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贵女-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十万斤蔬菜听起来很多,但沿途有十多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文瑾还只选了七个做试点,销售情况果然非常好,那些豪富人家,一两银子一斤菜,虽然嘴上喊贵,但出手却十分大方,毫不吝啬便出手购买,尤其是京城,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已经两个月,菜窖里储存的绿色蔬菜早就吃光了,再富裕,也只能吃干菜、腌菜和萝卜白菜之类的冬储菜,听说竟然有新鲜黄瓜、韭菜、香芹、茄子、青菜,他们毫不犹豫地命令管家派人去购买,甚至还出现抢购的热潮,消息通过飞鸽传书送回来,文瑾立刻就安排第二批蔬菜北上了。

    “卖菜所得,全部购买米、粮吗?”文瑾看着钱隽。

    “不用啊,多数还是银子吧,你不是想要购买耕牛吗?还有,要修房子、修路、建防洪坝、排水渠,都需要钱的。”

    “嘻嘻。”

    “你笑什么?”

    “我笑你,这才半年多时间,你就跟个账房先生似的,走路都算账呢。”文瑾的话说出口就后悔了,丈夫乃是飞翔在天空的雄鹰,永昌帝却把他困在这荒凉偏僻之地,他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自己怎么还要嘲笑他呢?

    钱隽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或许以前,他会伤心难过,但现在,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生离死别,他已经想开了,能和妻子儿子在一起,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日子虽然平淡,但宁静温馨,平复他心中的焦躁不安和怨怼愤懑,何况,指挥着这些普通百姓,把一片荒芜变成米粮川,也是成就啊。文瑾见男人很平静,心里知道他放下了,便不再担忧,而是继续安排后面的事宜。过年前,钱隽安排人留守,其余的人愿意回家,都可以跟着他们坐大船回去,地里的蔬菜除了留下自己吃的,其它都卖了出去,这一笔收入,基本上抵消了他们过来时购买农具粮食以及雇佣的全部投资,还小有盈余,钱隽不禁信心百倍,皇帝给的这个南海王,他完全可以做下去,不用祈求他改口。

    。。。


………………………………

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

    钱隽在年前,送去皇宫的年礼,便是一大船的新鲜蔬菜。

    接替郭公公的林长山,定期给永昌帝报告钱隽的消息:“皇上,据探子回报,南海王和王妃都亲自到田间地头,指挥农人耕作,世子妃更是不辞辛劳,亲自教导那些农人种植果木。”

    “南海比南疆如何?”

    “差得远,南海经常有大风袭击,今年幸好还小些,水稻苗儿刚刚长到一扎高就来了一次大风,还携带着大雨,把禾苗吹得东倒西歪,很多直接贴在地上,风雨后南海王亲自下田,带领百姓重新插秧,艰苦不可言状。”

    永昌帝愣了半天,心里把出这个馊主意的董进才骂了个半死,钱隽离开仁亲王府没多久,娜仁王妃就查出怀了身孕,董进才蛊惑仁亲王请求永昌帝把世子之位传给这个小儿子,以换取娜仁王妃追随者投靠巨荣朝,编成一只鞑靼军归关琳琅指挥,和巨荣军一起保护黑山马场,他已经决定让妹妹的儿子走科举一途,仁亲王身体越来越差,娜仁王妃乃外族之人,对于世家内宅的争斗,还真不怎么拿手,董侧妃在王妃跟前谄媚邀功,渐渐得了娜仁的信任,她和哥哥商量一番,认为娜仁王妃和所生的孩子对他们威胁不大,关键还是把钱隽赶出王府去,最后,才定下了这么一个计谋。

    仁亲王还真是个情种,对心爱的女人什么都肯做,他真的去求永昌帝:“皇上,咱们巨荣人身体瘦弱,根本不是那些鞑靼人的对手,我们只有以夷制夷,才是万全之策。”

    永昌帝深以为然,虽然关琳琅坚决反对,但圣旨根本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就那么强硬地下来了,关琳琅的部署不得不按照圣旨做了调整,他和娜仁王妃的追随者各守一半。

    这些事儿,刚好发生在钱隽全力以赴对付严光彪的时候,关琳琅给他的信,让人半路上截了下来。等钱隽手下的人探得消息再传过来,已经成了定局,钱隽也只能长叹一声,无能为力。

    与此同时,娜仁王妃诞下一男婴,仁亲王非常欣喜,给儿子取名钱璋,他又去求皇上兑现诺言,永昌帝便下旨给了钱隽一个南海王的爵位。

    南海王乃是郡王爵位,比亲王低一等,但永昌帝认为,仁亲王只要在世,钱隽便只能是世子,现在提前升半级成郡王,也不算对不起他,何况,他们这些爵位都要降等承袭,亲王降一等刚好是郡王,好像钱隽还沾了小光,他怎么就不记得,钱隽在北疆立大功时,他曾打算让钱隽继续为亲王,袭爵时不降等?

