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贵女-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领了茂城不远的小岛:“他们随时会用船载人过来,对茂城发动袭击,大人还是快点想办法把那里收复回来。”

    “南海亲王为何没有动手?”

    “没办法啊,前头的尤大人把岛子租出去了,十年,一年一万多两银子,那些番子手里有合同,王爷若是强行收回,便会失去了信义,让那些蛮子诟病咱们巨荣天朝的威信。”

    “十年租借,还有几年到期?”

    “两年,苏大人,万一番子翻脸,不愿意交回海岛,你可有把握以武力收回?”

    苏安虽然是都督,无奈里子彻彻底底一文人,面对来宝儿的诘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问:“来兄可知如何收回?”

    “大人不妨召集部下询问一二,或者去驻军地巡查一番。”

    “也是!”想到那里也是自己的地盘,苏安来了精神。

    军队是钱隽绝对掌控的地方,还好苏安并不懂军,看到那些军官对他毕恭毕敬,比百姓还尊重,心气平顺了,来宝儿又趁机给他讲解,衙门这些变化,对他这个都督有多大的好处,苏安若是愿意管事,他作为地方官,还是很忙的,而且,有的是他立威的地方,只是和以往当官的感觉不一样。

    苏安不久,还找到了更大的乐趣,他发现茂城商业发展迅猛,很多事情,都要他来决断,而那些商人,给他送礼时,出手比京城里的人,阔绰多了。苏安是个谨慎的人,轻易不落下受贿的把柄,而且,也不给人留下以权谋私的印象,但他过个生日什么的,收点礼物总是应该的吧?于是,苏夫人的首饰盒子和钱匣子,很快就装满了金银。

    苏安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便也不再失落了,还用那些钱做本金,委托来宝儿投资,想以钱生钱。

    来宝儿按文谨的吩咐,正准备办个新式的钱庄,便给苏安建议,让他做个小股东,苏安听说利润很稳,也很丰厚,非常高兴,后来,钱庄挣钱了,苏安见好就收,再也没有变相大肆收礼,他后来辞官,便留在茂城养老,子孙出息,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

    文谨在报纸上,刊登科学知识,鼓励人们从实验中发现真理,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尤其是荣高明的电话机,赚了大钱,让很多一心想发财的人,都忍不住心动不已。

    谁说东方人发明创造的能力差?那是没有把他们放到这个时代,有了文谨的启蒙,工业革命,还没有在西方爆发,却在茂城萌发了嫩芽。

    茂城第一大工业,是纺织,确切地说,是丝织场,文谨到茂城的时候,七八百上千织工的场子,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个,每年运出的丝织品,换回的银子堆山积崖。

    但这样的生产力,依然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随着西方那几个国家商贸量剧增,茂城开往世界的航线也越来越多,这边每年不得不放弃大量的订单,令人十分惋惜。

    有个叫吴观的人,乃是《茂城日报》的忠实读者,他的父亲开着一家百十人的小织场,日子过得宽裕,却还不算富裕,偏偏,吴观看上了一位姑娘,家里不仅有一个二百亩的大桑园,还有一个上千人的丝织场,对方对他的提亲,根本就不屑一顾,毫不犹豫便拒绝了。

    吴观非常伤心,一心要赚大钱,不为别的,就为了争口气。

    吴观曾经仔细阅读报上的科幻,坚信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劳动,甚至很多工作,比人工更好更快,他偶然来了灵感,又经过几个月的苦苦研究,竟然发明了飞梭,虽然只能织平纹绸子,但效率却是人工的上百倍,这让对他很失望的老爷子刮目相看,吴观的父亲吴平,是个从修理织机的学徒做起,白手起家创下这片家业的,老头儿看好儿子的发明,果断抵押了宅子和工场,从钱庄里贷款,支持儿子对所有的丝织机进行改造,并且,租赁了一段河岸作为厂址,开始了他的新机器之旅。

    番商下订单也不是盲目的,当他们看到新机器果然效率高,品质好,便不再怀疑吴平,而且,还给了三成的预付金,因为机器所织的绸子更平整更匀实。

    吴平靠预付款购买大量生丝,然后拿出全身的本事,组织生产,很快就完成了订单,那边接到货,十分满意,不仅全额付清货款,还下了新订单,同样给了预付款。吴家一下子打了翻身仗,一个雇员百十人的场子,卖出的货物,比上千人的场子都多,织机改造和新厂房建设的花费全部收了回来,还小有盈余。

