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贵女-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出息,你怎么越老,胆子越小呀,罢了,你去传旨,让仁亲王来一趟。”

    “是!奴才这就去!”

    郭公公一出门,先派人去传了治疗心疾最好的武太医过来,在上书房外面的耳房里等候。

    仁亲王自从听到儿子遇难的噩耗,就落下心口疼的毛病,前两年一直过得昏昏沉沉,后来,他的爱妃眼睛经过治疗,已经能够重新视物,又妩媚动人起来,太后指婚的侧妃,又给他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他的日子总算是又恢复了正常,但恼人的心疾,却没法医治好,他现在已经不能像当年那样练武,只能每天早晨,做些舒缓的运动。

    听说皇帝召见自己,仁亲王还以为朝廷出什么大事了呢,现在,除了逢年过节,他都不怎么去宫里,皇帝也轻易不打扰他的静养。

    仁亲王妃的眼疾虽然好了,但眼睛却没法恢复到当年那样的妩媚灵动,堪比原子弹的眼泪攻势,便大打折扣,再加上她所生的儿子,无论仁亲王怎样可以栽培,也和钱隽相差甚远,而王爷的两个新女人,杨侧妃和董侧妃,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董侧妃,能一进门就怀上孩子,并且趁她眼疾时一举得男,还掌控了一段时间家里的中匮,现在在仁亲王府,已经盘根错节打下一片天地,能够和她这个正妃势均力敌地抗衡。

    能被人逼到这样的尴尬境地,除了那一场眼疾,仁亲王妃还有一个不利因素,那就是娘家,在皇上的一再打压下,现在已经完全衰落,当年那些在官场培养的势力,被一步一步分化瓦解,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而董侧妃的哥哥,却一步一步走了上来,从江南府的巡抚,到京城里的户部侍郎,现在,皇上又让他接替年纪大了,辞官回乡的户部尚书,成为内阁五位大臣之一。

    母凭子贵,又有一个强悍的娘家,仁亲王妃若不是占着正妃之位,儿子又是世子的不二人选,她早就让董侧妃压下去了。

    听说丈夫要进宫,仁亲王妃急急忙忙赶到丈夫所在的内书房:“王爷,小正都十七了,婚事也定下三年了,是不是该向皇上请封呀。”

    仁亲王看了爱妻一眼,闷闷地说了一声:“知道了。”一说起这事,他的心情就特别不爽,他能干出息的长子那么没了,全力培养的次子,又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一味心思只顾享受,既不肯吃苦,也不愿受累,读书时间长一会儿不行,练武重一下也不行,现在眼看着已经长成大人,却文不成武不就,做什么都没个样子,妻子却一心想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这偌大的仁亲王府,花团锦簇富丽堂皇,他撑得起吗?想到自己辛苦经营的家业,将来会和京城其他世家一样,日渐没落,仁亲王的心里,就十分苦闷。帮着男人穿好官服,仁亲王妃殷切地看着他的双眼,满含祈求,令仁亲王没法说出拒绝的话,他不得不点了点头,女人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

    。。。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威胁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听说宫里来人宣男人进宫,董侧妃和杨侧妃也急急忙忙往这边赶来,看到仁亲王妃,都不由愣了一下,杨侧妃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儿子撑腰,能在这里立足,是善于借势,仁亲王妃和董侧妃鹬蚌相争,她在中间浑水摸鱼,趁机培养自己的势力,虽然远远比不上这两位,但她的人,都是铁杆,极度忠诚,也算能博得一片自己的天空。

    董侧妃给杨侧妃使了个眼色,杨侧妃便在行礼之后,亲热地搀扶起仁亲王妃的胳膊:“王妃不是最喜欢牡丹花吗?去瞧一瞧我院子里的那一株,今天完全开起来了,好大好香的。”

    “这时候早就过了时节,牡丹如何还能开呢?”仁亲王妃疑惑道。

    “姐姐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说着,一边诱哄,一边轻扯,要把仁亲王妃带走。

    仁亲王妃担心董侧妃在王爷面前进谗言,自然不肯,董侧妃的人却趁机围在她们周围,仁亲王还有正事,当然不会停留,董侧妃趁机跟着男人走出院子,仁亲王妃气得跺脚,却拿杨侧妃没有办法,有时候,和董侧妃相争,她还需要杨侧妃帮忙呢。

