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这可都是朝廷官员才可以佩戴的。这宦官让这狗摇摇摆摆上了朝,刘宏起初还不认得,待刘宏认出乃一狗时,不禁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虽感奇耻大辱,却都敢怒不敢言。还真应了那句‘召公作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东汉帝国在这二十岁的皇帝手上,也渐渐的走向了坟场。
当他得知扬州庐江郡叛乱的消息时,中常侍赵忠便趁机为皇帝“出谋划策”道:“议郎卢植,原先在扬州九江郡担任过太守时,一来对当地人有恩威信义,二来他对平定南蛮之乱亦有经验,奴才认为卢议郎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这还真被赵忠说的有模有样,有理有节,却不知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也许对皇帝来说,为国分忧,为皇帝自己分责,这就是公,不过对赵忠来说,阻止像卢植这样的人进京,也就减损了反对自己的在京敌对势力,这便是私。
皇帝刘宏可不管这么多,一听赵忠提起了卢植这个人,便想起了就是蔡邕极力推荐要和他自己一同在东观校书的那个人,此时便说道:“那行吧,赵忠,你这就去传朕的旨意,就叫他出任庐江郡太守,校书一事就先不要管了,让他立马上任。”
随着刘宏的一声令下,一道圣旨便从洛阳八百里加急地发出去了。
。。。。。。
这一路上,卢植、刘备、刘德然吃的住的都是在各地的驿馆里,这驿馆就是供传递文书以及往来的官员下榻之用,传递信息的人可以在这里休息以及换马匹,保证信息能够顺利送达。
这天,师徒三人在这休息了一会儿,便准备继续向洛阳进发,刚要出门,就被该驿馆的驿丞给叫住了:“卢大人,请留步,圣上传来圣旨,前不久庐江郡发生蛮族叛乱,陛下任命你为庐江郡太守,让你立马赴任,前往平定叛乱,不得有误。”
卢植一听是圣旨,立马叩旨谢恩道:“臣卢植,领旨谢恩。”
卢植此时胸中顿时堵了一肚子的闷气,他何尝不知南蛮为何要反,这些年来,社会风气一直处于污浊状态,各地官员为了一己私利,为了上交一本杀敌立功,平定叛乱的“功劳簿”,不惜放纵自己的手下去劫掠少数民族,强行逼迫他们起来造反。一旦有人造反,那就有了反贼,于是他们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这些官员就可以率兵去斩杀这些所谓的“叛军”,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朝廷的封赏。殊不知这就是所谓的官逼民反呀!如若碰上文景皇帝还好,当机立断,彻查此事,换掉官员,严惩首恶;但偏偏却碰上这自我感觉很好的刘宏,这也就是为什么少数民族冲突不断的原因呀。
卢植对此种社会现象亦是有心无力呀,社会混乱最大的根源便是这皇帝,可是人家皇帝都不急,自己这个做臣子的在这里干着急又有什么用呢,自己只能见招拆招,有一个叛乱,便去解决一个,究其叛乱的根源,那也就没办法啦。
师徒三人于是改道换程,开始向庐江郡进发。
刘备此时也是一肚子的郁闷,原本以为这次就可以到洛阳看看,见见世面,也可以顺便在朝廷官员面前混个熟脸,好为将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打下一个人脉基础。可皇帝的一纸调令,便把目的地从繁华的洛阳换成了正处于叛乱之中,危机四伏,残垣断壁的庐江郡,这落差也太大了。
卢植此时也是一脸忧郁,但他并不是为自己去不成洛阳忧郁,而是为这庐江郡的百姓,为这大汉的黎民百姓而忧郁,想想这些百姓处于这乱世之中,也算是活到尽头了,老百姓整天活在恐怖之中,这个国家哪里还能好得起来呢?他忽然对刘备说道:“《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可以安宁呀,虽说老百姓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但是一旦统治者忽略了他们,他们便可以冲击甚至颠覆统治者的根基,当年暴秦残虐无道,不恤百姓,致使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而后暴秦便在这各路诸侯的讨伐当中灭亡了。”
刘备听了卢植的话,顿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禁背后留了一阵冷汗,战战兢兢地问道:“老师,你说,我汉朝会不会有一天也这样呢?”
