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生爱-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的只是这:我觉得一切都像在梦中。

    听着电话时,我的脑子就像一锅煮沸了的粥,热腾腾地翻滚,却又什么都没有来得及梳理清楚,记清楚。我甚至都忘了上次与她是什么时候分别,又有多久没有见面了

    当时,我最想打断她最想问的是:茫茫,你原先不是到云南去的么,你是什么时候来法国,你这几年又是怎样过来的呢

    一连串的问号滚过心头。可是,不等我动问,不,是我根本没办法动问,因为茫茫一直在说个不停。

    在略略停顿片刻之后,她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

    “阿姨,听说你们是来搞什么西子书画节的,对吗那么,立舟,他有没有来”

    “立舟你是说周立吗哎,没,没有,画家本人一个也没有来我也很久没和他通消息了。他这次参展的也是以前的作品,他老早的编制是在文联的画院,你知道我在作协,作协和文联早不在一个大院办公怎么,你现在没和他联络吗”

    这一次,茫茫停顿了许久。然后,像是下了决心似的说:“没有,我好久都没有他的消息了哎,不说他,不说这些了。阿姨说来话长,等我们见面,我再细细告诉你”

    意识到茫茫的难言之隐,我马上隐忍了所有的问号。

    那天晚上,她最后同我说的话题,又回到了我所关注过的卢昂和卢昂的保罗。

    “喂,阿姨,你见到的那个保罗,你说他像不像阿兰德隆知道么,这里的人都说他像,不瞒你说,在卢昂,他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当地的不少人都崇拜他崇拜得要死,他去过世界各地,也是许多中国餐馆的熟客。你知道的,他会好几国语言,又是这儿的牙医,医术棒极了,又帅又有钱,对所有的人都很和气,也很热心帮人,对人很温和,大家也都喜欢他,谁如果有事找他,他一准帮忙。你不知道,奈尔老是说,要真能与保罗生活在一起,不知道有多幸福,可问题是保罗光想做自由自在的单身贵族,不想建立家庭,所以,奈尔也只好是空想社会主义而已”

    茫茫仍是用她惯有的唧唧呱呱的语气,自管不停地说。我听着,很想打断她。但我尽量克制着:毕竟这是在异国他乡,毕竟我们又一次意外的重逢刚刚开始,好多好多事还未问端详。

    我不是没有见过保罗,但从茫茫现在的态度我可以立刻判断出来:她为什么对这个自称是一般交往的保罗那么有好感一切的一切,难道还是她的那种老毛病“癔病”引起的狂想或单相思

    如是一想,我的心头立即一阵揪痛,茫茫以前对我说过,医生说她有“癔症”,那么,她的“病”还没好么

    “阿姨,你若能去巴黎的话,一定要去埃菲尔铁塔附近的留香居吃饭,你知道吗,我到巴黎最初,就是在这里打过工,这家老板也姓殷,人非常好,他们兄弟俩都是好人,对对,就是你们在卢昂吃饭的那个老板的哥哥,他们哥儿俩都用这个店名。对了,我在卢昂第一次认识保罗,就是他来留香居吃饭,对对对,你说这不是缘分是什么我第一次遇见保罗是个周末,后来,他每到周末就必来,不来这家饭店就去五月花,决不去别的任何地方,一碰见我就向我请教中文古诗什么的,他可是个中国迷。哎,还有,你们怎么也恰好先去五月花后来又去留香居吃饭你说,我们是不是有缘阿姨,你在法国还有什么事要办吗巴黎、卢昂都有不少中国人,特别是温州人,如果有什么事找他们,没有一个人不帮忙的”

    茫茫在电话中仍然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喋喋不休。

    “茫茫,我想,你如果还是”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想,有些话在电话中是说不明白的,但等见了面,我要问她的第一句话就是:

    “茫茫,如果你还没成家的话,真还不如回国的好,回去吧”

    我自己都能感觉,跟她说出这句话时,我心里装着那么多眼泪茫茫啊茫茫,难道你为一个缥缈的愿望就值得付出如此巨大而沉重的代价你是为了什么漂流呢不管是那个g或者a或者什么保罗朗洛,你为那些不值得的人这样赴汤蹈火,可他们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呢你为什么还不清醒啊