    吴家的事情在茂城引起很大轰动,很多人都想引进吴家的机器,但都被吴平拒绝了。

    昔日倨傲瞧不起吴观的女孩父亲,态度一下子就变了,托了中间人过来传话,不仅答应亲事,还主动让女婿帮着管理丝织场,说是给吴观三成分红做年奉。

    要知道,吴观可以使他们丝织场的效益,提高几百倍,给出三成的分红之后,余下的利润依然比往年多得多。

    吴平本来还想端端架子,无奈儿子亟不可待想要和女孩子结婚,他嘴上虽然骂了一句:“没出息。”但还是饶过了女方,毕竟将来要当亲家的,非置那些闲气没好处,还平白无故让媳妇和儿子不和。另外,吴平也有打算,他手里的资金不宽裕,贷款白白好过了钱庄,若是和亲家联手,不仅增加感情,还能拿对方的借款扩大生产。吴观也不管父亲和丈人怎么想,反正他美人入怀就行了,他从琢磨改造织机获得契机,在这方面越发努力,先后又做出可以提花的织机、缎子、斜纹等,几年时间茂城织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手工织绸的场子,除了花纹繁琐的锦缎、缂丝,其余全都被迫关闭。

    。。。


………………………………

第四百三十九章 坦白

        吴家因为吴观的发明,一举成了全巨荣最大的丝织厂商,吴观和岳家,几乎垄断了全巨荣这方面的业务,他还被选为茂城丝织协会的会长,一当就是三十多年,他老了的时候,给记者讲起往事,还非常骄傲地拍着胸脯:“英雄难过美人关,爱美也不是坏事,咱不就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记者问:“那你后来做出新织机,好几家大老板都愿意把女儿嫁过来,甚至还有一家是独生女儿呢,你怎么都拒绝了?”

    吴观道:“弱水三千,咱只取一瓢饮,我那是和太太有真感情,要么哪里会吃老丈人算计?不然,这丝织业,便是我姓吴的一家独大。”这都是后话。

    吴观的成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走科学致富的道路,有人放弃科举,从书店买了数学和科学书籍,在家刻苦学习,有条件的,制作或购买实验器具,开始科学研究。

    吴观利用水能,推动丝织机,便有人想到,利用水能,造出舂米机,还有人想要造出电来,于是,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茂城附近的河岸两边,摆满了各种机器,这里忽然就进入了工业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封建社会,无论如何都存在不下去了,文谨欣喜之余,拿出全副心力,保住这把科学之火,不要那那些无知的蛮人,把它扑灭了。

    文谨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比如,清朝入关,就让明朝从科技到制度,退了一大步呢,更别说元朝对宋朝的冲击了。

    钱隽派人,接他的王妃回京,文谨见苏安已经习惯下来,似乎不仅接受现实,还在新的办事方式中如鱼得水,这才放心下来,安排好了各项事务,坐船回了京都。

    泰顺帝是慢性肾病,熬了几年,已经油尽灯枯,文谨回去不久,他便薨了,钱隽被任命为辅政王,泰顺的长子十岁,即位临朝,年号安和,安和帝很聪明,但年纪在那里放着,依然是个傀儡。

    文谨想让丈夫趁这个机会,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为了让丈夫不再疑心自己的提议,也考虑夫妻俩都已经要进入奔六的年岁,她没必要再瞒着丈夫,但她没敢说自己是魂穿,那太惊悚,怕丈夫接受不了。

    “王爷,我给你说个大事情。”

    钱隽被文谨一本正经的样子吓住了,有点担心地问:“出什么事了?”

    “没有,没有,是已经过去十几年的事情。”

    “哦。”钱隽松口气,“你说吧。”

    “我投胎时,没有喝孟婆汤,结果长大之后,忽然想起前世的事情来了。

    钱隽果然大惊:“就和钱钱一样吗?”

    “不是,钱钱是重活,我上一世并不在巨荣朝,而是在一个非常非常自由发达的世界,老百姓家家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