晨省?”朱璺不明白道,“什么是晨省?你怎么才告诉我?”

    秋香陪笑:“就是每日给长辈问好。原本老夫人念在姑娘身体抱恙,免了姑娘的晨昏定省,没想到姑娘的脑子一夜好了,自然也需要晨省。”

    “原来如此!”朱璺笑笑,古人尊老爱幼是出了名的。

    朱璺想了想又问:“那插簪呢?一只簪子,有什么特别的竟引来那么多人围观?”

    “咳,姑娘本末倒置了。来参观的岂止是簪子。”秋香笑吟吟道。

    朱璺一时没明白,及至悟出她的言外之意,惊呼道:“秋香你不要告诉我插簪是假,相亲才是真!”

    简直是晴天霹雳。

    刚刚穿越来就要被相亲!

    秋香望望左右神神秘秘道:“郭夫人的意思是撮和康二公子与长乐乡主。七姑娘您觉得这事能成么?”

    “康二公子是谁?”

    “姑娘马上就见到了。”秋香笑盈盈道,“我想起来,昨儿长乐乡主送了瓶香膏给姑娘,正好今儿可以派上用场。我替姑娘再敷点香膏。”

    莫名其妙。

    好好的转移话题,香膏?

    长乐乡主为人心机深,她已领教过,好端端的送香膏来,非奸即盗!

    朱璺盯着她,看她心里发虚。

    就知道香膏存在问题。

    眼见着她打开香膏,朱璺淡淡笑问:“大姐是乡主,我呢?我有什么封号?”

    秋香迟疑地摸着香膏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垂眸应道:“姑娘是庶出自然没有封号。再说乡主不是随便封的,不是亲王嫡女很难有实实在在的食邑,即便封了也不过个虚名。”

    朱璺故作失望,采取拖延战术,与她继续攀谈:“哦,如此说来我大姐有这个封号很尊贵呀。那为什么蒋太尉家的全姑娘封了亭主?她又不是亲王嫡女!”

    “那也不过是个虚名罢了。没有食邑的只徒个虚荣。奴婢听说是郭太后念在蒋太尉一把年纪忠心耿耿的份上,给她孙女安插了这个封号,好让他孙女嫁给燕王家更风光些。”

    “那全姑娘的表亲姓什么?是做什么的?”

    秋香不解道:“姑娘怎么对她的事感兴趣?蒋家的表亲就一个,是南宫家。说起来南宫家比蒋家权势还大,连皇帝陛下都要给几分薄面。民间有句话,朱与南‘宫’天下。”

    “这样啊!”朱璺冷哼一声。

    没留神时,秋香就打开香膏抹了一点要替她敷。

    她拿后退一句找个借口,从袖兜里取出玻璃球,置在掌心,念念有词:“秋香,看着它,它是不是很特别?里面是不是很美。”

    秋香盯了一会,嗯了一声,眼睛黯沉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