虽说这是一句大逆不道,株连九族的话,但是在这荒郊野岭,卢植也没有责备,说道:“不管如何,作为一个统治者,就必须要时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统治者也就别想过好日子,眼前这庐江郡的叛乱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呀,如若再不警惕,将来还不知会发生什么大乱子。”
卢植此时看着眼前的刘备和刘德然,他再一次回想起了那天和左慈之间的谈话,眼前的两个人本是嵩山之上的灵物,前世为清水仙子的苏雪已经回家了,之前通过左慈得知,公孙瓒并非是灵物,那刘备和刘德然便是了,桑灵子和泥流,他们投胎于人世,专为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而来,或许,自己也错误地理解左慈先生的话了,天命塑造了个人,还是个人塑造了自己的天命,这本是一个纠结千年的命题,但是,自己坚信,天命由我不由天,个人的命运,还需要由自己去掌握,如果刘备和刘德然两个人从此玩弄于世,不思进取,即便是天神转世,也不可能修成正果。
何况它们只是未得道的灵物呢。他们此时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璞,虽然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身世,但是未经雕琢,仍然是一块人见人弃的普通石头,和氏璧的来历和世间之人又是何尝的相似,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己既然是他们的老师,也就等于是他们的父亲,他们在自己这里,就该把自己的知识与素养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知识的储备,以及担当与责任,等等等等都是他们将来所应该学会的,不然,何以去匡扶汉室,何以去拯救黎民,何以去修成正果。
刘备被卢植一番话打动了,他现在觉得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让他意识到老百姓的重要性,他甚至觉得去九江郡比去洛阳更加的有意义,因为,这样可以切身感受到老百姓的苦与累,也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老百姓。
刘备深沉的说了一句:“老师,学生记住了。”
“学生也是!”刘德然接过刘备的话,看着卢植说道。
有好几次,卢植都想将左慈那些话告诉刘备他们,但是,每当自己要说出口的时候,又总是果断地打消了这个念头,刘备他们年纪还太小,让他们知道前世今生,天命所在,这种虚荣心会吞噬他们幼小无知的心灵,他们的年龄还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社会责任,只有在他们成熟之后,自己再找机会告诉他们,如此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如此他们才会去钻研,去拼搏,去坚持,去奋斗,去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
卢植看着刘备和刘德然,欣慰的点了点头。
牛车缓慢前行,速度不快,路上的石子使得整个牛车处于不停地摇摆之中,车上的人也就跟着摇晃,卢植坐在车上,恍恍惚惚,闭上了眼睛。刘备和刘德然见卢植已有睡意,便也默不作声,各自朝窗外看起了沿途的风景。
【冬归】
寒冬腊月,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路上的积雪使得马车的行动变得格外艰难,马匹不停地粗喘着气,飘散出了白雾,叮叮当当的马车行驶过后,只留下了两条黑长的车印以及杂乱的脚印。
“小姐,我们快到了!”李管家在车窗外朝车内的苏雪喊道。
由于天气的寒冷,苏雪双手不由自主地合掌摩擦,将口中的热气吹入了手心,此时她早已换上了红香羊皮小靴,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身后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与同门的离别,对刘备的想念,致使苏雪态生两靥之愁,常含相思之叹。
“我知道啦,李伯伯,让大家休息一下吧,吃点东西,暖和暖和!”苏雪撩开了车帘,走出了车轿,在场的家仆此时都站住脚步,但是天气实在寒冷,每个人的双腿都不禁打颤了起来,大家双手互插在衣袖之中,嘴里吐出白雾,看着苏府的小姐。
“小姐让大家就地生火,吃点东西,热热身体,快都别愣着啦,都动起来!”李管家招呼大家,然后走到了苏雪旁边,等候苏雪的吩咐。
“这雪真美,白雪皑皑,铺满大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