    董侧妃紧走进步,跟上男人的脚步:“王爷,你这次进宫,是不是和皇上商量世子人选呢?王爷心里可要有计较哦。”她不敢说这世子之位,留给自己的儿子,毕竟庶出,还隔着一层,但平日里仁亲王对次子的不满,她早就了然于心,此刻,便尽力拖延,等几年,儿子长大,若是出息,也能借着“立贤”的理由,拿到这个职位。

    说实话,她的儿子不仅长得像她的兄长,读书也很像,小小年纪,便有了神童之誉,宗学的几位翰林,批评别的孩子时,动辄就拿儿子做比:“瞧瞧你多大了,还不如人家一个九岁孩童——”

    仁亲王极喜爱董侧妃,觉得她既有当年沈明婷的才女风范,还没有沈明婷的清高孤傲,聪颖温柔,善解人意,尤其是她所生的儿子,仁亲王极其喜爱,若不是庶出,绝对是世子的不二人选。

    他几乎看不见地轻轻对董侧妃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董侧妃嫣然一笑,灿若夏花,那年轻靓丽的容颜,令仁亲王的心不觉间也年轻起来,他不由得挺直脊背,走向垂花门。

    郭公公给皇帝汇报说,他已经让太医调出治心疾的药,等人一到,就让他先行服下。

    永昌帝点头,觉得郭公公这几年,虽然没了以前的闯劲,但做事却比以前更加妥贴细致了。

    时至今日,永昌帝登基也有十年之久,他也由当年的风华正茂,成了现在留着长髯的中年大叔,朝廷稳固,身体健朗,他如今正是春风得意。

    仁亲王进了上书房,很认真地给皇上行礼,永昌帝连忙阻拦:“你是朕的皇叔,这些繁文缛节,能免就免了。”

    “皇上永远都是皇上,臣永远都是臣。”仁亲王坚持行完叩拜大礼,这才恭谨地在皇帝赐给的椅子上坐下。

    “王叔,来,刚才朕让太医专门给你调制了一份滋补的药液,你先喝了吧。”

    自从得了心疾,仁亲王没少喝药,闻听也不觉得意外,谢过皇上,端起小太监敬献的药碗,一饮而尽,然后端着旁边的白开水,喝了一口漱了漱,咽下去。

    “王叔,今天请你过来,是想商讨一下北疆战事。”

    “不是打算议和吗?”

    “呵呵,这议和,也要鞑子那边来求咱们,咱们不能贸然提出,不然,他们肯定会趁机加码,提出不该提的要求。”

    仁亲王当年在西疆,把鞑子那一部打得溃不成军,后来西疆那边发生内讧,那一部鞑子不得不投靠北疆,也没有对巨荣求和,他的概念里,鞑子就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的。

    永昌帝自然知道叔叔的想法,他了然一笑:这一回,咱们要让他们内部分化的两方势均力敌,尤其是朝廷支持的这一方,总是有些力不从心,不得不投靠咱们。”

    仁亲王目瞪口呆:“我们支持了鞑子的一个部落?”

    “嗯,还是很大的一个部落。”

    “呼伦尔部落因为望顿杀兄篡位,联合明达和阿明两部反出鞑子王庭,因为忽遇大旱,差点被天灭了,却忽然神奇地度过灾难,就是因为朝廷对他们伸出援手?”

    “嗯,与其咱们等望顿坐大,再行剿灭,不如给他培养一个敌人,咱们坐山观虎斗。”

    仁亲王兴奋起来:“妙计啊,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策中的上策,皇上这一招,真是高明,实在是高!”

    永昌帝笑眯眯地坐着,仁亲王激动得一脸通红,好一会儿的情绪才平复下来。

    到了这个阶层,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喜怒不形于色,仁亲王这也是太高兴了,才跟个孩子一样忍不住。这些年,他能得到皇上的信任,也跟并不特别隐瞒情绪有关,皇上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心思,他就犯不着提防你了。

    “老王爷,你不想知道这个计谋是谁想出来,谁实施的吗?”

    仁亲王一旦冷静,脑子也是很够用的,他摇了摇头:“此人肯定熟知北疆鞑子的事情,才会出此奇招,说不定就是他挑动呼伦尔部落的,这一招险之又险,一个不慎,便是性命难保,有勇有谋,又对朝廷忠心耿耿,皇上,可要嘉奖于他。”

    “他说,若是嘉奖,容易引起呼伦尔那边的猜忌,还是平平淡淡的好。”

    “竟有如此忠良?”仁亲王以拳击掌,感慨万千,“他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