    我想得发呆,我甚至设想着如果真见了面,我会不由分说地动手,拖了她就走,就像女儿小时候赖在心爱的玩具商店门口不肯走那样

    放下电话后,我再次记起了我们两个共同的疏忽:我竟没有问她的联系电话。

    我又是整整一夜未曾安睡。

    多年前在南浔的那次寻访与廖若晨的见面;这些年来茫茫对我诉说的种种事由,都像荧屏上的一幕幕电影,纷繁杂沓地在我眼前串联交错。

    虽然,从根到梢,我与茫茫不是至亲骨肉,但她和她的至亲骨肉却曾经那样长年累月占据过我的心胸,使我魂牵梦绕,没齿难忘。

    多年前的那天,从南浔回来后,几经周折,我终于得知了廖若晨和他父亲“犯”的“那事”是什么事。在叙述者简略而又勉强的口气里,我仍然感受到“那事”带给廖家的长久的阴影。

    多年前的那天,在南浔廖家,廖若晨进门见了我,诚惶诚恐结结巴巴地说:

    “老师,真对,对不住,我刚刚才知道,茫茫到日本去了今天一早动的身是的,她是坐车到了上海才给我打的电话她说集体行动不等人,没说几句话就把话筒撂了,她同我说了,假如你真的来我们家,就让我,我将一些东西交给你唉,我,我真,我真后悔,也许,我真不该同她说那些个事”

    不用说,廖家奶奶听了这消息立时就大惊失色她一下子跌坐在门口的那把小竹椅上,呜呜啊啊着,脸色惨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你说什么走了,茫茫这囡囡,真的这么说走就走了你倒是说呀她不回来了真的不回来了”

    我当时也吃了一惊。这么说,茫茫果真去日本了

    廖若晨所说的“集体行动”,就是由此间出发的一艘“中日青年友谊之船”,那是根据两国领导人之间友好访问所签的协议,那是为中日两国青年开辟的一条互访的通道。

    我忘了那是第几次,只记得好像是中国派出的回访。虽然总名额不少,但落在每个省每个部门,却也就像茫茫的名字一样寥寥无几。

    令我惊异的是,按规定,这样的出访对象,多由共青团系统派遣,虽然是到不远的日本,但因为是坐船去,这航程加上出访,时间却不会短。而且,据说到达以后将多是游览、联欢,对于参加者来说,又开眼界又轻松,是件大好事嘛。

    当然,像茫茫这样的电视台专项节目主持人,工作时限性很强,除非负有特别的报道任务,否则,这项“美差”怎么也不会轮到她头上。既是好事,廖若晨又何必惊怪呢

    要说,我也不应该太吃惊。茫茫神出鬼没的行动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和常性,从认识她开始到她后来的一系列行为,不都说明着她虽然常常神出鬼没,却是在努力地步步实践自己的人生目标么

    我所以这样想,是因为立即想起来:在与老g的关系渐渐无果而趋“冷冻”的日子里,茫茫曾经咬着腮帮子,言之凿凿地对我说了如下的话:

    “出水才看两腿泥阿姨,你看着吧,从此以后,我要用我一生的努力,夺回我父母亲那代人所失去的一切我要用我一生的努力,证明我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千方百计寻觅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息尚存,追求不止”

    难道,茫茫这次的行动,也属于她为人生目标所作的寻觅和追求

    不过,她是从哪个渠道得知这个外派的美差,可以付诸行动并且如愿以偿的呢

    我还没愣过神来,廖若晨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慌慌忙忙地踅进里屋,只听一阵钥匙的声响后,他又出来了。

    廖若晨的嘴唇,一直像失了血似的惨白。他抖着双手,交给了我一个蓝印花布的布包。“茫茫交代过了,让我交给你这个物事,你看,就是这”

    哪怕再过二十年或三十年,我都认得出来:那是我曾在我家得见过的那只蓝印花布的布包。

    一点不错,那是在青岛大院、在班大娘手里见过的那只蓝印花布帘做成的布包。

    包里现在包着的,却是一个封皮精致的笔记本,当然,绝不是那个曾与我失之交臂的羊皮面的笔记本。

    那个封皮精致的笔记本里,夹着好几封信。

    那几封信,从信封上我一眼就认出那是老g的笔迹,潇洒而飘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