    钱璋生下来才百日不到,顺利地成为新的仁亲王世子。

    沈明昭年纪大了,见皇上如此昏聩,有些心灰意冷,便借口身体不好,上书要辞官,被永昌帝驳回,这让巨荣朝庭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中间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向董进才靠拢,沈明昭和高廷峰两方的人马加起来,才能和董进才一方抗衡,永昌帝的统治,至此开始走下坡路。

    钱隽曾经辅佐永昌帝,立下汗马功劳,现在的结果,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因而,钱隽对朝廷政务一天天**视若无睹,他全力以赴,由文瑾辅助,建设南海,这里虽然一年有半年刮大风,但从深秋到初春的半年,天气不冷不热,无论养殖还是种植,都收获不错,因而,最初的两年,他们吃了不少亏,也交了大笔的学费,但收获也是非常大的,现在,不仅南海移民们已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当地的土著也跟着移民学栽桑养蚕、种植水稻、栽种水果、缫丝织绸,甚至还有移民在钱隽的支持下,找到了上好的瓷土矿,开窑烧制瓷器,文瑾受到启发,高新请了几个金发碧眼的番人制作玻璃,这些产品通过水路,不仅运到巨荣国内的各大城市贩卖,还不远万里去了番邦,金银像流水一样换回来,有了资金,文瑾亲自指导着工匠设计建造南海王的府邸。宅子依山傍水,府内清水环绕绿树成荫,尤其是夏凉房,整个房子由铁管子围绕,利用水流带走屋里的潮热,虽然屋外酷暑难当,进了屋子却清凉可人,舒适异常,金金和钱钱在夏日里依然喜欢去水池里嬉戏,但却不会因为太热而停止学业,他俩所学,不仅有巨荣人重视的儒学经典,更有番邦人重视的哲学数学。

    钱隽空闲下来,依然和以往一样,清晨起来,带着三个儿子一起练武,然后,督促孩子读书,他则开始处理安插在各地的斥候密探送来的消息,虽然朝政废弛,但有太子帮竭力支撑,还没有形成太大的危机,还没到他奋不顾身,冲出来力挽狂澜,他也只是沉思、记录,有时愤慨一下而已。

    文瑾开始办义学,八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学习,三年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认识两三千字,能够看懂基本的官府通告,也能进行基本运算,义学就结束了,若要进一步学习,学业优异着,可以借助奖学金,而家庭经济好的孩子,也可以继续升学。

    或许是生活过得太随心意,文瑾比以前胖了些,但她觉得身体更结实,每天的状态也更好时,竟然怀孕了,这一次,她可真是大龄孕妇了,钱隽特别紧张,早早就派人从内地请了高明的接生婆和擅长妇科的大夫,或许是文瑾坚持锻炼,或许是南海的空气特别新鲜,食物也非常丰富,文瑾怀胎十月,十分顺利地生下一对小女儿,一个像爹,一个像娘。

    因为是端午节的早晨出生,钱隽给她们起名叫瑞阳和益阳,子夜最爱跟着两个哥哥跑,对妹妹没有那么大的耐心,钱钱却最爱站在摇篮前面,一边轻轻摇晃,一边低声哼唱:“小花猫,四只脚,白白的爪子黄花毛,为我抓老鼠,为我护粮仓……”

    文瑾刚开始还不以为然,那天,她躺在床上休息,钱钱一个人轻轻走过去,对着摇篮哼唱,声音里竟然有一股淡淡的哀伤,令文瑾心头警铃大作——她从来也没教过钱钱这个儿歌,而他小的时候,也没听奶娘唱过,那他是在哪里学来的?

    “钱钱,来,妹妹睡了,你陪陪娘吧。”

    钱钱很奇怪母亲用了“娘”这个词,前两年皇上派了好些太监和宫女,赏赐了好多的礼物,有个贵妃身边的老宫女给母亲进言,让她还是按照规矩来,该称王爷就要称王爷,该叫王妃,最好不要叫别的,于是,母亲从善如流,让他们改口,叫母妃,而不是娘。

    钱钱乖顺地坐在文瑾床前的藤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